痛風的好發人群有哪些?

全科掃地僧


痛風多發於人體尿酸水平過高、飲食不規律、肥胖、長期服用致尿酸水平過高的藥物、家族遺傳史等人群。

痛風主要是由於血液當中的尿酸含量過高所導致的。

痛風的發病症狀:

痛風患者發病時初期會出現關節疼痛、紅腫、浮腫及炎症等症狀,並且會持續有幾天或幾周的疼痛週期,直到痛疼感慢慢減弱。嚴重時會出現因炎症引起的高燒不退、關節受損變形等病症。

減少痛風發作的輔助方法

患者要通過科學健康的飲食習慣及調整正確的生活方式,來降低人體體內的尿酸水平,不要吃高嘌呤的食物。體重控制在正常人的體重範圍之內,不宜過度肥胖,注意健康減肥。使體內的尿酸達到標準。當尿酸未達標時,建議就診諮詢醫生服用少量的降低尿酸的藥物。另外有家族史的人要及早預防。


醫聯媒體


痛風已經成為影響現代人正常生活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很多人得了痛風之後,飲食上不能像以前那樣隨便吃東西,而且會存在明顯的疼痛,那一般哪些人群比較容易發生痛風呢?

首先快速減肥的人群非常容易發生痛風。因為在快速減肥的過程中,脂肪的迅速分解就會容易產生酮體,酮體在緩慢形成的情況下,人體是可以把它進行分解的,但是如果是因為減肥速度過快體內的酮體短時間內無法有效的代謝,所以就會引起酮體升高,從而引起痛風的發生。

體重明顯超重或者是過於肥胖的人群也是痛風發病的高發人群。因為肥胖的人飲食結構中有過多的高嘌呤的食物,比如一些動物的內臟,肉類食物,豆類食物等等。同時過於肥胖的患者一般會存在胰島素抵抗,一般會引起腎臟排出尿酸的減少。所以對於體重明顯超重的人群一定要注意減肥,這樣才能有效地預防痛風的發生。

平時缺乏身體鍛鍊的人群。很多人認為痛風多發於老年人,其實不是這樣,現在都是用的很多中青年白領也頗受痛風的折磨,主要是因為平時缺乏鍛鍊,身體內的嘌呤不能有效代謝。

同時雄性激素過高也會加重痛風的發生,比如說如果是體內的雄性激素可以有效地促進尿酸鹽的沉積,並且容易形成痛風。

平時的飲食習慣有一定關係,比如說飲酒熬夜等等都有可能會誘發痛風症狀的出現。


家庭醫生在線


痛風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多合併尿酸升高,與體內尿酸代謝異常或者排洩異常相關。以下一些人群是痛風的好發人群,需要引起重視:


1、超重或者肥胖(通常用體重指數來評估是否超重或者。計算公式為BMI=體重➗身高➗身高,BMI正常值為18.0-23.9;大於等於24為超重,大於等於27為肥胖,其中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釐米,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5釐米,就屬於腹型肥胖)。

2、長期飲酒的人 飲酒與尿酸升高明顯相關,尤其是啤酒,對於有痛風的人群來說,喝酒還會誘發急性發作,發生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3、親屬中有痛風者,如父親有痛風者,則兒子發生痛風的風險比一般人群高。痛風的發病機制中,遺傳也是一種重要的原因。

4、運動量少,以靜坐生活方式為主的人,也是痛風的好發人群。

5、男性更容易發生痛風,是由於女性有雌激素的保護作用,通常很少發生高尿酸血癥。絕經後的女性發生高尿酸血癥的可能性跟男性一樣大。


以上五種人群是痛風的好發人群,應定期體檢篩查,及早發現高尿酸血癥。同時可採取減輕體重,少食用含高嘌呤的食物,如海鮮,啤酒,動物內臟等,增強運動,多飲水,預防痛風發作。
我是全科鮮醫生,感謝您的閱讀,想了解不一樣的健康問答可以在下方留言,會根據你的需求進行下一次健康知識寫作。


急診科鮮醫生


痛風的好發人群主要在那些沒有規律飲食,大吃大喝,大魚大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人他們這樣的飲食習慣是一定會引起痛風的,大家知道痛風的形成99%跟飲食是有很大關係,100個痛風患者有99個是自己吃出來的,每時在住院部跟痛風病人聊天他們一說起痛風的事個個後悔莫及,後悔當初情願暴食暴飲,後悔當初尿酸高還不引起自己的注意但是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因為痛風目前還沒有辦法根治。



痛風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的,它的形成是由於我們體內的尿酸高引起的,而引起尿酸高又是我們吃的各種肉類,湯類等這些含有高嘌呤的食物造成,我們吃進的肉湯進去人體後就會轉化為尿酸,當人體過多的尿酸在身體關節處就會形成結晶體,時間越久堆積的結晶體就越多最後形成痛風。

痛風不是天生就有很有原因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一個飲食有規律的人就算尿酸高也很難發展到痛風的程度,因為他們吃什麼都適可而止更不會暴飲暴食。不想發展成痛風階段那麼就要從飲食開始,平時應該少大魚大肉,少喝老火湯,燉湯等各種肉類湯,少吃醃製品,多喝水,多運動。


腎判官


患上痛風是非常非常難受的,痛風又是現代人最容易患上的一種疾病,不知不覺中痛風已經找到自己身上來了,痛風那個痛是非常難受的,好像斷了一樣,嚴重的還會導致骨頭的形變,那你們知道嗎痛風最喜歡那些人呢?我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首先:經常不喝水的人

經常不喝水的人,體液粘稠度過高,而尿酸結晶又是微溶於水的,水分過少了就會沉澱在身體裡面形成痛風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喝水!

其次:不愛運動的人

運動能夠增強人的身體素質,還能夠有效的防止痛風的發生,因為再運動的時候通過汗液已經排洩掉了一部分尿酸,減少了腎臟的工作壓力,通過汗液排出尿酸也比較直接,不用通過體液循環到腎臟在排出,在哪裡產生了直接就在哪裡排出去,不會長時間的駐留,有些結晶在胳膊上產生隨著血液又跑到膝蓋上去了,通過運動排汗能夠有效的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再次:愛吃燒烤的人!

燒烤攤上的東西基本全是高嘌呤食物,嘌呤代能夠產生量的尿酸,燒烤攤上的:海鮮、動物內臟,啤酒這些都含有較高的嘌呤,一般又是晚上吃,吃完直接就睡覺了,還沒有什麼運動,喜歡吃燒烤的人一般是痛風的高危人群!

最後:吃蔬菜水果太少的人!

蔬菜水果大部分都是鹼性食物,有著中和尿酸的功效,轉有害物質為無毒的中性物質,但也不是所有的蔬菜和水果都是可以放心吃的,西紅柿、香菇、菠菜和菜豆、黃豆這些蔬菜也要儘量少吃才好!

痛風不是一種必發之病,它是長期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痛風的最有效手段,難的是怎麼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想知道怎麼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回覆告知大家!~


小小孫說


痛風,近年來一個不再陌生的疾病,在以前,多發於歐美國家,亞洲少見。根據數據顯示20世紀80年代美國相關報道痛風的患病率為0.275%。而1995年英國的痛風發病率已達1%,歐美地區的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2%—18%。

  而如今,在中國,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吃的飽已經不再是我們的主要需求,吃的好才是更重要的。所以到2004年山東沿海地區20歲以上居民,高尿酸血癥13.19%,痛風的患病率1.14%。而到了2006年,一項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2003—2005年因肥胖住院的青少年進行調查發現,高尿酸血癥在中、重度肥胖青少年中的發病率分別為19.18%和24.32%。可見,痛風的“魔爪”已經從中老年人伸向了青少年。對人們危害甚大。

  那麼為什麼這些人會得這種病,又有哪些人是這種病的高發人群呢。主要是以下幾類人群:

  1.體形肥胖的中年男性(40歲以上)

  在痛風的研究中可以發現,痛風多發於男性,其比例達到了20比1的程度,這是因為雄性激素會抑制尿酸排洩,促進尿酸鹽沉積。而肥胖則是發病的根源。由於長期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的攝入,會減少尿酸的排出,從而積累在體內,發生沉積,導致關節軟骨溶解,周圍組織損傷,形成痛風。同時這種在體內過多的積累會形成高尿酸血癥,這也是痛風的臨床表現之一。

  2.絕經後女性

  由於雌性激素會促進尿酸排洩,防止尿酸鹽沉積,而絕經後的女性因為沒有了雌性激素的保護,發病率也是大大上升,所以這個時期的女性要更加註意。

  3. 5%—25%可有痛風家族史(遺傳因素)

  有些疾病因為遺產的關係,從出生開始其患病的幾率就大大增加。痛風就是其中的一種,由於天生體內代謝就存在問題,所以這樣的人從一開始就會比常人多,所以他們更要注意食物的攝入。如果控制得當,首次發病後可維持3-42年。

  4.發病前有漫長的高尿酸血癥病史

  因為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的臨床表現之一,而根據調查,90%患有高尿酸血癥的人都會患上痛風。所以此類人群也是高發群體。

  5.口無遮攔者

  對於食物一概來者不拒,這樣的人更容易攝入更多的高蛋白,高脂肪,從而在體內存留更多尿酸。導致痛風。

  6.壓力巨大者

  由於巨大的壓力,導致內分泌失調,新出代謝出現問題,尿酸不能順利排出,存留體內,引起痛風。

  以上就是幾類易患痛風的高危人群,如果您現在正處在這幾種狀況之中,請趕緊對您的生活習慣進行調整。合理的安排膳食,攝入充足的水分,適當運動,還自己一個“不痛”的明天。

還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養生類信息,請關注聞康雲健康(k4008896550)公眾賬號。


了頭目目睹


引起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的罪魁禍首依次是疲勞過度、飲食不調、飲酒過量、受涼感冒、關節外傷、過度運動。肥胖的人比瘦的人更容易患上痛風;營養過剩的人比營養一般的人易患痛風;年紀大的人比年輕的人容易患痛風;男人比女人容易得痛風;愛吃肉的人也比素食主義者容易得痛風。痛風還是一種遺傳代謝性疾病,具有遺傳傾向,因此對於家族中有痛風的人應更注意有患痛風的可能。近代研究發現,痛風患者的近親中,有10%-25%有高尿酸血癥。因此其直系親屬有高尿酸血癥的人應更加註意飲食,定期體檢,監測血尿酸的情況。

臨床上高尿酸血癥確實有明顯的年齡特徵,以40歲以上的男性多見,女性發病年齡較男性晚,通常要到絕經期。但近20年來,由於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營養過剩,運動減少,高尿酸血癥的初發年齡平均下降了6.3歲,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

所以,以下幾類人是痛風的易患人群,要密切關注自身血尿酸濃度:60歲以上的老人;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絕經期後的女性;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患者;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患者;原因未定的關節炎患者,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患者;腎結石,尤其是多發性腎結石及雙側腎結石患者;有痛風家族史的成員;長期嗜食肉類,並有飲酒習慣的中年人。當懷疑患有痛風性關節炎時,應進一步做X線檢查。


科學運動與健康


在我國痛風人數最多的就是廣東,其次是山東,這兩個地方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沿海城市多,尤其是廣東他們不僅吃海鮮還愛喝湯,而且願意喝那種煲上很久的湯,煲的湯越久嘌呤含量越高,那麼代謝的尿酸就越多,長時間的食用這類食物易患上痛風(飲食佔20%)

所以第一類易患人群就是長時間過食高嘌呤食物的人

第二類就是有家族史的人,這類人天生缺少一種酶,易患痛風

第三類就是肥胖的人,肥胖的人對尿酸的代謝緩慢,尿酸易沉積形成痛風

第四類就是中年男性和絕經期後的女性

第五類……..第六類…….

痛風石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類代謝類疾病,不良的生活方式讓越來越多的人患上痛風,所以不管是易患人群還是普通人群,都應該把防治痛風和高尿酸血癥作為人生的必修課。

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心態平衡,已經痛風的人想要想辦法把尿酸平穩在正常水平,已經有痛風石的患者一定要想辦法溶解痛風石,因為尿酸三分之二都是從腎臟排出的,所以還要保護腎臟,增強腎臟的代謝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小波副教授說:要想得治療痛風上的突破,需要解決三個難題,第一個就是快速安全降尿酸,第二個穩定尿酸溶解痛風石。第三就是不傷肝不傷腎。

目前這個科研成果已經生根落地,獲得兩項國家專利,廣大風友可以到官方網站以及吉林大學進行查實。


QF向陽花開


痛風是一類較為常見的疾病。患者會感覺到多處的關節疼痛以及頭痛、心悸、發熱、寒戰等。很多疾病是有高危人群的,也就是說,有些人患某種疾病的幾率會比較大,而痛風也是一樣。那麼,哪些人是患痛風的高危人群?

以下六類人為痛風的高危人群,這六類人需要注意一下了。

1、男性

痛風患者中,男性佔得比例比較大。主要是因為男性中喜歡喝酒、喜進食富含嘌呤、蛋白質的食物的比較多。女性中也是存在有這些飲食愛好的人的,但是由於女性可以分泌雌激素,該激素能促進蛋白代謝。相對男性而言,消化這些食物是較為容易的。

2、中年人

痛風患者中,中年人佔的比例不小。在40到55歲這個年齡段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做好預防措施,這個年齡段發病率較大。現在,年輕的患者也在慢慢增加。發病的年齡段可能在改變,有年輕化趨勢。

3、肥胖者

六成到七成的痛風患者是肥胖者。肥胖者患痛風的幾率比較大。需要注意的是,小於40歲的痛風患者中,超重的患者高達85%。肥胖者需要適當減肥,降低患痛風的風險。

4、有家族史者

如果父輩患痛風,則後代有一半以上的幾率患痛風。

5、高嘌呤飲食者

不適當的飲食也是導致患病的原因之一。進食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等食物過多和大量長期飲酒的人患痛風的可能性更大。愛吃火鍋的人很多,但是經常吃火鍋也會增加發病率。還有就是經常參加筵席者,發病率在30%左右。

6、其他疾病患者

腎功能受到損害、進行化療或者長期使用某種藥物者,患痛風的幾率會增大。

通過以上所提及的高危人群,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預防疾病。預防痛風,首先要改善自己的飲食,儘可能少喝酒,一些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食物也應該少吃點。肥胖者需要減肥,多運動,多喝水。對於無症狀高尿酸血癥患者,不能使用利尿劑、小劑量阿司匹林、複方降壓片、吡嗪酰胺等使血尿酸升高的藥物。

總結一下,以上提及痛風的高危人群以及預防的措施,如果是符合以上條件的人,則更需要注意做好預防措施。


每日更新,敬請關注!

轉發,讓更多人看到!


骨科王健醫生


痛風是現在很常見的一種代謝障礙性疾病,主要是由於尿酸代謝異常,尿酸排洩減少,導致大量尿酸無法排出體外,長期的蓄積在體內。現在患者有痛風的人群逐漸增多,主要跟我們日常生活和飲食都有密切的關係,那哪些人比較容易得痛風,那就跟著石頭醫生一起來了解下痛風的高發人群:

1.愛喝酒,無論是啤酒還是白酒、紅酒等酒都含有乙醇,經過代謝後會導致體內嘌呤含量增加,誘發痛風的發生;

2.好吃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人都喜歡吃肉,從不注意,長期的大量攝入肉食是會導致嘌呤含量的增加,誘發痛風的發生;

3.愛海鮮,像青島、秦皇島等沿海城市, 都會長期大量的吃海鮮,海鮮體內含有大量的高嘌呤食物,食用後會導致體內嘌呤含量增多,從而誘發痛風的發生;

4.不運動,現在很多人飯後喜歡一座或一躺,幾乎是不運動,長期都不運動也會是導致體內毒素、嘌呤等物質的蓄積,誘發痛風的發生;

5.不喝水,很多人多不愛喝水,愛喝一些飲料、咖啡等飲品,這些飲品當中也是含有大量的嘌呤,對身體不利, 不愛喝水,攝入進去的嘌呤等物質就無法歲尿酸排出體外,蓄積在體內,誘發痛風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