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打挺、頭後仰是腦癱的預兆嗎,腦癱還有哪些預兆?

myw58


寶寶打挺、頭後仰是腦癱的預兆嗎,腦癱還有哪些預兆?哪些寶寶患腦癱的風險相對比較高呢?

我家寶寶因宮內缺氧出生時重度窒息,阿普加評分只有2分,生後兩三天還做過大大小小的搶救,所以我很擔心寶寶會有腦損傷甚至因此而腦癱。我家先生叫我多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當時覺得“腦癱”兩字非常刺耳,心裡很牴觸,安慰自己說,“寶寶會好好的,他才不會有什麼腦癱呢!”

牴觸歸牴觸,但最終我還是買了相關書籍開始學習這方面的知識,萬一不幸真的來了,那我做好心理準備及時干預。萬幸的是,寶寶通過了所有檢查健康出院了,即使吞嚥能力比較差,體重也偏輕,沒足月兒那麼有精神氣。

即便如此,我並沒有完全放下心來,因為養育過程中寶寶也有可能出現一些問題。所以在護理的過程中我不曾鬆懈,仔細地觀察寶寶一些反應與發育情況。生後前6個月我每月帶他回醫院檢查、評估,有段時間發現寶寶尖足、動作比較僵硬,我立馬帶著寶寶去看醫生,醫生說是發育落後叫我多給寶寶做撫觸按摩與被動操、大球運動,排除腦癱的可能我才鬆了一口氣。



因此,題主的不安我非常理解,但是寶寶打挺、頭往後仰不一定是腦癱。當寶寶頭部往後仰時,腿部蹬直,手臂往後伸直,身體後仰,就是我們所說的“打挺”姿勢,這是迷路反射一種表現,在生後4個月左右加以抑制,比如在寶寶覺醒的狀態下做一些撫觸按摩、主被動操、多俯趴與推爬幫助寶寶提高手腳協調能力,促進感統能力的形成

哪些寶寶患腦癱的風險相對比較高呢?

①有腦損傷史的,比如宮內缺氧、出生時重度窒息、低血糖、腦室出血、腦室周圍白質軟化、新生兒顱內出血等引起的腦損傷。

②大腦發育不全的早產兒,特別是不足28周出生的寶寶

③除了以上兩大原因,還有胎兒先天性腦發育異常、 染色體異常與宮內感染等引起的腦癱。據統計,懷孕期間引起的腦癱發生在圍產期內的為40-66%。然而,在許多情況下是非常難確定其原因,所以很難完全預防腦癱。


腦癱有哪些徵兆?

●表情呆滯,不會笑

●肌張力異常,拇指內扣,觸摸寶寶的肌肉時,大腿與小腿肌肉不勻稱。

●對洗澡異常抗拒,很難瓣開拳頭,當手腳觸及水面時,寶寶立即全身僵硬

●姿勢常呈“拉弓射箭”姿勢。

●給寶寶換尿片或穿衣服時,身體突然僵硬、打挺

●四肢鬆軟,抱起的時候手腳往下垂,頭部往後仰

●腳腕常呈內扣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腳尖著地

●姿勢異常

有些家長看到自家寶寶發育有點落後或者肌張力有點高,急得團團轉生怕寶寶患腦癱。就好比我自己,看見寶寶發育落後就慌慌張張地跑去醫院,醫生說,“寶寶發育落後兩三個月很正常,況且你家寶寶早產兒,出生時還重度窒息,

只要7個月前會翻身、8個月前會獨坐12個月前會爬,14個月前會獨站,16個月前會獨自走路就好”。

所以建議家長不要過度觀察,如果有上述症狀的請及時帶寶寶給專業醫生診斷。如果有大腦缺氧缺血史等風險高的寶寶,即使出院時無恙也不能完全鬆懈,據《早產兒家庭養育指導手冊》指出,診斷小兒腦癱通常要在寶寶2-3歲後,部分寶寶可能後期才會出現腦癱症狀,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家長也要注意觀察,發現異常及時就診,不要錯過了最佳治療的時間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