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子嗣眾多,卻偏偏選了個白痴做太子,結果51年國家就滅亡了

皇帝子嗣眾多,卻偏偏選了個白痴做太子,結果51年國家就滅亡了

導語:三國是我國曆史上一個頗為傳奇的時代,權臣司馬懿首先邁出了統一天下的腳步,在經過三代的努力之後,司馬炎於公元265年建立了西晉,不久後又實現了統一。按照慣例,司馬炎作為開國君主無疑應該名留青史,可後世對他的所作所為卻有許多的爭議,且根據史書的記載,後世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司馬炎無疑是一個功過皆有的矛盾體。

皇帝子嗣眾多,卻偏偏選了個白痴做太子,結果51年國家就滅亡了

開創"太康盛世"

不得不承認,司馬炎此人有著非凡的治國才能,西晉成立之初根基並不穩固,他為了獲得更多人的支持便大範圍封侯,後來,司馬炎又任用了許多原本在蜀漢做官的人員,再次拉攏了不少人為他效力,這些對於日後司馬江山的團結和平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司馬炎在位近30年,為推動西晉的發展推行了許多促進民眾安居樂業的政策,使得他們很快淡忘了戰亂不休的苦惱,人口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多,在經濟方面,司馬炎還頒佈了一系列措施以促進生產發展,佔田制、戶調製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典型措施,"太康盛世"的局面也由此被拉開。

皇帝子嗣眾多,卻偏偏選了個白痴做太子,結果51年國家就滅亡了

執意把弱智兒子推上帝位

雖說司馬炎為推動西晉發展所做出的貢獻無法磨滅,但他在立嗣上所犯的過錯也絲毫不容許忽略。眾所周知,君主立嗣是關乎國本的大事,而司馬炎子嗣眾多,按理來說應該有更多的選擇,可他卻偏偏選擇了痴傻的二兒子司馬衷為太子,甚至最終導致了西晉的由盛轉衰,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執意將王位傳給白痴兒子司馬衷?

皇帝子嗣眾多,卻偏偏選了個白痴做太子,結果51年國家就滅亡了

首先,司馬衷是司馬炎的嫡子,再加上其大哥早逝,他自然就是司馬炎眾多兒子中最年長的一位,按照古代"立嫡立長"的原則,司馬衷是最名正言順的,他在奪嫡這條道路上也自然有更多的底氣。而司馬衷的生母楊豔出身於名門望族,祖上世代為官根基深厚,為了穩固自己兒子儲君的地位,楊豔更是耗盡了心思,她不僅讓司馬衷娶了自己的表妹,還和司馬炎的心腹結下了姻親,這兩大助力也最終確保了司馬衷的順利登上高位。

皇帝子嗣眾多,卻偏偏選了個白痴做太子,結果51年國家就滅亡了

其次,司馬炎執意立司馬衷為太子在很大程度上也包含了私心,司馬氏在司馬懿以及司馬師的經營下奪權大業越發平順,可讓人遺憾的是,司馬師並沒有男丁,為了維持香火,他只好將司馬昭的一個兒子養在膝下,可最後承襲爵位時而早先被過繼的司馬攸卻被遺忘在了一旁。西晉建立後,司馬炎希望能夠更多的展示自己的德行,便多次表示未來會還位於司馬攸,可相比於弟弟,他還是更加希望親生兒子可以繼位,故司馬衷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他立太子的首選。

皇帝子嗣眾多,卻偏偏選了個白痴做太子,結果51年國家就滅亡了

再次,雖然司馬衷不爭氣,但他的兒子司馬遹卻非常聰明,小小年紀便很得司馬炎的歡心,司馬炎更是認定將來西晉一定能在他的帶領下更加昌盛。因此,與其說司馬炎是傳位給司馬衷,不如說是司馬炎看中了他膝下的司馬遹,可惜最終他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西晉江山在司馬衷手中便已經走進了絕路。

皇帝子嗣眾多,卻偏偏選了個白痴做太子,結果51年國家就滅亡了

司馬炎所創立的西晉王朝僅僅在51年後便走向了滅亡,如此短的江山壽命縱觀我國曆朝歷代都實屬少見,而西晉的滅亡和司馬炎有著絕對脫不開的關係,如果不是他執意要將皇位傳給一無是處的司馬衷,或許西晉的未來就將會是另外一種局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晉武帝司馬炎雖是開國之君,但在一定意義上也算的上是滅國之君,而所有的一切也只能說是他咎由自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