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羅馬帝國存在了好久,秦卻二世而亡?

周凱婷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其疆域以地中海為中心,橫跨歐、亞、非。全盛時期控制5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且存在時間最長的君主制國家之一。

羅馬帝國存在時間長,單並不是一直一脈相承的。分為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以及東西羅馬帝國。

因為羅馬帝國最早實行的是以元老院為最高權利中心的共和國,各種思想,律法,制度等有了一定的發展,即便之後實行所謂帝國,但是由於前期打下的基礎,以及植根於人民心中的思想,所以即便帝國如何內鬥但最終都歸於羅馬之下。

大秦帝國,結束了華夏大地幾百年的鬥爭,實現了華夏的統一,但是卻二世二忙。秦國時間短,是由於以下幾點:

第一,秦國以法家治天下,律法過於嚴苛,令行禁止,但缺乏人情味。

第二,秦滅東方各國,實現了華夏一統。但是東方各國存在上百年,都有了自己一套制度、律法等只過措施,各國百姓都以熟悉接受。而秦國在六國強行推行法家一家之法,所以導致六國百姓皆有牴觸。始皇帝去世後,陳勝吳廣起義,六國百姓響應者甚多。

其實後來的漢朝,先實行的無為而治,讓百姓修養,更是要磨掉以往六國留下的記憶。漢武帝時期,實行董仲舒的“霸、王、道而雜之”的,改造吸收其他學術優勢的儒術後,漢帝國便在世界東方崛起。

所以秦國二世而亡,其不會變通過於迷信法家有很大原因。

同時秦國之所以沒有羅馬帝國時間久遠,還有一個原因,在於百姓思想上。春秋戰國時期雖然戰亂不斷,但同時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上的解放,以至於陳勝吳廣起義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一超前的思想,而且正是由於這種思想,所以在以後各個朝代末期,天下群雄並起,爭奪天下,皆是受陳勝吳廣的這種思想,天下並不是某一個人的,只有有實力就可以坐擁天下。


風吹下的洛夜


羅馬帝國之所以能夠延續千年而不倒,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歷代羅馬皇帝對《羅馬法》的制定,施行與不斷的完善。而我大秦帝國曆二世而亡,非苛政也,而是當是時天下初平,六國遺民與貴族尚未全部歸心,不時搞些事情出來,但怯於始皇帝威信,一直不敢太囂張,再加上當時始皇帝一系列的大規模的建設,用工太多,導致百姓多有怨言,更重要的是秦帝國在繼承人權利的交接上沒能夠順利完成,始皇帝外出巡遊,在歸途中突然暴斃,沒能完成帝國權利的交接,被奸臣趙高抓住機會,扶持公子胡亥,而胡亥又不理朝政,沉迷於聲色犬馬,整日玩樂,把國家大小事物都交有趙高負責,所以秦帝國就是這樣在趙高的手中被逐漸的毀滅了


你的眼中有光


秦始皇在滅亡六國之後,建立了大一統的封建集權王朝。秦始皇一方面創設了影響深遠的皇帝制度,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廣郡縣制;另一方面,又採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如:統一文字、度量衡及貨幣,銷燬兵器,決通川防,廣修馳道以及“焚書坑儒”等等。隨著進一步北征匈奴、南服百越等措施的實行,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形成。

秦朝的統治極其殘暴,無休止的兵役、徭役以及暴虐的刑罰,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特別是到秦二世當政時期,其統治更加黑暗。於是,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終於將秦朝推向滅亡之路。

秦始皇,贏政,趙氏(因生於趙國而取以為氏),名政,生於公元前259年,死於公元前210年,享年54歲。公元前247年,其父莊襄王(名子楚)死,贏政代立為秦王,時年十三,秦王政二十六年(BC221年),秦滅六國而統一全國,秦王政改稱始皇帝,定都於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秦始皇三十七年(BC210年),贏政死於巡行途中,年五十。二世胡亥嗣立。二世三年(BC207年)八月,宦官趙高殺胡亥玄立子嬰(胡玄兄之子)。是年十月(秦歷歲首,公曆為BC206年),子嬰降於劉邦,秦亡。

羅馬王朝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476年),正式名稱元老院與羅馬人民,中國古書稱為大秦,是古代羅馬文明的一個階段,理論上仍是共和制,實際上是一個專制的政體。

羅馬帝國可以用來表示所有在羅馬統治之下的土地。羅馬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帝國。羅馬疆域的全盛時期是圖拉真統治時期,羅馬帝國此時總共控制了大約5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屋大維建立帝國後,創立元首制,稱奧古斯都。羅馬帝國一般被分為前期帝國(前27年—192年)和後期帝國(193年—476年兩個階段。前期帝國經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賢帝時代)達到鼎盛。國家穩定、社會繁榮,被稱之為羅馬的黃金時期。後期帝國從三世紀危機起,經伊利里亞諸帝、戴克裡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國,至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將帝國正式分為兩部分(395年)。西部在內憂外患中衰落,在476年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奧古斯都路斯,西羅馬帝國滅亡。而東部帝國直到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史學家更多稱東羅馬帝國為拜占庭帝國。


流唐新風


1、羅馬帝國時代,是歐洲最強盛的時候,同時期歐洲幾乎沒什麼帝國可與之抗衡。2、而秦國是由滅戰國而來,戰國雖滅,但戰國諸國遺留下來的臣臣子子都還有在,應該說沒有徹底的滅絕,就像項羽,就是楚國後代,另外由於秦始皇后,有用的兒子跟能臣基本上都被太監給滅掉了,秦二世只是個傀儡,秦滅只是時間問題。


木逗人


我們先來看一下兩個朝代的概況之後,就會一目瞭然。

秦帝國(前221—前207,14年)

1、秦始皇(贏政)在位11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

秦王嬴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前221年,統一之後,秦始皇認為自己功過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水系。

滅六國

秦帝國疆域

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國2000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讓中華民族人民心中有了大統一的思想,這 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2、秦二世(胡亥)在位3年,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

前210年,秦始皇巡遊途中病死於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西北)。在趙高李斯的謀劃下,讓次子胡亥即位,就是秦二世。趙高還設計殺害了長子扶蘇。之後趙高又害死丞相李斯一家和一些忠臣,自己做了宰相。秦二世也是花天酒地不理朝政,聽信讒言大興土木,民不聊生。

公元前207年,劉邦攻入關中。這時秦二世被趙高逼得自殺,自己想做皇帝不成,後去“皇帝”號,立贏子嬰為秦王,秦王子嬰知道自己只不過是個傀儡用計殺死趙高,後向劉邦投降。秦滅亡。

漢高祖劉邦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西羅馬帝國於476年滅亡,東羅馬帝國於1453年滅亡,共綿延1424年)

相當於中國西漢成帝時期到明朝中後期


羅馬帝國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1、帝國建立屋大維掌權宣佈羅馬帝國的建立

前27年,屋大維運用政治手腕,一面對外宣稱卸除一切大權,要恢復共和制;一面又裝作迫於元老院和公民的請求,接受與共和制度完全違背的絕對權力,成為首席元老並獲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奧古斯都”(意為“神聖的”)和“祖國之父”的稱號。屋大維掌權宣佈了羅馬帝國的建立。

屋大維雕像

2、提比略時期——14年,屋大維去世,傳位養子提比略。37年,提比略病死於卡普里島。

3、卡利古拉時期——提比略死後,近衛軍立卡利古拉為帝,這是羅馬史上第一次軍隊擁立皇帝。但後期,這個君主有點精神不正常,不理朝政,亂殺無辜。40年,他在羅馬演講鼓吹個人獨裁,並神化皇帝。41年,卡利古拉被近衛軍殺死。

4、克勞狄烏斯——卡利古拉死後,近衛軍擁立他年邁的叔叔克勞狄烏斯即位。在位時做了不少事,對外擴張方面,又征服了不列顛南部和毛里塔尼亞。54年,克勞狄烏斯被皇后小阿格里皮娜毒死(只是猜測)。

5、尼祿——克勞狄烏斯死後,養子尼祿即位。

6、加爾巴、維特里烏斯、奧托、韋帕薌時期(爭奪皇位大混戰)——尼祿死後,元老院承認加爾巴為帝。由於加爾巴年老體衰,無力控制局面,導致各地將領擁兵自重。69年1月,下日耳曼總督維特里烏斯稱帝,同時加爾巴被部下奧托所殺,奧托自立為帝。3月,維特里烏斯出兵與奧托爭奪帝位,奧托戰敗自殺。7月,正在平定猶太人叛亂的將領韋帕薌被多地軍隊擁立為帝。10月,韋帕薌擊敗維特里烏斯,結束了皇位爭奪戰。

7、韋帕薌——69年12月,韋帕薌稱帝。維蘇威火山與龐貝城

8、提圖斯——79年,韋帕薌去世,其子提圖斯即位。

9、圖密善——81年,提圖斯去世,弟弟圖密善即位。

10、涅爾瓦——圖密善死後,元老院推舉涅爾瓦為帝。

11、圖拉真——98年,涅爾瓦去世,圖拉真即位,他是第一個出身行省貴族的皇帝。他積極對外擴張,圖拉真在位時期,羅馬帝國疆域達到最大。117年,圖拉真病重臨終前宣佈哈德良為養子。

圖拉真塑像

12、哈德良——圖拉真死後,哈德良即位。131年,哈德良在位時禁止猶太人舉行割禮、過安息日和閱讀猶太律法,此舉引發了猶太人大起義,羅馬軍隊耗時2年,屠殺58萬猶太人以鎮壓起義。哈德良禁止猶太教徒居住於耶路撒冷,大量猶太人從此居無定所。

13、安敦尼·庇護——138年,哈德良去世,養子安敦尼·庇護即位。

……(中間皇位來來去去基本都沒做幾年就被拿下)

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

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領袖阿拉里克率領下,進入意大利,圍攻羅馬城,在城內奴隸的配合下打開城門,掠奪而去,此後在西羅馬帝國境內建立西哥特王國。

476年,羅馬僱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帝國最後一個皇帝,西羅馬帝國遂告滅亡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進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紀(始於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終於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的滅亡)。


隨著東羅馬帝國的倒塌,持續1000多年的羅馬帝國被劃上了句號。羅馬帝國滅亡後,變成了如今的哪些國家呢?足足有43個。

1、意大利,2、法國,3、英國,4、西班牙,5、葡萄牙,6、瑞士,7、斯洛文尼亞,8、克羅地亞,9、波黑,10、塞黑,11、馬其頓,12、希臘,13、土耳其,14、黎巴嫩,15、敘利亞,16、伊拉克,17、科威特,18、羅馬尼亞,19、保加利亞,20、阿爾巴尼亞,21、格魯吉亞,22、亞美尼亞,23、阿塞拜疆,24、約旦,25、巴勒斯坦,26、以色列,27、埃及,28、利比亞,29、阿爾及利亞,30、突尼斯,31、摩洛哥,32、塞浦路斯,33、馬耳他,34、盧森堡,35、聖馬力諾,36、梵蒂岡,37、奧地利,38、列支敦士登,39、摩納哥,40、安道爾,41、斯洛伐克,42、捷克,43、匈牙利。【參考資料:《羅馬人的故事》、《羅馬帝國衰亡史》】

總結

單從時間上來看,秦帝國只存在了14年,羅馬帝國直到東羅馬滅亡存在了1000多年!

其實各個朝代帝國滅亡的原因基本一樣:無非親小人遠賢臣,不理朝政,大興土木,民不聊生,揭竿而起!

但秦朝統一了中國,是中華民族的大統一,確立了大統一的思想統一了文字貨幣等,後經過歷朝歷代又將各個民族跟文化融合進來。形成了今天的大中華,無論在疆域上還是文化上都是秦朝的擴充。我覺得只是名義上的滅亡。

羅馬帝國的滅亡是真正的滅亡,分裂為現在的43個國家,說著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文化。

也正是這種大統一的思想,中華文明才會源遠流長!



僅是個人拙見,歡迎大家討論補充。


千古笑


古羅馬不斷完善奴隸制的民主,人民生活在一個相對民主的制度下,一般不會起義造反。羅馬不斷完善公民法,後來還頒佈了萬民法,使不同民族的自由人能夠獲得相對公平的待遇。並且周邊沒有強國,在這種環境下當然能夠存在較長時間。

而秦朝實行苛政,容易引發人民的不滿。

沒有安撫經過戰亂的人民,自然容易讓人起反心。在國家還沒有真正穩定下來就大興土木,這無疑會遭到反噬。


大輝boss


因為“帝國”和“王朝”兩個概念有本質區別

這一區別在中國古代史並沒有被突出強調,一概而論不會有什麼影響。而在研究西方史,或者對比東西方文明時,就不能將他們混為一談。

秦朝是一個王朝,是古中華帝國(無需糾結這個名稱)的一個階段,統治者為嬴氏家族。

羅馬帝國是一個帝國,或者說國家,其間也有很多王朝,也有朝代更迭,也有興衰交替。羅馬文明綿延兩千多年,就像中華文明延續四千年一樣。因此,拿秦王朝與羅馬帝國比較,本身就沒有意義。

另外,在羅馬長期的對外征服中,雖然有鎮壓被征服民族的暴政,但在羅馬頒佈萬民法後,各族人民都獲得了羅馬的公民權。這樣做有利有弊,但在當時的確維持了羅馬的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