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創業 ┃ 天下沒有分不好的股權,只有不會分的股權

​昨天回答了一個知友有關合夥股權的問題,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一定代表性,因此,拿出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這位知友的問題問題是:

“和親人創業股權和工資該怎麼合理分配?”

具體問題描述:

“我和姐姐一起創業,第一個項目是教育類手機app,我男朋友是阿里巴巴的工程師負責空閒時間寫app的編程,我和姐姐負責想功能,我姐夫負責寫頁面, 我另負責平臺所涉及教育資料的編寫。我們有時會一起討論其他人的工作。錢是我姐姐和姐夫出,我和男朋友算技術入股,我男朋友的股份都給我。最後我姐佔80%,我佔20%。工資說是等項目做完,根據每人工作量再說分配比例,每年賺多少錢扣除百分之幾分紅,剩下的按這個工資比例分。請各位給個意見,股權大家覺得合適麼。工資多大比例分算合適?項目馬上要寫完了,怎麼談合適?”

針對這位知友的問題和困惑,以下內容為,我們的回覆內容!

你的這個項目,內部關係還挺複雜!不過沒關係,我們可以把股權分配的基本規則,一條一條捋清楚。

先解決股權分配是否合理的問題

由於這個項目現在還在開發階段,並未全面運營,因此針對你們的這個項目,我的建議是:把你們整個項目的股權分為兩個階段來看,一是你們在這個APP開發階段,作為你們股權分配的一個考慮因素,同時也把你們未來APP上線後運營的階段也作為股權分配的一個考慮因素;

也就是說:100%的股權=開發階段的權重比例+運營階段的權重比例

而非僅僅用現在的貢獻來決定整個的股權比重,因為有可能存在,前面貢獻很大,但後面運營時,貢獻和價值反而下降的問題,如果不能把兩個階段統一起來看待,就會存在以創始股東某一時刻的貢獻來定全局股權的問題,難以做到合理,科學。

總股權100%,我們建議:

1、APP開發階段各要素貢獻,佔總項目股權的比重為40%(建議,具體你們可以自己定,沒有一定之規,只要你們認可就行)

2、APP未來運營的因素佔總項目股權的比重為60%;

一般來說,像開發類的項目,開發階段相比於整個項目做起來而言,比重是偏小的,雖然它也很重要。而運營階段的比重偏大一些,因為,開發一個APP不易,但運營好一個APP更難。

因此,接下來就來定每個人在各個階段應該佔的股權比例

一、在開發階段的股權分配(佔總股權比重的40%)

第一步:定投入要素的權重

一個項目能起來,是多方因素共同構成的結果:

從你們的這個項目我們可以看到,促成你們這個項目起來的因素有:技術、資金及人力時間;

由於你們這個APP搭建的過程中,都投入了一定時間和知識能力,這個可以粗略的看成,你們都是一樣的!

重點看技術和資金這兩方面

首先你們應該評估一下在這個APP的搭建過程中,資金和技術重要度的權重大概是多少。

雖然在這個項目起來的過程中,資金和技術缺一不可,但不可能二者的重要度是一樣的,如果是偏重技術,則技術方面的權重可以大一些。如果是資金太重要了,這個事就得靠資金才行,那資金的權重可以大些。這個可以粗略估計,比如四六或六四,三七或七三等等。這個沒有一個定死的標準,也是你們雙方認可就行。

一般來說,在開發階段,根據投入資金的大小,除非沒有大投入無法開乾的項目,一般來說是技術重要一些。

第二步,算出每個人在資金股和技術股方面的具體股權比例

1、資金股方面的股權分配:(資金佔到總股權的40%)

假如在開發階段,技術和資金的比例為7:3,則資金的投入佔比佔到整個項目總股權的比例為:

30%*40%=12%,因此,由於你和你男朋友為投資,在資金要素的股權為0,你姐和你姐夫投入的資金部分應該佔總股權的比例為12%;

於是,資金這個要素的股權比例也就出來了。

2、我們再看技術股這個部分(佔到開發階段股權的70%,佔到總股權的28%(40%*70%))

開發階段重點工作集中在編程和頁面環節,因為這個是要消耗大量智力和時間成本的,比重可以高些,想功能,我不知道要不要消耗很多的時間,整理資料是要耗些時間的,因此,我們給出一個參考比重:

編程:頁面:整理資料:你想功能:你姐想功能=3.5:3.5:1:1:1(僅為建議,但邏輯是這個邏輯)

因此,編程的人應占股權=3.5/10*28%=9.8%

頁面的人應占股權=3.5/10*28%=9.8%

整理資料應占股權=1/10*28%=2.8%

你想功能的應占股權=1/10*28%=2.8%

你姐想功能的應占股權=1/10*28%=2.8%

根據角色疊加,股權疊加的原則,於是,每個人的股權應為:

你男朋友應占股權=編程的9.8%

你姐夫應占股權=頁面設計的9.8%

你應占股權=編制資料的2.8%+想功能的2.8%=5.6%

你姐應占股權=想功能的2.8%

由於你男朋友的股權給你,於是,在這個開發階段,你和你姐的股權分別為:

你的股權=資金股+技術股(你+你男朋友)=0+9.8%+5.6%=15.4%

你姐的股權=資金股+技術股(你姐+你姐夫)=12%+9.8%+2.8%=24.6%

二、在運營階段的股權比例(佔到總股權的60%)

第一步:確定角色

在未來運營階段,誰來作為這個項目的“老大”,抓總的,全面負責項目的整體運營及管理。是你?你姐?還是你姐夫?

誰又是負責某個板塊,抓分管的。

這個角色對股權分配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在開發階段,這個項目或團隊沒有一個“老大”是可以的,但當進入運營階段的時候,就必須一個老大。

因此,原來你們武斷的以80%/20%的分配是存在先天缺陷的。正如我前面所講,某個人在項目的不同階段,其重要性是不同的。

做個設想,假如,你們真的按80%和20%分了,眼下好像看不出什麼問題,如果將來你是這個項目的CEO,而你姐和你姐夫只是某個板塊的負責人,請問當你辛辛苦苦把這個項目運作起來後,結果你的股權只有20%,你心裡會平衡嗎?會有抱怨嗎?這個股權問題不解決,你們能走多遠?

第二步:股權分配

我不知道正式運營後,你姐夫或你姐還有你是否都會參與運營,我把各種情況下的股權分配情況跟你說下。

(1)三人都參與運營

此時的建議的股權分法:

CEO佔公司總股權的:30%

另外兩個負責板塊的合夥人佔公司總股權的:15%/人

(2)兩人參與運營

此時的建議的股權分法:

CEO佔公司總股權的:40%

另外一個負責板塊的合夥人佔公司總股權的:20%

(3)一人參與運營

參與的那個人佔比40%,另外的20%作為股權池,將來融資或吸納新的合夥人。

第三步:股權考核

在運營階段,並不是根據角色算出每個人在運營階段的股權後,該部分股權就直接歸他所有。上面算的這個股權比例只是每個人的“可分股權”,但每個人是不是都能在運營階段乾的很好?有沒有某個人做了CEO,但最後做出了的成績卻很差?原來某個能力不是很強的人,結果顯示,他做的反而更好等等。

為了確認每個人是否都能勝任相應的崗位,還需對創始人的股權進行考核。也就是說,合夥人根據前面在運營階段的劃分規則,定出了每個人的“可分股權”,還要經過實踐檢驗後,最終確定這個人是不是實至名歸的“實得股權”。

考核方式具體如下:

(1)考核股權僅為運營階段定的這部分股權,不含開發階段的股權;

(2)考核比例為運營階段可分股權的50%;

(3)考核時間為3年,第一年兌現可分股權的15%,第二年兌現可分股權的15%,第三年兌現可分股權的20%;

(4)考核辦法:制定CEO的項目三年總體目標及其他合夥人的的三年總目標,並拆解成每年的子目標。目標必須量化,可衡量,非主觀評判。

(5)根據每個人每年子目標的完成率,折算每個合夥人當年“實得股權”數。

公式為:實得股權=目標實際完成率/原定目標量*可分股權

三、確定合夥人最終的股權

最終三年下來,實得股權才是每個合夥人在運營階段最終確定的股權。然後加上開發階段的股權,就是每個合夥人最後的股權比例。為了方便你好理解,我把整個股權分配給你畫了個圖:

財經創業 ┃ 天下沒有分不好的股權,只有不會分的股權

上面解決了股權問題,現在再解決工資的問題,工資問題不復雜

只要分清你們的兩種身份,就好辦了。

你和你姐既是股東又是員工,股東身份拿股東的分紅,員工身份拿員工的工資。

分紅很好理解:每個人分紅=淨利潤*分紅比例*股權比例

工資=底薪+績效+獎金

前期可以商量不拿工資,或根據你們當地的工資水平,定一個不高的薪酬方案,比如你們當地CEO的工資為5000,你們就可以定2000-3000,或跟普通員工一樣,也行。

獎金根據你們約定的業績獎勵比例進行分配即可!這個很簡單,就不再贅述了。


創業者閱——一個在“創業融資+股權設計”上賦能創業者的“私董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