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文采很好,語言表達能力卻很差?

沉舟破釜底抽薪


性格所致,有人不善言辭,不爭強好勝,但有人喜歡錶現自已誇誇其談。


學打拍子


“文采”和“口才”,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才能,兩者之間不能夠劃等號。怎麼說呢?

文采是一種寫作才能,它主要考驗人的邏輯能力、思考能力和組織能力。

口才則是一種說話才能,它主要考驗應變能力、心理素質和一定的記誦能力。

有文采的人為什麼口才不一定好?我認為主要有三點原因。

文采好的人,未必反應快

誠然,古代社會多得是下筆成章、文不加點的天才。但大多數的佳作,都需要精雕細琢。

《史記》耗費了司馬遷十數年,遍覽典籍、實地走訪,方才有這部傳世鉅著。

詩聖杜甫常常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為了一個字,一句話,就要推敲琢磨,直至完美。

大文豪曹雪芹同樣歷經十載,才寫就《紅樓夢》,甚至尚未完成就離開了人世,不得不由後人代筆。

寫作能力,總體上是要求慢工出細活。文人未必思維敏捷,但一定積累深厚,耐得住寂寞。

這樣的性格,用在說話上,是不吃香的。倘若每說一句話都思考琢磨半天,又怎麼能有好的口才呢?

文采好的人,心理素質未必好

心理素質體現在:經得起大場面,丟得下面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有這樣,才能在說話時清晰表達觀點,不被情緒影響,反而影響聽眾。

文人則大多是情緒動物,而且情感豐富不能自抑。歷史上自殺的文人數不勝數。

古有屈原、荀彧;近有王國維、老舍、顧城;國外還有普希金、海明威等等。

這些人都是性格耿介,看不慣醜惡和不公,更不善於轉變自身個性,所以往往不容於世。

他們的性格,容易走向極端。自己尚且被情緒影響,何談影響別人。因而,他們不適合從事說話方面的工作。

文采好的人,大多性格孤傲,不讓人喜歡

在日常生活中,善於說話或者表達的人,往往性格圓滑、左右逢源。

一個語言表達能力好的人,首先是得讓人喜歡,這樣才有人聽他的話。

文人則不然,許多文采好的人自視甚高、心直口快,不肯說違心的話,更不肯說謊話。這樣就容易得罪人了。就算不得罪人,也顯得不合群,不讓人喜歡。

有了這樣的性格,口才能好到哪去呢?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黑色大炮


文采,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

文采,在音樂方面是指抑揚和諧;在色彩方面是指豔麗而錯雜;也說詞藻雅麗,文章華美;還指華美的紡織品或衣服;常說的文采大多都是指文辭或者文學才華。

此處所說文采應該是指文學才華。

我認為,文學才華棒,文采好表達能力差的原因,莫非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是天生不善於表達,十指都有長短 ,所以有文采就不一定代表能夠善於表達。

第二種,不善表達,但文筆很棒。和古人所說的,口吃者唱著說就不結巴同理。好文采好文筆,好緘默。相信筆頭子強過嘴頭子。文采的體現重在文筆上。

第三種,謙虛者。知道的越多,越覺得自己知道的還少。崇尚謙者自謙,愚者自傲。熟知“滿招損,謙受益”。滿腹經綸,用不善表達或不表達來掩飾自己,保護自己。

第四種,少表達,多內涵。此處內涵與城府深同意,善於心鬥,用計。

第五種,是最不理想的,就是還沒有把理想與現實結合起來,只是死讀書,讀死書,死文采。更大程度上來說是文采還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還有待消化有待提升。



讀書寫字之靜流


怎麼說呢,文采很好,語言表達能力卻很差,說明大腦的運轉能力不足。

首先先來說一下寫文章所需要的時間,一般咱們寫文章,可以一個小時、一天、一週、一個月、甚至一年完成一篇文章,魯迅就對自己的文章非常苛刻,一句話甚至都可以推敲很久,改了加,加了改,一句話可以修改一兩週。

通常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碰到了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含義的語句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用很久的時間想,該怎麼表達,我寫一篇文章,可以寫兩三天,一個內容,可以想一下午。

而語言表達則不同,它需要馬上表達出來,甚至是在一定的時間內表達出來,所以容不得我們有過多的想象,是想一下,一個發佈會,領導在臺上脫稿演講,有一個意思不知道該怎麼表達的時候,臺下的人會允許他在臺上想幾分鐘嗎,肯定是不會的,你要停頓時間長了,主持人就會過來幫你打圓場。

所以語言表達和文采往往是關係不大的,文采好的,語言表達未必好,而語言表達好的,其人文采也未必行得通。

那麼文采好的如果把語言能力也能訓練的很好呢,個人建議就是,練習表達思維,練習脫稿研究,咱們先自己在家練習,自己準備一個選題,然後想一句話,之後對著鏡子表達出來,然後再思考下一句,在這期間爭取練習把思考時間縮短,之後找人表達,這樣時間一長,堅持鍛鍊,語言表達和文采就可以合二為一了。


大胖子爸爸


口才和文采,“才”與“採”就不一樣啊。

文采多在於思辨、識讀和積累,對辭章佈局、通篇格局、核心理念要求高。口才則重在權宜應變,需要對社會交往、人情世故、風俗習慣、心理揣摩都要有所心得,對細節觀察要求高。

為文志在求仁。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當然不是說能言會道的人不仁義,而是說一般把心思用在怎麼說話討人歡喜上就很難有志於保持初衷。文采,主要體現在“書志”,志不得伸,言辭如何能夠順暢呢?

大多數文采好的一般都有“匠氣”,口才好的都有“酒氣”。有“匠氣”的不善於謀身,有“酒氣”的不善於謀世。當然也不乏口才與文采都很出色的優秀人才。

春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大多口才了得,就像現在各國外交部的精英,各公司的營銷、外聯部門的骨幹人才。文采好口才不好的人,實際上只要懂得低調,便能有很好的發展,這類人可以從事企業規劃、文案策劃等工作。企業要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就要用好口才好的人,企業要想在變化中求穩,就要用好文采好的人。某種程度上講就是“賢者在職,能者在位”。當然也不能將口才、文采與品德、才能完全聯繫起來。


久住青山Lee


文采可打磨,須時日;

表達為即時,當敏捷。

也就是說文釆可反覆推敲。如賈島做詩:鳥宿池邊樹,曾敲月下門。不知用敲字好,還是該用推。反覆推敲。

而表達,即須博學,也得思維敏捷,常言出口成章。

因而,有好的文采不難做到,但能旁徵博引,應答自如。就不太容易。如三國的諸葛亮舌戰群儒,那是相當了得′。相比程琳的檄文那是高不止一點兩點。

大多時候,表達好的。文采也不差。孔明的前後《出師表》。那也是千古稱頌的。

最後,願各位既是文采亮麗,同時也是表達高人。


亂彈123


這個問題有很多類似的情況。

比如:國際註明喜劇大師“憨豆先生”其實生活中是個自閉的人,並且一度想去自殺。

再比如周星馳,其實生活中是個不快樂的人。

首先這說明了人的兩面性。人前陽光背後孤獨;表面大大咧咧,其實內在細膩無比…

文采好的人至少證明他的內在世界豐富,到不代表外在。我一朋友的弟弟,是在網上非常出色的網絡小說寫手,他的家人都沒見過他的小說,他跟我們一起的時候也總是不說話,但誰能想他是一個網絡上天馬行空的人才呢?

尊重自己最好!我覺得有文采就很好了,不一定非要口才好,古人常說“魚和熊掌不能兼得”,認可自己,怎麼都好,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子曰好玩兒


語言表達能力差,原因主要有二:思維跟不上,語言跟不上。記憶是練口才必不可少的一種素質。沒有好的記憶力,要想培養出口才是不可能的。只有大腦中充分 地積累了知識,你才可能張口即出,滔滔不絕。如果你大腦中是一片空白,那麼你再伶牙俐齒,也無濟無事 。


枕老師


很高興受邀回答此問題。

文采好的情況是在創作時可以修改千遍萬遍,修改好了才拿出來的,當然會顯得文采飛揚,還有可能成為千古名句。

口頭表達的口才就不一樣了,是現場直播,看的是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在大腦裡瞬間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容許改來改去,所以文采好不一定就口才好。

希望回答能幫助到你,歡迎關注宏結岷山詩詞,專注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並原創詩詞文學作品。

謝謝!


宏結岷山詩詞


關於文釆好,而表達能力差,我以中國傳統命理學來做個解說!

人的八字是由他出生那一刻那一秒決定了八字的,也就是說這一秒天地之氣一衝、娃娃落地之時這個天地之氣就是先天信息了!

那古人通過這個先天信息發展成按"年月日時"來組合成四柱,這樣就形成了中國傳統的命理學,嚴格來講命理學是一門統計學,是通過複雜的統計來得出結論的!

八字中有十神,十神之中又有"印星"和"食傷","印星"可主文釆;"食傷"可主智慧、表達能力!如果依八字而言,一個人印星旺而有力,印星又透幹,那麼多數這個人的寫作能力、閱讀能力、文采都好;而印星旺地支中又有食傷,食傷卻弱,食傷又不透幹,那這種就是你說的語言能力差的人了,故此我們從命理學中可以規探出這個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