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沒捐款、捐多捐少都得捱罵,為什麼16年了黃曉明還要堅持公益?

在新型冠狀病毒猖狂的這段時間裡,有沒有捐款,捐款數額大小,成了很多網友評價明星的唯一標準。

  • 作為武漢人的王凱,被網友指責自己身在武漢,卻絲毫沒有為家鄉付出的真心,只知道在微博上喊口號,卻拿不出實際行動。
  • 一向評價正面的胡歌也成了被罵的對象。因為在疫情期間沒有發相關的內容,只是宣傳自己的作品,就被說成是“白眼狼”,沒有作為。
  • 前段時間因為各部電視劇爆紅的楊紫,在微博轉發完一條韓紅基金會的捐款名單後,罵聲就洶湧而至,原因竟然是網友沒看到名單上有楊紫的名字。

誇張的是,除了這些沒有在第一時間捐款的明星要被網友拎出來一個個點名批評外,很多在第一時間捐款了的明星,又因為被網友嫌捐得少,被指責“摳門”、“小氣”。比如黃曉明楊穎、吳京謝楠、鄧超孫儷等明星夫婦,因為第一次只捐了二十萬,就被各位鍵盤俠們批評地體無完膚,說沒有愛心,沒有社會責任感、作秀。

捐沒捐款、捐多捐少都得捱罵,為什麼16年了黃曉明還要堅持公益?

01、第一個捐款卻遭指責,親自飛往武漢協調物資:關於慈善,他一直在路上

而這裡面被罵得最慘的,要屬第一位捐款的明星黃曉明。

很多人在黃曉明和妻子楊穎Angelababy的微博下發出幾千條指責的評論。有人說:“20萬,不過就是你們家大寶貝一個包的錢吧。”甚至還有人說:“捐20萬,還不如不捐呢?”

網友們自恃自己才是站在正義的一面,在他們眼裡,只要誰沒有像古天樂一樣捐款1000萬,就理應受到他們大義凌然的批評。

在災難面前,鍵盤俠們動動嘴,動動手,自己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卻對那些實際行動起來的明星進行無休止的指責、謾罵。這些道德綁架愈演愈烈。說出這些話的人,每天都在聲討所有明星,自己卻沒有做出任何支援災區的實際行動。

其實,黃曉明時刻都在關注著疫情的發展,在疫情才剛剛爆出來,他第一時間就將20萬打了過去。但當時疫情還沒有擴散到如此嚴重的地步。隨著疫情的發展,黃曉明也並沒有袖手旁觀,之後立刻主動追加了100萬,還捐贈了一輛愛心救護車。

除了捐款,黃曉明還為各大醫院籌備和協調醫療物資。在醫院緊缺防護服的那幾天,黃曉明從溝通到親手把防護服送到醫護人員手裡,僅僅花費了3天時間,就湊齊了5750套救命的防護服和5噸酒精。

在各大鍵盤俠用嘴不斷進行道德綁架時,黃曉明已經在用實際行動,一點一滴地去幫助。他不僅關心醫護人員的醫療物資,連大家生活上的用品都照顧得一應俱全。

在瞭解到某些醫院缺生活用品後,黃曉明急得說:

“我自己去買,然後給他們送過去。只要是有能力幫到的,就算是花生油我都可以買!”

他也都做到了,陸陸續續購買了50多臺乾衣機、食用油、雞蛋、麵粉等生活用品,直接包車送到各大醫院的後廚。醫生們都稱黃曉明為他們的“御用後勤大主管“。為了感謝他,醫生們紛紛在網絡上曬出自己收到的物資。

比起錢來,這些實實在在送到手的物資,對於一線醫護工作者們來說,都是救命的援助。

捐沒捐款、捐多捐少都得捱罵,為什麼16年了黃曉明還要堅持公益?

02、一場俠肝義膽的江湖夢,踐行16年的公益心

其實,黃曉明從入行到現在的22年,16年裡都始終在踐行著慈善公益。

這次肺炎疫情的行動,不過是著16年裡黃曉明踐行的大大小小公益慈善事業中的一件。

當被問到,你為什麼要做公益慈善時,黃曉明總是會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的那段經歷。他說,小時候的自己,心裡就埋下了一顆要幫助他人,成為金庸小說裡俠客的種子:

“我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普通家庭,那時候我就呆在我們家山東青島的那間老房子裡,經常手捧一本金庸的武俠小說,看得入迷。小時候的我雖然內向害羞,但金庸裡的那些肝膽相照的江湖世界總是讓我痴迷,我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夠成為像書裡一樣行俠仗義的俠客。有時候甚至腦洞大開,幻想自己是超人,擊退外星人,拯救地球。”

捐沒捐款、捐多捐少都得捱罵,為什麼16年了黃曉明還要堅持公益?

1998年,才21歲的他就憑藉《愛情不是遊戲》的主演角色正式進入了演藝圈。而就在黃曉明正式進入演藝圈後,他成為“俠客”的機會也來了。

2004年在拍攝《神鵰俠侶》時,他從一位記者口中得知四川瀘州很多學生因為家庭條件不得不輟學。雖然當時的他在演藝圈還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小演員,沒什麼家底的他還是決定拿出自己的部分片酬,資助40多名貧困學生直到高中畢業。

那是他第一次做公益,但他回憶,當時這種幫助到別人的感覺,讓他感覺到自己好像和小時候書裡夢想成為的那個行俠仗義的“俠客”更近了一些。

而這一次的開始,意味著之後在公益之路上完全停不下來的10年、15年,甚至更長.

  • 2008年,黃曉明在汶川大地震後,第一時間捐款2000萬,並且是第一批趕到災區的明星志願者。
  • 他還在大地震後出資100萬,認領成為“平平”和“安安”這對熊貓雙胞胎寶寶的”爸爸“,成為首位
    “全球熊貓愛心大使”
  • 他從2010年開始的個人慈善項目“為了下一顆海星”,持續資助四川趙佳鑫、趙金芝兩姐妹長達10年,更是邀請姐妹倆作為自己生日會的特別嘉賓。

一場慈善旅途,他走了16年,之後還會一直走下去......

捐沒捐款、捐多捐少都得捱罵,為什麼16年了黃曉明還要堅持公益?

除了靠一己之力在公益之路上不斷付出,黃曉明也在持續影響著身邊更多的人。

2014年黃曉明成立“明天愛心基金”,聯合幾家慈善機構共同開展慈善活動,並號召全國各地的粉絲加入成為基金志願者。很多粉絲在他的影響下,在黃曉明每年過生日的時候,不是像很多明星的粉絲一樣,送禮物、辦豪華的生日會、買下絢麗的廣告牌,粉絲們的禮物,是寄給他一張自己的捐款單。

捐沒捐款、捐多捐少都得捱罵,為什麼16年了黃曉明還要堅持公益?

03、熒幕外的“慈善俠”,將慈善變成習慣

2015年,黃曉明和楊穎結婚,很多人詬病他們奢華的婚禮現場,但殊不知這背後承載著很多慈善意義。

他們的喜糖禮盒,是來自殘障人士手工製作的曲奇;婚禮現場使用的一萬顆樹木,也在結束後全部捐贈。而所有親朋好友的禮金,都全部投入到黃曉明在婚禮現場宣佈為愛妻成立的“關愛寶貝”慈善基金裡。黃曉明替在場的500位親朋好友將禮金當場資助給527位聽障兒童,並許下每年資助100個孩子的承諾。

2015年,天津爆炸案發生後,黃曉明不僅立刻捐出100萬,還為爆炸案中不幸犧牲的消防員家屬設立“真心英雄”基金

2018年,黃曉明設立了關愛空巢老人的“防走失黃手環計劃”。同年,他還親自帶隊前往雲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進行扶貧調研。

而在此次的肺炎疫情中,黃曉明再次發起了當年的

“真心英雄”項目,不僅幫助醫護人員,也致敬那些為肺炎疫情做出努力的平凡人。就這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真心英雄”項目已經資助了像84歲捐款老人李前槐、臨江“活雷鋒”萬其斌、62歲自制救援車的亢社欣、在武漢為一線醫生患者送外賣的吳輝、每天義務接送醫務人員的出租車司機馬歲民、慷慨捐贈口罩的“氣球姐姐”彭霞等十多名平民英雄。

走在這條慈善的路上,黃曉明也獲得了除演員身份之外很多其他的頭銜和榮譽,比如在第六屆2018慈善名人榜單上榮登榜首,第四屆CCTV慈善之夜上當選“年度慈善人物”,斬獲2016年GQ“年度公益明星”獎,成為首位“全球熊貓愛心大使”......

但17年對於公益的堅持,黃曉明始終遭受著各種各樣的非議。面對公眾的質疑,被指責說是作秀、賺取公眾眼球時,黃曉明的回答是:“做慈善已經變成我的一種習慣了!”

捐沒捐款、捐多捐少都得捱罵,為什麼16年了黃曉明還要堅持公益?

寫在最後

作為演員的黃曉明,在大熒幕上為我們塑造過很多不同的形象。早年,既為我們塑造了像《神鵰俠侶》裡多情的過兒,也演繹了《大漢天子》裡少不更事的漢武帝劉徹,還有《還珠格格》裡喜歡發脾氣的俠客蕭劍。

但在近幾年來,無論是《何以笙簫默》裡的法學才子何以琛,《中國合夥人》裡的成東青,還是在加盟《中餐廳》被人笑稱為“霸道總裁“,都讓人無法忘掉“油膩”的標籤。

雖然對於黃曉明的演技,近幾年來大家褒貶不一。但不論熒幕上的演技如何,熒幕內是俠義肝膽的楊過,還是瘋狂耍帥的何以琛,在熒幕外,黃曉明始終都是一位“慈善俠”。


我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