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世明:擰緊發條的“調度員”,把“千頭萬緒”變成“井井有條”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時間一晃,已近1月,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疫”,讓大家顧不上春節假期、顧不上週末雙休、顧不上家庭,唯一想到的就是戰“疫”工作。與多數人一樣,俞世明自1月28日,正月初四以來連軸工作,白天在單位裡不停地安排、協調工作,晚上還在家裡關注學習整理來自各釘釘群、微信群的文件、通知和問題、困難等。在他看來,在疫情防控期間政策變化快、執行要求高、時間就是生命。為了迅速落實每項工作,不出半點差錯,他每天不管白天黑夜都在緊張地處理繁瑣的事情,盡全力使工作“由繁變簡”又第一時間落實到位,讓領導放心、同事省心。

聞令而動,工作節奏按下“2倍速”

誰都沒想到,原本闔家歡樂的春節假期“禮包”,會有這樣嚴肅的打開方式。身為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市場監管局辦公室主任,俞世明要確保上級精神傳達、領導調研、值班安排、文件落實、工作協調等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每個電話都不能遺漏,每個文件都要精準快速落實,每項工作都要有理有據。雖然平日裡早已習慣了連軸轉的生活,但這次大疫當前,時間緊、任務重,他的工作節奏大大加快,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2個小時,電話更是要接上幾十個。

1月21日晚10:00,俞世明接到通知,從家趕到單位,向局領導電話彙報了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2020〕1號會議紀要,並根據局主要領導指示,連夜起草《關於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並於22日一早發出,當天全局立即對農貿市場、餐飲單位活禽交易和野生動物交易違法行為開展專項檢查。也是在當天,他考慮到疫情防控涉及局的工作條線多的實際,主動請纓,承擔起聯絡員的責任。與此同時,為確保“作戰”快速反應的要求,他分別組建、加入了10多個釘釘群和微信群,便於及時佈置工作、協調溝通。

一份份文件、一件件交辦、一次次諮詢,如雪花般飄來。1月24日,大年三十,傍晚收到區疫情防控辦通知,要求自正月初一起每天下午1點前填報每日工作動態簡報,這樣一來完全打亂了原來3點前報市局工作報表的節奏。正月初一一早,俞世明來到單位,與值班組長商量後,決定把基層所報送的時間提前到中午12點,下午的工作情況彙總到次日,並在防控微信群@了各位基層負責人。這樣一來,避免了一天報二次所增的工作量,也實實在在減輕了基層一線同事的壓力。

對於網絡輿情的處置,他在年前就與同事商量作了精心安排,對“口罩”“活禽”“野味”“漲價”等列為關鍵詞開展高頻監測,發現輿情當天交辦當天辦結。隨著疫情升級,通過網絡渠道反映問題也隨之增多。1月25日監測到某醫院住院部超市哄抬物價(口罩)、某小區旁的菜場賣活禽等,26日更是監測到有關搶大米、商店全面漲價的相關輿情3條、口罩漲價輿情2條、其他取消訂餐糾紛等2條,27日……他均在第一時間提出處置建議,交相關科所長處理。為上級交辦件爭取了主動,為執法辦案提供了線索。

為了鼓舞大家的士氣,宣傳市監人戰“疫”的勇於擔當,俞世明所在的辦公室與人事科緊密合作,在他建議下建立信息共享群,初步梳理了一批典型人物,多渠道多方面挖掘他們的感人故事,全員全天在線,平均每天編寫文稿近萬字。堅守一線的“鐵娘子”、積極請戰的青年文明號、退役不褪色的老黨員……宣傳報道在各級媒體矩陣頻頻亮相,反映一線“抗疫”事蹟的微電影也在緊鑼密鼓後期製作中,不斷湧現的正能量在繼續發光發熱。

緊跟形勢,為一線提供堅強後盾

“俞主任,有醫藥公司說需要去外地送藥,但沒有通行證,不知如何辦理……”

“俞主任,鎮上的農貿市場攤主需要前往城區批發商處進貨,這一個個關卡要怎麼過啊……”

“俞主任,這個張貼在藥店的倡議書,我覺得還有些細節可以改進……”

疫情防控工作形勢變化快、上級要求多,不斷有新問題出現。作為信息傳遞的“樞紐”,他必須時刻關注各方情況,隨時保持溝通順暢,努力吃透文件內容,才能為一線同事答疑解惑。28日,正月初四,俞世明和辦公室同事一起,根據上級文件精神,進一步細化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緊急成立市場應急、食藥應急、價格應急三支行動隊,共有黨員幹部58人,隨時響應組織號召,奮鬥在戰“疫”一線。

再過2天,春節延長的假期就要結束,初十正式上班,在重大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期間,上班人員該怎麼安排?人員進出該怎麼管理?公共場所該怎麼消毒?食堂就餐該怎麼落實?一系列問題亟待拿出科學的方案予以解決。2月1日,俞世明與計財科科長朱宵峰進行了商量,諮詢了相關單位、參考了相關資料,經向局領導請示同意後,發出了通知,明確了幹部職工上班、用餐等具體要求和辦公場所消毒、管控等措施。非常時期,為大家打造了一個放心、安心、暖心的辦公環境。

服務民生,“黨旗紅”與“市監藍”交相輝映

2月6日,速騰醫療提出復工申請,需要到區市場監管局開具相關證明。可是出於疫情防控需要,外來人員不便進出辦公大樓。為了保證能把加蓋公章的紙質證明安全、快速送到公司負責人手中,俞世明也學著外賣行業嘗試“無接觸”傳遞。他先把證明打印好,拍照給對方確認後,再加蓋公章,裝好信封放在門衛處。隨後,對方開車過來,當天就取走了證明,為他高效的工作大力點贊。對於企業檔案查詢,同樣採取了網上申請+快遞送達或傳達室自取的服務模式,也受到了企業的好評。

在國家局“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十條”、省局“十四條”出臺後,俞世明便有了強烈的意識,當即與辦公室同事商量起草符合蕭山實際的服務舉措,最終向社會公開發布了十二條服務措施。同時,還牽頭編制推送疫情期間食品生產企業、食品銷售單位、餐飲服務單位、連鎖門店和便利店、藥店等市場主體復工復產防控標準清單,方便企業對照抓好落實,助企業復工復產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不過,即使換下制服,俞世明也並沒有停下“馬達”。為不影響白天的工作,他主動提出安排前半夜6點至12點的高速交通卡口檢查工作。每次他都是精神抖擻來到機場東向西杭金衢高速出口,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防護面罩和手套,和同事一起認真完成詢問、信息登記、指導杭州健康碼申領、政策解釋等,一站就是6個小時。每次等他回家洗漱好已是凌晨1點多,然而幾個小時後,他又出現在辦公室開啟忙碌的一天。“我鼓勵男同志在急難險重面前要勇於擔當”俞世明覺得,在夜晚刺骨的寒風中連站6小時,對女同志是個大挑戰。所以,他在排班時,將女同志安排在白天,男同志安排在晚上,而且他帶頭做好表率。

俞世明的妻子在醫院工作,疫情發生以來,夫妻倆攜手奮戰一線。為了能更好地投入工作和出於保護孩子考慮,他們經過一番激烈的思路鬥爭,最終決定將年僅3歲的小兒子送到父母家照看。有一次晚上,孩子奶粉吃完了,他去了趟爸媽家,實在太想兒子就上樓了,站在門口看了會孩子說了會兒話,“爸爸,你進來,不要回去了”,聽到這,他心裡很內疚。可是……“爸爸還要上班去”,說完,他轉身離開了。平常想孩子的時候,他只能通過視頻與兒子簡單聊幾句,看著可愛的兒子在電話那頭朝他擺手微笑,“市監鐵人”亦難得展現“鐵漢柔情”的一面。

“這場戰役中,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都是挺身而出的凡人。”雖然對家庭心有愧疚,但是俞世明深知,作為黨支部書記,作為辦公室主任,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他理應做好表率,築牢後方“大本營”,為前方衝鋒陷陣的幹部做好保障。誰無狂風暴雨時,守得雲開見明月。勝利,不遠了!(魯利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