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緊“安全閥” 當好“護航人”——仙遊縣多措並舉安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擰緊“安全閥” 當好“護航人”——仙遊縣多措並舉安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仙遊縣對違法建築物進行聯合執法。

擰緊“安全閥” 當好“護航人”——仙遊縣多措並舉安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仙遊縣委書記鄭亞木進企業檢查安全生產。

仙遊縣針對全縣28個重點行業領域,進行全面排查“體檢”,並加強執法,靠前服務組織6個安全生產服務組、6支行動“小分隊”,深入基層、企業一線開展復工復產安全服務指導,推行線上辦事服務,當好企業安全生產“護航人”。

疫情防控以來,仙遊縣提前謀劃,迅速行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和安全生產,精準打好安全防範組合拳,通過加強排查、成立服務隊等舉措,將服務送到企業生產一線,並推進線上辦事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全力保障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當好企業安全生產“護航人”。

1月中旬至今,全縣沒有發生生產性亡人事故,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和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安全環境。

“望聞問切” 全面開展排查找隱患

隨著“轟”的一聲巨響,3月16日,位於楓亭鎮轄區內高鐵高速公路旁的一棟10層高違法建築垮塌。

原來,當天仙遊縣相關執法部門組織人員在該鎮進行房屋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發現該違法建築。隨後執法人員組織相關機械設備依法對總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的違法房屋進行拆除。

拆違法、除隱患,連日來,該縣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安全生產及房屋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會議精神,深刻吸取泉州3月7日事故教訓,舉一反三,組織在全縣範圍內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對無正式審批、無設計圖紙、無資質施工、無竣工驗收的“四無”建築進行摸底排查,並依法予以強制拆除,打響拆違攻堅戰,確保人居和群眾生命安全。

安全重於泰山,安全大於天,沒有安全,一切等於零。拆違只是仙遊推進安全生產工作的一個縮影。眼下,各大企業都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仙遊各部門更是主動抓好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和服務,迅速掀起大排查大整治高潮。

“木雕產品都是易燃物品,使用酒精大面積消毒時要注意,作業時要注意用電安全,查看消防通道是否暢通?”3月19日,縣應急管理局相關人員深入一線紅木傢俱生產企業,進行全面細緻的隱患排查,並現場提出整改意見,要求企業針對排查的隱患及時整改到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按照縣委辦、縣政府辦《關於全面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的緊急通知》部署要求,近段時間來,仙遊持續開展建築施工、道路交通、危化品、消防等28個重點行業領域整治,重點整治監管責任缺位、隱患排查不紮實、監管執法寬鬆軟等問題。

該縣通過“望聞問切”,全面排查隱患,對所有排查出來的隱患問題,全部建立“三張清單”(問題清單、整改清單、銷號清單),強化閉環管理。

同時,由縣安辦加強綜合協調和督促指導,實行現場派駐蹲點,督促責任落實,確保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抓出成效。

嚴格執法 擰緊復工復產“安全閥”

3月16日晚,在鯉南鎮溫泉東路,縣交警大隊城關中隊民警配齊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疫裝備,逐一對過往車輛進行檢查,並對司機展開酒精檢測。

“本月我們已多次開展查處酒醉駕行動,在重要路口路段設置檢查點,值守到深夜,重點查處酒駕、醉駕、涉牌涉證等交通違法行為。”現場值守的民警王智斌告訴記者,由於疫情防控,一部分駕駛員就會認為交警放鬆了違法查處力度,抱著僥倖心理,時有發生交通違法行為,給交通安全帶來不少隱患。

針對這一情況,該隊嚴格執法,加強警力嚴查嚴處,本月已查獲多名酒醉駕司機。疫情防控以來,該縣共排查檢查車輛26.2萬部,夜間查糾酒醉駕39起,排查未年檢重點車輛856部,督促整改298部,全方位為復工復產提供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秩序。

隨著復工復產的不斷推進,不少企業和市民的用氣量也大大增加。連日來,縣城市管理局聯合屬地政府開展打擊“黑氣窩點”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查處無證照從事液化石油氣經營的違法行為。

在行動中,共取締非法燃氣儲存點5家,暫扣無二維碼的過期鋼瓶和來源不明的液化氣實瓶近百個,並已轉移至安全地方。參與該行動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在狠抓防疫的前提下,安全監管工作絕不可放鬆,通過聯合相關執法部門加強執法和處罰力度,形成震懾作用,確保公共安全,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安全生產無小事,齊抓共管保平安。針對全縣28個重點行業領域,縣應急管理局創新監管方式,採取視頻調度60餘次、遠程監控180餘次、電話督導1400餘次、微信短信提醒2300餘次等信息化手段,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安全防範。縣消防救援大隊開展消防安全隨機監督抽查並向社會公佈;縣文旅局約談文化娛樂場所15家;仙遊郵政管理局責令暫時停產整頓7家、約談1家。鯉城、大濟、郊尾、榜頭等鄉鎮牽頭組織職能部門責令暫時停產整頓19家。

如今,得益於各單位密切配合打出系列組合拳,仙遊縣有力地擰緊了復工復產、經濟發展的“安全閥”。1月中旬至今,全縣沒有發生生產性亡人事故。

主動作為 把服務送到生產一線

3月12日,縣安辦主任、縣應急管理局局長陸進貴帶隊深入日晶玻璃製品有限公司,服務指導企業進一步健全完善疫情防控期間應急預案以及復工復產和安全生產工作。這種現場辦公現場解決問題的工作方式,得到了日晶玻璃公司負責人的高度認可。

非常時期,必用非常之功。近段時間,縣安辦組織重點項目、建築工程、危化品、交通物流、工貿生產、農業生產等領域6個安全生產服務組、6支行動“小分隊”,工作人員紛紛化身“店小二”,深入基層、企業一線開展復產復工安全服務指導。

連日來,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組成的服務小組深入度尾、楓亭等10個鄉鎮共19家農業企業,瞭解疫情防控存在的具體困難和需求,提供資金政策和生產技術諮詢支持,並現場上報市級現代農業示範點和標準化食用菌種植房建設補助項目8個,為涉農企業復工提供服務保障;同時,排查農用車輛、機械耕種設備等安全隱患,消除監管死角,指導做好農產品安全生產。

將服務送到生產一線,眼下,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復產復工安全生產志願服務“小分隊”的身影。對安全基礎較好的企業,推動加快復工復產、釋放產能;對安全條件一般企業,加強跟蹤服務指導,推進安全有序復產;對安全管理鬆弛、隱患突出、基礎較差的企業,點對點現場指導,實施有效監管;對存在重大隱患、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堅決不予復產,防止特殊時段發生安全事故。

同時,深入瞭解企業的需求,著力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問題,指導企業健全完善安全生產以及疫情防控制度,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安全的生產環境。

為全面做好安全服務保障工作,縣安辦還大力推行“網上辦”,在企業安全生產培訓方面,縣安辦建設復產復工交流微信群,推行《線上安全教育培訓》,在群中及時發佈相關信息,企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隨時在群中進行提問,並及時解決,通過不見面的指導方式指導企業復工,並印製《致各生產經營單位的一封信》6000張、《仙遊縣企業復產復工疫情防控指導手冊》5000本,指導企業做好復產復工安全防範。(湄洲日報朱建婷 通訊員 鄭志忠 宋時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