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備受康熙寵愛的胤祥,緣何失寵?

作為清朝第一位“守成”時期的“鐵帽子親王”,康熙帝皇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祥,在清朝汗青上的地位絕對非同平常。這個被康熙皇帝冷遇了十幾年的皇子,在康熙皇帝駕崩第二天就被繼位之雍正皇帝賜與了無可復加的恩遇:命為總理事務大臣、加封親王爵位。

九子奪嫡:備受康熙寵愛的胤祥,緣何失寵?

雍正八年,為雍正皇權竭盡心思、死爾後已的怡親王胤祥薨逝,雍正皇帝親書“忠敬誠直勤慎廉正”匾額懸於靈堂,將其評價為“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並專門就胤祥所領親王爵位承繼問題作出具體指示:吾弟之子弘曉,著襲封怡親王,世世相承,永遠弗替。凡朕加於吾弟之膏澤,子女子孫不得隨意稍減。

除了在清朝開國之初,因功勳卓著而獲冊封位並予以“世世相承,永遠弗替”之特權的8位“鐵帽子王”外,胤祥乃系清朝“守成”時期獲得“鐵帽子王”恩賜的第一人,這一記錄一向連結了130多年,直到晚清時期才被恭親王奕訢打破。

九子奪嫡:備受康熙寵愛的胤祥,緣何失寵?

一廢太子,蒙受連累

康熙四十三年,“侍讀皇八子府”的何焯在同皇八子胤禩之間的書信中,就曾經說起胤祥“為皇帝所鍾愛者,前途無量”。就康熙四十七年之前胤祥所受康熙皇帝的恩寵情形來看,即使康熙皇帝對其沒有委以皇位傳承厚望的籌算,也必然對其屢加晉封、委以重任。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以“造孽祖德,不遵朕訓,肆惡虐眾,暴戾下流”為由,廢黜了身居太子之位長達33年的胤礽,同時纏累胤祥也獲圈禁。其時對於胤祥被圈禁的原因甚至前後細節,《清實錄·聖祖實錄》甚至《康熙起居注》中並未明確解說,以至於《清史稿》因無引用材料而隻字未提。

雍正皇帝繼位後,卻是對此事有過隱晦解說:“怡親王前因二阿哥一事無辜連累,一時冒犯皇考,立即鑑宥”,可對於胤祥冒犯康熙皇帝的具體原因地點,依然未給出具體解說。

九子奪嫡:備受康熙寵愛的胤祥,緣何失寵?

獲遣原因,事實安在

憑據相關汗青文獻的具體研讀,筆者認為胤祥當初之所以被康熙皇帝處以無來由圈禁,應該和雍正皇帝有著直接關係,或許就是因雍正皇帝而起。原因有二:

1、雍正皇帝對《清實錄·聖祖實錄》的工資刪改

在《清實錄·聖祖實錄》的記載中,對於因“太子首次被廢”而被連累之諸位皇子的懲辦情形,均有明確記載。因“用喇嘛巴漢格隆魘術魘廢太子”事發,而被“奪爵,幽禁”的皇長子胤褆;“與允礽雖暱,然未恿其為惡,故不罪也”的皇三子胤祉,甚至“太子允礽既廢,謀代立”的皇八子胤禩被“奪貝勒,為閒散宗室”;甚至連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禵都有相關記載;為何一個如斯受寵的皇十三子胤祥,偏偏沒有任何明確解說的被圈禁了?

這解說,胤祥的獲遣原因並非康熙皇帝未給出解說,而是因為某種原因被雍正皇帝銳意袒護了。若是雍正皇帝是處於維護胤祥正面形象而銳意為之,為何又在繼位後數次說起此事?所以,胤祥之所以被圈禁應該和其時的皇四子胤禛有著直接關係,或許就是胤祥為胤禛背下了黑鍋,才會有此一難。

九子奪嫡:備受康熙寵愛的胤祥,緣何失寵?

2、雍正皇帝對於胤祥填補行的恩賜

雍正元年,在錄用胤祥兼管戶部今後,雍正皇帝曾經賜與了胤祥數額偉大的獎金犒賞,此事在《清史稿·傳記七·諸王六》中有著明確記載:皇考時敬謹清廉,家計空匱,舉國皆知。朕御極以來,同心翊戴,克盡臣弟之道。早年兄弟分封,各得賦稅二十三萬兩,朕援此例賜之,奏辭不已,宣諭再四,僅受十三萬。

既然雍正皇帝已經明確“敬謹清廉,家計空匱,舉國皆知”的犒賞原因,又為何非得冠以康熙朝舊例,為何非得按照之前皇子所得恩賜總和予以恩賜?還要予以明確解說?

九子奪嫡:備受康熙寵愛的胤祥,緣何失寵?

這分明就是雍正皇帝出於心理愧疚地填補,分明就是對胤祥被圈禁之真正原因的此地無銀三百兩。在雍正朝的八年多時間裡,胤祥只是“忠敬誠直、勤慎廉正”,而對於雍正皇帝的恩賜卻都是“固辭不受”,這豈非僅僅是胤祥“同心翊戴,克盡臣弟之道”?或許,自保才是胤祥所言所行的真正原因地點;或許,康熙朝被圈禁的教訓,才是胤祥小心鄭重、尊重忠誠的真正原因地點。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實錄》、《八旗通志》、《清稗類鈔》、《上諭內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