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發的四排彈夾為什麼沒普遍裝備部隊?

冬天142881336


單兵武器不是子彈越多越好,要知道一個士兵能攜帶150發子彈就不錯了。。。


動力傘直升機雷迅航空


四排60發彈匣,本身就是由兩個30發雙排彈匣,變單排以後再組成雙排,來實現給槍械供彈;因此,有理由相信其可靠性,據此受雙變單的影響,尤其在雙變單過程中,如果有點泥沙,是否會造成供彈不暢的故障,這個擔憂似乎並不能被排除。此外,四排60發彈匣,裝上槍械以後,在臥姿射擊時,就悲催了,被對方爆頭的概率大大提高,比如95式火線本身就高,相當程度上是由於那隻彎彎的30發彈匣所造成的,然後,就是高高的提把,在平地臥姿射擊,就已經極不方便了。
想像一下,95式步槍,換上一隻60發彈匣,趴在平地上射擊時,射手的頭就得高高地昂起,目標就非常明顯了,對方很遠距離就會發現,因此,被對方擊中的可能性,就會成幾何級地上升。
因此,四排60發彈匣,就很少有國家的軍隊採購,並將其裝備到步兵;目前,全球各國軍隊的制式步槍,幾乎都是清一色的30發彈,以維持較高的火力,又不因為彈匣容高,導致士兵臥姿射擊的不便。隨著步兵班特別是特種兵,對於火力的要求持續提高,歐美的一些武器開發商,開始研發大容量的彈匣,現在,還真已經有四排60發彈匣出現了。
那種具有較佳的幾何形狀,整體式螺旋彈簧,以及設計巧妙的聚合物託彈板,可以保證供彈平穩可靠,SrueFire公司推出了那款名為“Mag”系列的彈匣,最初版本就是60發,此後又推出了100發大彈匣,皆採用四排式結構。
“Mag”60發彈匣,是按照軍用標準制造的,供彈系統平穩,具備較佳的耐用性,且保養起來也比較方便,因此,受到了美國等一些國家特種部隊的青睞。
一般情況下,一名美軍特種兵身上會攜帶8個左右的30發彈匣,一次可攜帶240發子彈,如果換成“Mag”四排60發彈匣,只需4個就保持正常的攜彈量,60發的容彈量,在射擊時,較長時間突突突地射擊,確實能讓特種兵享受到到機槍手一般的感覺。但四排60發彈匣,畢竟太長了,因此,除了某些國家的特種兵少量採購裝備以外,很少有哪個國家的正規軍採購,並正式成為步槍的配套彈匣。

國平軍史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科學發明史上的一個著名案例:那就是圓珠筆芯為啥只有這麼長?設計的長一些,用的時間再長一些不是更好嗎?圓珠筆剛唄發明的時候風靡一時,大有替代鋼筆的勢頭,可是好景不長,隨著大量使用,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用到一定程度以後,圓珠筆的鋼珠就會磨損變小,導致漏油。開始生產廠家想了各種辦法,包括組織大量人力物力花費大量時間金錢研究耐磨損的鋼珠,結果卻是耐磨鋼珠倒是研究出來了,但是成本高的嚇人,造成圓珠筆價格也高的嚇人,就賣不動了。後來一個工程師靈機一動:既然用到一定程度就漏油,那我乾脆就把筆芯長度控制在快要漏油的時候,到時強迫你換筆芯不就行了?這樣就不用換高檔鋼珠了,價格也控制住了。所以直到現在,圓珠筆的筆芯長度都控制在那個長度,大家也習慣了到時換筆芯,畢竟換筆芯很簡單,也很便宜,一點都不麻煩!

回到彈夾這個話題,大容量的彈夾和彈鼓都有不可克服的缺點,想克服也不是不行,要麼就是代價太高,要麼就是太麻煩,還會引起諸如彈夾材料、槍與彈夾連接、握持攜帶不方便、射擊姿勢過高等等一系列問題,得不償失。所以還不如像換筆芯那樣,多帶幾個30發的彈夾就什麼都解決了!既省錢又省事!


sunny7154


六十四發的四排彈夾,我想不出怎麼合適的把它們安到槍上,然後再怎麼以最方便的方式更換彈夾,還不如一個彈鼓方便,真正戰鬥的時候,最多把兩個彈夾互相反方向纏繞固定,一梭子打完,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更換彈夾,再說了,這種方式都是陷入包圍,孤軍奮戰的時候,為了儘可能的加強火力,儘可能的殺傷敵人所採取的措施,而正常的戰鬥,輕重火力都有,彈藥補給充足,根本沒必要用到這種方式!


情殤73244411


戰場上的統計大數據顯示幾乎很少有人能在一場戰鬥中打完40發子彈[捂臉]


星際統領


槍還端的動,打的準嗎?科學檢測,彈匣不能超過三十發,整個槍重不能超過5公斤重的!


奇珍異寶10


應該模塊化!一支槍,換上A接口,用條形彈夾,換上B接口,不用鼓形彈夾!長條彈夾宜守,宜山地平原!鼓形宜城市巷戰!


不解解之


忒重 破壞平衡。95裝上一個30發空彈匣可以用槍口放在平地上倒立。


胖子胃口好


都沒說到點子上。國外研究4排供彈很久了,還請了數學家來算,目前還沒有最優解。而且4排供彈會使彈之間的摩擦力增加,也是解決不了。


春威


子彈不是越多越好,太多了往往在打空前無法計算剩餘彈量,也不是每個子彈消滅一個敵人,往往沒打盡,移動速度慢,被打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