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敢把先進的F35對外銷售,難道不擔心被仿製嗎?

崔亞玲


博爾頓沒少指責其他國家竊取f35的技術!

博爾頓這個老頭在中東的爛攤子還沒弄完,回過頭來又打人家的主意,8月28號,博爾頓在烏克蘭基輔的新聞發佈會上,指責我們仿製美國的f-35技術,因為咱們的戰鬥機外表看起來和美國很像,這個理由簡直比指責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更加滑稽。


目前正在服役的五代戰機殲20,它和F-35的結構相似度並不大,殲-20的體型要更大一些,比f-35多一個引擎,有突出的鴨翼等等唯一相似的共同點就是都是隱身戰鬥機。

針對博爾頓的這次無理指責,“今日俄羅斯”和“俄羅斯通訊社”兩家媒體都發文諷刺博爾頓這麼說,就是在指責全世界都是飛機扒手。而不久之前,俄羅斯剛剛懟了美國指責俄羅斯竊取美國高超音速武器技術,當時俄羅斯外交部回擊美國稱華盛頓抄襲了來自各國的技術。

博爾頓與其信口雌黃的瞎說,還不如去問問自己的朋友英國,它的第六代“暴風”戰鬥機模型看起來和f35外形更像,可以說一模一樣,按照這個邏輯,土耳其的TF-X戰鬥機,法國和德國的新一代戰鬥機項目都得是偷的美國的。

飛機的性能其實主要還是看飛機“皮”之下的內部結構和系統,博爾頓是不知道,還是假裝不知道,還是覺得別人不知道戰機的區別才“鬧出這種毫無常識性的笑話”?現在戰機的外形或者基本結構,已經在幾十年前就固定了,一個座艙、機翼、進氣口以及發動機。


現在飛機是否性能優質,主要是看它的內部系統如何,飛機使用的材料如何,關於五代機就是看它的隱身性,看不見的作戰能力才是五代機的革命性部分。


那麼這麼說起來,美國的f35還是前蘇聯雅客141的技術,雅客141是世界上第一種超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曾經打破了多項世界垂直起降的記錄,f35的技術也不算是太保密,畢竟是在蘇聯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創新升級,況且他只是一款比較不錯的戰機,還沒到頂級的地步,有能力的國家可以自己研發,他也不出售,沒能力的只能購買,因為戰機的研發起碼幾個億,不僅要有錢,還得有完備的軍工和科研人才,像印度人家子彈都不造,都是進口,因為自己造出來的質量還有價格都不如進口划算,所以美國出售也是賣給那些沒有軍工能力的國家,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到的。

而那些依靠進口武器的國家,原本軍工底子就弱,而現在科技發展又這麼快,差距只能是越來越大,美國也不怕他們研究,等研究出來個一二三,人家早就八九十了,還怕什麼竊取呢?


風雲一點通


美國對外賣的飛機多了,也沒見誰仿製出來啥。像F-15、F-16到現在都賣了40多年了,依然只有美國會造,韓國、土耳其之類的都是許可證生產,日本的F-2也是美國提供了基本設計和大量技術才整出來。至於這兩款戰鬥機所用的F110、F100系列發動機,則完全是靠美國提供。

到目前為止,只有英、俄、中等寥寥幾個國家能設計和生產F110、F100級別的航發,英國還能設計和生產F135級別的航發,也就是被F-35列為備用的F136發動機。沒有發動機,想發展F-35這種戰鬥機就是天方夜譚。而現代小涵道比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難度有多大,就是別人的發動機擺到那兒讓你拆了測繪,你也搞不出來。

再說氣動外形,不要看模樣都知道,但是讓你動手照樣子弄出來,難度不比發動機簡單多少。因為即便仿製,該做的風洞試驗也少不了。光是高性能的風洞,就把絕大多數國家擋在門外了。而像戰機的材料技術,機翼和機身的一體成型技術,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尤其是T/R模塊所用的芯片設計、材料、加工工藝和封裝,火控軟件的編寫等等,都遠遠不是看一下就知道怎麼弄。比如F-35機身中央隔框的鈦合金材料採用了高性能切削加工技術,但是鈦合金怎麼生產、高性能切削加工技術又是什麼,不懂的還是不懂,看了也不懂。F-35還有大量的複合材料,這些組成結構是什麼,又怎麼弄出來,看了還是兩眼一抹黑。

F-35每個零部件的加工工藝、公差的要求是什麼,有沒有達到要求的工業母機,如果有加工母機又該怎麼加工,如何對成千上萬的零部件設計、生產進行組織協調,總裝生產線怎麼安排等等,這不是涉及到一個國家的航空工業實力,而是涉及到一個國家整體工業的實力,而且這種工業實力還必須很接近美國,如此才有可能仿製出F-35。放眼全球,有幾個國家能夠達到這個標準?但話說回來,如果有這種工業實力,又何必吭哧吭哧去仿製F-35,自主設計和生產同級別的戰鬥機豈不更好。(S)


聯合防務



根據洛.馬公司的考察,目前日本三菱重工的小牧南工場組裝的F-35戰鬥機的質量是最好的!品質優良性超過了美國本土製造的。

目前F35系列戰鬥機有兩條“海外組裝線”:一個在意大利,一個在日本。

意大利這條生產線,今後全歐洲購置的F35都要去那裡“提貨”…將來“北約”甚至是美國自己駐歐洲的F35大修也不必回到美國了,在意大利就能完成;日本這條生產線,目前只為日本提供F35,將來也會仿效意大利的模式,為亞太國家和駐東亞的美軍服務。

既然是歐洲和日本都有組裝線了,那麼F35有沒有被“仿製”的可能?其實美國並不擔心這個問題,原因是F35系列屬“國際飛機”,是美國與盟國合作、合資的產物!有許多北約國家參與,並且某一些零部件也由參與國提供!飛機本身也只有工業強國才有資格製造的!凡是參與F35的國家,大部分都能製造飛機機身部分,比如:日本和意大利…但是,F35的發動機、航電設備這類的核心設備……則只能有英美幾個別的公司製造。

英國參與F35項目中的EODAS,就是F35“下巴”上的那個光學跟蹤裝置。

英國也只是在“光電分佈孔徑系統”(EODAS)參與了一部分,剩下的一些“高精尖”的子系統包括髮動機,統統有美國自己製造!因為,其他國家根本製造不了!

實事求是的說,F35 所使用的F-135 發動機推力達到了20噸級別,確實讓人吃驚!其它國家不說是“望塵莫及”,但也是“難以望其項背”!英國和俄羅斯這兩個航空發動機製造大國,以自己現有的技術水平也是仿製不出來的,這不是替美國人說大話,科學進步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和強大的國力支持才能更上一層樓!



羅爾斯.羅伊斯那麼強大的“航發”研製/製造能力,也只是參與了垂直起降“升力扇”部分。

由於製造工藝水平和科技含量太高,美國並不擔心F35的技術外洩乃至有人仿製! F35這種高檔飛機必須是由:工業門類齊全,航空工業技術發達、科研積累雄厚的國家才能製造,但目前擁有此等能力的國家世界上勉強有仨!其他國家不是工業上有所欠缺,就是財力上缺乏!就算將全套的F35圖紙給他們,也不可能獨立製造出來… 所以,美國自己清楚買給自己的盟國沒有任何問題(因為盟國各方面都比他弱),也不擔心被仿製,就算是仿製出來那也是十幾二十幾年後的事情,到時美國已經出現更先進的機型了。


皇家橡樹1972


F35的研發不是隻有美國,而是有一11個國家參一起研發的,因為太貴了,所以美國發動了眾籌一起來研發,單單研發就已經花費400多億美元,而美國出大部分的錢,剩下給其他合夥人入股,等美國研發出來了之後,再賣給合夥人。

現在最冤的就是土耳其了,因為喝俄羅斯購買S400防導彈系統,美國威脅不再賣給土耳其,土耳其的投進去的錢就打水漂了,雖然不多,而且F35不是唯一的,土耳其也可以很俄羅斯購買。

美國完全不怕別的國家仿造,因為研發經費太高了,而且需要技術支持,世界上的跑車那麼多,也沒有人可以自己研發出來,印度是世界的武器大聚會但是他們也沒有仿製出像樣的東西,所以不是說想研發就可以研發的。

美國為了出售F35,研製出了很多型號,有F-35A陸基版、F-35C艦載版、F-35B短距起降版、F-35C艦載版,就是賣給別的國家,完全不用擔心,有能力仿造國家,也不會有難度多經費去研發,而且五常國家也有自己的作品,沒有必要仿製。

其實美國最大賣F35,他們可以了賺錢,而且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讓其他國家不想自主研發,我給你現成的,你自己花那麼多錢去研發,而且還不一定成功,所以很多國家不研發,直接購買更加直接。

從技術到材料再到製造,沒有幾個國家可以做到,比較弱的國家沒有那個能力,單單技術團隊就已經不容易,而材料的購買更加艱難,其中的成分美國也不會告訴你,你自己摸索的話,就很浪費時間,而軍工業製造的難,我們國家自己研發出殲20是多麼不容易呀!



風暴吳逖


92年中國引進SU27,並開始仿製,由大一所主導具體工作,大一所是中國老牌航空科研院所,從殲五到殲八,都是大一所的成果,有幾十年和蘇聯產品打交道的經驗。結果呢?

殲11的仿製工作一直不成功,生產速度跟不上國家需求,關鍵設備要進口,殲15經常摔死飛行員。大幅度升級的殲16,預計造價竟然快趕上了殲20!

你認為,如果中國有幾臺美國的F35戰鬥機發動機,需要幾十年才能仿製成功?


筆不意馳


美國大肆出售f35戰鬥機,甚至於俄羅斯都有可能通過印度或者土耳其獲得到f35戰鬥機,那麼美國就不擔心被仿製麼?美國完全不耐心,甚至於如果說華俄真的仿製f35的話,美國做夢都會笑醒。

第一,戰鬥機是一個整體化系統化的工程,受限於不同國家的發動機推力,冶金能力,製造能力,加工製造精度等等方面的限制,仿製一架戰鬥機,實際上是得不償失的


就算是圖4那樣的1:1仿製,最後也發生了鋁材厚度不一致以及武器的改進。這就是因為不同的國家對於武器的性能趨勢是不同的,比如說異國希望擁有更強大的武力,所以說他們寧願削減一下轟炸機的載彈量,比如說美國的b17,但是英國表示還是更大的載彈,所以說往死裡掛,然後就換上了7.7毫米呲水槍。

實際上,垂直起降戰鬥機是一個非常尷尬的類別,理論上來說短距起飛垂直降落能夠更好的利用,在戰後被摧毀的,破碎化的機場跑道來進行起飛,並且在降落過程中,對機場的要求很低,隨便的,一個平地就能降落。

但是巨大的油耗是短距起飛垂直降落型戰鬥機無法忽視的問題。

並且碩大的升力風扇/升力發動機也會嚴重擠佔機體內部空間,導致戰鬥機載彈量,最大燃油量以及機體結構強度下降。

當然了,真要用到垂直起降戰鬥機上一線的時候那麼就證明機場已經殘廢。

所以說,就算他的性能差點,但是起碼他們飛起來呀,而不是像常規起降飛機那樣,困在地上動彈不得。

接著垂直起降戰鬥機在航母上找到的,適合他的空間,短距起飛能力強,短距降落能力強,哎呀媽呀,完美哈。

然後問題就來了,如果航空母艦或者說兩棲攻擊艦數量不足,研發短距起飛垂直降落型戰鬥機會導致什麼問題?

巨大的研發成本均攤,所以說如果我在短期內只打算建造5艘,或者說10艘的兩棲攻擊艦。就算一搜兩棲攻擊艦,按照50架艦載機的配比,這也不過500架而已。這還是最理想的情況。實際上有250個就撐死了,那麼如果我們將這個至關重要的機會用在f35b的仿製板上,而非自行研發的垂直起降戰鬥機上,那麼就等於打斷了我國垂直起降電動機的研發可能



所以像f35這種東西,有遠見的國家會自行研發性能相似的裝備,而非照搬照抄,工業系統不夠的國家讓他照搬照著他也做不到,那麼美國為什麼要擔心,太氾濫導致f35技術外流呢。

如果這些東西能夠封死他國科技樹的話,對於美國而言,那才叫一本萬利。


實際上美國屢次向日本出售,或者說扶持日本高尖端武器的發展,未嘗沒有這方面的因素。

歸根究底,只有沒有創新能力的國家才會照搬照抄,如果說能力的國家更多的是哎呀,還能這樣子?

而不是哇!這樣做也行。


嘯鷹評


小挖客說學習完全可能,但仿製嘛,講個故事:某國引進戰鬥機的生產組裝,也有機會接觸到其它先進技術。然後一看這引進的飛機就感覺這結構!這工藝!這材料!都不咋地呀!咱們有先進技術,也能隨便減個幾百公斤重量跟玩兒似的!於是上了新項目,果然就減了不少,哪知道一飛起來才發現,穩定性變得極差!試飛員要一直拉著杆才能平飛!只好繼續改,把機內設備移來移去,怎麼也弄不好!最後加了幾百公斤配重才解決了問題……

這種事不是個案。美國當初給自己部署在阿拉斯加的F-15“鷹”式戰鬥機換裝主動相控陣雷達,由於雷達的重量有些變化,後來直接在後機身增加了200公斤左右的配重

新飛機設計是總——分,而仿製可能是分——總

現代戰鬥機是個極其複雜系統,仿製真是不容易。上面這些,都還是有圖紙、有工藝文件、有原始樣機……的情況下,仿製成功再稍加改進都如此困難。如果只是賣出來的成品,只知道怎麼操作,仿製的難度決不亞於重新開發1架新的飛機。為什麼這麼說?新飛機的總體設計思想從一開始就定下來,各個設計組可以在統一的思想下往外延伸再一起討論,逐步解決分歧;仿製是要負責各個部分的人從分系統著手再彙總起來,光是這彙總部分就可以讓大家吵上10年架都不帶重樣的……

但是在航空工業初建時期,仿製也是沒辦法,總比完全不知道如何著手要強一些

工藝和生產也是大問題

大家對汽車可能更熟。對於某個車型,國產和原裝進口的之間,差距有多大應該很清楚。國產車很多還是授權組裝,零件不用自己生產,只是組裝部件,都會產生這樣的差異。再來看飛機,零件數遠遠超過汽車。隨便做個假設,每個零件都超重1克,數十萬個零件就超出幾百公斤!還不知道這重量是怎麼分佈的!而且全超重還是好事,如果有的超重,有的重量不足,重量分佈就會發生極大的變化,關鍵是還不知道變化的規律……想想都要炸了

但是學習是完全可能的

以上這些困難發生在一比一複製中,的確非常困難。但是,拿到一架飛機去學習一下完全可能,這有個重要前提不能忽略:自己要有設計製造飛機的能力!打個比方,你自己生產汽車,某些方面比如舒適性總也比不上豐田,於是你去買一輛豐田拿回來一拆:哦!原來小日本的前避震是這樣,後避震又是這樣的,座椅也跟咱們的不一樣……這就非常有意義了。飛機也一樣,(比喻不恰當,大家湊合一下看著)自己有飛機,但是速度總是上不去,買回來一架試試,人家推力也不大為啥就是飛得快?再貼上很多小線條飛上去看流場變化(如下圖,NASA在F-18上貼了很多線來觀察大迎角飛行下的流場變化),哦!原來要“掐腰”!掐腰了就能減小阻力……

美國的策略

所以美國賣F-35的時候也不傻,俄羅斯、我國及其關係比較近的國家是不賣的,因為這些有自己設計飛機的能力,能瞭解技術秘密有可能學習!能賣的國家也分了三六九等,關係最好的提供的資料也多些還幫你加裝自己的系統,你就別自己幹了買美國有就行了;關係遠一些的先賣飛機賺一道錢,過些年再轉讓某些技術開放某些接口再賺一道錢;關係最遠的甚至只能用美國零部件,一不聽話了就不供零件了飛機立馬就趴了窩。

這一套老美玩得太熟了,所以從不擔心別人仿製。不說飛機了,就一個民用的WINDOWS軟件,這幾十年了,誰仿出來了?仿出來又有什麼意義?所以關鍵還是要看自己,自己有了完整的能力,去學習起來就輕鬆。咱們這些年出新東西快了,充分說明自己的能力培養起來了。要是成天想著仿製,永遠沒出息


歷史小挖客


美國這些年一直在積極推銷F35,同時對F35戰機的綜合性能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既然是這麼好的一款飛機,美國人為什麼就不能像雪藏F22一樣,把F35也藏起來,反而積極外銷呢?其實美國軍方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從一開始就認清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F35並不是一款高端隱形機,它只能算是一款優秀隱形機。第二件事,是美國也不怕F35被仿製,誰要是有能力仿製F35肥電,美國就不賣給它。如果有哪個國家參考買到的F35努力個一二十年,成功仿製出來。到時候美國早已經推出了比F35和F22更好的六代機,美國也無所謂,根本不擔心。

F35因為其肥碩的外型,被大家戲稱為肥電,可實際上F35戰機的機動性能可圈可點。實現這一點,靠的就是F35的超級大心臟F135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相比於f22使用的F119發動機,進步很大。尤其是在發動機壽命上,更上一層樓。目前國際上能夠研發F119這種發動機的企業,就那兩三家。至於f135發動機,恐怕只有普惠公司和羅羅公司聯手,集成彼此的強項,才能辦到。如果解決不了發動機問題,就算仿製了F35的外型,也沒有什麼意義。

美國研究了幾十年的航電技術,把精華都放到了F35這架戰機上。航空電子技術確實有一些彎道超車,或者模仿借鑑的機會,但只能借鑑到技術,很能獲取實際的經驗。美國相關電子企業在發展航電的歷程裡,也走了不少彎路,這些失誤不會告訴別人。其他國家想要模仿,還需要走一段歷程,經歷一些失敗,才能知道哪些經驗是有用的。F35戰機的隱身塗層技術也很高端,對於連第一代隱身塗層技術都沒搞明白的國家,想要學習模範美國的第三代塗層,就有點脫離客觀實際了。

F35不怕被模仿,也很難被仿製出來,美國對此是放心的。


兵說


仿製,談何容易啊!!!

一個仿製,可能比自己開發一個還要難,花費還要大,問題還要多。不信,看看沈飛,看看我們現在的航發工業。

先來說說為啥要仿製。自己研究不出來,不知道從哪入手開發,所以仿製。但這是航空發動機,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工業化的珠穆朗瑪峰,不是你相仿就能仿的。你的工業水平,經濟實力,國力儲備,自身需求都到了一定程度以後,才會動這個心思。小國、窮國,你就是把F119全套的圖紙給他,他也造不出來。有那個實力和膽量仿的,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國從1956年開始用蘇聯的全套圖紙仿製渦噴5發動機開始,一直到渦扇10,近60年時間,我們發展到什麼程度?達到了西方80年代的水平。

仿製最大的問題在於,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你看到的是這有顆螺絲,但為啥要放一顆螺絲?有啥用?沒有會有啥影響?換個口徑或者地方行不行?那都得一點點實驗,有時候甚至是用生命去驗證這個參數。所以,仿製,尤其是高科技工業產品的仿製,比自主研發更難,更耗時,更費錢。

能買到F35的,那鐵鐵的和美國穿一條褲子的,沒必要仿製,就算相仿的,也不一定有那個膽子。有膽子也確實相仿的,或者說拿來參考借鑑的,拿不到。

我們這些年提倡的自主創新,那真是拿太多“吃虧走彎路”換出來的。


看星星的螞蟻


美國對於f35攻擊機外銷,是既定的。早在上個世紀,洛馬為了擬補製造f22所產生的巨大損失,續而聯合了多個國家投資,製造f35作為低端機補充,以及對外出口盟國、傀儡國,作為褥羊毛、收保護費的一種方式,收刮小錢錢。

至於美國不擔心被f35仿造,那是假的。否則,就不會有在日本授權生產的f35a,單價要到5億美元。關鍵部件在美國生產,日本只不過是大散件安裝,技術含量一點也不高。

美國是一個商人國家,對技術專利產權極其管控,有一套行之有效管理辦法。為此無所無用極行,如高通對蘋果的專利控訴,cia對中國商人的釣魚執法,甚至是當今造成惡劣影響的,連人權假面具都不顧及的扣壓華為負責人。

武器是一種特殊商品,特別是f35這類型的高科技武器,美國對此管控極嚴,對盟國都有區別對待。對於中俄這類型的國家,早期就有巴統協約,後有瓦森納協定,涵蓋了軍民用的先進技術產品。

到了如今,能生產5代機的國家只有中美俄,能生產也不會去仿製,就像中國生產的殲20已全面超越f22及f35的技術及製造水平,以至於美國有人鼓吹偷取中國的殲20。因此,到了5代機時代,有能力製造的,對f35不稍一顧,沒能力製造的,像日本有錢也不能獨立製造,其技術門檻極其高,難以逾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