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傳統的估值方式,真的有效嗎?(下)

I have the strong feeling of we are in the crossroad of the time, and time will tell.—— Peter Thiel,1998

因為功能升級而社區意見不一而導致的主動性分叉

,和由於代碼漏洞導致回滾而被迫進行的硬分叉,或者是單一外部組織在不受認可的情況下強行啟動51%算力攻擊而出現的硬分叉(儘管主流幣尚未出現此類事故),對於社區驅動型項目生態的意義有著天壤之別。前者是一種良性的自我淨化,是去中心化的組織形式給所有參與者賦予選擇權的一種體現。實際上,最近幾次主動性硬分叉給項目帶來的增量效應,遠遠大於其內耗效應。除了短期幣價提振之外,我們也能看到分叉後其內部生態會呈現更加繁榮的場景,諸如BCH的出現帶動了礦業的加速增長,並且間接擴大了比特大陸在AI+區塊鏈方面的佈局空間。

當然,我所指的,還是賦予社區更多自治權,通過POW挖礦機制而運行的項目。

前些日子某國內項目方圈完錢就跑路,一方面用中心化方式做募資,隨意篡改核心條款且不披露任何信息,另一方面又說“去中心化的組織形式實踐失敗”,“區塊鏈就是扯淡”,簡直是牛頭不對馬嘴。中心化,就要有中心化的運營方式和覺悟,

這個覺悟,不僅僅在於項目方的自律精神,更在於普通投資者對於其項目的估值方式,以及更加理性的預期。

這又是一個和傳統意義上“基本面”所不相同之處,想象一個初創公司團隊因為發展理念不同而分裂,這對於項目而言會是多麼致命的打擊。

所以,其實我很期待以太坊的硬分叉,

希望這會是V神主導的革新派與礦工等利益集團的一次正面交鋒。

當Casper已經通過測試驗證,可以採用更加激進的策略提升其性能時,適當採用強硬的手段沿著以太坊創立之初就提出的路線圖發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有些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比如,發展才是硬道理。

在這裡,我的核心觀點是——“對於初創期企業,每一分錢都應該被用到項目建設和開發上”,你的營運收入應該被用作再投資(這裡的投資指的是生產型投資,絕非金融性投資)從而擴大企業規模,待成長到一定規模以後,再考慮資本市場的事。傳統金融從業者講著“現在淨利潤1000萬,PE倍數15倍,等上二級市場後預期利潤2000萬,PE倍數30倍,估值就能翻四倍”的故事,殊不知STO不是Pre-IPO,數字貨幣交易所也不是傳統二級市場。

從這一點看,STO本身就只適用於非常侷限的幾種類型項目。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STO並不是未來,至少絕不是區塊鏈世界的未來。

“這世間從沒有十歲的嬰兒,你只有長大成人,才能活到八十歲甚至更長。”

以上我舉的例子,是希望大家不要用老的眼光去看待區塊鏈項目的價格價值,也不要盲從現在熱炒的概念和基於傳統估值方法誕生的“商業模式”。

當然,很可惜,我的能力有限,暫時還沒辦法看清未來幣圈生態的商業落地的具體形態,也沒法給出一個適合幣圈的估值模型。

最後總結三點:

(1)對於payment、utility、security這三種不同屬性的token,估值方式不盡相同,在部分項目裡,可能產生疊加效應。比如以太坊,絕不僅僅只用payment token去定義,尤其是在線下擴容解決方案完成以後。

(2)數字貨幣二級市場和傳統二級市場有著天壤之別,風險承擔階段和轉嫁能力不同會導致同一個項目股權和幣權融資額會有較大差異,這是合理現象。至於項目總價值到底是股權+幣權的簡單相加還是將幣作為股權資產中的一部分,現在也未有定數。

(3)現在幣圈沒有合理估值方式,並不代表幣圈項目就會一直混沌下去,無法合理定價。關鍵在於,人們現在太關注鏈,卻忽視了正在蓬勃發展的DAPP,只有上游應用獲取了更加具象化的流量,才有合理的方式去量化,這種方法,絕不是通過盈利乘以PE值,也不是籠統的套用費雪方程式就能做出的運算。

讓我們看看,未來究竟會發生什麼。

【1】在原文中,John Pfeffer將比特幣的價值抽象成為價值貯存功能,而將以太坊、BCH等常用payment token價值抽象為支付手段功能。筆者對此並不完全認同。

【2】Reference:John Pfeffer, A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ake on Cryptoassets, 2017.

【3】Reference:Vitalik Buterin, On Medium-of-Exchange Token Valuations, 2017.

【4】在《比特幣的市場泡沫——基於行為金融學的定價模型》一文中,筆者首次提出了參照Cox.Ross 的衍生品定價模型,根據風險中性測度下的期望折現收益來計算比特幣即時價格的方法。利用礦機價格、電力成本等參數量化了比特幣的內在價值。

【5】此處未提及公募輪,但其估值和解鎖的邏輯應與正文所述一致。

【6】截止本文完稿前,BCH硬分叉尚未完成。

【7】這裡的策略也包括以太坊向POS共識機制完成變遷。依筆者預測,技術問題解決只是時間問題,但在真正投入實踐的最後關頭,V神代表的核心團隊和既得利益集團之間必有一戰,幾乎不存在“軟著陸”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