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當年和高通沒有鬧僵的話,現在是不是可以比肩小米?

biggod666


不行。

魅族成功在於黃章,但侷促不前也在於黃章。

與雷軍不同的地方在於,雷軍雖然喜歡穿個黑T恤冒充雷布斯,但雷軍本質更像個商人;而黃章其實和喬布斯更像。

喬布斯是個頂級的產品經理,作為商人,其實他並不合格,第一次被趕出蘋果,也是因為他過於自我,而企業管理也一塌糊塗。

喬布斯成功的關鍵在於他找了一個好搭檔,庫克。

庫克對產品的嗅覺很差,但他是當代最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之一,企業管理、成本控制等等,都非常精通。

喬布斯+庫克才是蘋果成功的根源。

可惜的是,黃章沒認識到這一點。他是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但他一直沒找到他的“庫克”。或者是他格局不夠,不願意放權給他的庫克。黃章產品嗅覺很好,但考察最近的很多決策,比如和高通交惡,遲遲不願意引進資本等等,都說明在企業經營方面,他有短板。

除非黃章意識到這一點,否則魅族也就現在這個樣子了。

畢竟和高通交惡的決策是黃章做的,所以題目的前提不成立。


江上一峰青


垃圾魅族深受其害!當年我在京東2399買的跳水王MX3,用了半年左右突然一直重啟,魅族沒有實體售後點,只能寄回廠家,維修費竟然要1710,當時新機已經降到1799了。我當然拒絕維修。誰知廠家告訴我,經過拆機檢測,已經徹底開不了機了,我就要求恢復原樣,廠家也拒絕恢復原樣。就這樣僵持著,一晃就過了半年。期間廠家不管不問,就這樣拖了半年!半年後,魅族不知怎的又想起了這件事,強行把手機給我寄了回來,收到後戲劇性的發現竟然能開機了!可能當初的確是受了點潮導致的重啟(後來自己拆機檢查並沒有發現明顯的進水痕跡),放了半年也乾透了就能正常開機了。如此奇葩的售後,如此奇葩的廠家,世間少有啊!


用戶3645494834860


魅族就是做mp3成功後出的第一個手機m8很好。當時別說其它的。就是那個外放都驚到我了。到現在也沒有哪個手機外放比的過m8。

還有就是屏幕在當時也是最清晰最好的。可以說超前很多牌子的手機。

後來就慢慢越來越差。出來的手機一臺不如一臺。也就是讓你感覺不完美。不是屏幕不行。就是電池差了一點。要不就cpu不行。

所以就算不和高通撕破臉。她也好不到哪裡去。

我認為魅族遲早就是下一個錘子。羅永浩的錘子。捶死他自己


破了的路


感謝您的閱讀!

魅族缺了最重要的的一環:處理器。當別人都在用高通驍龍處理器之時,它的處理器是三星+聯發科。高端三星卻因為散熱問題備受質疑;低端聯發科卻因為性能問題被人詬病。


2016年,高通同時在三國起訴魅族,稱魅族在全球範圍內銷售和分銷其侵權產品。然而,這件事的起因是高通高昂的專利費,比如一臺售價400美元的手機,要向高通繳納120美元的專利。然而,魅族在被起訴中確實是一個弱者的角色,高通的“霸道”極大的影響魅族的發展,也讓魅族不得不再最後選擇和高通和解。

實際上,魅族不用高通處理器,黃章之前就說過原因:

  • 無法接受高通專利條款
  • 魅族在cpu+通信模塊方案已經有積累,高通的一體化方案更容易開發對我們沒有優勢。
  • 三星和魅族關係良好,合作時間長

從黃章的話裡我們不難看出原因,魅族和高通之爭,最主要還是專利之爭。美國指責華為是專利流氓,這樣看來真正的專利流氓,實際上是高通。

我們假設高通和魅族方面就合作了,那麼魅族能夠比肩小米嗎?我覺得有困難!小米為什麼能夠迅速發展?並不僅僅是因為高通處理器的性能優勢,而是它的價格優勢。

黃章魅族的價格很難比肩小米的價格;更為主要的是魅族的設備沒有小米的大眾,魅族在於打磨,它的使用群體會相對窄一些,而小米卻相反。

因此,我並不認為魅族即使有了高通處理器,也能比肩小米如今的銷量,這很難。


LeoGo科技


如果一顆手機處理器就能決定一個手機廠商的命運,那魅族的今天絕不止於此。說魅族不能比肩小米是因為和高通鬧僵,這是不太切合實際的。要知道在當時那個時代,opoo、vivo用聯發科處理器同樣成為了權且前六的手機廠商。


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魅族如今淪落到二線廠商呢?

在我看來,魅族走到今天的境地和企業管理者的策略制定是又很大關係的。換句話講,魅族成也黃章、敗也黃章。作為魅族的精神支柱,黃章確實在早期的品牌競爭中幫助魅族從眾多手機廠商中脫穎而出。然而在手機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化的今天,黃章並沒有完全幫助魅族走出困境,這才使得魅族在今天全面落後於小米。作為魅族企業發展的風向標,黃章並沒有像小米的雷軍那樣在爭論中帶領小米更進一步。如今在想用另類的方式帶領魅族重回主流之列,這顯然是不太現實的,要知道2019年的市場局勢和2009年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在高通起訴魅族之前,魅族也沒有處在第一梯隊。

魅族的巔峰在mx4之前。自從mx4開始魅族就一直早走下坡路。魅族的品牌滑坡不僅和手機核心處理器的選用有關,也和企業規劃有關。在魅族打磨聯發科的同時,oppo、vivo也和魅族一樣做同樣的事,但ov兩家廠商卻能在手機市場中很好的生存、並且佔據一席之地。試想,如果魅族的失敗是因為和高通打官司,那為什麼ov卻走出了不一樣的道呢?

小米的成功是又原因的。和魅族相比,小米公司顯得更加包容,涉及的靈液也更加廣泛。手機、性價比+生態鏈的打造是小米成功的最主要因素,這都是魅族本身所沒有的。時間來到2018年,雖然魅族也想走性價比道路,但卻為時已晚。現在的魅族已經錯過了手機發展的最好時機。


YiMei科技


不會的,魅族的根本問題不是處理器,而是黃章堅持自我,不向市場妥協的態度,不是消費者喜歡什麼就造什麼,而是自己喜歡什麼造什麼,結果越來越小眾,越來越被市場拋棄是必然的,說實話,魅族產品比千篇一律的小米出色很多,但消費者更在乎的是潮流,裝逼,知名度,話題效應等表面因素,所以只要黃章不改變想法,順應市場潮流,那麼魅族沒落甚至滅亡都是必然的!但零落成泥碾作塵,唯有香如故,魅族就算倒閉了,也是比小米更偉大的產品!






廿載杜拉


根本就不是一顆處理器的原因,或者說不是主要原因。

是魅族的決策和執行總是比別人慢一拍。

因為看到紅米的巨大成功,魅族有了魅藍,看到了藍綠的線下模式爆種,魅族踏進了機海泥潭。而且魅族的營銷天生就沒有和友商競爭的優勢,導致了魅族手機只在煤油中間激發購買慾,15年的機海戰術讓魅族心力交瘁,而pro7是壓死駱駝的一根草。

就導致了魅族現在這個樣子了。


巡撫愛數碼


魅族如果一開始就採用高通處理器現在的體量會不會大很多?其實這種設想你能在手機圈看到不少,如果某公司怎樣怎樣結局會不會不一樣呢?其實這個世界哪有這麼多如果呢,其實說不定你想到的如果,這些公司的決策者他們也早就想到了,如果按照你的設想真的能成的話,人家不早就這樣做了?

其實魅族早幾年的手機銷量還是非常不錯的,人家也沒有用高通處理器啊,而且那時候三星的處理器的口碑還是過得去的,魅族的倒下也不是因為沒有采用高通處理器的原因,如果真是高通處理器的問題魅族都應該死了好幾年了...

其實魅族的格局擺在這裡了,是很難做大做強的,在加上之前管理者對於自我認知的不清晰,然後黃章復出之後也沒有激起波瀾,手機市場變化也讓黃章沒有跟上腳步,魅族落伍了才是最大的問題,市場似乎也不能給小廠商機會了!

首先一個是產品定位的問題,前兩年有點太混亂了,又是Plus、又是Pro的,還有Plus Pro這種奇葩,自己經營了這麼多年的MIX系列也放棄了,產品線的混亂壓根讓人看不懂,一次一次的改變都宣告了失敗,讓粉絲也沒有信心啊。

魅族招了楊柘進來之後明顯就膨脹了,好像白永祥也被帶著節奏走了,魅族衝擊高端市場這可能嗎?很明顯是想學習華為但是又沒有這個命,所以後來魅族Pro7系列的事情你們大家都明白了,從那之後魅族似乎就一落千丈了!

你們認為魅族和高通和解之後就能崛起了,其實採用高通之後的魅族手機缺乏吸引力,魅族15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今年的魅族16S也讓我們看到了魅族的混亂,去年魅族16定價2699,今年的魅族16S怎麼就到3198了?然後馬上直降500?

公司內部之前也爆出打架醜聞,所以整個魅族就給人一種公司內部混亂,產品佈局無章,線下渠道倒戈太快,定價隨心所欲,缺乏真正創新能力,管理者格局太小。最後不管你們是怎麼看魅族的,反正我認為魅族在5G來臨之際是涼涼了。


水哥愛搞機


謝謝您的問題。魅族比不過小米還有其他原因,不能簡單地歸於高通。

與高通有關係。黃章不滿高通已很久,魅族棄用高通的處理器,雖然不用交高額專利費,但是也錯過了與小米平等競爭的權利。尋求三星處理器無果,只能使用聯發科。聯發科“一核有難九核圍觀”飽受詬病,還拖了魅族後腿。棄用高通處理器後,魅族確實不如以前受用戶歡迎。最終,魅族與高通還是和解了,魅族魅藍Note6、魅族16系列均搭載高通芯片,不過很多手機廠商已經和高通聯合研發5G手機,小米首發高通驍龍855手機,魅族手機缺乏核心競爭力,市場格局難以改變。



人才與資本也很重要。2009年,魅族是最火的國產手機。雷軍曾經就如何造手機,取經於黃章,小米和魅族都有互聯網的基因,但是小米卻受到資本青睞。創建小米時,雷軍從微軟、谷歌、金山等知名企業挖來優秀人才,團隊豪華,而且有先進的企業制度、嘗試員工持股、有互聯網思維,創新因素使初創的小米拿到了大量融資。有了錢,雷軍和小米開始與互聯網公司合作,投資物聯網、人工智能、新零售等,小米確實更像互聯網企業。魅族黃章長期把持股份,吸引不來優秀人才,黃章的風格與性格,使其也不如雷軍有吸金能力、合作能力,長期守著手機,一直是一家中小型手機企業。


互聯網營銷的差異。第一,互聯網還沒有興起的時候,魅族手機主要靠線下銷售,黃章還在論壇發帖子促營銷,但這套本事被雷軍用到了極致,超越了黃章,從而有了“米粉”這個群體。第二,互聯網手機出現之初,小米高調宣傳“性價比”,魅族定位還是基於以前線下的“小而美”。放不下身段,降不下成本。魅族MX系列等需要定製顯示屏的產品,成本高於小米,沒有競爭力。雖然魅族意識到小米的厲害,放棄了一些定製產品,但在互聯網營銷上已不是小米的對手。第三,魅族曾經推出魅藍手機品牌,與紅米競爭,但是最後又放棄了魅藍手機,在比拼性價比上,又少了一個利器。小米、紅米、OPPO、vivo都是“性價比”的玩家,魅族怎麼應對?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並不會試想一下,M8-MX3,三星換高通,有多少區別嗎?高通搞不好還更貴。MX4Pro用高通又如何?區別也不大吧,MX4要賣1799,不用聯發科也不可能用高通801只能用6系,這時候的高通6系還不如聯發科X10吧。到了MX5和Pro5,這一年高通810撲街,被三星吊打,用高鐵只會更慘。16年是高通的轉折,魅族這一年用高通會好很多,但是換835的Pro6會更貴(參考Pro6plus),銷量要爆發也不太可能。到了17年,Pro7標準版用625賣2888,高配用845賣三千多,你覺得就不會撲街了嗎?後面15用上高通了,結果看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