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養殖業前景怎麼樣?

元小優


受疫情及季節性影響,當前禽類養殖由於飼料及養殖所需原材料緊缺影響,當前蛋類產品價格持續走低,市場總體不容樂觀,但隨養殖戶宰殺活禽數量增加,復工復產後,市場需求增加,後續市場行情趨向好轉。鑑於此次疫情,相關部門對環境衛生病毒消殺會加大監管。

對於非大眾消費肉類養殖前景不容樂觀。


玉雨


大家好,我是原生態土特產。就“疫情過後,養殖業前景怎麼樣”我來發表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回農村創業,“養殖業”肯定是熱門項目。再者就近兩年養殖業的發展趨勢來說養殖業是很有前景的。比如說2019年生豬價格的大漲,雞蛋價格突破6元等等,很多人看到了養殖良機。

還有國家對發展畜牧養殖業用地、用水、用電有一定的優惠政策。首先在用地方面政策規定國土資源部門要合理安排畜牧業生產用地,對規模養豬場(小區)生產管理設施、附屬建築物、視為農業用地,並納入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優先安排。其次,再用水方面、水利部門對規模養豬場(小區)用水免收地下水資源費。再次在用電方面、電力部門對畜禽養殖用電執行農業生產電價。還有國家對畜牧良種的補貼政策,對規模化養殖場(小區)建設補貼政策,對動物防疫補助政策等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所以說發展養殖業是有前景的。

但是歷來機遇和風險是並存的。俗話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老一輩流傳下來的經驗也在提醒大家養殖行業風險是很大的。如果你懂技術、懂管理、再加上能吃苦、能一直堅持下去的話肯定會掙錢的。

以上是我本人的看法,有不妥之處望大家見諒。


原生態土特產


此次疫情對養殖業的影響還是挺嚴重,疫情過後養殖業積極性不容樂觀。主要影響有以下幾點:

1、很多農產品滯銷,滯銷已經成為農產品的代名詞,比如雞、雞蛋有年前的高價位,雞蛋下跌2元還多;

2、人人都足不出戶,短時間內消費能力下滑;

3、目前大部分省市禁止銷售活禽,暫停各類交易區和宰殺點,甚至是停止調運;

4、養殖業的一些物資不能運送,車輛比較難找到,都怕被傳染疾病;

5、養殖業生產比較難恢復;

6、生豬價格應該沒有問題,可能會保持到年底;





豬倌小生是董三少


我2019年12月份開始養的第一批雞,現在禁止活禽交易,好多的雞沒賣出去如果解封肯定有大量的雞鴨上市價格一下不會太高,現在有個空窗期就是疫情期間有%80養殖戶沒有增加雞鴨苗子,疫情過後兩個月雞鴨就會有缺口。現在封路我的雞也快斷糧了,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簡單就好153962910


疫情過後養殖前景不太好,因為太多人不出去打工了,養殖的人太多,市場供應大於求,這樣只有賣飼料的人賺錢,農村經濟最不好搞,國家的政策不行,目前市場的產品最主要的是進口,如果中國不依賴進口,我覺得中國的養殖前景還是不錯的,你們看看廣西的沙糖桔就是例子,板栗種植,八角樹種植,核桃產業,你們看看哪一樣能帶領農民發家致富的?只有兩個人出去打工賺錢然後到一定年紀回來了,養點雞鴨自己吃這樣還是可以的。畢竟現在出去打工的人也比較多,在家的人主要還是老人,都比較節約。所以疫情過後還是不要搞養殖,出去打工或者學技術回家做點手工活這樣還可以,養殖就當副業。






你的律師函


2020年的第一個月已經過去了,對於今年養殖業的前景,我個人觀點應該謹慎對待,不要盲目擴張。

在過年這段時間,你感覺養殖業哪個行業的物價波動較大呢?對了,就是雞蛋。

從過年前的一斤四五元到年後一斤只有兩三元,雞蛋價格減少了一半左右,至於原因可能大家也清楚,前幾天在湖南發生的疫情,以及最近這段時間各地封路造成走貨不暢,養殖戶手中積壓過多。

其實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前者,所以今年養雞,我認為風險還是較大的,養殖經驗豐富的沒有問題,對於新手來說還是要謹慎入行。

對於養豬業來說,生豬價格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就算到今年年底價格也不會下降多少。

昨天剛剛發佈的中央一號文件裡對待三農領域重點提到要恢復生豬發展,爭取到年底恢復到往年同期水平。

所以對於養豬戶來說前景還是不錯的,只不過是要做好自己豬場的生物安全以及消毒工作。

對於牛羊養殖來說,價格一直比較穩定,而且風險相對於豬和雞來說都要小一些,養殖戶只要在飼養管理和疾病診斷上有一定經驗就可以勝任。

對於今年養殖業的前景,就我個人的觀點是養豬和牛羊其實都不錯,養雞需要注意上半年的行情以及疾病情況。

但是不管是養什麼,對於新手來說還是要謹慎些,前期不宜養殖規模過大,等到有了經驗之後再慢慢擴張也不遲。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採取封城、封市、封縣、封村等措施隔離病毒傳播,給公司禽類產品銷售帶來一定影響,影響主要體現在湖北疫區。春節前的肉禽行情處於低迷的狀態,售價下滑明顯。”溫氏股份相關人士2月5日接受萬家基金等機構調研時表示。為此公司1月初成立了應急小組,通過當地農村市場等各種渠道盡量銷售,同時加大屠宰量入庫冷凍儲備、放緩投苗節奏。對於前述中小企業遇到運輸和銷售問題,溫氏股份也正與各級政府部門溝通,保障肉雞、肉豬和飼料運輸及銷售的通暢。就原料庫存而言,各家上市養殖企業的準備情況要明顯好於中小養殖企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多數企業節前儲備的原料庫存都達到了40天。以牧原股份為例,公司在近期發佈的新冠疫情對生產經營說明影響中表示,公司每個區域的養殖場均有配套飼料廠或飼料機組供應飼料,公司積極按照各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要求,為生產、運輸的相關車輛辦理了通行證。為了保障生產,按慣例春節前原料備貨在40-50天。正邦科技也表示,結合公司飼料、養殖一體化生產優勢,春節前各下屬生豬養殖場及服務部飼料備貨在40天左右,公司養殖場目前飼料供應充足。“整個行業的情況相差不多,公司庫存儲備不像其他公司那麼長,但是玉米、豆粕原料庫存最低也可以使用35天。預計湖北養殖企業供給緊張的局面不會出現,目前公司的合作養殖戶原料均由公司補給。”一位不便具名的養殖類上市公司人士7日表示。對於原料端,新希望則指出,公司國內飼料廠90%以上已正常開工,剩餘未開工工廠預計在2月10日前開工。原料方面局部區域豆粕價格上漲,但玉米價格整體變化不大,“可以滿足大部分區域和重點區域的外部供應,少數區域受物流影響處於緊平衡狀態。”短期來看,各家上市養殖企業的庫存無憂,但是會在2月底、3月初進入庫存消耗的一個關鍵節點。

由於飼料佔用倉庫和流動資金,在國內物流四通八達的正常情況下,養殖戶及企業均不會儲備過多飼料。行業內的普遍做法是,養殖戶一般都會儲備15天以上的飼料;大型養殖企業場內會儲備5天的飼料,工廠會儲備夠10天的飼料,基本上也是15天。到了節假日,安全庫存為20天。這次交通受阻更多的是考驗中小養殖場的供應鏈能力。中小養殖場一方面實力不足無法配套飼料廠,另一方面分散在鄉村各處,距離飼料廠有一定的距離,甚至需要跨市、跨省運輸。對於大型養殖企業,尤其是產業鏈企業,基本上都自備飼料廠,通常在一個或鄉鄰的行政區域內。同時都會保持很高的開工率。簡單粗暴的方式雖然對疫情防控會有幫助,但也暴露出了基層管理的一些現實。楊團結總結稱有“四怕”:怕地方檢查和檢驗條件有限,怕外來人員和車輛攜帶病毒,怕人畜禽交叉傳染。更為重要的是,轄區內發生疫情與國家保供大事,怕前者責任更大一點。




李逍遙1231


每個產業都有一定的規律!這次邀請後邊的養殖業,最近兩批吧可能會好,也就是說三個月以後,雞肉雞蛋還有鴨肉就是禽類,可能會有一個大幅的漲價。如果能抓住這個機會,還可以小賺一把。養殖是有風險。像這一次好多養雞場沒有食物來源。鴨場沒有食物來源怎麼辦?這也給以後的從業養殖的人員提了個醒。不管做每個行業,自己的眼光一定要獨特,你才可能掙到錢。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同村的你2


養殖業風險與機遇並存。起伏最大的就是養豬了,2019肉類價格大漲給很多人帶來信心,同時2019豬瘟也讓很多人損失慘重。如何在養殖業賺錢且儘可能的規避風險我給你提三點建議。

第一點:就近銷售原則考慮周邊市場,做好周邊市場考察,例如當地的行情養殖種類的飽和度。。發展適合當地的養殖,這樣可以儘量減少運輸成本。

第二點:無論何種養殖,都需要技術儲備。養殖業不容許有技術上的重大失誤,提前做好技術上的學習,切記不可一邊養殖一邊學習,這一點非常重要,避免出現重大損失。

第三點:養殖行業常常有不可預料的風險和疫情,建議養殖戶購買保險,合理規避風險。希望我的建議對您有幫助,祝你在養殖行業取得成功。


英傑養殖場


現在防疫期間,很多養殖大戶由於飼料進不來,都揮淚降價售賣!拿我附近來說,平常五六斤的大公雞最便宜都要一百塊左右了,現在二三十塊都可以買得到了!如果疫情過後,價格肯定會反彈,想養殖的朋友可以適當入手!當然咯做什麼都有一定的風險,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以上僅是個人觀點!



ou仔


目前受疫情影響,養殖行業存欄普遍較多,飼料緊缺,短期內行情可能會持續低迷,甚至到歷史最低點,疫情過後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但是未來前景還是很不錯的,畢竟非典和這次的新冠狀都在提醒人們野味不能吃,那家禽家畜肯定就要比之前更受歡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