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貯藏加工中病蟲害及防治

幹菇黴變

食用菌貯藏加工中病蟲害及防治

在幹菇貯藏期間,密封不嚴受潮後,容易生長各種需菌,引起貯藏的幹菇、幹耳發黴變質。常見的黴菌主要有青黴菌、黃麴黴和木黴菌等。發生條件幹菇的含水量超過12%,在梅雨季節和春夏之交極易受潮發生黴變。

防治方法(1)幹菇的含水量要控制在12%以內,貯藏環境的空氣相對溼度要低於60%。(2)幹菇要用塑料袋密封,貯藏在陰涼、乾燥的庫房內,防止受潮。(3)出現受潮後,要及時取出曬乾或烘乾。特別是在春夏之交,要特別防止受潮黴變。(4)幹菇在1℃~4℃冷庫中貯藏,可防止黴變。

鹽漬菇發紅

食用菌貯藏加工中病蟲害及防治

鹽漬菇菇體表面變為紅色,從而降低鹽漬菇的質量,嚴重時引起膜爛。這種病害是由酵母菌引起的。發生原因鹽漬時,鹽水沒有淹沒菇體,菇體裸露在空氣中。以及沒有進行翻池或倒桶,表層鹽濃度下降,引起酵母菌繁殖,造成菇體變紅。

防治方法(1)鹽漬時,要用飽和鹽水淹沒菇體,菇體表面用竹簾或紗布覆蓋,並在表面撒一層鹽。(2)鹽漬期間,要定時翻池或倒桶,使上下層鹽度一致。(3)出現菇體變紅後,將表層變紅的菇體撈出,及時進行翻池或倒桶,缺鹽水時,要加飽和鹽水淹沒菇體。

鹽液混蝕菇體變色

食用菌貯藏加工中病蟲害及防治

鹽漬菇中鹽液變混蝕,菇體變為黃色,並散發出臭味或酒酸氣味,從而降低鹽漬菇質量,嚴重時,造成菇體腐爛。發生原因鹽濃度偏低,菇體沒有煮熟透以及殺青的菇體未完全冷卻就進行鹽漬。

防治方法(1)殺青的菇體,要放入冷水中漂洗冷卻,冷卻至菇體內外溫度一致,並與室溫一致後,再加鹽進行鹽漬。(2)鹽漬時,要加足鹽,用鹽量為菇體重量的40%,並加飽和鹽水,淹沒菇體。(3)出現鹽液混蝕,發臭時,要及時撈出菇體,用清水源洗後,重新加鹽進行鹽漬。(4)菇體要求殺青一致,即煮至熟而不爛,放入冷水中會自然沉底,如果沒有殺青透菇體,即外熟內生時,鹽漬後就會出現變質。

幹菇褐變

食用菌貯藏加工中病蟲害及防治

幹菇貯藏時間久後,白色的幹菇會變成褐色,影響幹菇的商品質量。發生原因幹菇接觸大量的空氣後,在溫度偏高時,多酚氧化酶氧化為醒,從而使菇體變為褐色或灰白色。

防治方法(1)幹菇應裝入塑料袋中,抽真空後密封貯藏。(2)幹菇在1~4℃下低溫保藏,可減緩發生褐變。(3)鮮菇採摘後,要及時烘乾,預防放置時間過長後,引起鮮菇調變。

麥蛾

食用菌貯藏加工中病蟲害及防治

麥蛾幼蟲蛀食食用菌子實體幹品,在子實體上咬出許多蟲孔,嚴重時,將菇體蠶食殆盡。此外,粉斑頻蛾、印度谷頻和地中海粉螺等也是幹菇貯藏中害蟲。生活習性1年發生4~6代,以老熟幼蟲越冬,成蟲飛翔力強,具趨光性。

防治方法(1)乾燥菇體時,要用熱風乾燥,在55~60℃的高溫下,殺死菇體上蟲卵。(2)幹菇要用塑料袋或紙箱密封貯藏,防止成蟲進入菇中產卵繁殖。(3)貯藏的庫房,用磷化鋁燻殺。或者在幹菇中放入用紙包好的磷化鋁密封燻殺處理,可預防出現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