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魏佔優勢,司馬懿面對諸葛亮為什麼總是防守?

非想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而在國力佔優勢的情況下,司馬懿為什麼要採取防守的策略呢?要知道箇中原因,我們首先要清楚諸葛亮北伐的原因。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黃初七年(226年),諸葛亮出兵攻打南鄭。曹叡召開朝廷緊急會議,這時魏國的朝中大臣大多主張出兵征討,但中書令孫資卻反對出兵。他以當年曹操征討張魯為例,他說:“當年太祖(曹操)為了掌握戰略主動權,主動放棄漢中撤回關中,並安排兵力據險固守,就是為了避免無謂的消耗。”他勸曹叡:與其勞師動眾討伐蜀軍,不如採取據險固守的方法來消耗蜀軍,這樣就可達到“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的目的。曹叡採納了他的意見。

《資別傳》:今若進軍就南鄭討亮,道既險阻,計用精兵又轉運鎮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賊,凡用十五六萬人,必當復更有所發興。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此誠陛下所宜深慮。夫守戰之力,力役參倍。但以今日見兵,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攝強寇,鎮靜疆埸,將士虎睡,百姓無事。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帝由是止。

魏國的對蜀策略是採取圍困消耗,以達到“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的目的,為了反制魏國,所以諸葛亮就發動北伐。

司馬懿採取防守策略是魏國的國策

從上面的論述可知,對蜀國採取防守策略是魏國的國策。司馬懿只是嚴格執行的了曹魏的既定方針而已。但,如果司馬懿採取主動進攻的策略,會不會成功呢?

曹真攻蜀無功而返

魏國內部還真有人要主動攻蜀的。建興八年(230年),由於不堪忍受諸葛亮屢次北伐的欺負人行為,新官上任的曹真決定要給給諸葛亮一個下馬威。他不聽勸阻,率領十萬大軍兵分三路進攻蜀國。其中司馬懿一路沿漢水而上,張郃、郭淮一路率兵從褒斜、祁山進攻,曹真則率主力走子午谷。這是諸葛亮執政時,曹魏主動發起的唯一 一次大規模進攻。

子午谷雖然是從長安直達漢中的電短路徑,但其內部險峻崎嶇,道路就是由插在懸崖峭壁上的樹木連成的棧道。在歷史上還未出現過走子午谷成功的軍事案例。

果然,曹真的大軍在子午谷遇到連綿的大雨,泥濘的道路加上需要不斷修補的棧道,讓魏軍苦不堪言。走了一個月的時間竟連一半的路程都沒走完,此時已士氣全無,更要命的是,大雨完全沒有停下來的跡象。曹真沒辦法,只好下命退兵。

趁魏軍撤退之時,諸葛亮發起反擊。魏延、吳壹率軍攻入曹魏南安郡,擊敗了曹魏大將郭淮、費瑤。此次失敗驪曹真打擊很大,曹真返回洛陽後不久便身患重病,並於次年病逝。

結語

司馬懿採取防守策略對付諸葛亮的北伐戰略,是魏國的國策。


揚生解史


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勇而在謀;蜀漢的軍力與財力與曹魏比,相差懸殊,僅士兵比例就在1:4左右。蜀漢總人口不足百萬,曹魏總人口則多達四百四十多萬。蜀漢有十萬士兵,而曹魏的兵力則在四十萬人以上。曹魏在國力上具有壓倒性優勢。

但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一一在如此巨大的優勢下,曹魏的軍隊卻只能消極防守,苦苦支撐,疲於奔命,這真是讓人稱奇的怪現象。

諸葛亮做為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以超強的個人能力大幅縮小了兩國間的實力對比,並在實戰中佔據主動地位。

諸葛亮一生共五次北伐,前三次北伐,曹魏派出了大將軍曹真迎敵。 公元231年2月,諸葛亮笫四次北伐,魏明帝曹睿調遣司馬懿迎戰,司馬懿調兵遣將,令將軍郭淮和費曜襲擊蜀軍,被諸葛亮打得大敗,諸葛亮還趁機收割了很多的麥子。

司馬懿初戰不利,便堅守不出,採取消耗戰的方法,等待對方糧草出問題。果然,諸葛亮的糧草又出現困難,只能退兵。司馬懿趁機尾隨,但從不主動進攻。眾部將請戰未果,都嘲笑司馬懿說:″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司馬懿還是不為所動。

到了五月份,司馬懿在眾將強烈要求下,終於下決心與諸葛亮開戰,結果大敗,三千人被俘虜,吃了虧的司馬懿,把脖子一縮,再也不主動出戰。

六月,諸葛亮大軍全部回撤,司馬懿派張郃去追擊,諸葛亮設伏將張郃射殺。

此戰後,魏國眾大臣建議曹睿加緊整軍備戰,以防諸葛亮來年再來犯境。司馬懿卻說:″諸葛亮每以糧少為恨,歸必積穀,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動矣"。果然,三年之後,諸葛亮才發動了第五次北伐。

曹睿仍然令司馬懿督軍迎戰,司馬懿還是選擇堅守不出,把諸葛亮阻擋在五丈原。諸葛亮由於擔憂糧草不繼,急於求戰,就給司馬懿送了一件女人衣服,希望能激怒司馬懿,可司馬懿也忍了,就是不出戰。

諸葛亮最終也沒能等來與司馬懿的決戰,不久就病逝五丈原。

司馬懿曾稱讚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在與諸葛亮的較量中,司馬懿冷靜的分析了雙方的實力,在自己的指揮能力稍遜一籌的情況下,明智地做出了正確的戰術安排。諸葛亮始終沒能打破司馬懿的拖延戰術,最終遺憾的星落五丈原。





大河橋下流


三國時期魏國佔優勢是真的,但司馬懿面對諸葛亮並沒有總是防守。

諸葛亮一生共進行了5次北伐,前4次曹魏都是主動迎戰,只有第五次才放棄進攻,全力防守。

第一次北伐,諸葛亮用人不當,被張郃千里奔襲,攻下街亭,諸葛亮就像被打中七寸的蛇,倉皇回師。

第二次北伐,諸葛亮碰到魏軍小將郝昭,鎩羽而歸,戰敗了。

第三次北伐,曹魏大舉進攻,但是技不如人,魏國慘敗。

第四次北伐,司馬懿血氣方剛,不聽張郃勸阻,主動出擊, 大敗而歸,還賠上了魏國功勳張郃一條命。

第五次北伐,魏國天災,加上連年征戰,國庫無力支撐鉅額軍費開支,才不得不採取防守。最後諸葛亮命喪五丈原,蜀國鎩羽而歸。

五次北伐,諸葛亮兩贏三輸,前四次都是硬碰硬,只是在最後一次司馬懿被送女人衣服而不出戰,廣為流傳,才給人們留下總是防守的印象,但事實情況並非如此。


茅草驛站


魏國毫無疑問是第一強國,但司馬懿面對諸葛亮北伐只能防守,有著魏國獨特的原因,甚至司馬懿本身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曹魏自身政權不穩,沒有餘力全面消除蜀漢;二、蜀漢獨特地理形勢,易守難攻;三、司馬懿“養寇自重”,有意為之。

東漢末年,三國爭霸,魏國毫無疑問是魏蜀吳三國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方。經過夷陵之戰和關羽大意失荊州,蜀國已經失去爭霸三國的戰略機遇期,可以說是諸葛亮也有心無力。同樣對於魏國,情況也不容樂觀,人才凋敝,尤其是曹魏宗族的人才凋敝,八虎候相繼隕落,門閥士族對曹魏政權的影響越來越大,東面還有東吳的威脅,當然司馬懿對諸葛亮又是另外一種情況。

《三國演義》中演義諸葛亮在劉備死後,休養生息,和東吳結盟,主攻曹魏,先後六出岐山。事實上,真正的歷史中,《三國志》中記載的諸葛亮北伐只有五次,分別是建興六年春、建興六年冬、建興七年春、建興九年春、建興十二年春,而五次北伐無一例外全部以失敗告終,並最終在第五次北伐時病死五丈原。

關於司馬懿和諸葛亮,我寫過很多次,包括曹魏第二代宗族人物代表曹真和河北豪族代表張郃,都和諸葛亮的北伐關係密切。前三次北伐,並沒有司馬懿的參與,相反是被《三國演義》中說的一無是處的曹魏優秀宗族人物曹真統領全局,張郃街亭大敗馬謖,表現比司馬懿父子有過之無不及,筆者認為司馬懿對外用兵的軍事才能被過分誇大。

曹真病逝後,曹叡被迫啟用一直雪藏的司馬懿,也是曹魏宗族養尊處優,後繼乏人的直接體現。司馬懿正是這時候,經略雍涼,奠定了司馬家日後篡魏的基礎。司馬懿在對付諸葛亮北伐的過程,必然有著他自身的特點,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曹魏自身政權不穩,沒有餘力主動消滅蜀漢

曹魏表面是三國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方,實際上在曹操去世之後,曹丕為了稱帝,主動或者被動向門閥士族妥協,曹魏宗族勢力被大幅打壓,留下了後來曹植的《七步詩》,曹衝莫名其妙死亡,曹彰被禁錮,其他宗族開始養尊處優一無是處,第三代宗族代表曹爽高平陵之變中的愚蠢表現,就足以顯示曹魏在曹真死後無人可用。內部不穩,又怎麼可能有餘力主動進攻,這個不穩,指的是曹魏內部各方勢力內耗嚴重。

二、司馬懿遜色於諸葛亮,蜀漢易守難攻

司馬懿無論怎麼吹噓,筆者根據歷史,總體上司馬懿的才華是遜色於諸葛亮的,更比不上郭嘉,和周瑜相當的水準。

司馬懿既然遜色於諸葛亮,他自身很難主動出擊,進攻諸葛亮,只能被動防守。而且,當時曹叡對司馬懿是有明顯防範意識,司馬懿並不是完全掌握軍事大權。

除此之外,蜀漢的地勢也決定蜀漢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司馬懿作為外臣,進攻如果順利還好,假如出師不利,司馬家族的安危是要打上問號。

三、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司馬懿有意為之

司馬懿對外軍事才能遜色於諸葛亮,但強大的實力面前,完全可以彌補,司馬懿沒有把諸葛亮置之死地,一定有兔死狗烹的考量,這在歷代一方大臣都會考慮的事,韓信除外,韓信的愚蠢和他的聰明比足以讓他死無葬身之地,當然這和司馬懿沒法比。

司馬懿有意讓張郃追擊,借諸葛亮之手斬殺張郃,也是出於加深對雍涼軍事集團的控制。同時,藉助諸葛亮的存在,加深自己家族勢力發展,既能保全自身,又能發展自己,司馬懿真的是合格的大臣。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摒除《三國演義》對於諸葛亮的神化,諸葛亮本人就是傳奇,唯一讓人詬病的就是沒有采用魏延的子午奇謀,當然歷史不容假設。司馬懿也是那個時代的人傑,奇妙利用諸葛亮的存在保全、發展自己,最終成為三國群雄第一贏家,唏噓。


白楊說史


司馬懿採取防守政策正是避開蜀國優勢而抓住了蜀國缺點!

蜀國戰略防禦易守難攻,主動進攻會付出巨大傷亡

巴蜀地區是個極其易守難攻的地帶,其地形複雜程度在國內首屈一指,比關中及洛陽地勢還要險要,巴蜀地區外圍全部都是崇山峻嶺,且通往蜀地都是荒無人煙崎嶇山路,僅有的道路就是隻有一兩米寬的棧道,僅僅只能通過少量部隊,大規模騎兵及淄重部隊根本無法通過,就算蜀國放開城門讓魏軍安全通過,估計魏軍都要放棄馬匹糧草淄重等


不僅道路難走,而且同樣巴蜀還必須通過劍門關,劍門關地形險要不亞於潼關,當年司馬昭發動伐蜀之戰 鍾會10萬大軍三個月都攻不下由姜維率領一萬多士兵鎮守的劍門關,可見即使魏國想要發動伐蜀 ,即使派出十倍的兵力也攻不下劍門關,因此魏軍必然不敢主動進攻蜀國大本營

蜀國防守優勢 變成了糧草補給的劣勢

蜀國地形複雜,通往外界必然通過棧道,因此蜀國往前線運糧非常困難,諸葛亮如果屯軍關中,那麼往前線運糧不僅要走棧道而且還要翻越秦嶺,而糧食使用率只有1%,也就是說往前線運100石糧食,最終能安全送到前線士兵手裡的只有1石,因此 運糧不便是諸葛亮最頭疼的問題


運糧不便使得諸葛亮只求速勝,不敢打消耗戰

司馬懿對蜀軍瞭如指掌,深知蜀軍運糧不便,不宜打消耗戰,因此司馬懿從來不正面跟諸葛亮對戰,而諸葛亮只能各種設計引誘司馬懿出站,包括去司馬懿軍前罵陣,甚至送女人衣服羞辱司馬懿,但司馬懿就是閉門不出

雖然偶爾司馬懿也會中計幾次,讓諸葛亮小勝幾次,但卻未傷及魏軍根本,諸葛亮為了幾次小勝消耗大量糧食,最後因糧食不足不得不退軍了,諸葛亮為了幾次小勝卻導致連年北伐但卻無實質性進展

論軍事水平司馬懿不敢與諸葛亮正面硬碰

諸葛亮的神鬼之才已經讓司馬懿內心種下恐懼的種子,司馬懿性格多疑,而諸葛亮正是利用這一點,多次設計將司馬懿包圍,上方谷一戰,司馬懿陷入諸葛亮設下的陷阱,而正當司馬懿命懸一線的時候上方谷天降大雨救了司馬懿一命

之後司馬懿更是閉門不出,無奈諸葛亮只得佯裝退兵,引司馬懿出洞,但凡一聽到蜀軍又殺了過來司馬懿嚇得趕緊逃跑

諸葛亮死後 軍中密不發喪,蜀軍退回蜀中,司馬懿追了過來,蜀軍推出諸葛亮雕像置於輪椅上,司馬懿看到諸葛亮不分是真是假,嚇得魂飛魄散急忙退軍

因此從戰略需要上,戰術需要上魏軍都需要實行堅守不出策略


朝夕聞道


諸葛亮北伐時,曹魏的綜合國力的確勝蜀漢太多。司馬懿在具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並沒有對諸葛亮和蜀軍展開主動進攻,而是以堅守不出作為主要作戰指導思想。這其中的願意,當然是多方面的。

堅守不出是魏明帝和司馬懿的一致意見

面對諸葛亮北伐,曹魏君臣的意見是一致的,那就是隻做防禦、不進攻。曹魏的防守策略,不僅是司馬懿的意見,也是魏明帝的意見。可以說在對付諸葛亮北伐這方面,魏明帝和司馬懿想到了一塊兒。

不管是魏明帝還是司馬懿,都非常清楚魏強蜀弱的局面,面對諸葛亮的主動挑戰,魏國只要能擋住諸葛亮的北伐的腳步就是勝利,哪怕只是單純的防守而已。實際上,對魏國而言,防守和堅守不出就是最合適的選擇。以魏明帝的智謀,做出這樣合適的選擇並不難。

堅守不出,是魏明帝給出的最高意見,司馬懿作為臣子,就算不同意要執行。更何況司馬懿本身就非常贊同魏明帝的意見。

諸葛亮面對司馬懿堅守不出的策略,曾派人送女人衣服給司馬懿,意在激怒司馬懿,讓他出戰。當時司馬懿的很多部將都很生氣,要求請戰和諸葛亮幹一仗。司馬懿當然不會上諸葛亮的當,但是面對部將的請戰也不好明確拒絕,就假意上書魏明帝,要求迎戰。

魏明帝直接拒絕,同時派侍中辛毗持節到司馬懿軍中,嚴令諸將一律不得迎戰。司馬懿的部將屢次請戰,都被辛毗拒絕。

青龍二年,諸葛亮率眾出渭南。先是,大將軍司馬宣王數請與亮戰,明帝終不聽。是歲恐不能禁,乃以毗為大將軍軍師,使持節;六軍皆肅,準毗節度,莫敢犯違。-《三國志》

可見,堅守不出的策略,不單單只是司馬懿的策略,也是魏明帝的最高指示。魏明帝作為曹魏的最高領導人,他的意見當然是最重要的。恰好司馬懿也非常認同魏明帝的意見,所以在和諸葛亮對峙時,司馬懿堅守不出。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目標不同,擋住諸葛亮的北伐腳步,就是司馬懿的勝利

在諸葛亮和司馬懿對峙的過程中,雙方的終極目標是不一樣的:諸葛亮的目標是消滅魏國、光復中原;司馬懿的目標不是消滅諸葛亮和蜀漢,而是阻止諸葛亮前進。

曹魏和蜀漢國力懸殊,諸葛亮想要達成自己的目標是非常困難的,司馬懿想要達成自己的目標就非常容易。魏國即便不能擊垮蜀軍,但是諸葛亮和蜀軍也無法突破司馬懿和魏軍的防線,始終無法前進一步。這對以光復中原、興復漢室最為終極目標的諸葛亮而言,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失敗。


北伐是蜀漢的基本國策,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追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明確提出要光復中原,興復漢室。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出師表》

由此可見,光復中原,興復漢室是諸葛亮北伐的終極目標。如果不能光復中原,興復漢室,那就意味著諸葛亮的北伐失敗了。

諸葛亮的失敗,就是司馬懿的勝利。司馬懿的作戰理念,從來都是以阻擋諸葛亮為主要任務,他從來不會考慮消滅諸葛亮和蜀軍的大量有生力量。只要能牽制住諸葛亮,不讓諸葛亮前進一步,那麼司馬懿就高枕無憂了,他沒必要和諸葛亮死磕。

司馬懿不需要像諸葛亮那樣,費勁巴拉地消滅敵人,他不需要費盡心思消滅諸葛亮這個對手和敵人,他只要堅守不出,把諸葛亮攔住了,就是勝利,甚至可以說是大勝。

諸葛亮的糧草是個大問題,司馬懿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糧草,司馬懿耗得起,諸葛亮耗不起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由此可見在行軍作戰時,糧草是多麼重要。諸葛亮北伐,屬於勞師襲遠,異地作戰。所以諸葛亮每次北伐時,都需要自帶糧草。諸葛亮五次北伐,就有三次因為糧草短缺而退兵的情況。

這說明,諸葛亮自始自終無法解決糧草的問題。諸葛亮帶兵在前線和司馬懿對戰時,除了自帶糧草,同時還需要後方及時補充糧草。從蜀漢的國都成都到諸葛亮的北伐前線-關中一帶,路途遙遠,交通非常不便。糧草運送無法得到有效保障。一旦諸葛亮軍中的糧草告罄了,而後方的糧草又沒有及時送到的話,那麼諸葛亮和蜀軍將難以久持。

那麼司馬懿擔不擔心自己的糧草呢?當然是不需要擔心的。司馬懿糧草充足,而且糧草運輸有保障。為什麼?因為司馬懿頗有先見之明,很早就上表朝廷請求在關中地區組織屯田,得到了朝廷的許可。朝廷隨後派人在關中的長安、槐裡、陳倉、上邽等地進行大規模屯田,司馬懿提出的關中屯田舉措,不僅在平時能保證京師洛陽的糧草,戰時還能為軍隊提供大量糧草。

曹魏朝廷對關中屯田也非常重視,先後派出司馬孚(司馬懿的胞弟、度支尚書)和鄧艾(司馬懿的部將、安西將軍)等重要官員負責屯田事宜。

諸葛亮北伐時,就是在關中一帶和司馬懿對峙。而關中不僅僅是司馬懿的大本營,而且這裡還有大量的糧草,供司馬懿就地取材。關中屯田為司馬懿的軍隊提供了充足的後勤補給,司馬懿無需擔心自己的糧草。

反觀諸葛亮,始終被糧草問題所困。諸葛亮也曾考慮去搶司馬懿的糧草,但沒有佔到便宜。據史載,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因為糧草短缺就曾出兵去搶司馬懿的糧草,但是隻搶到了一點點麥子,無法救急,只好撤軍。

所以因為糧草問題,在諸葛亮和司馬懿對峙過程中,諸葛亮耗不起,司馬懿耗得起。司馬懿不需要主動進攻諸葛亮,他完全可以耗死諸葛亮。當諸葛亮糧草耗盡自然會撤軍。

正面交鋒,司馬懿不一定是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不想讓自己和魏軍的實力有所損失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三國曆史上頂尖的謀臣,謀略過人。他們二人應該算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單就謀略而言,應該是旗鼓相當,不相上下。司馬懿如果正面和諸葛亮交鋒,他討不到便宜。這一點司馬懿心裡也清楚。

以司馬懿的智謀,當然知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所以他非常清楚諸葛亮的智謀有多麼牛逼。儘管司馬懿的智謀也不遑多讓,但司馬懿也無法戰勝諸葛亮,如果頂多打個平手。即便是平手,司馬懿如果主動出擊,也是要要付出一定代價的。司馬懿不想讓自己和魏軍實力受損。和諸葛亮這樣的對手對戰,保存實力就是一種勝利。

實際上司馬懿很佩服諸葛亮的智謀,認為諸葛亮是天下奇才。

與之對壘百餘日,會亮病卒,諸將燒營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長史楊儀反旗鳴鼓,若將距帝者。帝以窮寇不之逼,於是楊儀結陣而去。經日,乃行其營壘,觀其遺事,獲其圖書、糧谷甚眾。帝審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晉書·宣帝紀》

可見,司馬懿對諸葛亮這個對手,還是非常佩服的。他也清楚以自己的實力,不一定就是諸葛亮的對手,他完全可以以最小的代價,耗死諸葛亮,沒必要主動進攻諸葛亮,讓自己損兵折將。

結語

在司馬懿和諸葛亮對峙過程中,即便曹魏的國力遠超蜀漢,司馬懿仍然堅守不出,這其中既有魏明帝的指示,也有雙方終極目標的不同。而且司馬懿不用擔心糧草問題,諸葛亮則一直被糧草問題所困,司馬懿可以和諸葛亮打消耗戰,耗死諸葛亮,沒必要主動進攻諸葛亮,況且他也不一定就能擊敗諸葛亮。

實際上,對曹魏和司馬懿而言,堅守不出是最佳策略。而且效果明顯,每次都用這個策略讓諸葛亮北伐受挫。只要擋住諸葛亮,不讓他前進,和諸葛亮打消耗戰,諸葛亮肯定耗不起,到時候自然會撤軍。


袁衛宇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兵法雲“兵可勝而不可為,可勝者在敵,不可勝者在己。”也就是說,戰爭雖然可以取得勝利,但缺不能強求,是否可以取得勝利,取決於敵方能否給我方以可乘之機,我方能否抓住機會取得勝利,而不能單從我方的主觀意志判斷是否取得勝利。我方只能盡力做到立於不敗之地,不給敵方戰勝我們的機會而已。戰爭的勝負,從長遠看取決於兩國的綜合國力強弱,從短期看,每一次戰爭的勝利取決於兩軍的綜合實力,這包括地理,經濟,主帥的綜合素質,士兵受訓的情況,武器的裝備等。從國力上說,三國中期,雖分強弱,但強者都不足以吞併弱者,所以說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後盾都相當堅強。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勢均力敵,雙方都精於用兵,足智多謀,誰也別想給誰玩圈套,雙方的士兵都市訓練有素,武器裝備都是冷兵器,若兩軍交戰,畢竟是惡戰。從地理上說,諸葛亮遠道而來主動進攻,優勢是軍隊凝聚力強,兵鋒銳不可當,缺點是離故國遠,糧草接濟困難。司馬懿的優勢是在本國防守糧草充足,缺點是十足離家近容易戀家,缺乏同舟共濟的軍心。基於這點,諸葛亮肯定巴不得立即決戰,取勝後以戰養戰,司馬懿肯定不會讓諸葛亮得逞。司馬懿堅持固守,蜀軍一旦糧草不濟,軍隊譁變,不戰自敗,司馬懿趁機就可以取勝,當然諸葛亮更不會給司馬懿這個機會,每當糧草將盡,諸葛亮為求自保,畢竟會提前安排撤退,往往斷後都有埋伏,司馬懿更知道“歸師勿遏,窮寇勿迫”的道理,自然也不會追。就這樣諸葛亮以攻為守,主動出擊,六出祁山遇上司馬懿,基本上都是這個結局。而對於以被動防守的司馬懿來說,清壁堅野固守不戰,就是最好的應戰。畢竟果子熟了摘起來是最不費力的。



樂天知命人


原因很簡單,因為司馬懿的個人能力比諸葛亮要低兩個級別。

有人這樣形容司馬懿和諸葛亮的智力:司馬懿是七步一智,諸葛亮是一步七智。由此可見,諸葛亮才思敏捷,其能力遠高於司馬懿。這也是為什麼司馬懿面對諸葛亮總是防守的原因,鬥不過啊!

不過司馬懿雖不如諸葛亮,不過同樣是一個有軍事戰略眼光的人。面對諸葛亮率領蜀軍來襲,最好的辦法就是堅守不出,是堅壁清野。

因為蜀軍遠道而來,肯定糧草短缺,只需堅守不戰,即可避其鋒芒,待其糧草吃完,自然退出。

有人問,糧草短缺可以運吶!運不了啊,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在崎嶇陡峭的蜀道搬運糧草到前線軍營,更是難上加難。

這也是諸葛亮多次北伐都無功而返的原因,都是糧草問題。

司馬懿深知蜀軍的這個缺點,所以就針對這個缺點痛下殺手,那就是堅壁清野、堅守不出。

在正面硬拼、鬥智皆落於下風的情況下,正是這個揚長避短的做法,讓司馬懿熬死了才智絕倫的諸葛亮,取得了不勝之勝。




追逐孔方兄


這樣說就不對了,三國時期雖然魏佔優,可吳蜀聯盟後還是略強於魏

這才是司馬懿擔心的地方。這也是三國的魅力,鼎立時誰也滅不了誰,誰也不怕誰。


即使是魏、吳聯盟,殺了關羽,導致蜀失去荊州,最後劉備一場夷陵之戰,大傷元氣之後,孫劉再次聯手,共同拒魏。


劉與魏是勢不兩立,孫聯魏也只是利用魏,為自己謀好處而已。心中真正的敵人還是魏。


諸葛亮主動進攻,已經出現後勤供應不了的問題,反過來,如果司馬懿主動進攻蜀,也會出現相同的情況。天時地利的優勢會反過來。在《三國演義》所謂的十路大軍同時進攻,被諸葛亮一一擊敗,就是這個道理。


一旦魏攻擊蜀,而吳就會從背後進攻魏,此時魏首尾不能相顧。


坦白的講,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守住已經不錯了,哪還能主動進攻


國內ERP專題


在進入三國中後期之後,三分天下的形式已經逐漸穩固,這個時候魏蜀吳三家都已經不再是前期的諸侯,而是實實在在的三個國家了,而在這三個國家當中,魏國的實力最強,蜀國的實力最弱,但是卻形成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明明魏國的國力最強,但卻一直處於守勢,而蜀國的國力最弱,卻一直處於攻勢。究竟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況呢?

魏國為什麼不主動進攻蜀國

諸葛亮“六出祁山”已經成為了《三國演義》裡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其中的很多故事也是膾炙人口的,儘管六出祁山是小說裡面的故事,不過在歷史上,諸葛亮也確實進行了5次北伐,這5次北伐的時間跨度從約公元228年-公元234年,7年的時間5次北伐,不可謂不頻繁。

然而奇怪的是,我們從來沒有見到在與諸葛亮的對峙中,司馬懿或者其他魏軍主帥主動對蜀國進行攻擊,即便是後來司馬懿已經被諸葛亮用婦女的衣服進行羞辱了,司馬懿依舊沒有產生主動進攻的慾望,甚至在諸葛亮死後,司馬懿也只是退軍,沒有趁勝追擊,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呢?難道真的只因為司馬懿以及魏國的其他將領們對諸葛亮十分懼怕,甚至是“死諸葛嚇走活司馬”這麼簡單嗎?當然不是。

魏國不主動進攻蜀國,這已經是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魏國定下的國策。從天下正式進入三國時代之後,各家的勢力就相對穩固,這個時候已經不再是爭奪地盤的時候了,而是大力發展國力的時候,在三國當中,魏國的人口和國力都是佔上風的,而且這個優勢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擴大,因此時間向後推移對魏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特別是在魏國開國皇帝曹丕對吳國用兵不利之後,魏國上下就更堅定了休養生息,發展實力的國策,魏國此時上下的目標就是在國力強盛到一定程度之後,可以如秋風掃落葉般消滅蜀和吳,而不是在對方還有相當大力量反抗的時候和對方去進行消耗人力財力物力的拉鋸戰。

此外,魏國不主動進攻蜀國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孫劉聯盟的存在。戰爭從來就不是隻看局部的 ,一旦魏國進攻蜀國,那麼勢必要在西線進行大規模的兵馬錢糧的集結,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一點是世人皆知的事實,魏國要向蜀國進攻,那麼長途跋涉,所耗費的後勤資源將會是天文數字,而且一旦開戰,因為路途艱險的原因也不能輕易撤軍,這個時候一旦吳國收到蜀國的請求,趁虛進攻魏國,那麼魏國勢必在東線面臨很大的壓力,而這時魏國上下不願意看到的局面,因此即便是司馬懿或者其他魏國前線將領有伐蜀的想法和意願,魏國朝野也是不會答應的。

蜀國為什麼要不斷進攻魏國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為什麼蜀國要不斷進攻魏國呢?諸葛亮難道不知道北伐可能吃力不討好嗎?事實上,諸葛亮作為蜀國的丞相和實際上的一號人物,同時也是一個大戰略家,他當然知道北伐不一定有好結果。畢竟在他當年的“隆中對”當中,他的設想是在兼有益州和荊州的前提下,東西兩路同時北上進軍,那樣的成功率會比現在單獨從漢中出兵大得多。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在關羽丟失荊州之後,諸葛亮的戰略構想實質上已經完全破滅,蜀國沒有能力再去打下荊州,更沒有能力調動吳國和其同時行動,因此此時的諸葛亮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安心在益州繼續發展,另一種是單獨從漢中北上進攻魏國。

作為一個戰略家和政治家,諸葛亮的眼光是非常睿智的,他意識到此時蜀國和魏國在國力上的差距已經非常大了,如果任由雙方發展,那麼兩國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畢竟在當時的華夏大地上,北方的人口數是要比南方多得多得,而在冷兵器時代,人口就是勞動力和戰鬥力。

蜀國想要長期和魏國對峙,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獲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以獲得發展的空間,因此諸葛亮才數次北伐,而且我們可以發現諸葛亮的北伐路線非常穩重,在他看來,直取長安都顯得有些冒進,只有先取下隴西,也就是如今的甘肅等地,才不至於陷入被對方東西包夾的可能,同時,如果獲取隴西,儘管地廣人稀,但無論怎樣也算是擴張了自身的領土與人口,會將雙方的 戰略力量對比的天平重新拉正一些,才有和魏國進一步一決高下的可能。

所以事實上,諸葛亮此時的戰略構想已經發生改變,由隆中對時的“佔據兩京速勝論”變為了“蠶食對方持久論”。通過上面的雙方立場對比分析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諸葛亮一直在進攻,而司馬懿一直在防守了。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