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生氣?

堂妹從小被長輩和學校教育,要做一個脾氣好的人才能讓人喜歡。

於是,我竭盡全力成為一個脾氣好的人,生怕被指責是不好相處的人。

每次生氣的時候,我都會告訴自己“不要生氣”。

每次面對矛盾的時候,我都會“息事寧人”。

每次面對無理的要求時,我認為“忍一忍就過去了”。

即便不願意,不高興,我依然習慣笑笑說“沒關係”。

長久下來,堂妹修煉成了一個擅長憋氣的包子。

直到後來,一位人緣超好的前輩告訴我:好人也是有權力生氣的

你為什麼總是忍著,不生氣?


01

人是有脾氣的


事實上,人都是有脾氣的,這是一個無需過多反駁的事實。

工作或遊戲中隊友拖後腿我們想罵人。

開車遇到不文明的行為我們想罵人。

買一份大的薯條只得到小份的量我們想罵人。

在工作上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我們想罵人。

甚至,自己不爭氣我們也想罵。

你為什麼不生氣?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感到生氣呢?

假設,有人跑來搶你的手機,你是不是很生氣?

當有人傷害、攻擊、侵犯我們的時候,我們會產生憤怒。

還有一個觸發憤怒的點是——控制慾。

比如,家長總會因為孩子“不聽話”而生氣。

當我們提出要求,對方不予配合時我們會生氣。

控制慾會使人們希望事情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而一旦失控,我們就會產生被忽略的恐慌感,從而——憤怒。

這也是大部分人經常對親近的人發脾氣的原因。

前輩認為生氣是一種情緒,就像吃飯一樣自然,是和高興、焦慮一樣普遍存在的日常情緒。

我們沒有必要恐懼和迴避它。


02

我們為什麼不生氣?


我們從小就知道“孔融讓梨”的道理,要謙讓。

我們被教育要以和為貴,息事寧人,不要太尖銳,不能有攻擊性。

所以,我們認為,凡事忍讓是一種美好的品質。

後來,情商指南又告訴我們,不生氣是一種修養,不生氣是情商高的表現等等。

於是,我們認為“好脾氣”=“情商高”。

所以,我們排斥憤怒,避免讓自己變得情商低。

你為什麼不生氣?

但前輩指出,“脾氣好”未必是情商高,可能只是為了逃避衝突的表現。

那些真正情商高的人,並不是無條件地脾氣好,而是知道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憤怒。

就像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的魏瓔珞,面對別人的欺壓,她並沒有忍氣吞聲,而是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憤怒。

你為什麼不生氣?

於是,堂妹反思,一味“好脾氣”到底是因為情商高還是在逃避衝突?


03

表達憤怒而不是壓抑


曾經,被認為是“情商本商”的何炅因為“發飆”上了熱搜。

你為什麼不生氣?

事情是這樣的,在一個節目現場,選手因為不滿結果開始互懟,場面一度失控。

你為什麼不生氣?

一向高情商、好脾氣的主持人何炅憤怒地對他們進行了訓斥。

你為什麼不生氣?

他後來解釋,他認為選手們當時的行為非常不恰當。他的憤怒意在傳達他對選手當下行為的不認可。

如果他不表達憤怒的態度,選手們可能會認為這種行為是合理被容許的。

事實上,運用恰當的情緒表達態度是一種能力。

有心理學研究者發現,一味壓抑憤怒往往容易讓別人忽略你的感受,這樣反而會加重人際交往中的隔閡。

而恰當地表達憤怒反而能讓對方有精力和意願去了解和照顧你的感受。

這個層面說來,憤怒是一個表達自己的渠道,能讓對方瞭解我們之間存在的問題並且有精力解決。

堂妹似乎理解了,當我們生氣的時候,不應該費勁全力“好脾氣”,而是應該大聲說“我生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