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麾下最優秀的將領:險些幹掉朱元璋,出家後活到99歲


中國歷史悠久,每逢亂世,必定英雄輩出,像春秋戰國、秦末漢初、三國爭霸、南北對峙、隋末唐初、五代十國、兩宋交替等戰火綿延不絕的亂世,湧現出一大批名將,可謂燦若群星,不可勝數!


元朝末年,有一位朱元璋最痛恨,同時也最尊敬的對手!


陳友諒麾下最優秀的將領:險些幹掉朱元璋,出家後活到99歲


他勇冠三軍,於百萬軍中,幾乎斬殺朱元璋,他忠心不二,戰敗之後,保護幼主逃走,直到山窮水盡之時,也不願向朱元璋投降,而是遁入空門。


他就是陳友諒部下大將張定邊。


張定邊,湖北沔陽州湖弦口人,出身漁家,熟知兵法,武藝高強,而且精通岐黃之術。史書上記載:張定邊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留有五綹美髯。


這樣的外形條件和《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形象極為接近。


張定邊迫於生計,以賣草鞋為生,一天,張定邊正在街邊擺攤,突然來了幾名縣衙公差,拿起草鞋就走,也不給錢。


陳友諒麾下最優秀的將領:險些幹掉朱元璋,出家後活到99歲


草鞋關係到一家人的生計,張定邊不甘心被公差白白拿走,起身攔住他們要錢。公差們平常囂張跋扈慣了,見到有人反抗,二話不說,圍起來就打。


一動起手,公差們就傻眼了,張定邊以一敵多,不僅不落下風,而且越戰越勇,將幾名公差打翻在地。


這時,縣衙一位小吏正巧路過,看到張定邊威風凜凜、身手不凡,非常喜愛,有心結交,上前喝止,趕走了公差,與張定邊攀談起來。


兩人一見如故,結為好友,這位小吏正是陳友諒。


紅巾軍起義爆發之後,全國各地起義風起雲湧,養尊處優多年的蒙古騎兵戰鬥力早已不復當年,無力鎮壓。


陳友諒麾下最優秀的將領:險些幹掉朱元璋,出家後活到99歲


經過多年混戰,先後形成朱元璋、徐壽輝、張士誠、方國珍、明玉珍等多股割據勢力。


陳友諒和張定邊都加入徐壽輝的部隊,後來,陳友諒設計殺死徐壽輝,取而代之,成為割據一方的梟雄,後來改元稱帝,自稱大漢皇帝。


陳友諒佔據長江中游,朱元璋佔據長江下游,兩人之間矛盾不可調和,大戰一觸即發。


1360年,朱元璋部下將領康茂才(原陳友諒部下)寫信稱願為內應,請陳友諒出兵東下,擊敗朱元璋。


接到密信,陳友諒大喜,但張定邊對此持懷疑態度,提議謹慎出兵,遭陳友諒否決。


之後,陳友諒親率大軍出擊,中計慘敗,損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坐小船逃走。


陳友諒麾下最優秀的將領:險些幹掉朱元璋,出家後活到99歲


朱元璋乘勝反擊,連克太平、江州、安慶等地,陳友諒抱頭鼠竄,幸虧張定邊拼死力戰,擊退朱元璋,收復安慶。


1363年,陳友諒徵集60萬大軍,進攻南昌,遭到朱元璋的堂侄朱文正固守,三個月未能攻下。


朱元璋親率20萬主力前往援救,兩軍在鄱陽湖展開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


經過多日激戰,雙方均傷亡慘重。


張定邊認為擒敵先擒王,只要幹掉朱元璋,敵人群龍無首,自然不堪一擊。


陳友諒麾下最優秀的將領:險些幹掉朱元璋,出家後活到99歲


經過準備,張定邊親率3艘戰船,殺向朱元璋坐船,一路上擊敗阻擋的朱元璋部下,先後斬殺了韓成、陳兆先、宋貴等多位將領,突進到朱元璋面前。


就在朱元璋危在旦夕之際,悍將常遇春趕到,一箭射倒張定邊,令人稱奇的是,負傷的張定邊竟然指揮部下殺出重圍,全身而去。


接下來的戰鬥中,陳友諒被流矢射死(一說被郭英射死),幾乎全軍覆沒。


張定邊駕駛小船,運送陳友諒屍體和他的兒子陳理,逃到武昌,立陳理為帝,朱元璋緊追不捨,包圍武昌,圍城攻打兩個月,陳理投降,張定邊則帶領部下殺出重圍。


陳友諒麾下最優秀的將領:險些幹掉朱元璋,出家後活到99歲


迴天無力的張定邊不願向朱元璋投降,自己剃髮為僧,遁入空門,同時將部下遣散回家。


此後,張定邊改名換姓,混跡於寺廟,一直活到永樂十五年,在99歲高齡時去世。


參考資料:《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陳友諒這一生》、《一代梟雄:陳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