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王夫人雖然吃齋唸佛,但真的冷血無情嗎?

莊生之裝


曹雪芹曾雲,“王夫人原是天真爛漫之人,喜怒出於心意,不比那些飾詞掩意之人”。在劉姥姥眼裡,王夫人也曾是“著實響快,會待人,不拿大”的二小姐。而到了賈母眼裡,王夫人卻只是一個“可憐見的,不大說話,和木頭似的”兒媳婦。

如此看來,王夫人也經歷瞭如寶玉所言從“無價寶珠”,“死珠子”到“魚眼睛”的變化過程。倘若忽略了這樣一個變化,一向吃齋唸佛的王夫人很容易被人誤會為冷血無情,尤其是涉及在金釧兒跳井和晴雯被攆出大觀園這兩件事情上。

王夫人的性格之所以有如此變化,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則,賈珠英年早逝,使得王夫人意志消沉。正如寶玉捱打時,王夫人曾經說過,“若是珠兒還在,死一百個我都不管了”。由此可見,賈珠的去世,對王夫人的打擊很大,在心裡埋下了一個的陰影,成為不可言說之痛。

二則,元春“一入宮門深似海”,使得王夫人飽嘗骨肉分離之苦。從元春省親,足以看出賈府這繁華似錦背後的悲涼如水。尤其元春那句“骨肉分離,終無意趣”的含淚傾訴,一語道出了王夫人後來吃齋唸佛的根源所在。

三則,趙姨娘備受賈政寵愛,色衰而愛弛的王夫人逐漸變得心灰意冷。王夫人雖貴為正妻,但遠沒有相對年輕貌美的趙姨娘受寵,書中多有提及賈政留宿於趙姨娘房中。趙姨娘恃寵而驕,最愛興風作浪,甚至不惜作法謀害寶玉。

在這種情況下,也曾天真爛漫的王夫人,被生活逐漸磨去了稜角,也褪去了激情。她只能靠吃齋唸佛來化解這些重創,並將其餘為數不多的精力用在惟一的兒子寶玉身上。故她在處理寶玉與丫鬟的一些事上有時過於魯莽,但並非冷血無情之人。

尤其在金釧兒跳井和晴雯被攆這兩件事上,需要作以下澄清:

首先,王夫人一向寬仁慈厚,金釧兒跳井是在意料之外。

王夫人午睡的時候,寶玉拉著金釧兒的手調情。只是閉目養神的王夫人聽到後,勃然大怒,忍不住打罵了金釧兒幾下。但在此之前,“王夫人固然是個寬仁慈厚的人,從來不曾打過丫頭們一下”。

王夫人護犢心切,認為是金釧兒勾引了寶玉, “下作小娼婦,好好的爺們,都叫你教壞了。”王夫人氣急敗壞之下,本意只是將金釧兒攆出賈府,絕不縱容主子與丫鬟之間這種傷風敗俗的“無恥之事”。

沒想到,後悔莫及的金釧兒向王夫人求情未果之後,剛烈地選擇了跳井自殺。倘若刨根問底,導致金釧兒之死的根源,並不是王夫人的冷血無情,而是寶玉的“色膽包天”。寶玉是調情的始作俑者,但金釧兒也並非清白無辜。

面對寶玉的調情,金釧兒非但沒有拒絕,反而與他喜笑顏開。平時遇到寶玉,金釧兒甚至主動調戲寶玉,“我這嘴上才擦的胭脂,這會可吃不吃了?”王夫人將金釧兒攆出賈府,也是為了避免寶玉以後再對金釧兒起覬覦之心。

其次,王夫人耳軟心浮,晴雯被攆出大觀園是聽信了王善保家的讒言。

因為一個繡春囊,在賈府引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抄檢大觀園行動。起初,王夫人懷疑繡春囊是鳳姐和賈璉之用。在鳳姐三言兩語的解釋下,王夫人打消了懷疑,也同意以鳳姐的方式以查賭的名義暗訪大觀園。

可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一來,就將矛頭直指那些丫鬟,尤其說晴雯“妖妖趫趫,大不成個體統”。王夫人一聽涉及到寶玉房裡,擔心被下人教壞,立刻把晴雯叫來訓斥了一番。抄檢大觀園後,聽信了讒言的王夫人將晴雯攆出了大觀園。晴雯平日掐尖要強慣了,樹敵太多,可謂牆倒眾人推。在晴雯被攆這件事上,王夫人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冷血無情,還是耳軟心浮,過於輕信他人讒言。作為母親,王夫人擔心“通共一個寶玉,就白放心憑你們勾引壞了不成”,乃人之常情。

對於經歷過喪子之痛的王夫人來說,寶玉的身體安康和名譽明白,是她最在意的事情。尤其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王夫人也無法擺脫男尊女卑的等級觀念。為了維護兒子,攆走有勾引之嫌的丫鬟,也是無奈之舉。

那麼,王夫人的善良仁厚展現在哪些方面呢?

其一,憐貧恤老,善待劉姥姥,救助賈代儒。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時候,本就是為了打秋風而來。王夫人雖未露面,卻讓周瑞家的告訴鳳姐,“今兒既來了瞧瞧我們,是他的好意思,也不可簡慢了他”。鳳姐在王夫人的授意下,接待了劉姥姥,並且接濟了二十兩銀子。

後來劉姥姥揹著瓜果蔬菜來報答賈府的滴水之恩時,因為投了賈母的緣,劉姥姥遊覽了大觀園。劉姥姥此行,受到了賈府上下所有人的喜愛,臨走的時候,王夫人自己就給了劉姥姥一百兩銀子,讓她回去做生意、置田產,可謂考慮深遠。

而面對急需人參治病救命的賈代儒,王夫人令鳳姐稱二兩送給他。鳳姐推說找不到的時候,王夫人則勸說她到寧國府去找,“吃好了,救人一命,也是你的好處。”如此善舉,無愧於脂硯齋 “王夫人之慈若是”的美譽。

其二,愛憐幼小,厚待金釧兒家人,心疼賈府小姐。

金釧兒自殺之後,王夫人傷心落淚,也後悔莫及。畢竟,愛子心切的王夫人,本意也只是將金釧兒攆出賈府。因而王夫人厚待了金釧兒的家人,打賞了五十兩銀子,並且以自己的親外甥女寶釵的新衣給金釧兒妝裹,還派僧人唸經超度。

五十兩對於賈府來說看似就九牛一毛,看實際上已屬於厚葬。要知道,探春的舅舅趙國基去世,賈府也才給了二十兩的安葬費。同時,王夫人還打賞首飾給金釧兒母親,並且讓玉釧領姐姐金釧兒的月例,從了有了雙份工資。

後來抄檢大觀園,鳳姐提議將小姐身邊的丫鬟進行裁減。王夫人大為反對,甚至拿以前黛玉母親賈敏作對比,說這些姊妹只不過比別人家的丫頭略強一些。王夫人提出,“如今我寧可省些,別委曲了他們。以後要省儉先從我來倒使的。”

其三,愛護寶玉,關心黛玉,對待賈母也是孝敬禮讓。

在賈母眼裡,王夫人雖然過於木訥,但卻是孝順的兒媳婦,在薛姨媽面前也曾誇讚,“你這個姐姐他極孝順我”。平日裡,晨昏定省,伺候吃喝,王夫人也從來不敢怠慢。因為鴛鴦抗婚而無辜被罵,王夫人也恭敬守禮,“不敢還一言”。

對於外甥女黛玉,王夫人也並非不聞不問。知道黛玉體弱多病,王夫人也噓寒問暖,詢問黛玉,“你吃那鮑太醫的藥可好些?”黛玉需要吃人身燕窩養身,擔心他人閒言碎語,卻從不懷疑王夫人會介意。可見,王夫人對黛玉也算不錯。

至於寶玉,王夫人自然是萬般憐愛。不管是寶玉捱打,還是寶玉出家,哭得肝腸寸斷之人,非王夫人莫屬。即使平日裡少言寡語,王夫人對寶玉的關愛一點不比賈母遜色。面對有損寶玉清譽之事,王夫人不惜擔著罵名也要保寶玉周全。

總之,也曾天真爛漫的王夫人,經過了歲月的洗禮,活成了兒子最不屑的“魚眼睛”。即使如此,沉默寡言的王夫人,也從來不是冷血無情之人。她只是將這些深情隱匿在庸常生活的靜水流深裡,時常寂靜無聲,不被發覺。

而一旦風雨大作,王夫人則會憑藉著自己的善良本性,幫助那些該幫助的人。而面對自己最為心愛的寶玉,王夫人難免愛子心切,有時難免耳軟心浮,有失偏頗。經歷過生離死別,王夫人青燈古佛之下必有菩薩心腸。


此箋


我是鈺姐,我來回答。

一、如何看待人格特徵

王夫人也是個有爭議的人物。有的認為她整日吃齋唸佛,有副菩薩心腸;有的認為她冷血無情,比如對金釧,對賈環,甚至對晴雯等;有的則認為她偽善,表面上正人君子、極其善良,實則虛偽、冷酷或殘忍。

鈺姐認為以上評價都不太客觀。曹公對《紅樓夢》各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比較經典的,且人物性格還都比較複雜,對於王夫人的塑造也一樣。鈺姐認為不能因某方面的性格特徵而判定這個人,而應結合具體情況來分析。

曹公書中多次提到王夫人善良厚道,但她同其他人物形象一樣,也有正邪兩賦的特點,也就是不會冷酷無情,但也不會極端善良。畢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人。

二、王夫人的性格成因

王夫人出生顯貴,是金陵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王家。她年輕時是個性格直爽的女孩兒,劉姥姥形容她“著實響快,會待人,不拿大”。可見王夫人那時是個對人極好、沒有架子又很爽快的人。

後來,王夫人嫁給賈政。長子賈珠早逝,女兒賈元春又早早入宮,去那見不得人的地方,王夫人與賈政夫妻感情漸淡。書中提過幾次,賈政與王夫人談完話後就去趙姨娘處歇下。所有這些讓王夫人性情日漸改變,賈母認為她話少、不大顯好。王夫人便把精神寄託在俸誦經文、一心向佛上。

因為長子離逝、元春不在身邊,與賬付感情淡漠,王夫人只得把所有心思放在次子賈寶玉身上,既當他是掌上明珠的愛護,又讓他考取功名、出人頭地。因此對寶玉的教育也是相當嚴格的。

三、王夫人的正邪兩賦

王夫人絕不允許任何傷害寶玉的事情發生,因為他身邊只有寶玉了,她得好好教育他。包括她認為的金釧勾引了寶玉、晴雯教壞了寶玉等等。金釧伺候她多年,算是她貼心的心腹,但她痛恨金釧行為,認為她“教壞爺們”,要攆走她,最後逼得金釧跳井死了

但後來王夫人聽聞金釧死訊後就後悔了,覺得是她自己間接害死了金釧而有些自責,最後經過薛寶釵的勸說和送東西,才讓她略略寬慰些。從這裡,可見王夫有“狠”和“善”的兩面,並非僅僅“冷酷無情”。

繡春囊事件後,王夫人認為有必要整頓大觀園風氣,她先從家裡自殺自滅、殺雞敬猴開始,以正視聽。因聽信王保善家的讒言說晴雯如何不好,她便命人將三日水米未進的晴雯從炕上拖下來,架出怡紅院。她卻和賈母說,因為晴雯得了女兒癆,必須送出大觀園。

既而她開始大刀闊斧,趕走怡紅院一大半人,比如丫環四兒、芳官和其他小戲子等,還特意叮囑襲人好好管理其餘的,只為讓賈寶玉周圍清淨、乾淨。這也能看出她的愛子心切,雖然行為有點過激,但也是站在母親角度層面,我們也能理解

王夫人在“揚善”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比如對寶釵、黛玉、湘雲、寶琴等,都能做到關愛有加,雖然不喜歡年輕人的熱鬧,也不參與小輩的嬉鬧,卻仍然會給予經濟上支持。比起邢夫人的勢利和吝嗇,她簡直就好太多了。

比如賈瑞病危,她命鳳姐趕緊送人參,鳳姐百般推說沒有,她還是讓鳳姐想辦法籌集。這裡脂硯齋對她有評語:“王夫人之慈若是。”還有在鳳姐生病期間,王夫人破格提拔不是她親生的探春來管家,還信任李執和寶釵,讓她們協助探春打理大觀園。可見她是沒有任何私心的。

結語

綜上所述,

王夫人有正邪兩賦的人格特徵,她有冷酷無情的一面,也有極度仁慈的一面,這是她性格中的兩面性,但大體看來,我們還是很讚賞她人性中的善良。

《紅樓夢》中的很多人物形象都是如此的。人性本來就是很複雜的,都有善惡兩面的雙重性,我們不能只看其人性中的一面,而否定其另一面,那樣會有失偏頗、缺乏客觀性。

(END)


鈺姐的書齋



王夫人是中文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故事主角賈寶玉和十二釵之一的皇妃賈元春之母,賈政之妻,是榮國府掌權管事的家長之一。

王夫人:賈政之妻,京營節度使王子騰之妹,與薛姨媽是一母所生的姐妹。她雖是賈家的二兒媳,也不太說話,但深得賈母的信任,是賈府的實權派。


她年事已高,把大權交給自己的侄女王熙鳳。不過,一些大事鳳姐仍須向她請示彙報。此人是個“善人”,時常吃齋唸佛。可是她心並不善,甚至很惡,她虛偽殘酷。

丫環金釧和寶玉的一句玩笑話,就被她一個巴掌“打得半邊臉火熱”,還把她攆了出去,致使金釧兒投井身亡。金釧兒死後,她卻流下偽善的眼淚,並向寶釵說,金釧兒前日把她的一件東西弄壞了,一時生氣,打了她兩下子而已。


寶玉的丫環晴雯,只因她蔑視王夫人為籠絡丫頭們所施的小恩小惠,又遭到她的殘酷報復,在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況下,硬把她“ 從炕上拉了下來”,攆出大觀園,當夜就悲慘地死去。


但王夫人向賈母回話時卻說晴雯又懶又淘氣,且得了女兒癆,才把她送出大觀園的。僅小小的繡春囊事件,她就指使抄檢大觀園,結果害死司棋、潘又安,逼走入畫,趕走四兒,遷散芳官等十二個小戲子,“悲涼之霧,遍被華林”,青年一代遭到了巨大的摧殘,王夫人實是元兇。

此人又非常主觀武斷。邢夫人把繡春囊交給她,她不調查,不研究,就一口咬定是鳳姐的。以紅學家的研究,黛玉之死有很大的可能與王夫人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乃是一個面善心不善的歹毒之人。


藍顏經典老歌音樂視頻


你好,我是國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麼一個社會現實。越是做盡了壞事殺人害命,吃人吸血的魔鬼,越是吃齋唸佛。而那些成天屠狗殺豬,疲於生計的老百姓卻很少吃齋唸佛。因為後者從來沒有做過什麼虧心事,憑著良心生活。所以他們不必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懺悔。也就不必吃齋唸佛,求得什麼心理上的安慰。但是前者就不同了,他們時時刻刻處在野獸群中,和野獸一樣違揹著人性生活著。所以他們的心裡很不安,生怕會遭報應。所以只有吃齋唸佛尋求一點心理上的安慰。

如此分析,就可以知道王夫人之類的是一些什麼人了。當然在現實背景中也可以很看清楚王夫人的為人。可以一巴掌打死無辜的金釧,可以因為礙眼就把一個毫無罪過的丫鬟攆出去害死。而且還在人前背後的裝人。

王夫人雖然不是寶黛愛情的破壞者,但至少也是填柴人。就像老太太也是吃齋唸佛,貌似仁慈了一輩子。可是一關自我利益,什麼天理人倫都可以拋掉。自己的大兒子多麼缺德他還是縱容了自己的兒子幹壞事兒。明明賈蓮幹了有悖人倫的事兒。他卻一句不是什麼大事兒了了?

所以一切既得利益者的仁慈都是虛偽的!只是為他們自己尋求心理安慰,沒有人真正的為天下蒼生考慮過哪怕一絲一毫!


國風1974


榮府媳婦中王夫人的地位僅次於史太君,負責內務決斷。她處理事情完全是依據當時的道德觀念。在那個名聲至上的時代,丫鬟們又正值青春期,她不得不擔心。特別是園子裡撿到春宮圖,這玩意放到現在也是官方禁止的!加之她對兒子身邊的丫鬟早就不放心,一直沒找到處理的理由。偏偏下人舉報,開除員工的機會來了。於是俏丫鬟抱屈夭風流,留給讀者無限惆悵,電視劇也大肆渲染這段。王夫人不是無情,是無奈。


楠溪易1997


王夫人並不是冷血無情。


她對下人相當縱容,所以她的房間裡才會“人多心壞”,趙姨娘才會有那麼多非分之想,才會有老媽子上來告倒怡紅院的丫鬟們公報私仇。


如果換了鳳姐和探春那樣的厲害主子,僕人上來回個話都要小心謹慎,哪敢上前告密呢?


也因為王夫人對下人縱容,彩雲可以與賈環偷情,偷東西。金釧光天化日敢叫寶玉吃她嘴上的胭脂。這些都是王夫人平時就默許的。


王夫人對人也非常慈善,劉姥姥每次來打抽豐,王夫人都是真金白銀地給。賈瑞生病求人參,王夫人也給得大方。齋僧供道更是平常。


家裡要遣散小戲子,王夫人不要錢,免費送走她們,不肯走的就留下,即便是後來趕走芳官,也不忍心她直接出家。


金釧死了,她懊悔自己攆走她太急,趕著賞衣服銀子,還在賈府財政緊張的情況下給玉釧雙份兒工資。


她對黛玉和三春也不錯,迎春在婆家受氣,願意向她傾訴,黛玉也願意跟她撒嬌。


鳳姐愛吃醋,她替鳳姐名聲擔憂。賈珍找鳳姐料理喪事,她怕鳳姐沒經驗,先跟她商量。

總之,王夫人“菩薩”的外號不算浪得虛名。她雖然有點兒笨,不會主動想到關心別人的好主意,可一旦有現成選項,她通常會選擇那個比較慈悲的答案。多數情況下,只要不涉及有關寶玉的事情,她都是很好說話的。


雖然她也做了一些殘忍的事,但是多半是觸及了寶玉的事,外加有人挑唆。她雖然慈悲,但不夠聰明,所以容易被人利用。


她的問題,不在於冷血、殘忍,而是她的平庸。


憑欄翠袖


《紅樓夢》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把讚美與批判巧妙的柔和在一起 ,含蓄地表達出愛憎是非,即使是嚴厲的批判也是飽含深深情的。

王夫人在書中被譽為“慈善人”,時常吃齋唸佛,如第30回薛寶釵就說過王夫人“是個寬仁慈厚的人”。第6回劉姥姥也曾談及王夫人“……如今上了年紀,越發憐貧恤老,最愛齋僧敬道,舍米舍錢的。”這樣看來,王夫人應是一吃齋唸佛,與世無爭的“慈善人”了。果真如此?可是我們在書中看到更多的是一個偽善之人。如第30回金釧被王夫人攆走,投井而死,本來是寶玉先挑逗金釧 ,金釧害怕糾纏下去驚醒王夫人,想要支走寶玉才讓他去東院“拿環哥兒同彩雲去”。可一向以“寬仁慈厚”的“慈善人”卻動手打了金釧一個嘴巴子,口裡罵到道:“下作小娼婦,好好的爺們,都教壞了。”最後“雖金釧兒苦求,亦不肯收留,”輿論的矛頭自然指向王夫人,但王夫人卻將責任推到了金釧身上。是金釧“教壞了”“好好的爺們”。事後對寶釵說:“你可知道一樁怪事?……誰知他這麼氣性大就投井死了。”金釧之死竟成了“一樁怪事”。彷彿金釧的死不是她逼的 ,而是由於自己氣性大,這不過是王夫人推諉之 詞,在晴雯被逐時,用的是同樣的理由,王夫人提到晴雯時說:“好好的的寶玉倘或叫這蹄子勾引壞了,那還了得。”晴雯是賈母為寶玉選的妾 ,王夫人一向看不上晴雯 ,只要有藉口,就下手,借繡春囊事件查抄大觀園,不攆走晴雯誓不罷休,這一切王夫人事前都沒有向賈母報告,尤其是逐晴雯,慌說晴雯得了癆病。王夫人明知晴雯是清白的,目的是用襲人替換晴雯,從而削弱賈母對寶玉婚姻的掌控力,拆散了“木石前盟”為“金玉良緣”鋪平道路。”


東籬ZWH


王夫人這個人物說她冷血無情是有些極端。

在賈府中,王夫人雖然對府中事務不甚打理,全權交於王熙鳳,整日吃齋唸佛,心地還是善良的,金釧之事雖說讓人非常氣憤,但事後王夫人也是非常內疚自責,這並不是裝出來的。其實,反過來一想,導致事情結果的最終原因還是在賈寶玉身上。起初黛玉到賈府之時,大家看黛玉甚是喜愛,但王夫人見她非常羸弱,“恐不是有壽的”,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寶釵進賈府。

整件事情其實是一個母親對兒子將來的維護,不能極端的去定義或否定一個人。


青雲逸仙


王夫人表面禮佛,多半是裝裝樣子。須知丫頭一旦被逐,結局是很悽慘的,等於是殺了他們一樣。


紅樹青山


王夫人再狠也允許丈夫納了妾還讓妾生兒生女,如果王夫人一直生不出兒子來,也許她不讓妾生也有可能吧。像王熙鳳她一直生不出兒子所以她也不準別人生。我就覺得如果讓她身邊的平兒生孩子好,平兒脾氣好又聰明,給她生總比防著外面那些野女人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