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久失業多久?焦慮嗎?

y1個人的海枯石爛


我是企業教練詹sir,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關於您的問題,我的回答是:

一、我的職業道路:1997-2016年,在第一家公司工作19年。

(一)第一次失業(原因是:主動離開):2016年1月-4月,2016年初離開第一家公司,有3個月在家帶孩子和學習。在第一家公司,於2015年下半年提交離職申請之前,因為在一個行業一家公司整整工作了19年,太熟悉一個固定的環境和運作方式了,對於外界的環境,是既焦慮、擔心又恐懼的。反而是提交辭職報告以後,離職交際期,心情感覺一下反而輕鬆了。在家的這3個月,給孩子彌補過去太忙缺失的陪伴(孩子2歲多),覺得是極好的事情,其他的時間都是學習過程中,狀態挺好的。

後面2016年4月-8月,在第二家公司短暫工作。2016年9月-2018年8月在第三家公司工作。第一、第二、第三家公司,都是與IT智能化行業有關的企業。


(二)第二次失業(原因是:老行業覺得沒有發展前景,選擇新行業創業--新農業、教育、選擇抓新的趨勢):2018年8月-12月。這期間,也不算完全失業,有副業在做(企業管理顧問)還是有收入的。2018年12月-迄今,跨行到一家主營農業、供應鏈的企業任職總經理,以合夥人的身份進入。


二、有關焦慮。兩次都是主動選擇,放棄了原來熟悉的行業,職場有一句話“跳槽窮半年,跨行窮三年”。目前主要的焦慮是選擇的新行業、新項目,很多東西要從頭來過,都還在培育期,還沒有形成穩定的收益。收入比之前少了一截。焦慮是經濟方面的,一段時間內還要去應對。

目前因為疫情,手頭上的項目、客戶,都還沒復工,影響也比較大。

對於未來,伴隨有焦慮,也充滿了希望。通過學習,提升自己,不斷前行,相信未來一定美好。

對我而言,目前:短期目標--保證穩定的收入、為客戶提供服務和創造價值、中期目標--繼續推進手上的公司、項目發展、長期目標--個人實現(企業教練)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我的回答會對您有幫助。謝謝。


企業教練詹sir


大學剛畢業那會,在第一家公司幹了一年多,覺得公司管理太老氣了,董事長思想頑固,不接受新事物,索性裸辭了。

接下來7個月沒工作。當時年輕,沒有太多壓力,想著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而不是被迫去隨便找一個工作。投了很多簡歷,當時堅定地要找人力資源方面的工作。

面試了很多家,有的是親戚介紹,有的是靠自己進入面試。有的想讓我做寫手,有的想讓我去當董事長秘書。最後找到一個大企業,做了人力資源。

當時沒找到合適工作的時候,是2011年。每天上網看看招聘信息,上網聽聽音樂,打理一下空間,別的也基本做不進去。父母也沒有逼我,不過後來覺得要是那時候學個技術也行。發展個愛好?或者把駕照考咯,都比在家待著強。

但人對未來沒有計劃,或者說不確定因素太多時,就靜不下心來。特別是,不知道這種情況要持續多久的情況下,很難不焦慮。

如果時間能倒流,我會和自己說,做點什麼吧,你有的是時間。別浪費了!

人們很多時候都以自己過往的經驗去判斷,正在經歷的事情卻不一定按以往的慣例來。每一次失業,人們都覺得很快就會有新的工作,但誰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呢?

焦慮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也不會帶來你期望的結果。重點是調整心態,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現在網絡這麼發達,有很多情況都能找到解決辦法的。認真對待每一刻,也許那裡就藏著機遇!


職場小葵


題主的問題我經歷過,最長失業長達半年,當然這個失業不是被動失業。而是因為本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於工作的選擇有著自己的標準和條件,在很多談得不錯的企業都給了機會,但筆者最後都放棄了。

但不管怎麼說,失業是真的,前後時間差不多六個月。

長時間的失業,肯定焦慮的,只不過是焦慮的時間有長有短。

個人認為失業不可怕,焦慮也不可怕,最可怕的事就是失業者本身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不知道自己有什麼,缺什麼,走什麼路,去哪裡?

聽起來筆者說的有點像哲學問題。但實際情況就是如此。

在這裡筆者想對沒有失業、即將失業或正在失業的提出幾個建議。

一一定要有存儲。沒有物質準備,憑什麼你能失業?

這個物質準備對於沒有結婚的人,個人覺得在存款方面至少五萬起步,結婚了有家庭的人這個就要翻倍了,當然柴米油鹽醬醋茶煤氣水電網絡等開銷至少存夠半年的。

如果你沒有這方面準備,如果沒有什麼情況。千萬不要主動失業。

二平時必須注意人才市場動態,特別是中高層人才,還必須經常與獵頭公司保持聯繫。經常刷新網絡簡歷,經常跟以前的同行溝通交流,需要聚會的可以適當參加,特別是專業聚會。

三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失業,都要主動提前跟父母和女朋友老婆孩子溝通,詳細跟他們說明情況。

除了這些方面,在失業過程中,筆者認為還需做以下幾個方面事情。

一是加強學習,特別是要利用失業時期把自己的短板補齊;多閱讀。並做好讀書筆記。另外,也可以把自己副業拿起來,也可以把自己的興趣愛好拿起來,更可以做一些創業的嘗試,說不定可以找到自己另外一個春天。

二是加強身體鍛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失業了生活工作規律就沒有了,因此這個時候必須有個良好的習慣,有明確的作息時間表,並注意飲食營養,調理好自己的身體;

三多陪伴親人。特別是工作起來沒有休息時間和假期的職業從業者,既然失業了,就多陪父母老婆孩子,多指導孩子學習,多陪他們外出遊玩。


非知名作家心河黎


失業後,焦慮與否,要看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是否可以為著目標在努力。若是沒有明確目標,而又無所事事,玩不過一個月,就會焦慮萬分。分享我的經歷,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大學畢業之後,在體制內工作了11年。2017年,算是在裸辭的狀態下離開第一份事業。到找到第二份事業,中間隔了整整半年。但是,我不是在虛度光陰,而是不斷在學習和尋找方向和方法。

2017年5月,正式離開體制單位,回到家裡。頭兩個月一直在思考,到底要找什麼事做?打工還是創業?創業的話,該如何選擇行業,該怎麼起步?加之,之前報考了一級建造師考試,一邊思考一邊複習備戰考試。不管在任何情況下,一定不能讓自己閒著。特別是思想、思維,一定要在運作中。

國慶之後,迫於還沒想清楚創業的事,而找了個工作先上班。直到一個月後,遇到了某兒童教育機器人的創業項目,人工智能的趨勢和兒童教育的大市場,把我吸引了。一個星期時間,辭掉工作,全力以赴運作這個項目。整個人才從低谷的狀態中走出來,一直到現在,這個項目運作逐步走上正軌,越來越好。

回想我這個經歷,有幾點總結:

1、不要怕改變,不要恐懼未來。雖然從體制內裸辭,但是一直抱著改變自我、不斷學習的態度,對未來充滿信心。

2、不能讓自己閒著。不管是學習,還是暫時工作,一定要保持行動在路上。隨時瞭解社會發展最新態勢,掌握時代發展機會。

3、看準方向,一定要快速行動,不能猶豫不決。就算有問題,也要在行動實踐中去解決問題。想是想不明白的。

送你一句話:要勇於挑戰舒適區,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冒險。



不一樣的斌哥


最多的時候一年,不過那個時候並不急,甚至很愜意.那個時候我和一個同事在工廠裡上班,幹了好幾年後,我們倆個都攢了不少錢.我們一個宿舍的.就一起辭職,合夥租了一個房間,是那種小區裡,房東把房子隔成了四間,每間240元.我們兩個每人僅僅120元.手頭有錢,有好朋友陪著,而且還年輕,沒結婚,沒其他壓力,主要工廠暗無天日生活好幾年,現在就想好好放鬆下,我們整整玩了八個月.一起玩英雄聯盟,那時候很多人還不知道這個遊戲.一起去旅遊,去海邊,去爬山,兩個人一起圍著這個城市跑步.那時候度過了我大學畢業後最快樂的是時光.


安城小石


生老大8個月斷奶,10個月上班,老是怕在家呆久了會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一直到生老二又不上班了,老二一直帶到3歲才工作,因為孩子爸爸不在家,家裡老的小的指望我一個人,加上孩子老是動不動就生病,現在孩子5歲,我又不上班了,說實話我心裡真的挺失落的,好不容易準備闖出一片天,闖到一半又斷了,因為老公投訴了,老是兩地分居不好,哎


手機用戶50748266781


我已經失業半年多了。剛開始的時候感覺還可以。天天在家不用每天早上起那麼早,都是睡到自然醒。這樣的日子不知不覺過了半年,時間久了還是想去上班,天天在家待著人都頹廢了,然而現在工作不好找,,想找個自己喜歡的工作更難。如今晚上常常失眠,焦慮,在想不工作該怎麼生活?怎麼辦?


牛牛在攀


大家好,我的回答是,失業久了一定會有焦慮。


一,我要告訴你一句話,如果想毀掉一個人,就讓他閒下來。
看看這就話的份量。
二,之前我看過一篇有關報道,就是一個財務完全實現自由化的兩口子,辭掉工作,就世界遊,大概有半年的時間,他們倆就停止了腳步,都感覺越過越沒意思,到哪裡都提不起精神來,他們意識到了工作消耗時間的重要性。
三,如果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長時間的失業就不是用焦慮能概括的了,就是壓力和無形的緊迫感了。
四,我個人建議你,在失業期間多方面的調整,一是心態上,身體上,方向上,你從事的專業上,豐富自己,迎接下次就業更好的自己。
願你好運,如果沒有,希望你在慈悲中學會堅強
願有很有人愛你,如果沒有
希望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加油,相信自己,從內心相信自己困難只是暫時的,日子和前程越來越好。
謝謝,希望能幫助到所以暫時失業,而在焦慮的朋友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540005b94580a4917d\

倔強的弱者阿光


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就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希望以下為大家分享一這個問題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失業兩年 因為自己大學畢業以後一直都是幹本專業的工作 超級不喜歡後來就裸辭 然後備考考研換個自己相對喜歡的專業 後來沒有考上 在考研的日子裡 每天倒是過的很充實 生活規律七點半起床 十一點睡覺 偶爾會懶一下床 偶爾會喝次大酒 唯一的缺點是沒有收入 考研失敗以後就比較難受 一是要不要準備二戰 二是要不要繼續工作 工作幹哪個方向 就很迷茫 然後焦慮 每天都熬夜 生活也不規律 有的時候有了面試也不想去 就直接打電話拒絕了 就這樣日子持續小半年 整個人狀態都不怎麼好 卑微 弱小 等等 後來呢 我一個朋友 說家鄉有發展機會 並且公司前景不錯 就通過這個消息 然後應聘了 一個自己不討厭的工作的 到現在還沒有轉正 整體感覺不錯

導致迷茫焦慮的原因是沒有目標和對未知的恐懼 個人建議 找自己不討厭的東西來做 做起來之後 你才能知道你是否喜歡 也不要恐懼 任何工作 都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難 只要能進入 自然就可以勝任 如果你勝任不了面試的時候是不可能通過的 你要相信面試官的眼光 基本的選人能力都還是具備的

曾經的我因為焦慮過度出現了各種緊張心臟神經關能症幻覺恐懼到了極點等等生理反應,一度什麼也做不了整整躺了一年多,最終戰勝了自己、自己也有所覺醒開吾所以今天能在這裡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快樂的。一個人不是失業而焦慮的,而是焦慮導致了自己的失業,要相信自己就算當下失業也會找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失去了一份工作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明明之中自有安排,一份新的工作新的朋友在等你,如果你當下失業了快去追尋吧!一切的一切在等你!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個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生活,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快快樂樂成長,謝謝!


走向30歲時


現在已經焦慮了,從過春節前到現在已經這麼長時間沒有收入了,一直以來都是零收入,甚至一直在支出,我也快頂不住了。

現在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很晚才能入睡,每天都是翻看手機想要找到掙錢的門道,可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可以做的工作一個都沒有。

當一個人每天看著自己的收入在一點一點減少,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煎熬呢?所有打算都在這場無情的瘟疫面前變得那麼憔悴那麼的不值錢。

早上起來看著明媚的陽光,帶著些許的憂傷從東面大海行中清醒,只能無聊的打開手機看看時間,感嘆的說一聲“又是一天來了,今天起來做點啥呢?”

從起來到中午都在琢磨做點啥中度過,最後等到太陽過了午,飯也吃了不少,就是沒有想到做些什麼。

只能無奈的帶上口罩在村外的地裡溜達一圈,又灰溜溜的回到家。如果自己這一天不出去溜達一圈估計人都憋出心理疾病了。

突然能夠想到家裡有活沒有,那麼估計人的精神頭一下子就提了上來,暫時把焦慮的情緒都化作烏有。

本來可以做一天的活計,可偏偏要做上兩天甚至三天都有可能。這種狀態及其的不正常,估計在家再待一段時間,整個人就會廢了。

也許等這場疫情過去,估計有很多人幹工作都會養成懶散的毛病,要不就是早吃些鎮定藥劑才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