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線上教育會成為主要教育模式嗎?

室野Shinye


大膽的說,線上教育必然會成為主要教學模式,但還會有更多形式的線下輔導做補充,共同構成未來的主要教育模式。

~~~~~~~~~~~~~~~~~~~~~~~~~~~~~~~~~~~~~~~~~~~~

回顧人類教育發展史,就是一個從集中大分散、再由分散到更高層次集中的發展過程。

1、在我國古代,孔子開創有教無類的教育創新之前,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受教育,也只有皇族指定的人才能做教師,當然教授的內容也僅限做貴族所需要的那些東西了。

這樣的教育形式,無論從內容到模式上都是高度集中的。

自孔子開創平民教育創新後,各種私塾、義學大量興起,不僅接受教育的人數大量增加,而且教授內容也是百家爭鳴,你愛聽孔老師的課就去聽孔老師的,他覺得李老師講的更有道理就去聽李老師的。

這樣的不斷分散的教育模式,對普及文化內容、提高社會整體教育水平、促進各類人才的自然生長都是非常有利的。

2、自秦漢以下,社會完成了大一統,百家爭鳴的文化發展需求讓位於穩定發展,於是自秦的焚書坑儒到漢的獨尊儒術,延續到唐完善了科舉制——天下讀書人參加統一的考試來選拔人才。

這樣,就又在高層次(更多人受教育、教育內容更豐富)上完成了從教育目的到考核形式的再次集中。

而自宋開始的資本主義萌芽,特別是明清之後中原經濟發展開始逐步落後於西方工業革命後的國家、甚至開始落後於東臨日本後,廢除科舉制、海外留學又成為很多有志之士的選擇——從教育內容到形式、再到選拔標準,再次完成了一次從科舉制式的集中到百舸爭流式的分散。

~~~~~~~~~~~~~~~~~~~~~~~~~~~~~~~~~~~~~~~~~~~~~

從上述集中分散再集中的過程可以看出,教育發展趨勢最終是要為文化發展服務的,選擇集中還是分散的根本目的還是在於選擇更多數量的選拔人才還是更多質量的湧現人才。

恢復高考制度也已經40多年了,統一教材、統一大綱、統一考試的高度集中教學模式,已經顯露出很多弊端,而且在教學模式無法實質性突破前,通過改良高考制度(如自主招生的試點)成效並不顯著。

而線上教育的最大好處,是可以低成本的讓更優秀教師教授的同一門課程、在統一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教學成果,突破了線下教學模式對優秀教師總量上的制約。

所以,未來教學模式上,在有線上優秀教師教學的競爭下,平庸、刻板的教學方式、教師將面臨必然的淘汰過程,線上教學也會成為更多學生的選擇、再成為更多學校的選擇。

~~~~~~~~~~~~~~~~~~~~~~~~~~~~~~~~~~~~~~~~~~~~~~

但線上教學模式的優勢也同樣是自己的弊端——一個優秀教師可以同時給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學生上課,那麼對具體學生的教學滲透能力必然無法一一到位,這樣就更需要有線下教師的輔助教學、在優秀教師統一教授的基礎上對具體同學的具體情況給與有針對性的線下輔導,從學校角度看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本校的教學質量。

所以,現有教師即使自身教學能力與優秀教師相比稍微遜色一些,只要還有自身優勢(如更瞭解本班學生、更善於將教育心理學運用在課外),將來的主要教學模式可能改變,但輔助教學的新方式仍會讓他們有充分的發揮空間。

未來的基層學校,可能大部分的主要課程會由線上優秀教師的教授為主,但需要動手的課程、需要同學間互動的內容、需要線下鞏固的內容則必然由在這些方面有經驗的老師在線下承擔——而當考試大綱更貼合人才選拔、高考形式更多樣化後,上述線下的工作內容、比重也會不斷增加。

~~~~~~~~~~~~~~~~~~~~~~~~~~~~~~~~~~~~~~~~~~~~~

所以,個人認為,線上教學的教學模式將會成為未來主流。

但線上教學配合線下輔導的學校教育模式,才是更完善的教育模式。


理得心安


作為一名教培機構創始人,我認為線上教育不會成為主要的教育模式,但也彌補了傳統教育的不足。

首先,從教多年,我覺得教育是件很嚴肅、很神聖的一件事,教育講究三位一體(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老師不僅僅給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培養。老師的三觀是不斷的通過教育的交往給學生輸出的。

其次,交往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是群居動物,交往方式往往體現了或者影響了人的生活方式,情商和智商。交往中,可知道這個人有沒有原則?三觀“正不正”?現在最廣的教育模式是班級授課制。一個班級中會有各種家庭、背景、環境和各種性格的人,每個人也在相互影響。這也是環境對教育的巨大作用,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擇名校,無不說明環境也可以造就人才。線上教育缺少面對的交往,孩子成天面對電腦,缺少交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無好處。

最後,線上教育更多時候適合自覺性強、學習習慣好的的學生。比如:學習習慣好的學生,會自覺按照老師的要求用電腦互動,學習習慣差的學生雖然被家長強制按到電腦面前,但有沒有聽進去、作反饋就不得而知了。不像在學校,老師在學生面前,學生不敢開小差,有什麼風吹草動老師也可以及時制止。再比如體育鍛煉方面的課程,人多樂趣也多,在家裡學生缺少監督與同學的帶動,一下就鬆懈了。

當然,無可厚非的是,線上教育可以彌補線下教育因為師資力量不足,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可以讓人人享受到教育公平。不管時代如何發展,我們應該正確看待教育模式的利弊,爭取讓更多人受益。


珏媽開講


第一,學習非常方便,不限時間不限地點隨時隨地學習。不管手機、平板還是電腦都可以輕鬆高效的學習。

第二,學習成本低,由於線下培訓機構(線下也有他的優勢,這裡只談線上),動則上千的培訓費用,讓許多同學望而卻步。然而在線教育,只要你有清晰的辨識優質教程與否的能力,則付出較低的費用,獲得完整的學習機會。

第三,大家可以充分的利用起碎片時間,目前上班族既渴望學習知識,又要顧慮養家餬口,所以時間上就非常的緊張,線下學習是很難長期進行的,然而在線教育,目前有很多的晚間直播時間以及大量的錄製完成的教程,那上班族可以充分的抓住學習時間,提升自己的能力。





夫子田


肯定不會,線上永遠不可能代替線下教學。以前可能還比較有興趣想嘗試一下,通過疫情這段時間孩子的網課情況看,學習氣氛,效果咱就不用說了,大家都懂,網課太損孩子的健康了,自控力強的眼睛受不了,自控力差的不如不學,還耽誤時間!如果說好處,就是不需要來回跑在家就可以學,如果有模塊不清楚的可以取捨學習一下!


爬藤L


將來線上教育不可會成為主要教育模式。

一、面對群體不同

線下交易適合於基礎教育。線上教育適合於成人教育。

二、教學方式不同。

線下具有針對性,線上更具有廣泛性。

因此兩種教學模式各有千秋,只是現階段,線上教育會有一個暴發性增長,不可能成為教育主要模式,只能是輔助模式。


破風騎遊


大膽預測將來的教育是線下教育與線上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師生同時參與課堂,教師可能是課代表角色,一會要召集大家,一會同大家一起討論,一會要檢查同學的作業,一會要替同學答疑。


數中取樂


不會的。因為人是需要情感、需要交流的,線上教育有他快捷方便的一面,但是他缺乏線下的互動、協作及細膩的情感經驗,線下不僅師生互動,還有生生互動,同伴之間的協作,情感的需求,同齡人的互動和相互模仿學習,這都是線上教學達不到的。


拾撿教育點滴


是的,人類的進化方式更多的是迴歸自性,個體,人們都專注在自己,變得越來越沉浸,這將對教育帶來新的機會,線上教育,全球一體化,這的確是趨勢,生命設計系統裡,這個是大趨勢



人類圖探索


我覺得基礎教育不會,這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學習的主體是孩子,自控能力比較差,還得家長監督,很多家長要工作,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教學質量沒法保證,我覺得成年人線上教育還可以。


jocelyn2020


線上教育會有很大的市場,但是線下教育不可能被取締,線上教育市場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