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怎樣把貌美如花的兒媳婦變成自己老婆的?

吳昆華


霸佔兄嫂、娶小媽,大唐天子們在搞這類儒家傳統中有悖倫常的男女關係方面,素來駕輕就熟。唐玄宗“扒灰”媳婦楊玉環的套路,靈感大概來自他爺爺唐高宗。

開元十二五年(737),武惠妃費盡心機為兒子壽王李瑁謀劃太子之位失敗後,在憂懼之中死去。

唐玄宗的感情生活進入了一段空窗期,成日表現得鬱鬱寡歡,對後宮佳麗失去了興趣。這時候有人進言說壽王妃楊氏“天生麗質”,唐玄宗便打起了兒媳婦的主意。

史籍關於這段記載十分靈性。《舊唐書》曰:“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見”,避而不談楊玉環唐玄宗兒媳婦的尷尬身份。相比較《舊唐書》,《資治通鑑》就直白很多:“或言壽王妃楊氏之美,絕世無雙。上見而悅之。”

總而言之,或許真有進幸小人的“推薦”,感情生活空虛的唐玄宗召見了自己的兒媳婦,這一見,便再也按捺不住,篤定要不顧世俗倫理的約束要把兒媳婦據為己有。

在唐代這種社會風氣開放的朝代,帝王納妃並不強調妹子們是不是清白之身,或者有沒有嫁過人。對於唐玄宗而言,想要得到楊貴妃的第一步,就是解決掉“兒媳婦”這個身份。

雖然唐朝皇帝們跟兒子的感情歷來不怎麼牢靠,比如李淵和李世民,還有唐玄宗也一夜之間處死了三個兒子。但唐玄宗也不可無緣無故強制一對恩愛的夫妻離婚。

當時唐代有一大特色,貴族淑女們好“出家”做女道士,以此表達自己禁慾主義者的身份,這算是一種變相的不婚(當然大多數女道士們成為政治交際花)。而對於已婚女子而言,則算是一種比較另類的離婚方式。

是故,唐玄宗解決楊貴妃“兒媳婦”身份的方法就是讓她出家為道姑,藉此恢復“單身”狀態。至於理由麼很簡單,以為自己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讓其出家看起來也蠻有道理的。

可憐竇太后都死了47年了,還要被自己的兒子利用。唐玄宗對母親的孝道真的也是讓人無話可說,為逝者“祈福”這種毫無節操的事情他也能幹得出來!

開元二十八年(740)十月,唐玄宗下旨楊玉環“宜度女道士”,賜道號“太真”,開始了“修道”生活,算是正式與丈夫李瑁離婚了。

掩耳盜鈴的事情雖然荒唐,但做起來也需要一個過程。楊玉環去做女道士,社會輿論也需要幾年的功夫來消化,逐漸淡忘其“壽王妃”的身份。

唐玄宗用了5年的時間,讓一個單身的“楊玉環”以新的身份走進大眾的視野。但在此之前,唐玄宗還有一件事情要解決,那就是讓壽王再娶一個王妃。

這麼做的用處有二:

其一,安撫被迫“離婚”的壽王,讓他恢復正常的婚姻生活,不至於對老爹生出怨懟;

其二,有了新的壽王妃,自己納楊玉環為妃的社會反響就不會太激烈。畢竟對於大多數吃瓜百姓而言,誰又知道壽王妃是誰呢?

天寶四年(745)年,唐玄宗下詔冊封左衛勳二府右郎將軍韋昭訓的三女兒為壽王妃。冊封了新壽王妃後,唐玄宗便火速立“太真娘子”楊玉環為貴妃,正式完成了這樁有悖倫常的“扒灰”婚姻。

唐玄宗立楊玉環為妃,從有意到完成,歷時8年左右的時間。

如果從時間上來看,唐玄宗的耐心其實也算蠻好的。娶兒媳婦這種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做得讓人無可挑剔。在皇權至上的時代裡,唐玄宗只需要一個“過得去”的“過程”,也算是給天下臣民們一個交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