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祕”接站人員

  2月19日,農曆正月二十六。一場春雪過後的濟南站,正安靜的沐浴在帶著一絲暖意的陽光下,不同於以往的喧鬧,站前廣場上行人寥寥,只有廣播一直在循環播放提示旅客接受體溫測量的安全告知。自濟南市實行到濟旅客統一接站服務以來,各區縣在濟南火車站成立專班,引導到站旅客接受體溫測量後經地下通道進行統一分流。全副“武裝”、嚴查細問、高舉引導牌…各區縣“代表隊”式的接站格外整齊有序。

  今天,愛濟南記者走近區縣“神秘”接站人員,用鏡頭記錄這些外地來濟進入各區縣旅客的第一道“把關人”。為了讓旅客放心、安心回家,在嚴峻的防控形勢下,這群特殊的“接站者”開啟了日夜的守護,用責任與擔當築牢疫情防控的鐵壁銅牆。

  沒有人天生就是英雄。之所以無私,之所以無懼,只是因為在他們心中,群眾的生命安全高於一切。

  沒有人不會被這付出動容。在接站處,在分流點,我們看到了更多感激與包容,觸摸到了更多愛的溫度。

歷下區

精準分流管控
守住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2月9日晚,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連夜出臺8條措施。歷下區第一時間響應,星夜緊急從區住建局、城管局、財政局、商務局等單位抽調40名精幹力量,分別駐紮濟南站、濟南西站和濟南東站,全面做好人員轉運工作。

  為確保人員能夠及時高效分流,歷下區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成立工作專班,科學設置臨時分流點,細化工作流程,明確責任主體,落實車輛和物資準備等工作。同時,通過視頻會議形式向全區各街道分解工作任務,確保人員分流各項工作落實落細。臨時分流點24小時運行,區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和各街道安排專人輪流值守,確保每一名返濟人員都能及時轉運。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從確定臨時分流點位置到完成場地清理、工作人員和車輛到位,歷下區僅用3個小時就完成了臨時分流點的設置,並開始正常運行。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對各火車站轉運至此的人員進行信息核實後,交由所轄街道分批次轉運回相應社區,再由社區安排專人陪同回居住地進行14天的居家隔離。整個過程都採取了嚴格的監控和防護措施,並實時做好消毒工作,確保疫情不擴散,堅決守住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記者結束採訪離開時,臨時分流點依舊燈火通明,工作組和街道的工作人員們還在緊張有序的忙碌著。

槐蔭區

“疫”路有我
守護您回家的路!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當前,全國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槐蔭區按照濟南市的統一部署,於2月12日17時起,派出精幹力量加入鐵路旅客分流轉運工作,對所有經鐵路到達濟南的旅客,實行統一接站、有序分流。自此,火車站、公交樞紐等重點點位,有一批人,他們奔波穿行,無懼感染。旅客們親切的稱他們為“硬核接站員”,嚴把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暢通您“回家”的路。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據瞭解,槐蔭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槐蔭區選派104名優秀幹部守候在分流點,他們分三班,24小時守望返程人們的歸途,雖身穿隔離服,但他們依然熱情服務,“至今已在濟南火車站,濟南西站,大明湖站,新東站四個站點,共接待約3100人,並對應街道實行分流,確保每個人平安到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防護服、口罩、手套、引導牌”是他們的標配,“請登記下您的信息……電話、姓名、身份信息、居住地、工作單位,14天內曾去過什麼地方,現在要去哪裡……”是他們的一天說的最多的話,“不落一車、不漏一人”是他們一絲不苟執行的準則……累了就等沒分流乘客的時候,從凳子上站起來,伸個腰,比個贊,彼此加油。值夜班的時候,怕自己扛不住會打盹,就相互提醒,彼此監督,相隔著打打氣、鼓鼓勁、提提勁、醒醒神。 接站一線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有把回濟旅客安全送回社區,實現自我隔離,我們的工作才算完成,防“疫”工作關乎每個人的安全,在接站的過程中不能有一絲馬虎,雖然累點,但覺得很有意義。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記者現場瞭解到,對送至分流點的乘客會進行體溫測量、信息登記、物品消毒等“規定操作”,堅決阻斷外部疫情的輸入。“為確保與社區無縫對接,儘量避免旅客與他人接觸,槐蔭區在派出“硬核接站員”們的同時,還為他們協調、配備了專車,有序往返於各個站點,將每一位返濟人員送到所住社區,每運送一班旅客,便對車輛進行一次徹底消毒。”工作人員說,以上相關程序進行完畢後,由專車將乘客送往相應居住地並實行同步隔離,築牢返濟人員的安全防線。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分流不分心,隔離不隔愛。對於該項工作,來槐蔭轄區的旅客們都很配合。有人感慨,“哪裡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疫”路有我,守護您回家的路,為槐蔭區“硬核接站員”的熱心服務點贊,向他們致敬!

天橋區

24小時不打烊的火車站
讓每個人都能安心回家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濟南火車站是市區內旅客流量最大、最多的站區。自接到疫情防控命令那刻起,天橋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立即成立了火車站區域工作專班,由緯北路街道牽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區公安分局、區疾控中心、天橋醫院、濟南火車站等單位共同組成了“火車站區域疫情防控指揮部”,實行24小時值守制度,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旅客分流等工作。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由威海方向駛來的列車到達濟南火車站,車上下來一位特殊的乘客——剛剛刑滿釋放的徐女士。看到她的身份信息顯示為重點地區人員,工作人員立刻上前關切地詢問。“我獲釋以後,投奔朋友不成,就來到了濟南,父母早都聯繫不上了,身上也沒有錢,不知道該去哪。”見工作人員主動上前,迷茫的徐女士像看到了親人,訴說起自己的遭遇。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見她衣著單薄,緯北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滕長亮先將自己值班用的大衣為她披在了身上。隨後經過詳細交談、多方溝通,大家最終幫助徐女士聯繫上了廣州的姑媽,滕長亮自掏腰包為她購買了車票,並將她送上了車。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有一次,一個淄博的年輕人和父母鬧了矛盾,一氣之下離家出走想到濟南來打工,我們耐心地把他勸了回去。由於他是未成年人,沒有工作也沒有錢,回淄博的車票也是大家給他買的。”指揮部工作人員賀長奎告訴記者,在進行體溫監測、旅客分流、交通指引等工作的同時,指揮部還承擔著到濟旅客、有換乘需求乘客的無條件辦理工作,像這樣的“兜底”服務,已數不清有多少次了。

  “一切為了疫情防控,一切為了百姓平安健康。在疫情期間,無論雨雪風霜,我們會一直駐守在這裡,將每一位旅客安全穩妥地送回家。”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甘女士一家四口從福建坐火車回到濟南。到達位於濟洛路五一廣場的天橋區分流點後,在等待登記的過程中,細心的北坦街道分流點負責人徐鐵剛發現這一家來的匆忙應該沒有吃早飯,兩個孩子還餓著肚子,於是將剛從保障組領回的熱騰騰的包子和米湯讓給了孩子。

  “謝謝叔叔阿姨們!”收到早餐後的孩子禮貌地感謝現場工作人員。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從黑龍江一路奔波來到濟南的賴先生,一路舟車勞頓令他疲憊不堪。南村街道工作人員先是為他遞上一杯熱水,休息後才開始為賴先生登記信息,向他講解目前實行的各項隔離措施,還現場為他添加了一對一生活服務人員的微信、留下了聯繫電話,以便日後有什麼困難可以及時得到幫助,並一路護送他安全到家。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謝謝你們!我一定配合好咱們的工作,一起把病毒疫情防控住!”隔著口罩,這位東北漢子的眼睛裡有亮晶晶的淚珠在閃動。面對疫情,你我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在互幫互助,所有的工作都是為更好地將疫情傳播進行阻斷。

  2月14日,氣溫驟降,暴雪突至,為了能夠保障各項工作正常有序地進行,分流點的工作人員不約而同地開始除雪工作,為外地來濟人員開闢出了一條安全通道。在沒有任何取暖設備的情況下,大家依舊熱情高漲地開展各項工作,此時外面寒風凜冽,但是帳篷裡卻是暖的。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分流點熙熙攘攘但有條不紊,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寒風中的堅守只為每個人都能夠妥善歸家。

  口罩遮不住每個人眉宇間的笑意,因為所有人的互相體諒與理解,我們堅信疫情防控勝利不再遙遠。

歷城區

最“硬核”的堅守
只為最好地守護你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為保障鐵路返程人員快速分流,減少人員聚集,防控疫情擴散,歷城區細密謀劃,精心安排,成立歷城區返濟人員分流工作組,並在濟南火車站成立專班,引導到站旅客接受體溫測量後經地下通道進行統一分流。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孩子面臨高考、椎間盤突出

  “戰鬥到底,我堅決不做逃兵!”

  “我們單位共有12名女同志,其中5名女同志的孩子今年參加高考,在這個特殊時期,有困難的同志堅持上崗,全員投入戰鬥。”歷城區公路管理局副局長谷銳說,“大家深知這次任務光榮、繁重,紛紛主動請纓,日夜輪轉在一線工作崗位上。”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歷城區公路管理局王海燕克服困難 主動請戰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趙晉忠是歷城區公路管理局的一名公路站站長,不僅擔負著火車站專班的日常查驗工作,還兼顧著所管轄道路的除雪防滑保暢通工作,2月14日濟南降雪以後,剛剛完成火車站專班值班,就連夜趕到所管轄道路指揮除雪防滑工作,第二天8點前又準時出現在火車站專班服務檯前,自專班成立以來,每天值班之間都在12小時以上。“剛接到通知時,有些五十多歲的同志二話沒說便到崗‘戰鬥’,高強度的工作導致一名同志暈倒在現場。”趙晉忠說,“有的同志患有嚴重的椎間盤突出,但沒有人退縮不前,所有人都熱情高漲、積極開展工作。”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火車上膽戰心驚 一下車倍感安心

  “大老粗不會表達,願你們平安健康!”

  “在火車上我就很擔心,還在考慮下車後人員混雜、搭乘哪種交通工具回家的問題。這不,到站後發現每個區都有人接站,真的太感謝這些工作人員了!”返濟務工的胡先生不斷稱讚著接站的做法,並一再向工作人員表示感謝,“我覺得這個統一接站分流的方式很有效果,可以大大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我是個大老粗,不太會表達,除了感謝的話,我就是希望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平安、健康!”據悉,到濟旅客在接受體溫測量後,將先分流至所屬區縣區域等候,再由工作人員引導進行統一乘車,再分流至各區縣設立的外來人員分流點。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同時,在祝甸設有省外來歷城區人員分流點,由各街道派車轉運各自人員。對於這些返濟人員,歷城區採取不同措施,其中來自湖北、體溫異常的人員立即撥打120送指定醫院就醫;體溫正常的,由街道辦事處人員送區集中隔離點進行留觀;其他外省返濟人員接回本轄區居住地進行居家留觀。

高新區

他們守在這裡
就是為了帶大家“安全回家”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高新區在車站設立臨時黨支部,由各黨員幹部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和黨小組班長,實行輪崗值班,晝夜24小時不間斷值守,在公安部門的配合幫助下,確保將所有外省人員信息登記落實,半小時內派發一輛車,統一將外省人員送至高新區人員中轉站,避免人員聚集情況的發生。

  踏實,他們給的“安全感”

  2月14日晚19:50分,G475班次停經濟南火車站,這個車站是客流量較集中的“大站”,由田野帶領的濟南火車站分流點高新區工作小組就在此值守工作,這裡每天接送人次位列濟南火車站、濟南西站、濟南東站、大明湖站四站分流點之首。

  一下車,去往高新區的乘客就看到了“去高新區方向”的指示牌,順著指引,很快便來到了高新區分流點。“您到高新區來做什麼?”“您從哪裡回來?”“請留下您的家庭住址、聯繫方式”“回家以後一定要認真消毒,不要到處走動,做好安全防護”....濟南火車站接站團成員很快對下車去往高新區的乘客一一進行了問詢登記,身份證、聯繫方式、車票核查。只見他們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有負責人員分流的,有負責維護秩序的,登記排查工作緊張有序,快速推進著。

  “天氣好冷,但是心裡很暖!下車之前各種擔心,一下子看到高新的牌子頓時覺得踏實了!”

  “一下車看到我們高新的大牌子突然想哭!知道嗎,就是那種小時候迷路了突然看到自家門號的感覺!工作人員特別負責,很快我就登記好了。”

  這一刻,雖然都戴著口罩,但是分明能看到乘客那眼神都是一樣的:謝謝你們,給我的安全感。

  真好,順利到家的“幸福感”

  “登記完的乘客請在此排隊等候了,前後間隔請保持一定距離,由我帶領大家乘車統一前往濟南國際會展中心中轉站,”

  登記完後,“引導員”季民一邊忙著招呼大家,一邊維持現場秩序,並及時解答乘客各種疑問,在確認人員信息無誤後,他帶領著大家一起到達“高新區專車”前,大家依次排隊上車。

  “天冷路滑,大家小心腳下。”上車後,引導員再一次清點人數,然後同乘客一同乘車前往位於高新區濟南國際會展中心的另一箇中轉站,在那裡,乘客會再次經過檢查、核實、登記的程序,然後由乘客所在街道辦和園區安排專車將乘客送至居住地,實現乘客隨來隨走,確保過程毫無疏漏,做到分流點與中轉站疫情防控無縫對接。

  車廂內,乘客們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安靜如車窗外的夜色,風還在刮,雪還在下,每個人的眼神裡都多了一種“馬上到家了”的喜悅。

  “放心吧媽,我這馬上到家了!”,一個女生正對著電話小聲地說道,“特別順,我們都是‘坐專車’回來的,還有給指路的、帶路的,不然自己還不知道啥時候才到呢!”

  這一刻,車廂內的空氣中多了同一種“幸福感”:可以順利到家,真好!

  放心,我們來帶大家回家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田野在工作中(圖中者)

  “環境雖然有些艱苦,但我們小組個個都是好樣的!每個人都堅守崗位,盡職盡責,有時候乘客結構複雜,我們工作人員都是耐心解釋。同是‘高新人’,大家都是一家子,所以也很快得到了乘客們的大力支持配合與理解,各項工作得以有條不紊進行。”作為濟南火車站分流點的負責人,田野是這個站點的臨時黨支部書記,也是一名老黨員,至此已連續工作一個周,在疫情在前,他深知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黨員是啥,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靠得住的作用!別看我們隊伍人不多,但是每個人都積極得很,爭著擔當,恐怕自己掉隊!”

  這一刻,他的眼神裡多了一種使命和堅定:沒有什麼能難得住我們,沒有什麼能打得垮我們!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這是一份有點“特殊”的入黨申請書。是發展戰略與宣傳策劃局的鄧永坤向站點臨時黨支部書記田野遞交的,他在這份抗擊疫情一線的入黨申請書這樣寫道:“我要積極向偉大的黨組織靠攏,希望在這場戰‘疫’關鍵時期能夠經受住組織上的考驗,成為一名黨的忠誠衛士!”

  “今天你聽話了沒有?...”在吃飯的空檔,來自高新區總工會的工作人員賈秀華趕緊打開了微信,與孩子進行了短暫的視頻通話。“冷了就站起來跺跺腳,喝點熱水,做做伸展運動”隱藏在她口罩下的神情裡能夠感覺到一絲疲憊,“不過,一看到手機中寶寶燦爛的笑容,聽著甜甜的聲音,心裡就感覺暖暖的,我經常想,還有好多媽媽跟我一樣,將來孩子一定也會為我驕傲,累點凍點不算啥,扛得住!”

  “今天乘客人數比昨天增加了不少,發車次數超過了20班次”,剛從中轉站返回到濟南站的王強正在和組員聊天,此時他眼鏡上正蒙著一層霧氣,“很多乘客對我們的服務表示感謝,認為我們全程疏導有序,對接精準,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他們的自身安全,聽到這些,我認為我們工作沒有白做,再辛苦也值!”在進行夜班工作交接時,王強已分流乘客將近百名。

  ......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夜間21點33分,又一班列車經停濟南火車站,現場值守人員已經“整裝待發”準備開始新一輪的忙碌,自開展工作的第一天,他們實行的就是24小時全時段值班,這將又是一個不眠夜。據瞭解,2月15日9:00至21:00期間,濟南火車站分流點已實現接送去往高新區乘客達451人次。

這一天,只是他們開展工作以來日常的“某一天”,值守在此的每一天,他們每一個人都像一顆顆釘子,牢牢地釘在疫情防控一線,築牢高新區安全的第一道防護屏障。他們雖來自不同部門單位,在這之前有著不同的專業方向,但面對疫情,他們身上都有了共同的使命:守衛大家,帶你“回家”。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這一刻,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聲音:“我守衛在這裡,就是為了帶大家‘安全回家’”。

平陰縣

超“溫情”服務 超“硬核”防控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測量體溫、身份查驗、信息登記,這些不能有絲毫馬虎。”“到達高速路口分流點必須有社區或村居和企業相關工作人員來接。”“到平陰的人員要保證來源可查、去向可查、監管可查,全程無縫對接。”自實行對回濟人員接送措施一來,平陰縣交通運輸局的韓偉和他的同事們時刻緊繃“防疫弦”,絕不放掉任何一個可能引起疫情傳播的危險因素。

  每天往返於濟南平陰,晚上十點之前沒有回過家,經常一天三頓吃泡麵……這是接送人員的日常,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用最“硬核”防控措施,超“溫情”服務,堅守在一線崗位,為返濟乘客平安回家當好“保鏢”。

  “看到‘平陰’倆字心一下踏實了”

  2月12日凌晨五時許,天剛矇矇亮,平陰縣交通運輸局的50餘位工作人員及8輛9座商務車從平陰趕往濟南四大火車站(濟南站、濟南西站、濟南東站、大明湖站),接送回平陰的乘客。“我們實行三班倒,每個班次有4到6人。考慮火車站人流量大,實行24小時輪崗,其他各站點從早上八點到晚十一點都有人員在此執勤。”平陰縣交通運輸局所長韓波告訴記者,為保證乘客出站能及時找到工作人員,他們加緊製作了4個大牌子,除了已經聯繫好的乘客外,工作人員在車輛到站後,都會到出口舉著牌子招呼去往平陰的乘客。

  “看到‘平陰’倆字心一下就踏實了。”從西客站下車,孫大爺和老伴便被工作人員指引到登記住,測量體溫、身份查驗、信息登記後,順利坐上回平陰的車。“我們是從福建三明探親回家的,一路都在擔心會不會回不去,這下就放心了。”

  利用回平陰路上的一小時,韓波幫助孫大爺聯繫到所在村的村支書,確保老兩口到達平陰高速路口時,有村居負責人將他們平安送回家。

  隔上幾天,對於孫大爺老兩口的情況,韓波會給村支書打電話回訪,詢問他們的體溫是否正常,叮囑每天要嚴格測量兩次。“雖然這不在我的工作範圍內,但當時接手了這個工作,就希望後續的工作也跟進好。”韓波說。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實行硬核“閉環式”接站

  在各火車站站點,工作人員都時刻在保持聯繫,“車輛從濟南東站接上一名乘客後,從濟南東站向大明湖站、濟南站、濟南西站一路駛來,乘客最多不超過5人。”韓波告訴記者,“車輛一走,利用路上的時間,各個車站值守的人就會與乘客所在街鎮、社區、村聯繫,有工作單位的乘客,會讓乘客主動聯繫單位領導到濟菏高速平陰出口接站。整個乘客接送、交接的流程形成了一個嚴絲合縫的閉環。”

  據瞭解,濟菏高速平陰高速口作為第二分流點,乘客會在此分流。對於外地返回平陰的本地人,在高速口測量體溫以及詢問是否去過湖北、武漢等地信息後,由乘客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鄉鎮派出工作人員和車輛把乘客送回家中。對於外地來平陰務工的乘客,工作人員會在路上就通知乘客所在企業和企業駐地的街道或鄉鎮,由他們派出人員和車輛共同來接。

  “目前每天接站人次在50人左右,隨著企業復工生產,移交人員應該會越來越多。”每天韓波的電話不斷,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收到200多個,有時半夜了還有電話諮詢,大多詢問回平陰要辦理的手續及乘車問題。“我們要做好的就是把乘客平安送回,確保外來人員全部跟蹤監督到位,在細節上控制疫情輸入。”

先行區

全程跟隨 守護大家回家路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2月12日7點30分,先行區迅速集結了4支工作專班隊伍120人次分別派駐到濟南火車站、濟南西站、濟南東站、大明湖火車站,對經鐵路去往本轄區內旅客統一接站、組織乘車送達目的地。

  接站現場按照“一站一專班一方案一流程”原則,嚴格履行流程,做到“全員管控、不漏一人”。每個接送點設置體溫檢測崗、信息登記崗、聯絡協調崗、人員引導崗等,根據火車班次運行狀況進行2班或3班倒,每個班配備2名建管部工作人員、1名衛生院人員、4名街道人員、1名公安人員、4名安保人員,他們身著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服裝,分工明確接待每一位去先行區人員,每一個環節中都有他們的身影,成為火車站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除來自、途徑重點疫區及發燒人員外,對去往先行區的普通旅客進行體溫檢測、身份證查驗、信息登記後,經查無異常情況後,由專人引導統一乘坐公交車至大橋下車站,經信息核實後再由各街道辦統一接送旅客至目的地。

濟南“代表隊”式接站火了,愛濟南記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員

  在濟南站接站點,工作人員介紹到:“我們在執行完現場檢測流程,在旅客上車後,立即和大橋下車點進行對接聯繫,並派專人全程跟隨旅客,確保旅客安全,在到達大橋下車站後,各街道辦將對旅客進行接管,由專人專車送到目的地,並對旅客進行監督,確保旅客到達目的地後,能進行及時有效的隔離。”首日,19名先行區的旅客全部安全接送到目的地,實現運行“快速、安全、有序”。

  13日起,先行區成立了駐機場專班,按火車站接站模式,對機場到先行區轄區人員進行接機並檢測、隔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