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哪一部電影讓你從頭笑到結局哭了?

阿拉丁先森


《三傻大鬧寶萊塢》一個笑中帶淚的喜劇片。

笑著笑著就哭了。

講述了三位主人法罕、拉加與蘭徹的故事。

他們是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三人共居一室並結為好友。在以嚴格著稱的學院裡,蘭徹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學生,他不死記硬背,喜歡拆掉電器,讓別人用時才發現已經爛了。甚至還公然頂撞校長“病毒”,質疑他的教學方法,並以其開放的思維和樂觀的精神而影響著身邊的人。講述了關於教育制度和朋友的一部電影。

很搞笑,但不是純粹的喜劇片。

影片抨擊的是印度的應試教育,把學生迫到自殺問題嚴重、扼殺年輕人的創意,以成績為根本還有貧窮的問題,以及社會發達令人們為前途問題而成為奴隸的狀況從根本反應出來。

它給我留下更多的是感動與激勵,讓我明白了該如何對待朋友,在面對未來的時候該用什麼態度,在面對迷茫的時候應該如何應對。

I always thought that the power of forward from the sober brain, until today, I found out it comes from the deep heart.

以前我總以為向前的力量來自清醒的大腦,直到今天我才發現它源於自己的內心深處。

電影想傳達“你應該讓自己的一生活的更加自由”!

真正的友誼需要義無反顧。

電影甚至駁斥循規蹈矩的制度,不近人情的規章。

而劇中的院長,總是對學生們說:生活是場比賽,當不了第一名就只能被人踐踏。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很多有創意,有創新的學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

這部電影,真的是被這個名字耽擱了。

我一開始,不想看,覺得什麼玩意兒!

後來,無聊的時候搜索去看了,“真香”!

笑點很多,和感動穿插,看得我是一會笑出豬叫,到後來感動的稀里嘩啦!

蘭徹讓我看到了過程的意義。

不為成績、不為名次、不為別人,只為自己喜歡而努力!

在掌握了知識的前提下,知道教科書的書面定義概念,也可以用簡潔的更加清晰明瞭形象的說法來讓人們瞭解。這才是學習。

朋友之間不離不棄、相互幫助。

為了兄弟,自己的生命和名譽都可以置之不顧。在現實的殘酷下,深厚的友情是彌足珍貴的,這才是人生的快樂與真義所在,它值得我們用一生去追尋。

但願有一天也可以像主角一樣,無論身處何方,內心某個角落裡,始終如風一般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為自己而活!


小陌先生


《我不是藥神》讓我從頭笑,結局卻哭了。

《我不是藥神》前面很多笑點,徐崢的搞笑能力一流。後面卻有幾個淚點:

1.呂受益,老婆和兒子的期許是他唯一堅持下去的理由,“我看到他第一眼我就不想死了,我只想聽他叫我一聲爸爸”。停藥後呂受益在醫院備受折磨甚至自殺,那一聲聲尖叫,那絕望的眼神…

2.大媽哭訴。程勇被抓,廣大病友去局裡看望,大媽向警察哭訴這段話,讓人柵然淚下。“領導,求求你不要再查了,正版的藥4萬一瓶,他才賣500,我病了3年,吃了3年,為了買藥,房子沒了,家人也脫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藥是真是假,我們最清楚。”看到這裡,眼淚已經在眼眶打轉。


3.黃毛,為救程勇開車被撞。這個淚點好重,“他才20歲,想活命,有什麼錯”。黃毛才理了頭髮,準備過幾天要回趟家,一個年輕的生命就此殞落。

4.程勇最終還是被抓,在警車上看到路邊全是病友送行的,他們統一拉下了口罩,彷彿呂受益和黃毛也身在其中。


愛蓮說Jay


我個人認為在我看過所有的電影裡面,最讓我從開始笑,到結局哭得不行的就只有《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第一:這部電影講述了巴基斯坦有一個小女孩沙希達因天生得了失語症,母親為了讓女兒能說話,就帶著女兒到印度裡德殿祈禱,但在回家的路上,因火車出了小問題,在途中停了下來,小女孩見窗外有一隻羊寶寶被困在坑裡,心生憐憫之心就下車幫助小羊脫離坑,殊不知此時火車開始啟動,小女孩揮舞著她那無助的小手,想讓母親知道,可惜母親睡著了,沒能及時發現,小女孩只能無助的看著火車的離去。剛好後面的有一臺通往印度的火車,小女孩上車,到達印度後,在哈努曼哈神的活動中認識了男主,後面就是男主帶著小女孩從印度返回巴基斯坦的故事。

第二:該劇談論到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的關係、及宗教、信仰問題,一個男主在沒有巴基斯坦護照的情況下,冒著生命的危險帶著小女孩走上回家的道路,讓我記憶最深的是偷渡過巴基斯坦的時候,因男主的耿直,對宗教信仰的虔誠,傻傻的站在原地,被邊防巡查士官打了2次,仍堅持等巡查士官允許後才願意離開,最後巡查士官看在男主這耿直、誠實的態度所感動,最終答應了男主,允許他通過。

第三:該劇擁有寬廣博大的價值觀,它告訴人們最普世的價值觀是愛與善,在它面前所有的國界、民族、宗教都已經不重要了,世上沒有放不下的偏見與仇恨。

第四:該劇從開始到結尾都有笑點和淚點,最讓我哭得不行的就是結尾,巴基斯坦的人民護送男主返回印巴邊境,男主準備越過印度界線的時候,一把天使般的聲音讓在場的印巴人民的歡呼聲停止了,小女孩用最動聽的聲線說出“叔叔”兩字的時候,我的眼淚控制不住了,說實話,我一個大男人看到這一幕都忍不住流下眼淚,還好當時是自己一個人在房間裡面看,沒有人發現,這部劇我足足看了10遍,在電影院裡也看了,但是刪減得很厲害。

最後,我真心的希望題主也能去看一下《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極力推薦,以上是我純屬個人的意見和看法,希望我的答覆能幫助到題主你,謝謝!


米糕VoV


《忠犬八公的故事》改編自1925年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講述了人和狗的溫暖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大一在宿舍看的,當時淚流滿面,還好那個時候宿舍就我一個人。

故事講述了主人公帕克教授在火車站撿到了一隻丟失的小狗,教授頓生憐愛之心,便決定幫小狗找原來到主人,幾經打聽也沒有找到,便把小狗送到動物收容所,動物收容所告知教授兩週內沒有人領養小狗,小狗就會被安樂死,於是,教授決定自己把小狗收留下來,看得出來教授內心對生命的敬畏,讓小狗得以活了下來!

從此教授開始精心照料小狗,並給他取名為“八公”陪它玩耍、瞭解它的天性,有意思的是教授發現小狗並不對撿球感興趣,不再訓練八公去撿球,還告誡家人不要這樣做,尊重,這是這部電影表達出人和狗相處和諧的畫面,八狗也會保護教授和他的家人,如教授遇到臭鼬圍困,八公奮不顧身的就衝上去和臭鼬決鬥,教授會和八公一起洗澡,就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八公也能感覺到教授深厚而又牢固的情感,每天送教授去車站,每天在車站等教授下班回家。

時間過了一天又一天,一天教授在上課時,突發心臟病,再也不會從火車站走出來,但是八公還是日復一日在車站等教授,不管是日曬雨淋,颳風下雪。這是電影最感人的部分,文字沒有辦法表達出那種感人的畫面,最後教授的家人也搬家了,教授的妻子剛好路過,看到了八公,並對八公說“你還在等他嗎,我能和你一起等車嗎”,這時的八公已經老了很多,教授也離開了好多年,但是八公心裡仍然期待著教授從車站出來,它內心堅定著、執著著,教授和八公形成了一種超越物種的情感,這部電影八公和教授的感情一直有連接,在教授突發疾病的那天早上,八公看起很奇怪,一直不讓教授去車站,從來不喜歡撿球的它居然叼起球跑到車站給教授,教授帶著球去上了課,再也沒有回來,八公也許早就預知教授的身體,它沒能救教授,卻給教授撿了一次球。這就是八公的故事,真摯、感人,本影片出自日本的真實故事,被後人俗知。


寫下這段問答之際,正是冠狀病毒在中國肆虐時期,病毒的原體就是在野生動物身上傳染到人的身上的,那些自私的人食用野生動物,不尊重大自然的生命,不敬畏生命,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威脅,我們終究會戰勝病毒,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不要讓歷史重新上演,敬畏生命,這是我從八公電影上得到的人身啟示。


檸檬成長計劃


《匆匆那年》

在參加高中好友婚禮時,陳尋(彭于晏飾)偶然回想起了自己的初戀方茴(倪妮飾)。

他與她在高中校園裡相識,體驗了人生中第一次的怦然心動,也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羈絆。

在從高中到大學的青春歲月、從千禧年到非典肆虐的年代記憶中間,他們的情感萌動、昇華,最後無奈地結束。


他們與好友喬然(魏晨飾)、林嘉茉(張子萱飾)、趙燁(鄭愷飾)一起,作為80後整整一代人的縮影,曾經共同為愛情矢志不渝,堅守著心中最初的那份純真,也曾經一起被命運捉弄,因為不願放棄而被折磨得遍體鱗傷。


在匆匆而過的歲月間,他們頑強地生長成人,卻無奈地失去了彼此。這段無法忘懷的記憶,讓年過30歲的陳尋釋懷了人生中的遺憾,找回了少年時代的勇氣,讓他決心重頭再來,跟隨記憶的線索去尋找方茴,去追尋生命中那陽光璀璨的匆匆那年。


我想每一個經歷過的人,最後都會不由自主的流淚吧,哪怕是在心裡


美逛菜菜


我是一名鄉村教師,閒暇時間就是看看電影、下下棋。用電影打發的時間數不勝數,唯有一部電影一直深深的烙在我的腦海中,發人深省……

這部電影就是《驢得水》,電影講述的是一群“品行不端”卻懷揣教育夢想的大學教師,從大城市來到偏遠鄉村開辦了一所學校。學校待遇慘淡、生活艱苦,但老師們都自得其樂,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然而教育部特派員要來突擊檢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寧,因為學校有一位“驢得水老師”,而驢得水老師卻是學校的一頭驢,這位“驢得水老師”隱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唯有做過鄉村教師的我,才能體會一所學校的艱辛。教育部特派員又是怎樣的一個人能?就在所有人都擔心醜事即將敗露的時候,一個神奇天才的出現拯救了大家,然而誰能料到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看完令人深思 。

這部電影推薦給大家,希望您和所有的夥伴們會喜歡。

我很喜歡電影中的任素汐,也看過好幾部他的電影。最近《半部喜劇》也是她主演的。這部電影同樣的從頭笑到尾,結局卻哭了。


愛電影的老師在下棋


唯一一部讓筆者從頭笑到尾的電影就是《長江七號》,筆者最喜歡的也是這一部電影。《長江七號》也是周星馳最後一部自己參演的電影。這個時候的星爺已經在慢慢往幕後走了。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有很多,在最主要的就是,笑中帶淚,揭露了很多現實的問題。

這部電影在很早之前就出了,是我在初中時代最喜歡的一部電影,當時我還不止看了一遍。我記得很清楚,我的第一個MP4裡面唯一的一部電影就是《長江七號》。

當時看就是圖個樂,現在再來回味,已經完全不一樣。裡面有一些情節真的很觸動人心。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渺小的存在,我們都需要面對殘酷的世界,所以更要懂得怎麼去理解別人。

在這部電影裡面,星爺在逗我們開懷大笑的同時也讓我們知道父母的愛是偉大的,所以我們不要埋怨父母沒有辦法給我們跟其他人一樣的生活。就像劇中小狄的父親,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但是他依然會辛苦賺錢讓小狄上貴族學校,想讓他在長大之後能有出息,這就是最好的父愛。

所以不管你現在處於什麼樣的境地,也希望你可以不忘初心,不要覺得世界對你不公平,要懂得尊重還有理解別人。信這部電影大家都看過,雖然這個電影有點老了,但是它真的是一部能從頭笑道尾的電影,有時間大家可以重新回味下這部電影。


新藝影視


你好,《前任3》這部電影是唯一一部讓我從開始笑著到最後哭的電影。

我想看評論的人可能會噴我吧。但,當時看前任3的我對於生離死別,分分合合沒有看得如此重要,並且當時的我們都很好,很快樂,也還有我們。

可能我的感情經歷太過簡單,沒有一入題便哭得稀里嘩啦的場景,當時的我真的從心裡覺得它是一部挺搞笑的電影🎬,也從電影裡學會了“了段”一詞的含義。

時過境遷,如今每當前任3的主體曲或者插曲響起時,我才發現沒有我們了。


23號結婚


《無名之輩》,開始笑得最歡,最後哭的最慘。

剛開始純粹是當一部喜劇片來看,黃毛和大頭,兩個蠢賊,一青無所有的鄉村年,為了所謂的做大事,跑去銀行旁邊的手機店搶了一堆模型機。

一個是兇狠十足但內心柔軟的處男

一個是想娶坐檯小姐為妻的老實人

窮途末路的傻賊遇上了一心尋死的癱瘓女孩馬嘉祺。


馬嘉旗一開始以為章宇飾演的胡廣生是一個兇狠的殺手,反正自己也活不下去了,乾脆設法激怒他,把自己殺了。

可是,兩個笨賊其實都沒有殺人的膽量,他們搶劫的行為,只是為了自己一點小心願。

所以,等馬嘉旗看清了兩人的真面目,也因為了解了兩人的遭遇,對他們產生了同情之後,竟然開始害怕了。

馬嘉旗是一個嘴上惡毒的人,她痛恨自己的哥哥把自己弄殘廢,也痛恨哥哥把自己交給猥瑣的房東,她更痛恨自己除了動嘴,什麼也做不了。

然而,當兩個笨賊看到她尿失禁了,要給她換尿片的時候,她死活不肯。

這個連死都不怕的人,其實是有對生活的嚮往的。她有自己作為女人的尊嚴,不肯被踐踏。

所謂的求死,只是為了求一個痛快。


社會底層的無名之輩,有的想搏命,出人頭地。有的想,丟命,一死了之。

最後堯十三《瞎子》唱起來的那段,直接跟著落淚了。以上。

電影南瓜君


愛情起於微時

10年前春運,熙熙攘攘的火車上,他撿到了她的火車票:

“我是林見清”。

“我是方小曉”。

在那樣無謂的青春裡,他們熾熱而莽撞地渴望留在北京,都不想回家鄉過小日子,都想每天徜徉在北京的燈紅酒綠裡。

北京,就是他們近在眼前、卻又遙不可及的夢。

小曉沒讀多少書,在北京打各種小工,一心想嫁個北京人。

見清是北京某高校的高材生,想靠開發遊戲創業,但畢業後卻一直在電腦城過著捉襟見肘的日子。

見清一開始就喜歡小曉,喜歡她眼中的那種無畏和率真。他知道小曉要的是什麼,只是,小曉想要的,他給不起,或者說,現在給不起。

他眼睜睜的看著小曉一次次戀愛,又一次次分手,他卻遲遲說不出他極力隱藏的那份“喜歡”。

那時候的見清,沒名沒分的陪在小曉身邊,卻一直面臨著坐擁權利和金錢的老男人的降維打擊。

小曉第一任男票是北京某地震局公務員,博士,單位房,典型的新·北京人。

這個禿頂男票,小曉稀罕得不得了。結果見博士母親時,博士母親一臉的瞧不上她,哪怕小曉極盡卑微,也討不了人家母上大人一個笑臉。

如果那份所謂的“愛情”是這樣,麻溜扔了吧,一點也不可惜。

妖勁兒如小曉,果然沒讓人失望,轉身就跟這段“愛情”再見了。

小曉的第二任男票,隱瞞婚史騙她當小三,房子大、鈔票多。男票喜歡長髮,小曉就整天帶著一頭假長髮。

男票送給她一個“音質一流,一般二般手機都比不上”的手機,她得意洋洋跟見清炫耀。

見清默默說了一句:“他對你不好”。

小曉問:“那怎樣算是對我好?”

見清答:“願意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見清知道,只有他為了小曉,什麼都肯幹,什麼都肯給。他更知道,小曉遇上的男人,都不好,或者說,都不如他對小曉好。

這時候的小曉,活得一副拜金的嘴臉;這時候的見清,帶著無法轉正的心酸陪在小曉身邊。

見清為了小曉,跟人打架被拘留。

出獄的那天,陽光正好,林間小路上,小曉跟見清說:“我又戀愛了。”

見清酸酸地問“那人”的情況,小曉調皮的說:“我都幫你問全了,非北京人,無北京戶口,工作不穩定,沒錢沒房沒存款,就長得還行”。

見清說:“那你跟著他喝西北風啊?”小曉直接朝見清親了上去。

原來,小曉口中的“那人”,就是見清。

見清轉正了,成了小曉第三任男票。

從這一刻起,小曉不一樣了,比起釣金龜婿,她更想要那個肯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男人。

她還是愛錢,愛更好的生活,但是跟那個願意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男人比起來,她更愛那個男人。

一頭栽進愛情裡的女人,真的是......要命了。

後來,怎麼就分手了呢?

戀愛初期,他們跟所有的情侶一樣,恨不得化身小太陽,去溫暖對方的生命。他們一起住隔斷間、一起吃煎餅果子,一起吃泡麵、一起等末班公交車。

冬天深夜的街頭,他們奢侈地打了一次出租車,小曉把腦袋伸出車窗外、衝著深夜空曠的北京喊:我們很快會有錢的。

我是羨慕這時候的他們的,物質清貧,但內心豐盛。

愛情的美好,能讓人在陰雨連綿的天氣裡依然綻放如花笑靨,天在下雨,但有人為你的心撐起了一把堅實的雨傘,風雨不侵。

那份踏實,是多少物質也換不來的。

什麼時候開始,他們之間的愛情開始悄然改變了呢?我覺得是被房東趕著搬家的時候。

他們像逃難一樣,坐在打包好的三輪車後面,兩個筋疲力盡的人,在詮釋著一場顛沛流離的無奈人生,他們的眼裡,光彩正在漸漸消失。

整部影片最讓我心疼、最讓我差點哭出來的地方,就是小曉坐在三輪車後,目光呆滯,看著自己當初撿回來的那個破沙發離自己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那個破沙發,就像是一個象徵。

當初,那個別人丟棄的破沙發,小曉和見清一起搬回原本就不大的出租屋。

那時候,他們不介意那是破沙發,就像他們不介意自己的愛情是盛開在逼仄的顛沛人生裡一樣。

但現在,那個破沙發在他們搬家的時候,只能孤零零的留在家門口,太大了,帶不走,就像他們的愛情一樣,正在消逝,終究是留不住了。

他們從甜蜜到懷疑、爭吵、沉默、離開……一切都像手中的沙,根本抓不住。

見清想要功成名就,想要在北京買套房子,他以為這樣的他才能留住小曉。

可是他忘了,小曉在選擇他的那一刻,並不是因為他可以有所謂的“功成名就”,而是因為他是那個肯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男人。

男人在愛情裡的自尊心有多強,我不清楚,但是看著兩個明明相愛的人,卻漸行漸遠、還是覺得有些心痛。

為了那麼點兒糞土一樣的“物質”,卻弄丟心頭摯愛,太不值了。

小曉心疼見清,不想他活得太有負擔:“以前我很想有車有房,但和你在一起之後我覺得這些無所謂,我們兩個人好就好了。”

我相信小曉說這句話的時候,就是字面意思,她就是想和見清呆在一起,好好愛彼此。她是真的對那些物質的東西無所謂了。

但是這一切,在見清的眼裡,變成了小曉看不起他,兩顆心慢慢變冷。

很多男生都覺得,女孩子離開他,是嫌棄他窮,這是什麼邏輯?難道她認識你的時候,你很有錢嗎?

女孩子的離開,只是在你身上看不到你的愛了。沒有愛,還留下來做什麼呢?還有必要呆在一起嗎?自己又不開心。

見清弄丟小曉最大的原因,就是他面對逼仄的生活,選擇了最不上道的處理方式。

他在工作中受氣,卻把氣帶回家,撒在小曉身上;他以為只有自己辛苦,可是小曉上班被客戶騷擾,下班回來還要裝作什麼事都沒有一樣給他打氣。

他逃避現實,上班跟客戶慪氣,下班沉迷遊戲,偶爾網上和陌生女子曖昧撩騷。

難道那個虛擬的網絡女子,比自己曾經信誓旦旦說要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小曉更有魅力嗎?這簡直是在打小曉的臉,赤裸裸的羞辱。

不愛了就體面分開,又何必把事情搞得這麼難堪?

他畫著大餅想要給小曉一個美好的未來,卻連眼下的溫存和小確幸都不肯給予。那真是不好意思,他想給的未來,她也不稀罕要了。

她要的愛,不是未來,是現在,是當下,是如今的每一點每一滴。

這一段劇情,小曉是讓人心疼的,她和很多女孩子一樣,在戀愛初期,被寵炸天,但當自己慢慢愛到深處時,卻又帶著一絲卑微和“情深義重”的包容和懂事。

她臨走之前,給見清留出了半份泡麵,把罐子裡最後一點醬挖出來放在碟子裡。

她緩緩地走到戴著耳機狂打遊戲的見清身邊,輕輕對他說:“我走了”。

可惜,那個曾愛她如生命的男人,現在連鼠標都放不下了。

對小曉而言,攢夠了失望,就該轉身離開了。


愛情,在遺憾裡完整

小曉離開後,見清好像長大了,他開始好好研究自己的遊戲開發。

看著他拿出筆記翻書寫代碼那一刻,我心裡不禁想:“小夥子,你早這樣幹不就好了?何必非等到失去了才幡然醒悟呢?你早這麼上進,哪怕你一輩子開發不出厲害的遊戲,小曉也不至於離開你。

每次想到這裡,就替很多女孩子不值。她們花上青春和時間,明明是想要和那個男人修成正果、白頭偕老來著。

結果,卻往往把自己變成了一所學校,把自己用血淚調教出來的好男人,拱手送給了別的女人。

自己無數次慪氣流淚開墾出來的綠洲,最終卻滋養了別的女人的生命。

唉,想想就覺得......好氣哦!

見清的遊戲成功了,簽約了遊戲公司,成了“有錢人”。

他買了房子,去找小曉:“我有房子了,你能不能再給我一次機會?”

他以為自己現在可以給得起小曉想要的生活了,他以為這樣小曉就會和自己重歸於好了。

這邏輯真是太逗了,難道小曉就等值一套房子?難道他們的愛情需要用房子來維繫?

他根本就不明白,小曉當初離開,不是因為他沒房子給不了她想要的生活,而是因為他在一個個平凡的日子,不再憐惜疼愛她了。

他帶著執念和可憐的自尊心,卻始終學不會如何在逼仄的生活裡解鎖愛情的正確姿勢。

正如影片最扎心的那句對白一樣:“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幸福從來都不是將來時,而是現在進行時。有多大能力就過多好的日子,把每一天都認真過精彩,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滿。

就像《聖經》所寫: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富餘;或飽足、或飢餓、或富餘、或缺乏,在各事上,並在一切事上,我都學的秘訣。

影片結束時,看到劉若英謝幕,一身白衣,膚若凝脂,眼神清澈而從容。她深深像觀眾鞠躬,甩開裙襬,清冷轉身,大步流星離去。

這個畫面才是那天在影院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曾經唱著《後來》的奶茶,終於學會放下了,坦然放手,驕傲離開。

每個人的青春裡,都有個彩虹般絢爛的人,在生命中最貧瘠的時候,給了你最美好的回憶。

但是,錯過的人,就別在回頭了。從此一別兩寬,各自歡喜,敬往事一杯酒,再愛也不回頭。

有些愛情,是在遺憾裡完整,不必非要得到。

村上春樹說:“從今天起,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相愛的人,不必非在一起,但趁著今日還能愛的時候,好好相愛,深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