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疫情帶來的恐慌、焦慮?

公仔梁


我們這裡疫情不嚴重,政府也重視,小鎮無人得病,但人人戴口罩。去了一次超市,人不少,買了一堆菜,吃了一週。

天天一人在家隔離,被通知不上班,也不出門。老婆春節前已回孃家,除夕我開車也去了。我春節後初二一人開車回家。不經高速,首次單獨走快速大道80碼練車,以熟悉路況,很順利沒受驚嚇。

2月23日,老婆在孃家一個月了,要去接回。開車經準高速,突然路全阻擋,一時無措以為封了路不讓走。看到別的車下了高速,我也慌張地只得跟著下,原來一男一女在測溫,又跟著其它車上了高速。原來,下高速也能再上高速,作為新手第一次遇到。趁疫情車少,我故意繞開滬陝高速走快速大道。由於導航路線與實際路線不同,一路喊調頭,差點誤了出口,釀成事故。

加上在出口前車速較快,突然看到出口,剎車降速。誤了出口,只得違規走入口,這要壓實線才能變道,這是快速路的混合出入口。而右側一輛黑色SUⅤ要進,我要出,雙方都停下,才沒碰撞,嚇的驚魂。這是事後看了行車儀後視頻才知道詳情。要總結教訓,沒被疫情嚇著,卻被開車嚇癱,萬幸車少總算沒出事。

回家帶著老婆經滬陝高速回家,由於正常導航,一個小時順利到家。但這來回開車,卻染上了小感冒,略有點不舒服,不太象肺炎,這也有點嚇人。


重慶葉宏


別閒著!忙碌起來。

比如說:

可以把家裡的衛生收拾一遍,

把衣櫃裡的衣物整理出來洗乾淨,

熨燙一下,再整理到衣櫃,

有興趣可以再做點手工、

烘焙、中餐西點都可以,

再或者就把以前想做沒做的事做一遍,

還可以寫關於成長過程中我趣事,

做一本回憶錄!

每天忙得跟狗一樣,就沒有時間去憂慮和焦慮。

我個人在疫情期間就是這樣充實而忙碌的度過的!





棉朵兒明月


在這樣人人自危的環境之下,更加考驗我們情緒管理的能力。

恐慌的情緒也會給我們帶來行為的失控,比如說,一遍遍地刷手機,無法集中注意力去做其他事情;一遍遍地洗手、打掃家裡,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被感染了;睡不著覺,覺得明天就世界末日了。如果不能及時調整,造成次生災害,這種社會層面的心理次生災害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能比災害本身更嚴重。

具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覺察情緒,理解並接納情緒。適當的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確實有助於我們提高對疫情的警惕,我們不用壓抑或者否認負面情緒。

2、減少信息輸入。關注官方信息,比如人民日報。

少看各種微信群、朋友圈流通的未經證實的謠言、負面新聞。不信謠,不傳謠,防止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避免徒增焦慮和造成次生災害。

3、放下手機,正常作息。多關注自己當下的生活,照顧好了自己。平凡的日常瑣碎也會給予我們前行的力量。

4、減少自責,娛樂不可恥。適度的娛樂可以幫助緩解情緒,幫助我們脫離大量的恐慌和焦慮。轉移注意力、運動、冥想等活動也可以讓我們的情緒得到緩解。

5、多表達鼓勵與支持。負面情緒需要發洩,但要避免被情緒所控制。事情不會一直這樣,一切都會好轉,只是需要時間。

6、及時尋求專業幫助。如果以上方法不奏效,可以向你的朋友、家人傾訴。但是他們也可能承受壓力,你也可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風水輪轉


疫情當前,大部分人都居家隔離或辦公,在往日快節奏的生活、工作中,很多人面對長期足不出戶的生活愈發感到困頓、壓抑,甚至迷茫、焦慮。每一天,都過的渾渾噩噩。

我們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當下的生活。與其渾渾噩噩的度過一天,不如利用這段時間靜下心來,放慢腳步,為以後做做規劃、為自己充充電。不管怎樣,這段時間,你要自律,才能不負光陰。

即使在災難面前,也要保持一顆鎮靜的心,以不變應萬變。

你要知道:道法自然,一切事物的產生都有其因果關係和發展變化的規律。既然我們左右不了什麼,不如安住當下,讓身心靈舒緩、放鬆下來。

你不妨動起來,運動可以減輕焦慮;

你不妨耐心的看一本書,豐富你的精神世界;

你不妨研究一個菜譜,做一份美味的佳餚;

亦或者徹底打掃自己的房間,也是打掃心靈的塵土;

舉目遠眺高遠的天空;

靜心聆聽清脆的鳥鳴;

春天來了,柳條綠了,花要開了…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一切和諧有序。

放慢腳步,靜心感受這份和諧寧靜吧。

珍惜每一個當下,這是你唯一能把握的時光。

要相信: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心若向陽,無畏悲傷;

心存善念,安樂自在。

待疫情過去,走出門,

繁花似錦,山川無恙。



莊周夢蝶


正值新春佳節時,每日疫情信息卻在不斷地刷屏手機,一些市民開始出現緊張、低落、焦慮等情緒。對此,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楊建立表示,市民不要盲目恐慌,過度焦慮、失眠等問題會直接影響身體健康。疫情時期,市民應在增加身體免疫力的同時,更要增強心理免疫力。

“對於市民個體來說,疫情並沒有那麼可怕,大家應該建立起科學的認識,疫情終將會被醫務工作者戰勝。每日,市民只需定時觀看權威機構發佈的信息,儘量不要看重複信息,瞭解關於疾病的相關科普知識,莫要過分恐慌。”楊建立介紹,人們長期陷入緊張、恐慌等情緒時,會影響到睡眠和肌體抵抗力,而焦慮情緒則直接影響人們的消化系統和心血管系統。

關於疫情期間市民如何增強心理免疫力,楊建立主任提出了四點建議。首先,減少因信息過載帶來的心理負擔。儘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關信息的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在睡前不宜過分關注相關信息,不道聽途說,不信謠不傳謠,關注必要的信息,減少雜音。

其次,與自我對話,自我鼓勵。楊主任說:“我們都有一種自言自語的特殊能力,不論是大聲地或無聲地自言自語,你都能利用這種能力訓練自己克服艱難的挑戰。”因此,市民可以這麼告訴自己:“它可能不好玩,但我可以應付它”,“這會是一段很重要的經歷”,“我不能讓焦慮和生氣佔上風”。

再次,楊主任建議在家增強運動。運動的好處在於幫你減少精神上的緊張,增加心血管機能,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降低沮喪等,市民可嘗試瑜伽等適合室內的運動項目,更好地調整心態。

最後,提倡市民展開正向思維。面對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時,可以運用如下的思考方式:

1、不要只往壞處看,注意每日的資訊中,其實正面信息是多於負面的。

2、留意事實和數據,根據事實,判定自己的擔憂是否合理(例如:發病率、死亡率、治癒率、醫療方法的發展、新的藥物等)。

3、多回憶在每一次遇到危機時你曾如何面對。重新肯定自己身為一個個體的能力。

4、 以合理的態度看待事情,嘗試以更廣闊的角度瞭解問題的影響,問題會帶來短暫的影響,但長遠而言事情最終能改善及成為過去。

5、 保持對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時期,也不要忽略在我們身邊的美好事物。

同理,當市民擔心自己和家人將會受到感染,感到很大的心理壓力,也建議繼續展開正向思維:

1、不能肯定將來會怎樣,但這一刻我仍然擁有健康,我可以繼續努力生活。

2、 我也可以提醒我的親人,保持個人和家庭衛生,戴口罩,以及認真洗手和消毒。

3、我可以加倍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讓自己有開心的時間。

4、 即使我真的生病,也會有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對。

此外,如果市民負面情緒非常嚴重,持續出現:心情持續低落,並伴有焦慮、軀體不適或睡眠障礙等症狀;明知不必要、但又無法擺脫並反覆呈現的觀念、情緒或行為,如反覆洗手、反覆擦拭物品、不敢外出、不敢和人接觸;過分關注自身健康,儘管沒有出現病症,卻一直懷疑自己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等問題時,建議馬上尋求臨床心理科醫生的幫助。

楊主任說:“希望所有人能用積極、穩定與愛應對疫情的方方面面,用互相支持來替代抱怨和指責,更不要過多恐慌。相信醫療,有序聽從建議,保持良好的狀態,讓恐慌走向平靜。請記住,有一支不求回報、無論生死的醫療隊自願加入了防疫前線,眾志成城的奮戰在抗擊病魔最前端。我們真正要戰勝的,是我們內心的未知和恐懼。”

楊建立主任提供了“積極聯想法”“ 冥想練習”兩套緩解焦慮的實用心理學方法,市民可參考個人情況進行嘗試。

積極聯想法

在您感覺到焦慮和不安時,也可以使用積極聯想法,大量研究表明精神狀態可以影響免疫細胞的生成,可以調節植物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因此,積極的聯想可以對自己的身心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積極的冥想練習被證明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在很多病人身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臨床心理科教大家一種冥想練習,建議您每天休息的時候可以用10-15分鐘的時間作1-2次這種練習,還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自己的經驗改變聯想的內容,不必拘泥於以下內容。

冥想練習

第一步、請你平躺在床上,使自己的身體十分舒適,閉上眼睛,緩慢地呼吸,要使自己能感受到氣流經過鼻孔的感覺,以及吸入空氣的清涼和呼出空氣的溫暖。

第二步、緩慢呼吸3分鐘,逐漸使自己的意念集中在肺部,想象自己的肺部像一片黎明時分的森林,現在有些霧氣,有些陰暗,隨著自己的緩慢呼吸,霧氣被你從鼻孔一點一點地呼出,太陽一點一點地從黑暗中升起,霞光透過霧氣和黑暗照耀著森林,鳥兒開始鳴唱,露珠開始閃光,你慢慢可以看清森林的綠色和花草的繽紛。

第三步、仍然深深地慢慢地呼吸,仍然想著霧氣和黑暗都被你一點一點地呼出體外,森林越來越清晰,花草越來越鮮豔,飛鳥越來越多地在林間飛翔歡唱,露珠像珍珠一樣在草尖上、葉片上閃光。慢慢地深深地呼吸,想象著你肺部的森林也在微風中呼吸,清風吹散了迷霧,陽光驅散了陰霾,你的心情像鳥兒一樣,在清風中飛舞。

第四步、你繼續緩慢地呼吸,深深地呼吸,想象森林也在呼吸,微風是森林的呼吸,氧氣在森林中流動,溶在森林的小溪中,想象著小溪就像你的血管,氧氣使小溪更加清澈,更加歡快,魚兒在水中自由遊弋,吞食著水中腐敗的東西,淨化著小溪,就像你體內的免疫細胞在吞食病毒顆粒一樣,你的血液得到淨化,更有活力。

第五步、你繼續緩慢地深呼吸,想象森林在隨著你的呼吸而拂動,想象著小溪隨著你的呼吸而流淌,當你感到十分舒服的時候,可以靜靜地體驗這種感覺,然後慢慢地睜開眼睛,結束這一次聯想練習。


鬥犬電影


1創建積極的心理環境。

不要看帶有負面信息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不要看未經證實或者導致恐慌的信息,也不要看暫時失利而我又無能為力的信息。

限定查閱新聞的次數,防止信息過載,避免出現看信息-焦慮難受-緊盯信息-焦慮升級的惡性循環。

積極關注所在小區的防疫工作,你所在城市的疫情狀況,病人越來越少,醫療資源不斷改善等。

2.創建良好的衛生環境。

疫情發生以後,大多數人每天都是在家裡度過的,不想洗臉,懶得換衣服,久而久之我們的生活質量就會降低。網上有這樣一個段子,“每週次一次頭,都是對遠程辦公最大的儀式感”。雖是調侃的話,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們的部分生活狀態。

在疫情期間,我們更要保持乾淨,這不僅僅是為了對抗細菌的滋生,也是我們邁向積極生活狀態的第一步。契科夫曾說,人的一切都應該是乾淨的,無論是面孔,衣裳, 還是心靈,思想。我們都不知道疫情過後會迎來怎樣的明天,但乾淨做人,利落做事才是我們成年人迎接明天最好的方式。

3迴歸生活常態。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貝克斯頓教授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感覺剝奪研究。在這個實驗中,貝克斯頓等人以每人每天20美元的報酬招聘了一批志願者,志願者們在實驗過程中隨時可以要求結束實驗。但他們被要求安靜地躺在一個小房間的床上,房間裡沒有任何聲音,也沒有任何光線,他們的眼睛被戴著遮光罩,耳朵塞著海綿,手上戴著厚厚的手套並被固定在床上,吃喝拉撒都事先安排好了,根本不用志願者們移動手腳,以最大限度地剝奪參與者的感覺。

實驗剛開始的時候,志願者們覺得躺著睡覺還可以掙錢,很愉快地接受了這個實驗。開始志願者們還能安靜地睡覺,但稍後就開始失眠,顯得煩躁不安,他們開始自言自語、唱歌、吹口哨……他們想盡各種辦法來尋找刺激。但最終,他們還是無法忍受了,大部分人在堅持了2-3天之後就放棄了。

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他有思想,有意識,有慾望,一個正常的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生存,疫情破壞了我們的生活節奏,疫情總會過去,活在當下,放眼未來,我們還是要正常生活,正常工作,因此需要主動迴歸到正常的生活狀態。像疫情發生前一樣生活。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運動,增強身體活力。健康的身體。設定小目標,計劃表,豐富當下的生活,比如學習一個新技能,看一本好書。

4調節情緒。

拿破崙曾說,能夠控制情緒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偉大。此次疫情中,此次疫情中,在武漢方艙醫院裡的病房裡,,有這樣一位“清流哥”。他有些與眾不同。醫院裡人來人往,匆忙的腳步聲,聊天聲,呻吟聲交織在一起,,十分嘈雜,他卻能夠沉浸於閱讀的世界裡,專心致志讀《政治秩序的起源》,彷彿周圍的一切喧雜都與他無關。

事實上,他和他的父母,一家三口,都被確診為新型肺炎。在這樣的處境下,他卻泰然自若。約翰·米爾頓說:“一個人如果能控制自己情緒、慾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

在武漢的方艙醫院裡, 讀書、備考、演小品、拼魔方是他們日常的生活方式。 人們熱愛生活,對生活抱有希望。 積極樂觀的心態更有利於病情的好轉。

有人說:“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城市的希望。” 這份希望正是來自於人們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

疫情很快就會過去,心懷希望,期待我們這在陽光下自由呼吸,自由行走。

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丸子小醬


疫情大多恐慌焦慮,是對未知感染和治療的擔心。是對疫情的傳播性,不可治癒的懼怕。

首先,我覺得要擺正心態,不要過度恐慌。人最怕的是杯弓蛇影,疑心疑鬼。別本來沒事,自己把以前傷病憋出來了,而去醫院就不值了。

其次,科學對待疫情。做好自我隔離,帶好口罩,出門注意人與人間距,勤洗手講衛生等等,只要科學對待,不怕麻煩,思想不鬆懈,相信沒必要恐懼疫情。

最後,疫情階段,一定了解當地政策,響應號召。別因為自大不佩戴口罩,吐痰,小區政策等不文明行為,而對自己對大家造成困擾。

今天週一,正在上班在地鐵上。人比上週明顯增多。所以請正確看待疫情,打好疫情保衛戰。


曹衝象


心急又有什麼用,疫情還沒解決,就是還沒解決,你急,你恐慌,你擔心也於事無補,反而心會更亂。還不如趁著休息,呆在家裡的時間,多學習,多鍛練身體,為疫後做準備。

既然急也於事無補,為什麼不靜下心來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改變自己的策略呢?天天都是就這麼無聊的過去了嗎,也難怪你會心急,恐慌,焦慮。那是因為,你沒有計劃,沒有自律,沒有改變,沒有對疫情期間做出相應的調整方案,你自己去反思。


國東強


首先你要相信國家相信政府,以我們國家現在的能力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所以不要恐慌!可以說到目前來說疫情已經基本上控制住了,所以不要去聽信一些謠言什麼的,放鬆心態,聽黨的話好好在家待著,少出門,不聚會,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不給政府添麻煩!平時工作上班那麼忙,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多陪陪父母、陪陪孩子,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感受的!


林家茶鋪


我一般一天看一次關於疫情情況的新聞,不要老是去了解不然給自己帶來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