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機器人和導診機器人投身戰“疫”

賽迪觀點 | 消毒機器人和導診機器人投身戰“疫”

賽迪觀點 | 消毒機器人和導診機器人投身戰“疫”

一、消毒機器人

赛迪观点 | 消毒机器人和导诊机器人投身战“疫”

消毒機器人,能夠根據設定的路線,自動、高效、精準的對室內環境進行自動化消毒,具有自主避障、環境識別、自動通過閘機、自主搭乘電梯、自主消毒等功能,可以輔助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

一、 應用場景

消毒機器人主要用於商場、機場、車站、醫療機構等公共場所的消毒防疫。

二、 產品核心技術

消毒機器人涉及的核心技術包括:自主導航技術、自主避障技術、語音識別技術、物聯網技術、UV/UV-C消毒技術、光離子催化淨化技術、過氧化氫蒸汽技術。

自主導航技術:採用激光雷達配合導航定位算法,實現機器人的自主導航定位功能。

自主避障技術:通過激光雷達、超聲波傳感器或碰撞傳感器等檢測規劃路徑上存在的障礙物,按照一定的避障算法實時更新路徑,實現自主避開障礙物的功能。

語音識別技術:通過語音識別技術,機器人可以理解並執行使用者的指令。

物聯網技術:通過智能IoT設備與工作區域組成物聯網系統,實現自主通過閘機、搭乘電梯等功能。

UV/UV-C消毒技術:採用UV或UV-C設備,對工作區域進行消毒。

光離子催化淨化技術:利用光催化氧化技術而生成氫氧基和超級氧離子,對工作區域進行消毒。

過氧化氫蒸汽技術:將過氧化氫溶液通過閃蒸技術形成蒸汽,對工作區域進行消毒。

三、 產品國內外發展情況

(1) 國外產品情況

赛迪观点 | 消毒机器人和导诊机器人投身战“疫”

(2) 國內產品情況

赛迪观点 | 消毒机器人和导诊机器人投身战“疫”

(3) 國內外產品水平綜合對比

國外消毒機器人採用UV或UV-C照射消毒方式,與傳統的噴灑式消毒相比,效率高、無二次汙染,但是國外消毒機器人底盤大部分採用被動輪式結構,缺少自主導航功能,機器人無法自主運行到工作區域開展消毒作業。目前,國內消毒機器人大部分是在現有服務機器人基礎上進行改裝,通過增加自動噴灑模塊或紫外線消毒裝置,按照預先設定的運動路線,進行自動化消毒。除上述室內用消毒機器人之外,國內機器人企業如大疆、蘇州博田等企業,也相繼推出了適合室外使用的消毒無人機和環衛消殺機器人。

四、 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深度學習、運動控制、大數據技術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消毒機器人在功能和應用場景上將會進一步的提升和完善。例如:實現快速部署和多手段複合消毒;針對不同區域實現定點分類消毒;優化消毒模式及運動路徑,減少消毒用品浪費;豐富消毒用品種類,實現藥品智能配比、輸送,實時監測用品流量,提高消毒成效;具備人體檢測功能,防止對人員造成傷害;優化視覺檢測算法,可精準檢測醫護人員、患者等形體輪廓,實現快速定位消殺;實現消毒清潔一體化操作,集成消毒、清掃、烘乾多種方式,按需定製操作模式;實現環境樣本回收,蒐集消毒區域樣本,輔助檢測人員快速判斷消毒成果;提高產品自身防護等級,可進入高輻射、高溫、高病菌場所開展作業;拓展產品落地場景,通過更換備品實現農田、果園、養殖場等生產性場所的藥物和水體噴灑。

二、導診機器人

赛迪观点 | 消毒机器人和导诊机器人投身战“疫”

導診機器人,能夠根據患者的就醫需求,提供諮詢解答、科室推薦、流程查詢、業務指引以及掛號繳費等服務,具有語音交互、人臉識別、自動充電、智能行走等功能,可以輔助降低科室轉診率,優化就醫業務流程,提升醫院日常運行效率。

一、 應用場景

導診機器人主要用於各種醫療機構,用於智能導診、導醫服務及就診服務。

二、 產品核心技術

導診機器人涉及的核心技術包括:語音語義技術、人臉識別技術、自主導航技術、自主避障技術。

語音語義技術:可以獲取、分析、理解人的自然語言,並能夠實現對患者諮詢語義的理解與反饋。

人臉識別技術:基於人的臉部特徵,對輸入的人臉圖像進行對比識別,用於患者身份的認證。

自主導航技術:採用激光雷達配合導航定位算法,實現機器人的自主導航定位功能。

自主避障技術:通過超聲波傳感器或紅外傳感器等檢測規劃路徑上存在的障礙物,按照一定的避障算法實時更新路徑,實現自主避開障礙物的功能。

三、 產品國內外發展情況

(1) 國外產品情況

赛迪观点 | 消毒机器人和导诊机器人投身战“疫”

(2) 國內產品情

赛迪观点 | 消毒机器人和导诊机器人投身战“疫”

(3) 國內外水平綜合對比

目前,國內外均未有成熟的導診機器人產品,國外更多關注融合AI技術的問診系統,國內導診服務機器人多數僅能實現簡單問答,或根據標準化問題模板輔助初步篩選和判斷,未能真正發揮優化就醫業務流程、提升醫院日常運行效率的作用。但相比國外產品,國內導診服務機器人已在多個地區和場景下開展業務融合,機器人輔助人工辦理的模式將加速提升國內導診機器人落地應用。

赛迪观点 | 消毒机器人和导诊机器人投身战“疫”

四、 未來發展趨勢

導診機器人在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協助醫院優化資源配比、提升醫療效率等方面的確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未來市場潛力巨大。隨著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多傳感器融合、大數據、AI等技術的不斷髮展,導診機器人的功能將會日趨完善。例如:藉助雲平臺與專科醫療知識圖譜技術,機器人可與患者進行更加人性化、專業化的導診溝通,更準確的定位患者所問詢的病情;建立患者病例病史數據庫,為患者提供更加精準快速的分診服務,減少病人等待時間,優化醫院診療體驗;提升移動導航性能,快速且實時更新動態場景地圖信息,做到零碰撞,無差錯地科室導引;連接醫療物聯網資源,實現跨區域導診信息共享,促進分級診療制度的推廣;具備典型病症數據庫,通過檢測患者的體貌症狀,判斷患者病症傳染性;提高語音交互的抗環境干擾能力和準確性,可以更好的在醫院等環境嘈雜的應用場景下,為患者提供準確的導醫服務。

赛迪观点 | 消毒机器人和导诊机器人投身战“疫”

中國信息化週報(信息化時代)

官網:www.cio360.n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