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籌劃復工,但觀眾還沒做好走進電影院的準備

作者 | 貓叔


2月24日,成立15週年的單向街書店撐不下去,作為創始人之一的許知遠走上了眾籌“求援”路。持續的疫情之下,書店日子不好過,其實電影院的日子更難熬。


自1月24日起至今,影院已經停擺整整一個月。中國電影市場“拯救院線”的聲浪也逐漸高漲,畢竟實體影院的存亡直接關係到整個院線電影市場的興衰。


2月23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了《關於電影院復工準備工作的建議》,似乎預示著影院復工指日可待。


影院籌劃復工,但觀眾還沒做好走進電影院的準備


但需要注意的是,按下了暫停鍵的不僅僅是電影院,還有觀眾的觀影消費慾望。即便影院復工,只要疫情還沒有被完全控制,就很難將大部分觀眾拉回影院。


影院籌劃復工,但觀眾還沒做好走進電影院的準備

觀眾還沒做好走進電影院的準備


暫停營業1個月,影院幾乎失去了所有收入來源,但房租不能斷繳,員工工資還得照常支付,物業管理、放映設備的維護,影院面臨的巨大壓力可想而知。


根據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的《關於電影院復工準備工作的建議》,影院復業前需對空調新風系統進行整體清潔消毒,影院引導觀眾自備或購買3D眼鏡觀影,影院必須配置專業3D眼鏡清潔消毒設備,而且還對放映設備、放映間溫度、溼度等提出具體要求。


影院籌劃復工,但觀眾還沒做好走進電影院的準備


影院重新開張,是行業所願,但卻遭到了不少網友的質疑和抵制,甚至登上了微博熱搜,“現在已經到了電影院復工的時候了嗎?”“復工也沒新電影上呀!還是等等吧!安全第一”“不能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電影院真是一人感染全院昇天”……


影院籌劃復工,但觀眾還沒做好走進電影院的準備


影院作為人流量大又密閉的公共活動空間,疫情尚未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在廣大觀眾眼中無異於“傳染高發場所”。即便影院採取措施,也很難讓觀眾放下心來。


很顯然,即便影院復工,觀眾也還沒有做好走進影院的準備。


影院籌劃復工,但觀眾還沒做好走進電影院的準備

“即便恢復營業,收入也得下跌七八成”


“現在還沒收到復工通知,不過每天對影院進行消毒清潔,為重新營業做準備。”一位三線城市影院工作人員告訴網視互聯(ID:wxs360)。


所謂的“影院復工準備”,只是行業協會的指導意見而已,並不是上級部門的“復工通知”。距離影院真正復工,還有一段距離。


按照目前疫情發展的態勢,樂觀估計,能夠在三月底復工就算幸運,而整個電影市場的影響可能將持續到五六月份。


“我認為,在未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觀眾不會想去電影院。也許要到6月或8月,觀眾才會回來。”談到“影院復工”時,著名導演賈樟柯表現得更加悲觀,“我有看到,由於上半年沒有收入,很多電影公司將無法生存。對很多電影人來說,上半年的業務是他們收入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的來源。”


影院籌劃復工,但觀眾還沒做好走進電影院的準備


“不開虧本,開了還是虧本,不過還是希望能早一點開,不管什麼時候開工,總要有那麼一兩個月低迷的過渡期和觀望期!


即便影院恢復營業,影院工作人員也並不樂觀。在網視互聯的採訪中,大家都表示已經做好了開工後收入下滑七八成的心理準備。


疫情過後,或許會出現短期的消費高峰,甚至報復性觀影熱潮,但那必然是在疫情被完全控制住之後。


影院籌劃復工,但觀眾還沒做好走進電影院的準備

短期受衝擊,但不會改變長期向好的大趨勢


“疫情導致一季度宏觀經濟承壓,電影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電影市場比電視劇市場影響更大,中小型影院普遍面臨經營困難,可能會引發影院的併購潮。”面對網視互聯(ID:wxs360)的採訪,有業內人士不無擔憂地表示。


事實上,在影院關門的情況下,部分影院也在積極自救。


2月初,部分影院開始賣起了囤積的零食,甚至推出了“零食禮包清倉”的秒殺活動,但這只是影院方無奈地止損做法,並不能改變影院面臨的經營困境。


為了減輕影院的經營壓力,多地電影行業協會也發佈公開函,呼籲各電影院物業方積極減免影院停業期間的租金和物業管理費,但也只是呼籲而已。


影院籌劃復工,但觀眾還沒做好走進電影院的準備


國企物業可以減免,財大氣粗的萬達可以減免,但對於10532家影院69787塊銀幕來說,這樣的減免政策又能照顧到多少家呢?


根據2018年國家電影局印發的《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到2020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電影院銀幕總數要達到8萬塊以上。


如今看來,8萬塊銀幕的小目標恐怕難以實現了,能否保住2019年的69787塊銀幕也成了未知數。因為現在已經不是2020年新增多少銀幕數的問題,而是2020年有多少現存影院可以撐過去的問題。


疫情的出現讓影院暴露了經營模式單一的短板,卻給線上觀影場景帶來了發展契機。


疫情帶動“宅”經濟,電視收視率“被動”暴漲41.7%,每日戶均觀看時長近7小時。也帶動了視頻網站流量飆升,甚至帶動了網絡電影票房的整體增長(網絡電影1月市場分析:全網上線64部,12部影片分賬破千萬)。


“線上化觀影可能會迅速普及,但線上不可能取代線下場景,線上和線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模式和完全不同的需求。”但此消彼漲之間,行業格局或許已經在發生變化。


“國民觀影消費需求一直在增長,疫情對電影市場的影響是短期的,階段性的影響不會改變長期向好的大趨勢。”製片人王森這樣表示。


目前,疫情已經得到了初步控制,從長期趨勢來看,疫情對電影市場的影響,或許在今年下半年就會得到較好的修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