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1月9日,埃塞俄比亞的一架航空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遭遇了兩次“襲擊”。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襲擊者,是一群不明來歷的蝗蟲,它們撞擊了飛機的引擎、擋風玻璃和機頭,致使飛機未抵達目的地,便中途迫降。

飛機降落後,進行了長達12個小時的清理,好不容易才將這些蝗蟲的屍體殘骸和糞便清理乾淨。

隨後,這群蝗蟲不斷遷徙,飛越約4000千米海岸,進入巴基斯坦和印度。

巴基斯坦和印度均屬於熱帶地區,溫度偏高,很適合蝗蟲的繁衍。

之前,蝗蟲數量已經增殖到4000億。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蝗蟲集中的肯尼亞


01


《華盛頓郵報》曾這樣描述蝗群:

這批蝗蟲遠看像是滾滾濃煙,接近後這數十億蝗蟲又像難以計數的雨點。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都熟知和害怕的害蟲,正在入侵東非。

美聯社說,玫瑰色的蝗蟲,能把樹染成粉紅色。

雖然人類一直在設法滅治蝗蟲,但各地的蝗災總是屢禁不絕。

目前,僅在肯尼亞東北部的一個蝗蟲群,就長60公里,寬40公里,覆蓋面積達2000平方公里左右。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被蝗群包圍的肯尼亞農民


當地人民的原始驅趕方法,用棍子打,用火燒,用石頭砸等,對於上億的蝗蟲來說,效果微乎甚微。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進入2月,一些東非蝗蟲群已開始產卵孵化,將在4月形成新的蝗群。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蝗蟲一次能產卵60-80個。產卵的時候,她會把肚子插入鬆軟的土中,放下卵

《科學》雜誌稱:2018年5月,熱帶氣旋襲擊了阿曼、也門和沙特阿拉伯三國間的沙漠地帶,罕見的強降雨使得植被迅速生長,充足的食物使得蝗蟲數量在6個月內翻了400倍。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由此預測:蝗災擴大趨勢可能延續到6月,蝗群規模將比現在擴大500倍。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百科知識》中說:蝗蟲生存需要較高的體溫,必須互相緊緊依偎才能維持體溫。而且,蝗蟲成群結隊行動時,不易受到鳥類等攻擊。蝗蟲在飛行時,地面上的蝗蟲能夠感應到,並群起響應。

綜合以上三點:蝗蟲繁殖力強,2月份起進入孵化期;

遇到雨水增殖快;

因自然演化成群居性昆蟲,這意味著,蝗蟲將可能威脅全球農業發展。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聯合國糧農組織呼籲各國加大援助受蝗蟲威脅的國家,糧農組織官員表示,蝗蟲數量在一年半內增加了6400萬倍,這些蝗蟲破壞力空前。

糧農組織害蟲防控專家巴耶·穆圖拉說:“我們唯一的選項就是殺光它們。”

在和蝗蟲的多次抗擊中,人類已經總結出多種滅蝗方式,比如使用飛機噴灑化學藥劑,使用真菌等等。

“但抑制蝗災需要先進的監測預警、防治設施和設備,建立了完善的防治組織體系。”

而目前遭受蝗蟲侵害的國家物資緊缺,經濟狀況薄弱,烏干達僅能出動兩架農用飛機噴灑化學品滅蝗,肯尼亞只能出動五架。

即便勉強出動農用飛機,治理結果也並不樂觀。

為埃塞俄比亞政府駕駛農用飛機的飛行員表示:早晨常有降雨,待飛機起飛時,蝗蟲已經綿延數英里,蝗群的密度足以堵塞飛機的進氣口,非常危險。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埃塞俄比亞鄉間的蝗蟲蔓延數英里,車窗上佈滿蝗蟲內臟。

蝗蟲大肆毀滅農作物和牲畜牧場,包括棉花、小麥、玉米等,巴基斯坦政府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據巴基斯坦相部門稱,巴基斯坦上一次發生嚴重蝗災,還是在1993年。

時隔27年,這次的蝗蟲數量和規模,已經超過了他們的想象和控制能力。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一個普通大小的蝗群,蝗蟲數量可多達4000萬隻,一天之內就可以飛行120公里,吃掉35000萬人的糧食。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好在據新華社於17日刊登的最新消息稱,「印度當前蝗災基本已經結束」。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02


對於蝗蟲的侵害,很多人都覺得很陌生。

但實際上,中國曆來都不缺蝗蟲和蝗災。

蝗蟲,俗稱“螞蚱”, 在我國飛蝗有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3種,其中東亞飛蝗在我國分佈範圍最廣,危害最嚴重。

歷史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河南1942年的那場蝗災。

那一年,自春到秋,大旱無雨長達八個月,水井榦涸,河水斷流,人和家畜的飲水都成了問題。

中國有句古話說:久旱必蝗。

1942年的河南,蝗蟲一落地,頃刻間,幾十甚至幾百畝地的莊稼,都被洗劫一空,甚至連莖葉都不剩。

許多人為了餬口,拆了房子,扛著木料走上十幾裡地去換糧食,但實際上,周邊村莊皆因為蝗災導致顆粒無收。

當時,一個年邁的佃戶問女兒:“沒吃的了,你想被餓死嗎?”

“不想。”


“不想,那咱就走去尋吃的。”

這一走,就是一場數萬人的逃荒,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有一千萬人逃到遙遠但相對富裕安寧的陝西,只為找一口吃食。

“逃荒路上,沒有食物充飢,就挖野菜,野菜挖完了,就刨草根,啃樹皮,挖觀音土。草根很澀,很苦,吃得人嘴發麻;樹皮很乾,很硬,吃下去就像一塊砂紙在磨人的嗓子;而觀音土,它的主要成分是重金屬,根本無法消化,吃下去就堆在肚子裡。最後,活活撐死。”

那之後,國家一直重視蝗蟲防治工作。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雖然蝗災治理措施不斷加強,但近年來,小規模的蝗災一直接踵不斷。

2008年,黃河三角洲有東亞飛蝗入侵,被侵害的土地面積多達9000多萬畝。

2014年8月,寨峪村村民李合貴去黃河灘的玉米地時,驚坐在地上:飛起的蝗蟲直打我的臉,漫天都是黑黑的,像張大網。

03


這次逼近我國的4000億蝗蟲沒了,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它們何時會捲土重來。

我想大家都有一個疑惑:為何蝗蟲久治不絕?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UNOCHA)指出:近年來全球變暖,使得東非長期高溫多雨,讓蝗群爆炸式增長。

粉紅椋鳥,這種鳥以蝗蟲為主食,一天能吃120—180只蝗蟲。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捕殺鸛鳥的獵人稱,在鸛鳥的胃中,曾發現1449只蝗蟲的幼蟲。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但很可惜,這些可以吞食蝗蟲的鳥類,成了某些人的盤中餐。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再加上氣候變暖,為蝗蟲繁殖提供了溫床,蝗蟲入侵,將成為2020年新一輪全球災難。


自然生物鏈被人為破壞,第一個受苦的,便是罪魁禍首的人類。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那場澳洲長達4月的火災,至今提起,仍讓人心有餘悸。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據《衛報》稱:近期57%的科學研究顯示,全球變暖導致了火災發生頻率和嚴重性的增加。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ABC電視臺持續報道了科比墜機事件,公佈了多個報警電話錄音,其中都提到了當時的天氣情況非常惡劣,大霧天氣條件下,能見度非常低。


其中一位報警者描述說:大霧就像牛奶池一樣濃厚。


至於霧霾天氣的成因,相信大家都已不再陌生。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紀錄片《未來地球》裡,曾預言了2025年地球的多項災難。


實際上,2020年,這些災難已經一一應驗。


甚至還有因偷食野味引發的全國性新型病毒肺炎。


蝙蝠之所以會出現在人類居住領地,是因為它們棲息的森林被大面積砍伐,失去了棲身之地。

4000億蝗蟲沒了,但我最擔心的事還在發生…

截止2月21日20:46分,病毒肺炎已經奪走了2239條生命,這個數字還將不斷增加。

2239條生命背後,可能是兩千多個家庭難以癒合的悲劇。

很多災難,看似天災,實則是人禍。

我們也許能夠通過人為力量,去控制一場災難的破壞性。

但我們若是不能做到與自然和諧共生,一直將自己視作自然界的主人,我們終將在頻發的災難中,痛苦、無奈地面臨一次次告別和失去。

04


《流浪地球》裡說:“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一場火災,讓澳洲生物瀕臨毀滅;一群蝗蟲,讓南非面臨顆粒無數;一次病毒肺炎,讓全國人民隔離居家近一個月。

直到這場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大家才開始反思,我們是否應該善待自然?

《大自然在說話》的記錄片裡,有這麼一段話:


“有人稱我為大自然

也有人,叫我大自然母親

我已經度過了四十五億年

是你們人類存在時間的兩萬兩千五百倍

我並不需要人類,

人類卻離不開我。”

“我是海洋,我是水

我覆蓋了大部分地球

所有的生命都來自於我

那麼人類呢,你們也不例外

我什麼都不欠你們,我一直在付出,而你們一直在獲取

但是我也能隨時將一切收回,畢竟這不是你們的星球

以前不是,以後也不是”


自然不需要人類,它已經存在了四十五億年,而人類卻只有五千年曆史。

反而是人類迫切地需要自然,需要自然界的水、空氣和食物。

人類可以通過努力走到食物鏈頂端,但卻也可以通過自作孽,走向毀滅的盡頭。

我們善待自然,其實是在拯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