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大代表張仲燕:疫情面前奏響青春無悔的人生讚歌

映象網南陽訊(見習記者 田雨陽 通訊員 王靜)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疫情打亂了人們平靜的生活。疫情之下,盡顯人生百態,每個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書寫著不同的故事。有的令人義憤填膺,有的令人鬥志昂揚。也湧現出一大批先進的典型代表,他們迎難而上、逆向而行、不畏艱險、奮勇向前,用實際行動奏響了疫線戰場上最動聽的讚歌。

河南省人大代表张仲燕:疫情面前奏响青春无悔的人生赞歌

省人大代表張仲燕就是這批典型代表中的其中一員;作為一名85後的年輕企業家,她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用汗水澆灌收穫,用實力篤定前行;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帶領家鄉人民脫貧致富。當疫情來襲,她捐錢捐物、逆風而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人大代表和企業家的責任擔當。

回鄉創業,貢獻青春力量

“在外面呆久了,就想著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術帶回來,為家鄉做點貢獻……”當問起當初為何選擇返鄉創業時,張仲燕平靜地說。其丈夫張長喜是南陽市唐河縣東王集鄉人,2009年兩人結婚後,張仲燕隨丈夫一起從浙江回到了王集老家,一起創辦了河南仲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此開始了她們的創業之路。

創業之初很艱難,她們和眾多的創業者一樣缺資金、缺銷路……很多次都想放棄,但回想起當初回鄉的初心和夢想,她們最終堅持了下來。經過10年的摸爬滾打,現在企業規模越來越大,月營業額可達120餘萬元。但她們始終不忘家鄉人民,一直秉承著“追求卓越、服務社會、回饋社會”的宗旨,採取“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的模式積極吸納貧困戶就業。她們扶困救濟、勇於擔當,為東王集鄉脫貧攻堅工作貢獻了巨大力量。

捐錢捐物,助力防控一線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張仲燕夫婦一直奔赴在抗疫一線,為同志們捐錢捐物送溫暖。她說:“你們在一線奮戰,我們在後方支援,希望能貢獻一點綿薄之力……”

除了這些溫暖的愛心慰問,她還為縣一線醫護工作人員捐獻口罩、防護服等,前後捐獻的防護用品價值3萬餘元。隨著疫情的發展,各地防護物資均進入緊缺狀態,為了能讓日夜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得到應有的安全保障,她輾轉反側,夜不能寐,通過幾天的電話聯繫和網絡搜索,終於收集到了140多條有價值的衛生用品廠家信息,解決了縣鄉物資調配的燃眉之急。

河南省人大代表张仲燕:疫情面前奏响青春无悔的人生赞歌

逆風而行,彰顯企業擔當

面對疫情依然不減的嚴峻形勢,防護物資的缺口越來越大,特別是口罩,需求量大,但生產能力不足;張仲燕腦子靈光一閃:難道我們就不能自己生產嗎?說到做到,她立刻開始四處打探,瞭解生產口罩所需的設備、原材料及生產工序等,經過幾天的比對和了解,結合自身企業的生產狀況和實力,張仲燕夫婦決定申請開啟醫用口罩生產線,以解決口罩緊缺這一根本難題。

此申請一經提交,立刻得到了縣領導的支持和高度讚賞;縣委書記周天龍親自助陣,為口罩生產提供場地和資金支持;就這樣,當疫情正在全國各地肆虐時,她們夫婦兩個不畏風險走上了別樣的逆行之路,忙著規劃生產車間、裝修、聯繫物資設備、調配原材料……

由於是特殊時期,各種原材料和設備的調配顯得格外困難,特別是滅菌設備,幾經輾轉才採購到一臺九成新的。“實在是沒辦法,現在全國各地都緊缺,好不容易弄到一臺,先用著吧……”張仲燕有點無奈地說。

目前,口罩生產車間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裝修,有望3月份正式投產,為了實現早日投產,張仲燕高薪從外地聘請了6名專業技術人才進行指導。“現在不是計算成本的時候,只要能儘快投產供應上咱縣鄉使用……”面對口罩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張仲燕淡定的說著。她表示第一批口罩會無償捐贈給政府,幫助全縣人民共同度過本次難關。

疫情無情但人間有愛,自疫情發生以來,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捐款捐物,上演著一幕幕感人的故事。更有像張仲燕一樣的企業家,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用社會大愛守護著一線戰士們的安全屏障。“你奮戰一線,我護你周全”正是對她們的完美詮釋。

(映象網南陽新聞熱線:0377----60396959,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