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下大家,未來的網校,會取代實體的中小學校嗎?你怎麼看?

我是糊塗先生


未來的網校取代現在的中小學可能性為零。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有人跟你說網校可以取代現在的中小學,說明說這話的人沒有好好研究什麼是教育,或者對教育的理解過於狹隘。

教育在今天擇校熱、中高考的現象下,人們往往有一種潛意識:在校學習就是僅僅是學習知識,好考個高分,上一所好高中、好大學,然後再找一個好工作。君不見每年在我國中學、大學,我們總是能聽到一些學生自殺或者行兇的案例,還有一些學生一入大學就迷茫了等等。這些現象的發生都離不開一個重要原因,很多家長還有一些學校,對學生只注重知識教育,忽視或者輕視人本教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如何讓學生學會做人的教育,這個方面在很長時間裡,不少家庭和學校重視不夠。所以,學校教育應該是有兩個面的:一是知識教育;二是情感立人教育。而對學生的情感社會性教育需要把學生投射到社會關係中,在學校這個小社會中學會擔當,學會交往,學會辨別是非。這些人與人情感的教育是網校所不具備,也難以企及的,這是我的觀點,不知你贊同嗎?


木琅子琊


這次受疫情的影響,可以說網絡課堂閃亮登場,新一輪的教育風暴瞬間風靡全國,網課也彰顯了在特殊時期下它所具有的獨特優勢,那麼當疫情過後,網絡教育當然會獨當一面,但只會成為傳統教育的補充,網絡課堂最大的優勢就是淡化了地域差異,同樣在偏僻山區的孩子同樣享有公平質優質教育資源的的機會,但網絡教育不會撼動傳統教育的根基,理由如下

第一:課堂缺乏理想的互動環境。

上網課的環境確實比較自由,但同時也很難營造多人一起上課的互動環境,老師和學生之間沒有直接的空間接觸,對於老師而言上課情緒也是很難把控的,老師與學生溝通會變少,同時學生之前溝通會較少。

第二,課堂學生的注意力不夠。

網課學生的專注力不夠是很大的缺陷,在傳統課堂中,學生走神或者不感興趣的地方,教師會發現,並用提問等方式將學生的思緒重新拉回到課堂,提高了課堂專注度。

第三:課堂學生參與感嚴重不足。

在傳統課堂上,尤其是低年級的課堂上,老師會用以各種形式傳授知識,比如分組討論,課堂道具、課堂遊戲,分組比賽方式等,這其中的樂趣就需要孩子親身參與其中才能獲得。



匠心之作


不會.現在疫情之下,延遲開學,不想耽誤學習,沒辦法的情況下開展了網上教學,算是非常時期非常舉措,但網校本身有許多弊端,長遠來看必定不會取代實體學校,尤其是中小學學校.

首先,網課要學好,需要很強的自覺性,而中小學學生都未成年,自我監管能力本來就差,在實體學校裡有老師課堂監督,尚且經常走神,三心二意,更何況上網校?指望他們每節課都能端坐著用心學習,也太不現實了!

其次,上網課的時候,都是一個人面對電腦,時間長了,難免分心.我見過很多中小學學生,學校裡全靠老師管著,回家了就全靠家長管著,就是寫個作業,半小時能完成的,往往得寫兩個小時!一會要喝水,一會兒要吃東西,一會兒要玩玩具……總之不能踏踏實實坐上五分鐘!如果家長不在跟前的話,沒準 兩小時也寫不了一行字!這種情況上網課,家長又不能時時陪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實體課堂還有一大好處是有好多同學在一起溝通,師生之間也有更多的互動,這兩點對於中小學生來說,吸引力很大.本人教師,上了一段時間網課了,經常有學校問我"老師,什麼時候開學呀?呆家裡好無聊啊!"之類的話.本來愛熱鬧是人的天性,中小學生尤其如此!

最後一點,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大人也受不了,更何況尚在發育中的中小學生?現在上了幾天網課,已經有好多學生反聵眼睛不舒服,需要經常揉眼睛,老覺得玻璃髒,.這隻上了幾天就這個樣子,如果長時間上網課,可以想象:滿大街都是近視眼,滿大街都是眼鏡店!

綜上所述,我認為網校永遠不可能代替實體學校.不過網校也有它的優點,未來有可能線上線下結合起來學習,想必效果會更好吧!


LSS劍膽琴心


網課無法取代線下課,只能作為線下課的補充!

不可否認,網課確實存在你說的優點,比如,相比線下課,費用更低廉,能夠實現教育公平,這確實存在。但是,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網課能自主安排時間,這兩點有待商榷。

我剛開始做網課的時候,也認為來上網課的學生都很主動、積極,一度以為是網課的效果。後來才發現,其實這只是一種“倖存者偏差”,也就是認知方面的邏輯錯誤。因為,願意來上網課的,本來就是學習主動的學生。換言之,那些現實中根本不好學、不怎麼想學的,基本上不會來上網課。所以,“網課激發了學生學習主動性”,這個有待商榷。雖然不排除一些優秀老師的高質量網課有此功效,但整體而言,我更傾向於是學生本來就好學,才會主動來上課。因此,“網課激發了學生學習主動性”並不能完全成立。

網課能自主安排時間,這是第一代網課才有的“優勢”。第一代網課的代表是黃岡網校、北京四中網校,就是找名師錄課,然後把錄課視頻掛在網上。這是本世紀初比較流行的模式。到現在,這個模式早被拋棄了。現在最普遍的是第二代、第三代網課。第二代網課、第三代網課普遍採用直播方式,可能是一對一直播、一對多直播或者雙師直播模式,現在的學而思、新東方、掌門一對一、猿題庫等都採用這種模式。這種模式,網課時間是機構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跟著機構時間來上課,並不能自主安排。

因此,以上兩點所謂網課優勢,有待商榷。當然,即便網課有眾多優勢,也不能掩蓋一個最大的劣勢:那就是相比線下課,網課效果不可控。

線下課,老師通過學生的課程表現,尤其是肢體語言和微表情,是可以大致判斷自己講得如何,學生學習和掌握情況怎麼樣。如果學生都聚精會神,認真思考,那這節課上得不錯,學生也學得不錯。反之,就可能需要彌補和加強了。但是,網絡課程目前達不到這個效果。雖然技術也在改進,現在也有視頻小班直播,老師也能看到學生的面部表情,但是,畢竟隔著網絡,沒有那種現場感,老師的講授和學生反饋之間,缺乏肢體語言和微表情直接互動,因此,網課效果依然很難比得上線下教育。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這個效果,其實是反饋效果,教學中師生雙方的直接反饋效果。當然,這種反饋效果,會影響到教學效果。整體而言,網絡課程的教學效果,是不如線下教育的,這也是網絡課程比線下教育便宜的原因之一。當然,隨著技術進步,可能這種狀況會得到改善,但短期內依然很難趕上線下課的效果。

退一步說,就算有一天技術讓線上網課足以達到線下課的反饋效果和教學效果了,我認為,網課依然無法取代線下面授課。這裡會涉及一個有點玄的問題,那就是信仰。

教育和宗教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信仰。其實知識也是一種信仰。因為大家都相信,都認為是對的,所以作為“正確的”經驗代代流傳。宗教也是這樣,不過宗教更專注於精神領域罷了。

既然這樣,教育就會永遠存在線下面授的情況。因為,跟信仰有關的東西,一定要跟人直接打交道,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所以,宗教有教堂,教育有學校。即便有一天,技術發展到極其高的程度了,也無法取代人與人之間的當面交流,可能更多是輔助交流。畢竟,跟信仰有關的東西,會涉及到精神和靈魂,這方面技術是無法取代的。這就好像,我們永遠無法用機器人取代牧師,用虛擬教堂取代真實教堂。

綜上所述,我認為網課無法取代線下課,當下這種線下教育的模式,會一直存在。


方熴


未來的網校即使再先進,也不會取代實體的中小學。

網校有許多他的優點,比如傳播的速度快,傳播的範圍廣等等,但是他也有很大的缺陷,就是不能互動。在真正的教學中,評判一堂好課的標準有許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師生的互動環節,如果這堂課老師講了很多,學生基本不與他互動,那麼這堂課是失敗的。就憑這一點來說,網課不會取代實體教學的。


教育資本論


不可能會取代中小學校,線上教學有它的優勢,但線下教學也有它必然存在得道理。我想以後這兩種模式應該會互補的存在,各自發揮優勢,把教育做的更好。


猴哥數學


不會,實體和虛擬各有價值,不可互相取代。


沃土千里


取代不會,互補或分享蛋糕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