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讓社區成為安寧“港灣”

他們,讓社區成為安寧“港灣”

2月24日上午,在臺州市椒江區洪家街道港灣社區城市港灣小區門口,幾位戴著口罩,手臂上彆著“紅袖章”的工作人員正在認真核對這兩天小區外來人員的名單。

“明天有從重點區域回來的住戶,要提前做好隔離準備。這幾日返椒人員增加,我們更要提高警惕,一刻都不能鬆懈。”港灣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孫超巧聲音沙啞、臉帶疲色,仍有條不紊地安排著近期防疫工作。

港灣社區是一個“大體量”社區,有4300戶住戶,常住人口1.4萬,其中九成是外地人口。疫情期間,這個情況複雜的社區,共有473人接受過隔離,至今未出現一例疑似或確診病例。

與此相對的是,這個社區只有5名工作人員,加上負責聯繫港灣社區的街道幹部阮玲江,一共6個人,他們在志願者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協調配合下,打了一場漂亮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排查,與時間賽跑

在孫超巧眼裡,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疫。

1.4萬名住戶裡到底有多少來自武漢、湖北,又有多少人有相關旅行史和接觸史?複雜的情況讓大家倍感壓力。

然而,疫情來得實在太快,沒有時間讓人仔細思考對策。

“先打電話排查情況,住戶從哪裡來,有沒有武漢或湖北的接觸史,都要統計清楚,還有最新的疫情情況也要每家每戶通知到位。”1月21日,洪家街道疫情防疫工作會後,孫超巧和同事們隨即展開地毯式排查。

一時間,在港灣社區那間小小的辦公室裡,打電話的聲音此起彼伏。工作人員花了3天時間,終於把4300多戶住戶排查完畢。電話打不通或沒接的,他們又挨家挨戶敲門,貼告示單,確保不漏掉一戶。

通過排查,工作人員確定社區有湖北返回人員68人,有220多位住戶需要被隔離觀察。高效率高強度的工作為港灣社區贏得了時間,快人一步開展居家隔離和有效防控。

考慮到小區出入口多,管理不易,孫超巧和阮玲江商量對小區進行“閉環管理”,並率先在椒江推行憑證出入。社區自制出入證,連夜送到每家每戶,大家憑證進出,方便管理。

耐心,讓你更安心

由於港灣社區防疫工作開展得早,有的住戶一時無法理解,社區工作人員便耐心向居民做好解釋工作。

“有的居民不能理解我們為什麼在小區里拉起警戒線,認為我們是小題大做。”孫超巧一再和居民強調疫情的嚴重性,提醒他們增強防範意識,“在這個1.4萬人口的社區,一旦有人感染,將帶來嚴重後果。”

剛開始有隔離住戶時,社區氣氛立刻變得緊張起來。一位住戶被隔離,整幢樓的居民都心慌,還有居民來到社區詢問。

“老大哥,不要緊張,現在只是隔離,還沒有人確診,大家每天勤洗手戴口罩,哪裡不舒服及時和我們工作人員說,有什麼訴求也都告訴社區。”面對住戶,孫超巧耐心安撫,儘量減少群眾的心理恐慌。

“這些居民在冷靜下來後會主動為社區提供信息,減輕我們的工作壓力。”孫超巧認為,在疫情期間,港灣社區能夠安寧有序,離不開住戶們的理解與配合。

代跑,隔離不隔愛

其實,港灣社區出名的除了“嚴管”,還有他們的“代跑”。

“我單身,讓我上!”朱亞康是社區的預備黨員,只要被隔離居民一個短信、一個電話,他立即為其“代跑”。

“要一包最小號的尿不溼,大包。”“要一斤豆腐、一把芹菜。”“要一斤大米。”……每次去超市,朱亞康的汽車後備箱都被塞得滿滿當當,他儘量滿足微信上每一位隔離戶的採購需求。

自疫情發生以來,6名工作人員沒有休過一天假。從早上6時到晚上12時,長達10多個小時的工作時間是他們這一個月來的“標準”作息。

6人團隊的努力換來了小區住戶的支持和理解,3位“神秘業主”送來5000個口罩;志願者冒雨跟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守護小區;許多業主自發送來消毒水、護目鏡、湯圓……他們都沒有留姓名,卻留下了一句句暖心問候:“你們辛苦了!”“你們比我們更需要口罩!”

2月7日,孫超巧在微信朋友圈發了“紀念2020年家人團聚的第一餐,簡單而幸福”的圖文。原來,這是自1月21日以來,孫超巧第一次跟家人吃飯。

“平時回家基本上都快晚上12點了,跟孩子說句話都難,更不用說吃飯了。”說到孩子和家人,孫超巧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淚。

“在九成是外來人口的複雜情況下,我們社區沒有出現一例疑似或確診病例,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孫超巧說,現在社區還有12個人居家隔離。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今後幾天將持續有從重點區域回來的住戶,這場防疫阻擊戰還要繼續打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