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市第二醫院“黨徽在醫療救治最前沿閃閃發光”

邢襄戰“疫”·黨員幹部在一線

黨徽在醫療救治最前沿閃閃發光

張星凱

1月20日,市第二醫院被確定為省治療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之一,也是我市唯一的定點醫院。院黨委立即成立指揮部,挑選精兵強將,組建隔離病區臨時黨支部,把基層黨建挺在醫療救治的前沿陣地,帶領黨員和群眾築起抗擊疫情的堅強戰鬥堡壘。

紓危解困,黨員奮勇爭先

去冬今春,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而來,疫情防控形勢非常嚴峻。在市第二醫院新冠肺炎隔離病區的醫生辦公室,一面鮮豔的黨旗莊嚴地掛在牆上,一批黨員在黨旗下鄭重宣誓,隔離病房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

臨時黨支部書記、結核科主任李枝巧作為第一批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區,與張志清主任一起負責病區管理工作。“危險在哪裡,黨組織就建在哪裡,要讓黨旗在醫療救治第一線高高飄揚!”李枝巧說,“黨員就是要起先鋒帶頭作用,身為一個有14年黨齡的黨員,我肯定要衝在最前面,帶領整個病區的醫護人員克服困難,堅決戰勝疫情。”她帶領的團隊裡,黨員醫生申妍姣,其丈夫在京進修,公婆遠在外地,毅然把年幼的孩子交給姥姥姥爺,義無反顧地進入離危險最近的地方;年僅23歲的護士張子璇謝絕別人的換崗要求,用稚嫩的肩膀扛起護理病患的重擔;“夫妻檔”郝倩夫婦面對急難險重的任務,把兩個年幼的孩子交給公婆,兩人在不同醫院協同抗疫;“兄弟兵”孫金濤、孫金龍,一個留邢救護治療,一個支援武漢前線,與疫病搏鬥,挽救危重病人。

輪番接力,共抗新冠疫魔

萬眾一心齊努力,越是艱險越向前。隔離病區臨時黨支部待病人如親人,為每個病人都制定了專門的診療方案,安排了四個班組在病房晝夜接續奮戰,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療和護理。

穿防護服,戴N95口罩,戴護目鏡、鞋套等,最後再戴上面屏,層層防護密不透風,限制了他們的動作,甚至限制了他們的呼吸,汗水也無法蒸發。不一會兒,全身上下就會溼透,連續六個多小時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有些身體素質偏弱的同志,甚至開始出現頭昏目眩,嚴重的同志忍不住嘔吐。然而,他們克服困難,除了對病人進行正常的醫療護理工作,還親自給隔離病區清潔消毒、為病人接送飲食開水、消毒處理醫療垃圾和病人排洩物等等。由於這類病人的特殊性,又無家屬陪護,很多患者出現焦慮、情緒失控等情況,醫護人員端上熱水,主動談心,盡全力安撫好患者情緒。在一連串的工作完成後,脫下口罩和護目鏡,臉上滿是壓痕,褪去防護服,汗水浸溼了全身……在與時間賽跑、與疫魔搏擊的過程中,他們沒有一個人抱怨退縮。一個個工作忙碌的身影,構成抗擊疫情前線最美的圖景;一個個奔走在隔離病床前,無懼危險,忘我奉獻,讓自己佩戴的黨徽更加耀眼奪目。

作為臨時黨支部書記,李枝巧是醫護團隊的主心骨。每次都會在病區門前認真檢查每名戰友們的穿戴是否嚴密,叮囑他們注意安全,為他們加油打氣;休息間隙還會找戰友們談心,舒緩他們的緊張情緒;有時還給醫護人員的家人送去慰問信和慰問品,給他們的孩子送去玩具和食品,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進入病房後,深深感到這次的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刻都要繁重,我壓力很大,但相信自己能不辱使命。”李枝巧感嘆,“連日來不分晝夜的會診、討論、閱片、分析,密切觀察病人病情變化,果斷採取治療搶救措施,隨時與專家組進行會診,忙碌到凌晨3、4點鐘是常事,從不敢有絲毫懈怠。因為我知道每個環節都是關鍵點,一個小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看到一些患者的病情逐步好轉直至出院,我們非常有成就感。”

守望相助,傾力共渡難關

“在抗擊疫情的一線,看到同事們衝鋒在前,無私奉獻,尤其是那些黨員在執行任務時,他們對黨的忠誠、對生命的敬畏、對初心使命的堅守深深感召著自己,使我越來越堅定了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我向往也可以成為黨組織的一員。”一名隔離病區的醫生這樣寫下入黨申請書。目前,市第二醫院已有28人提交了入黨申請。

臨時黨支部以一往無前的勇氣和信心感動著每一個人,大家都主動取消假日,醫院的凝聚力、戰鬥力空前高漲。堅守在普通臨床科室的醫護人員已經開展10餘次培訓和實戰演練,隨時準備衝上一線;堅守在預檢分診點的人員第一時間給來院人員測量體溫、排查流行病學史;堅守在消殺崗位上的人員每日揹負藥箱跑遍醫院的每個角落;堅守在後勤保障崗位上的人員全力購置調配醫用物資設備……

經過全院上下的不懈努力,醫療救治工作取得輝煌戰績。截至2月17日,收治新冠肺炎病例23例,已治癒出院10例。患者李某治癒出院時說:“這一路收穫太多感動,謝謝所有的醫護人員!剛進入隔離病區的時候,真是害怕,但醫生和護士每天給我打氣,鼓勵配合治療,營養師也天天和我溝通。為了挽救我的生命,醫護人員花盡了心思。現在我痊癒出院了,我也要加入志願者隊伍,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