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庸·戰"疫"】石林縣公安局強化戰時思想政治工作全力決戰疫情阻擊戰


【治庸·戰


開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以來

石林縣公安局

充分發揮

戰時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

不斷完善

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機制

以務實高效的舉措

匯聚起全局一盤棋

全力抗擊疫情的全警力量

為截止2月24日

全縣未接到確診和疑似患者報告

奉獻石林公安力量


【治庸·戰

1

強化政治擔當


【治庸·戰

【治庸·戰

高度重視,高位統籌。

【治庸·戰


縣局成立以黨委副書記、政委為組長,其他黨委委員為成員的戰時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政工室,負責組織推動戰時思想政治工作。迅速將各級關於疫情防控的會議精神傳達到全體民警、輔警,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市、縣和市局黨委的部署要求上來。專門制發縣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關於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命令》《致全局民警輔警倡議書》等,為疫情防控工作決戰決勝提供堅強思想保障。自1月27日起全局取消休假,全面啟動一級勤務,每日開展視頻調度和會商研判工作,切實提高工作質效;縣局黨委班子成員深入一線,實地督導,各基層科所隊黨員領導幹部身先士卒、衝鋒在前,作出表率,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治庸·戰

2

強化黨建引領


【治庸·戰

【治庸·戰

只要祖國和人民需要,時刻準備著!

【治庸·戰


吹響“決戰號角”,把疫情防控作為公安機關開展“治庸懶、強擔當、樹新風”主題實踐的重要檢驗,號召廣大黨員民警和輔警積極響應上級黨委決策部署,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疫情工作中。第一時間成立了突擊分隊、卡點查緝組兩個臨時黨支部,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充實黨務幹部至50人,將縣委撥付的專項黨建經費及時安排到各支部用於支持抗擊疫情工作。各基層黨支部在疫情防控一線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重溫入黨誓詞,用守護平安的初心、必勝的信心和決心,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黨員同志紛紛遞交印著自己“紅手印”的“請戰書”,主動放棄休息,奮戰一線,在他們的帶動下,4名民警先後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全局民警輔警積極爭當一線尖兵,老幹部黨支部組成居民小區志願者“護衛隊”,開展小區疫情排查,26個基層黨組織、249名黨員積極發揮作用,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縣局黨委把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作為考驗幹部政治素質、德才表現、紀律作風的“試金石”,旗幟鮮明地樹立在疫情防控一線發現識別、選拔使用幹部的鮮明導向,凝聚起全警奮戰的戰鬥熱情。


【治庸·戰

3

強化典型帶動


【治庸·戰

【治庸·戰

每天遇見你都是最好的一天

【治庸·戰


緊盯疫情防控一線和中心工作,充分發揮新聞宣傳的引導、激勵、促進作用,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民警、輔警先進典型事蹟的挖掘、提煉、總結和宣樹工作,深挖先進事蹟和經驗做法。圍繞醫警、雙警、夫妻檔、父子兵等抗疫典型,深入基層策劃宣傳主題25個,將本單位、本警種在疫情防控、服務群眾、脫貧攻堅等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典型事蹟及時整理彙總,通過信息、簡報、“石林警方發佈”微信公眾號、“石林警方”微博等多種形式和渠道,藉助縣“融媒體中心”“石林發佈”“圭山彩虹”等縣內平臺及時予以表揚和宣傳。黨員柳開向、徐凌泉被公安部通報表揚,朱慶同志被省公安廳記三等功,兩個臨時黨支部和朱勇同志被市局表彰,局黨委對4個集體、66名個人進行了通報表揚。“雲南法制報”“雲南網”“中國網”等媒體先後採用和轉載信息52條,廣大公安民警堅守一線,無私付出的責任和擔當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肯定,7家愛心企業和十餘名愛心群眾相繼向縣公安局、各卡點捐贈防護口罩、食品、蔬菜、鮮花等物品。


【治庸·戰

4

強化人文關懷


【治庸·戰

【治庸·戰

我們願做您最堅強的後盾

【治庸·戰


縣局對多渠道籌集到的口罩、防護服等疫情防控戰時裝備、愛心企業及社會各界捐贈的物資,優先保障到交警大隊、基層派出所,切實做好參戰人員的安全與健康。切實做好民警、輔警上下班體溫檢測工作,在辦公區域粘貼醒目防疫提示,各樓層配發消毒洗手液,設置廢棄口罩回收箱,全天候、多頻次對辦公區域進行清潔消毒,實行出入公共場所戴口罩、在食堂限量分批次用餐等措施,增強民警輔警的自我防護,嚴控疫情風險源頭。為緩解隊伍思想情緒,縣局制發了“致全局民警輔警感謝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關心關愛民警職工(輔警)工作措施”;局黨委、工會及時對生病住院、家庭發生變故的民警輔警進行看望慰問,鼓勵基層民警通過學習強國、雲嶺先鋒等平臺學習身體防護、心理疏導等知識,引導大家正確應對、科學防護。採取電子賀卡的方式,為過生日的民警輔警送上特殊的“禮物”。關心關愛一線民警,科學安排警力部署,引導民警輔警及其家人減少非勤務外出以及聚會等,切實保障民警輔警自身及家人防控到位。看似簡單、瑣碎的小事,讓民警輔警充分感受到局黨委的關心關愛,湧現出輕傷不下火線、帶病堅持工作的鄭雲寶、付雲春、李海永等一大批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