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裝雖卸 初心依然 戰“疫”必勝

新冠肺炎疫情時刻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牽動著這樣一個群體----退役軍人,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深刻詮釋著“卸甲人”的忠誠、大愛與擔當。

讓軍徽在“戰役”中閃光的“老”記者:傅維軍

戎装虽卸 初心依然 战“疫”必胜
戎装虽卸 初心依然 战“疫”必胜

年過半百有六,兩鬢斑白的“傅老師”是樂山市11個區市縣外勤採訪記者中年齡最大的。新冠肺炎發生後,他像戰士收到軍令一樣,拿起攝像機就出發,衝鋒在抗疫第一線,揚正氣勵鬥志。他撰寫的《犍為縣人民醫院300餘人主動請纓到防控第一線》、《彭中田:“能為武漢做點事情是非常自豪的”》等51篇新聞稿件分別被《學習強國·四川平臺》、《四川發佈》等15家省市縣新聞媒體採用,將我縣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成果和良好的精神風貌較好地呈現在大眾眼前。他的事蹟譜寫了一曲退役軍人永葆本色的凱歌,而他依然象戰士一樣,堅持戰鬥在與疫情抗衡的工作崗位上,續寫新時代退役軍人的風采。

忙得像“陀螺”的村官:盧華

戎装虽卸 初心依然 战“疫”必胜
戎装虽卸 初心依然 战“疫”必胜

有著25年黨齡和3年軍齡的定文鎮方井村副主任盧華,一直有著黨員“甘於奉獻”的堅貞、軍人“不怕犧牲”的堅韌和村幹部“為民服務”的堅持。疫情發生後,他踏破鐵蹄,忙得就像一隻“陀螺”,將疫情防控知識傳遍每一戶,巡查各個執勤點,化解來往人群對設卡通行不理解、不配合等矛盾;他當上餐娘,每天驅車30公里,為6個站點執勤人員送去午餐,溫暖疫線工作人員;他代購代買,千方百計為村民籌集口罩,為生活不便村民當“外賣員”,買米買菜送貨上門。他的挺身而出,只因他那“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寐”的情結。

舍家上陣的安置士官:毛慶龍

戎装虽卸 初心依然 战“疫”必胜戎装虽卸 初心依然 战“疫”必胜

去年底安置到大興鎮社會事務服務中心的退役士官毛慶龍,已經在大興鎮連續抗疫18個日夜,兌現著退伍時“脫下軍裝,我依然是個軍人”的諾言。他每天穿上“戰袍”、裝上資料、背上噴霧器、拿上喇叭、帶上溫度計,進村入戶、將抗疫知識“吼”遍街頭巷尾,卡點執勤、檢查來往人員車輛,走街串巷、驅散聚集人員……。因擔心在外工作的自己感染病毒,傳染給自己5歲的孩子,他選擇常住單位。而他的愛人--縣中醫醫院的護士,也過了一個至今未休的“春節”,雖暫時無緣武漢戰場,但她依然待命急診科等待赴命武漢。

普通的崗位,詮釋不普通的信念:吳玉秋

戎装虽卸 初心依然 战“疫”必胜
戎装虽卸 初心依然 战“疫”必胜

大年初一,正在醫院病房照顧身患膽管癌母親的玉津鎮互和社區工作者吳玉秋接到社區緊急電話後,安頓好母親,便投身到“社區~醫院”兩點一線的戰“疫”中。他培訓協調49名志願者順利上崗,白天帶隊逐戶摸排,細心指導12個小區體溫檢測、出入登記、勸導群眾等防疫工作,落實92名湖北返鄉人員及其親屬居家留觀事宜,夜間依然值班巡邏,勸散聚集打牌和悄悄聚餐人員。他以鐵一般的信仰和擔當衝鋒在前,把居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對病母的牽掛深藏於心,以“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懷詮釋著工作人員的責任,以“身先士卒”的行動詮釋著黨員擔當,以“義務反顧”的精神詮釋著軍人本色。

在風雨中站崗放哨的父子倆:李仕東&李培

戎装虽卸 初心依然 战“疫”必胜戎装虽卸 初心依然 战“疫”必胜

2月以來,龍孔鎮孝姑幹道和黎明村幹道總能看見李仕東、李培兩父子為黎明村“站崗放哨”。他們在這裡設卡蹲點,堅守了15個日夜、勸返外來車輛200餘臺,外來人員320餘人,為來往人員測體溫360餘人次,為的只是保村民平安,不感染病毒。談論中,李仕東說到:“我家三代黨員,兩代軍人,在部隊講奉獻犧牲,回來也要傳承下去。在疫情肆虐的關頭,作為退役老兵,衝在一線,我們責無旁貸!”臉上雖佈滿疲憊,但遮不住他們“軍人和黨員”身份的自豪和驕傲,遮不住他們那一份保家衛國的堅守和執著。

這些僅是我們退役軍人的一個縮影!在這個特殊時期,他們正以各種形式迴歸“戰鬥”。“一朝入伍、軍魂入骨”,他們脫下的是軍裝,脫不下的是肩上的責任和重擔,脫不下的是眷眷愛國情懷和鏘鏘入黨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