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戰"疫"·名企擔當」中車浦鎮:防控“下實功”復產“加速度”

「同心戰"疫"·名企擔當」中車浦鎮:防控“下實功”復產“加速度”

位於南京江北新區的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擁有百餘年製造史,亦是中國從事軌道交通裝備研究和製造的專業化生產企業、中國鐵路裝備製造業大型國有企業,在疫情大考面前,將“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充分發揮,亮劍戰“疫”。如何築牢疫情防線?如何確保生產平穩安全?近日,筆者對話了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奇。

第一時間啟動疫情響應機制

筆者:在疫情防控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浦鎮公司是如何規劃部署築牢“防疫網”的?

楊奇:謀劃早、部署快、行動實,就能在與時間賽跑中搶得先機,更好地守住陣地。在疫情發生之後,浦鎮公司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應急指揮中心,迅速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響應。1月21日,公司發佈春節放假期間疫情防控提示,第二天就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組,組織開展相關防疫工作,並通知售後服務部門組織各站點就地採購應急防護物資,安排每日早晚測量體溫。

浦鎮公司疫情防控應急指揮中心和工作組,明確各級黨組織為疫情防控的第一責任人。

防疫復工都緊抓

筆者:統籌好疫情防控和企業發展,是大考,也是大戰。浦鎮公司今年實現生產目標有無難度?如何保證復工復產的安全有序?

楊奇:浦鎮公司今年經營目標是要實現銷售收入創歷史新高,生產任務非常繁重,僅城軌地鐵車輛全年生產計劃就有2200多輛,客觀上講,延遲復工對後期的交付還是有很大程度影響的。越是困難的時候,我們越要打造團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越要迎難而上!

2月9日江北新區以及中車集團均同意浦鎮公司復工方案。2月11日復工後,我們在公司廠區門口實施了嚴格的人員和車輛管控,員工入場前有序進行體溫測量,對有敏感地區經歷的車輛進行外部隔離消殺、二次轉運安排。針對疫情中凸顯的“短板”,浦鎮公司對復工人員加強管控,按照“最小化”原則組織進行復工,儘可能減少復工上班人數。

為了緩解復工人員聚集和流動量增大帶來的疫情防控壓力,我們採取“現場辦公”和“遠程辦公”兩種形式,通過差異化的管理,做到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不誤。

重點項目“穩推進”

筆者:作為一傢俱有紅色基因的國有企業,公司各級黨組織在疫情期間,發揮了怎樣的戰鬥堡壘作用?

楊奇: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後,我們公司黨委第一時間向公司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出了《勠力同心、勇擔使命,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積極貢獻》倡議書,要求黨員領導幹部以帶頭分片包乾、全覆蓋登記排查等方式,做好本單位疫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在公司黨委層面,黨委班子成員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包保,要求疫情期間,各位領導班子成員須每日與包保單位保持溝通互動,及時瞭解、督導、協調包保單位疫情防控工作,定期到現場進行調研。1月31日,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定南一行到南京地鐵一號線小行站售後服務點,慰問並檢查了站點防疫工作。

在基層單位,我們成立了各單位疫情防控工作小組,要求支委班子成員結合各單位實際情況,建立每日動態工作機制,對員工每天的相關信息登記上報,並組織黨員做好消殺防疫工作計劃,開展好消殺防疫工作,當好各單位的“組織員”“宣傳員”“戰鬥員”“服務員”,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擔當使命。

在嚴格執行防疫管控的情況下,浦鎮公司積極組織復工復產,目前,總裝2/3的生產線已開始復工作業。特別是由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研製的我國新一代大運量全自動無人駕駛智慧列車項目,正在推進批量化生產。

越是艱險越向前。從硬核壓實企業防疫責任,再到努力復工力保經濟穩增長,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企業經營發展這場大考中,中車浦鎮正踐行“抗疫進行時、戰鬥不氣餒”,力求優勝卷。

李 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