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迅啟電源科技有限公司一個星期恢復全部產能

安徽迅啟電源科技有限公司一個星期恢復全部產能

2月23日,迅啟的總裝車間內工人正在進行最後的封裝、檢驗工序。 (記者 靳瑾 文/圖)

安徽迅啟電源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1.5億元,為合力、杭州叉車、海斯特叉車、江淮、豐田、中力等國內外知名大型叉車集團提供配套及服務,是全國專業的叉車用動力蓄電池生產基地之一。從2月10日復工以來,企業僅用了一個星期就完全恢復了產能。

2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安徽迅啟電源科技有限公司時,總裝車間裡一組組防爆電池及動力牽引電池已經完成了最後的組裝、檢驗等工序,整裝待發。工人們戴著口罩,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公司現有員工130多人。為了擴大再生產,公司年後再招聘了40多人。”公司董事長儲寧平告訴記者,公司原計劃農曆年初八復工。因為疫情影響直到2月10日才正式復工。不過,一個星期後企業的產能就恢復到百分之百,繼續朝著全年既定目標衝刺。“去年我們的產值是2.6億元,今年我們的計劃是3億元。”儲寧平自信地說,從訂單的增長量和產能的恢復情況來看,完成目標難度不大。

“疫情是給生產銷售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但是有政府的支持,企業努把力,爭取把影響降到最低。”採訪中,儲寧平告訴記者,復工伊始,員工到崗率不到60%。沫河口鎮政府得知後立刻將企業用工信息發佈到附近的“村村通”大屏幕和用工平臺,並將各村反饋的勞動力信息發給企業,方便點對點溝通。而且,原本應該下半年發放的省專新特精企業、省技術中心、新三板掛牌等共計120萬元市級配套獎勵資金,也在2月10日發放到位,為企業復工解決了燃眉之急,也更加堅定了信心。

產能恢復,防疫也不能落下。採訪中記者在公司大門口看到,所有進入廠區的工作人員必須測量體溫,用酒精噴灑消毒。“企業從管理層到一線員工,都是蚌埠本地人。除了社區開具的健康證明,每天還要測量體溫、消毒各兩遍。”儲寧平介紹,佩戴口罩上工、保持一定距離、錯時就餐已成為疫情期間的“規定動作”,所有人都必須遵守,幾周下來已成為習慣。

如今,隨著物流系統的逐步暢通,安徽迅啟電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運營已基本回到正軌。“只要動起來,困難就能想辦法克服。”儲寧平說,自己對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