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的心率控制在多少比較合適呢?

醫學莘


高血壓是以持續性動脈血壓為表現,並可伴有心、腦、腎等靶器官併發症發生的綜合徵。對於高血壓患者,其診斷標準為未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三次測得收縮壓升高≧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雖然我們心率的正常範圍在60~100次/分鐘,到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我們建議將心率控制在80次以內為宜,如有可能,儘量控制在60~70次/分鐘。因為在同等條件下,心率越快,血壓相對越高。

當然,高血壓患者血壓的控制目標為140/90mmHg,對於中青年人群、冠心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如能耐受,應儘量控制在130/80mmHg以內。而對於老年人群來說,不必過於強求血壓達標,可適當放寬至150/90mmHg以內。

高血壓並不可怕,是可防可控的,重在正規診治。我們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積極改善生活方式,做到低鹽飲食、適當運動、戒菸限酒、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血壓藥物,藥物宜優選長效製劑,以長期穩定控制血壓,減少併發症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昨天看了一個高血壓的患者,血壓165/95,心率88,後建議患者服用地平類降壓藥+洛爾類降壓藥。

患者拿完藥很是疑惑,這個降壓藥有降心率的作用,會不會把減的更慢了?

王醫生就是為了把心率降低,才給您開的這個藥物。

因為高血壓不能單純降血壓,必要的時候還得降心率,降心率本身有兩個好處,一是能更好的降低血壓,而是心率慢壽命長。

我們都知道我在休息的時候心率60-100次算是正常,可是這只是理論上的概念,近年來的各種大型研究及指南推薦,都建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心率相對越慢越好。

高血壓的一種發病機制叫交感興奮,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激活是高血壓的重要發病機制之一,啥意思呢?人體的交感神經一興奮,人體的心跳就會加速,血壓就會升高。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由於工作壓力大、心理負擔重、不良的生活方式均是導致交感神經過度激活的因素。這種情況也多見於年輕人,所以年輕人高血壓更多是血壓高,心率快。

通過抑制交感興奮,降低心率,同時利於血壓控制。不僅如此,長期的心率快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會使心血管死亡風險顯著增加。所以,我們遇到高血壓的時候,也要關注心率,如果心率快,我們得想辦法把心率也降下來。


研究顯示1/3以上的高血壓患者,休息時心率≥80次/分。 高血壓的朋友休息時心率心率>80,就需要降心率;這個評價有時候不準確,我們會做一個動態心電圖,平均心率>75,需要降心率。

所以,高血壓朋友,心率最好控制在休息時80次以下,接近60更理想。


心血管王醫生


高血壓患者心率控制在多少比較合適?

說多了大家聽不懂,記不住。請大家就記住一句話:稍慢一點更好。

《診斷學》規定心率正常範圍應該是60-100次/分。實際上這個範圍標準偏高了一點。大多數醫生都認為安靜狀態下如果心率超過90次/分都是偏快了,而心率在50-60次/分之間,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挺正常的。

心率偏快有什麼影響呢?

1 血壓會更高。

心率偏快,每分鐘射出的血量會更多,血壓自然更高了。減慢心率的同時,血壓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 心肌耗氧量增大。

血壓上升,心率加快,都導致心臟做工增加,耗氧量也隨之上升。對於有冠心病的患者來說,就有可能出現冠脈血流相對供應不足的問題,從而導致胸悶胸痛的症狀。

3 心臟供血減少。

心臟的冠狀動脈供血主要是在心臟的舒張期,也就是在心臟“休息”的時候。心率加快,則心臟的舒張期大大縮短,心臟供血量也會明顯減少。更容易誘發心肌缺血。

4 心臟“休息”時間減少。

心臟不能得到充分休息,對於心衰的患者來說,症狀會逐年加重。

由此可見,心率偏慢一點,不管對高血壓患者還是對普通人來說,都是有很多好處的。

但是心率再慢也得有底限

1 要保證人體基本的血流供應,心率一般不可低於50-60次/分。否則很容易出現頭昏、暈厥等腦供血不足症狀。


2 一般高血壓患者不必刻意去用藥物控制心率。心率60-70次/分都可以認為很理想。70-80之間也不錯。

3 對於合併有主動脈夾層、冠心病、心梗、心衰等情況的患者,相對控制心率應該嚴格一些。大多60左右比較理想。

4 心率偏快的高血壓患者,比如超過80次/分,選用降壓藥的時候可以考慮β阻滯劑,降壓同時也減慢心率。

歡迎關注鄭醫生百嗑,關注您身邊的健康專家。


鄭醫生百嗑


教科書上對於正常心率的規定就是60-100次/分鐘,那麼是不是我們的心率在這個範圍內就肯定是健康的?答案是否定的,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心率控制在什麼範圍更是一個大學問,同時也是很多高血壓患者想問的問題。今天張大夫就來說一說這個問題。

現在越來越普及的電子血壓計上除了顯示血壓,還會顯示心率。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因為高血壓患者的心率越快,那麼以後發生冠心病的機率就越高。電子血壓計標識出心率,就是為了讓廣大高血壓患者注意對於心率的重視和管理。

目前在我國的高血壓患者中,有百分之三十的患者可以說是心率不達標的,也就是平時靜息心率超過80次/分,而且這種現象特別常見於年輕高血壓患者中。其實,這種現象代表的是血壓升高同時伴有交感神經激活的情況,多數是那些平時生活工作壓力大、肥胖、生活方式不好的人容易出現。



除了上面提到的最普通的高血壓患者,對於那些高血壓同時合併冠心病或者心力衰竭的患者來說,心率控制要更加嚴格,也就是要控制在70次/分鐘以下,這樣做可以讓這些人活的時間更長。

總之,高血壓患者要特別注意控制心率,這樣能夠降低高血壓患者發生冠心病的風險。


張之瀛大夫


一、高血壓需要控制心率嗎?

高血壓當然要控制心率,而且高血壓患者控制心率是明確的寫在指南中的,高血壓控制心率,不僅僅可以減少心室率,減少心肌耗氧,還可以降低交感神經張力,從而更好降低血壓,而且可以減少高血壓相關併發症!所以,許多的研究資料顯示,高血壓控制心率的獲益還是相當有用,獲益很多!

二、高血壓心率開始干預的標準是多少?

心率越快,往往反應交感神經張力越高,而且提示預後!在2017年的《高血壓患者心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中明確規定了我國心率干預切點的指標為:靜息心率>80bpm;24小時動態心率>75bpm。也就是說,當靜息狀態時心率>80次/分,或者動態心電圖提示24小時平均心率>75次/分,往往提示我們需要加以干預!



三、高血壓心率控制的目標是多少?

高血壓控制到多少合適?這個也需要不同情況不同區別,針對不同患者人群的心率目標其標準是不一樣的,比如,1、高血壓合併心房顫動患者建議心室率<110次/分; 2、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患者建議靜息心率控制在50-60次/分; 3、高血壓伴主動脈夾層患者建議心率控制在50-60次/分。當然,如果沒有合併其他疾病,那麼單純的高血壓,我們也建議心率控制在70-75次/分以內!


高血壓不僅僅要血壓達標,心率也要達標,才能獲得最大獲益!


心健康


高血壓患者的心率控制在多少比較合適?

首先,來談一下高血壓對心臟的危害。高血壓會導致心臟出現兩方面的變化:(一)高血壓時心臟的後負荷增加,心臟會出現代償性肥厚,心臟長期肥厚會導致心內膜下缺血、心肌纖維化;心臟失代償後心髒會擴大、心肌收縮力減弱,即患者出現心衰。(二)冠脈發出現粥樣硬化,易導致冠心病即心絞痛和心梗的出現。

其次,來談一下高血壓患者為什麼要控制心率。舉個不大恰當的例子,心臟就好比一個橡皮筋,我們都知道橡皮筋有使用壽命,假如橡皮筋的使用壽命是十萬次(每次拉長10cm),那麼單次拉長的距離大或者橡皮筋出現了老化,那麼它的使用壽命就會縮短。同樣的道理,高血壓時心臟的負荷增加、老化加速,因此如果此時心率較快,那麼它的使用壽命就會減退,即心臟能正常工作的時間就會減退。

再次,來談一下高血壓患者心率應控制在多少比較合適。相關文章很多,絕大多數人認為應控制在80次/分以下,24小時平均心率小於75次/分,冠心病患者在正常範圍內越低越好。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心率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比較合適。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80027331178582188"} --}

高波濤


高血壓患者,不僅要注意血壓的目標值,還要對心率進行控制,心率不達標者將會影響血壓水平,並增加心血管發病的風險。

對於一般的高血壓患者,需要心率干預的數值是靜息狀態下80次/分或動態心電圖平均心率>75次/分;對於高血壓合併冠心病、心衰等併發症時,應該按照相應指南控制到靶目標心率。

對於一般高血壓患者,如果發現心率快怎麼辦呢?如果是在醫院診室發現的心率快,首先要注意排除下是否是白大衣效應,應在家監測心率或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其次,應尋找是否有造成心率加快的病因,如甲亢、貧血等。對於心率不達標的高血壓患者,應注意從生活方式改變,如控制體重,避免喝咖啡、濃茶,鍛鍊身體等。不少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舒張壓過高就是與此有關,需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最後,對於心率仍不達標者,需要用美託洛爾等藥物控制心率達標。

對於高血壓合併冠心病、心衰等併發症者,心率目標值應根據對應指南要求控制。如高血壓合併心衰者,需要心率<70 次/分;高血壓伴房顫者,需要心率<110次/分;高血壓伴冠心病者,需要心率控制在50~60 次/分;高血壓伴急性主動脈夾層者,需要心率控制在50~60 次/分。

<strong>


醫患家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很多人都知道需要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也就是高壓(收縮壓)在90-140mmHg,低壓(舒張壓)在60-90mmHg,很少有人會想到去控制自己的心率。其實心率也是會影響血壓的,控制心率和控制血壓同等重要。

高血壓患者心率不能超過70次/分

正常人的心率範圍是60-100次/分。很多時候,心率的加快,是因交感神經興奮所引起。它與高血壓常常是互為因果,即心率過快,發生高血壓的風險就更高。血壓高也會造成心臟功能的損害,從而使心率加快。高血壓患者心跳越快,出現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就越高。

所以建議,普通高血壓患者,心率超過每分鐘70次就必須考慮進行心率管理,適當降低心率。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最佳心率為55-70次/分,有利於患者的長期預後。總結來說,也就是高血壓患者的心率最好是在70次/分以內為宜。


藥療君


人體正常的靜息心率在60~100次/分鐘的範圍以內,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心率需要控制的更加嚴格,一般建議靜息控制在60~80次/分鐘左右,因為心率過快也會引起血壓升高,不利於病情控制,所以建議高血壓患者的心率應儘量控制的慢一些為宜。對於合併有冠心病和主動脈夾層的患者,應儘量將心率控制在50~60次/分鐘左右為宜。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靜息心率應控制在70次/分鐘左右為宜,而當運動時,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心率會逐漸加快,但我們建議高血壓患者的運動心率應控制在220-年齡的60%~70%以內為宜,同時,對於存在心功能不全、血壓水平超過180/120mmHg或近期血壓波動大的患者,建議暫不運動,先積極治療基礎病,待病情穩定後再開始運動。

高血壓的治療是個長期化的過程,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並規律服藥,以穩定控制血壓達標,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低鹽飲食、戒菸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


我們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同時,也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化的藥物治療,要充分評估後製定個體化方案,優選長效製劑,對於存在心率過快的人群,可以配合使用β受體阻滯劑或ACEI/ARB類藥物,既可以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也可以達到控制心室率、抑制交感腎上腺素活性的作用。

感謝閱讀,祝大家身體健康。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


全科掃地僧


這個問題非常好,很多高血壓患者只關注自己的血壓降的如何,這本沒有什麼錯,但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雖然與高血壓密不可分,但高血壓並非引起心腦血管病的唯一的因素,很多其它因素比如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心率加快等都可獨立於高血壓之外而引起心腦血管病。

然而最不幸的是,高血壓患者比健康人更容易同時存在這些危險因素,這些因素相當於與高血壓狼狽為奸,大大增加了心腦血管病發生的風險,其中心率的快慢就是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且高血壓患者的心率已經成為了預測高血壓所帶來的心腦血管病發生風險的一項指標,來看這樣一組研究結果:

  • 同樣是高血壓患者,一位患者的心率小於65次/分鐘,一位患者的心率大於84次/分鐘,後者冠心病的發生風險要比前者高1倍以上;
  • 同樣是高血壓患者,一位患者的心率小於80次/分鐘,一位患者的心率大於80次/分鐘,後者的死亡的發生風險比前者增加89%。

由此可見,高血壓患者在控制血壓的同時應當對心率的快慢給予關注。因為在影響血壓的因素中,心臟收縮泵出血液的多少影響著血壓的高低:

心臟收縮的頻率越快,單位時間內泵出的血液量越多,血液流動過程中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越大,血壓就越高;反之,血液量相對較少血壓也越低。更為重要的是,血壓升高對血管內皮的衝擊力會造成血管內皮的損傷,而這種損傷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基礎,將使血管的結構發生改變,特別是對心血管的影響更大,從而造成了冠心病等的發生。

所以,高血壓患者應把控制心率也作為一項控制指標,將心率控制在目標範圍內:當高血壓患者未合併心腦血管病時心率應小於80次/分鐘,已經合併了心腦血管病時心率應控制在55-60次/分鐘。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說到的心率是指安靜狀態下測得的心率,患者在家可以通過數脈搏的方式測定心率,測量時要安靜休息5,分鐘採取坐位,手臂抬高手腕與心臟位置平齊,手心向上,以1分鐘為測量時間,做好記錄。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