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股市,樓市


又到天橋底下說書時間。


直接進入主題講講錢,股市,房子,今天講的內容只是常識以及過去現象的總結,沒有想販賣任何焦慮,大家看看感受就好。


在講內容之前,大家簡單有一個常識認知,就是市場降息,這意味著你放到銀行存款的收益率會下降,這算是穩保本的收益,屬於無風險收益,而市場10年國債收益率也認為是無風險收益率的衡量。所以,一旦降息,國債收益率也自然隨著下降,二者是正相關。而拿國債收益率再與上證指數對比,則有明顯的相關性。


直接切入要點,大樹貼一圖,是上證指數與10年國債收益率走勢圖的對比情況:

錢,股市,樓市

(製圖:大樹研究)


大樹圖中畫了三個圈圈,對應了三個降息週期,前兩波都出現了牛市,而咱們這波正在路上,2440點就是起點。


1、2008年9月30日至2008年12月30日,1年期存款利率從4.14%降到2.25%,國債收益率也隨之下降(藍色),上證指數到1664點後反彈。

2、2014年10月31日至2015年10月31日,1年期存款利率從3%降到1.5%,國債收益率也隨之下降(藍色),上證指數開啟一波大牛市。

3、當前這位置,從去年開始用MLF+LPR方式區別於傳統方式降息,之前是5bp每次,本月20日直接是10bp,預期今年還會有20-30bp的下降空間,所以依然處於降息通道,長的著眼點,股市依然會有不錯的機會。


所以這張圖也說明了,錢多了,股市會漲。而市場會有一個提前量,股市總是會搶跑,就是貨幣寬鬆預期會帶來股市的上漲。這就是為什麼大樹一直提,錢是個好東西,是股市最直接的催化劑的核心原因。


(插播講一下全市場資產估值的平均水平,一般採用無風險收益率的倒數來權衡,比如當前國債收益率3%,那倒數之後,平均估值市盈率就約是33倍,而在之前,若是無風險收益率是4%,那倒數後就估值市盈率是25倍,所以如果降息了,無風險收益率就會從25倍提升到33倍,所以這叫流動性帶來的估值修復,市場就會上漲,這也是這波上漲的核心驅動因素)


重點說一下上一波,2014年-2015年搶跑就明顯,當時各種難受,地產商都覺得是世界末日了,市場預期會放水,樓市會鬆綁,2014年5月有城市開始放開限購,但市場沒反應,主要還是資金沒鬆開,但這個時候上證指數見了當年的底(1849點是2013年錢荒恐慌下砸的底,類似於我們去年砸的2440點),但市場有了寬鬆的預期,指數從2000點一直爬到第一次降息的2400點左右。在隨後的一年時間裡,市場連續多次降息降準,直接從3%降息至1.5%,這是降了150bp,而且當時還有各種配資,槓桿之類的產物。所以,股市提前搶跑太厲害了,降息到一半的路上,2015年6月出現了股災,這就是當時的大致情況。雖然在2015年6月之後還有多次降息,但泡沫拱太大,人心散了,帶不動了。


以往的經驗應了大樹經常講的一句話,經濟最困難的時候,撿便宜資產最好的時候。


而當前這個節點,又是新一輪降息的開始,去年年底已經用新招開始降,這一次因為事情突發繼續降,接下來還會降。但大家都知道,前面的市場提前搶跑了,咱們這一次似乎也不例外,一樣是搶跑。大家都清楚,那事出來之後,的確是影響經濟了,但股市漲得辣麼好,真的是一漲解千愁。但大樹始終認為,接下來要行情還持續上去,就是階段性脫離基本面的上漲了。那這一波的邏輯,其實在前面文章就講過,是因為太悲觀倒逼出政策的預期。


政策預期是個好東西。


比如,這幾天,上面說要刺激消費了,其中汽車消費是重點,然後汽車股就表現不錯。而在所有的政策預期中,最給力的就是貨幣寬鬆,再直接點就是降息的預期。錢是好東西,大樹一直在講。這一波核心催化的最核心因素是貨幣寬鬆預期之下帶來的預期,股市因這個而上漲。而在估值修復的情況下,主流的方向,市場打的是科技,這是新的抱團方向,但在邏輯上,估值的水足夠多的話,也會漫到沒有漲的板塊,所以會有相對應的補漲效應。


前幾天的文章,大樹總結了現在市場預期是2020年全年降息在30bp-40bp之間,昨天已經實實在在的降了10bp,也就是未來還有20-30bp的空間,細水慢流是好事。2014至2015年當時是多次降息,而且還是用傳統的降息方法,一次性就搞25bp,一年時間,直接從3%降息取1.5%,這是降了150bp,顯然,如果僅僅從這個角度來對比,我們這一波不會像2015年那樣瘋。


當前流動性寬鬆預期還在,而且不會立馬就迎來改變,至少還要等到3月開重要會議。但在這裡需要提兩個醒,會掣肘到貨幣寬鬆預期的,一個是人民幣匯率,另一個是CPI。現狀是人民幣在貶值,CPI比較高(雖然是結構性問題),但如果持續降息這兩個數據關係上會繼續走差。


股市有提前效應——有預期——引發股市大漲——漲過頭——脫離了經濟基本面——勢必會回調——等待基本面與預期的相互驗證——如果確定基本面好轉——市場逐步上漲。


這是近期階段以及接下來市場演繹方向的邏輯,所以我的觀點不變,傾向於春耕行情後,還是會有階段性不小的調整(這是階段性擠泡沫),但長期還是看好。但這個長期看好是在這一波不要拱得太過份的前提下,如果這一波直接拱過頭了,重複2015年那樣,那沒有什麼好期盼的。上面是不願意的,所以一直在打強心針,房住不炒,不會大水漫灌,不可能想著要在同一個坑裡掉兩次。


至於A股便不便宜,估值說明一切。以下來來自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的圖,大家感受一下,目前是剛剛躍過3000點,但剔除金融板塊的估值已經高於估值的平均水平,創業板更是突突突的快人一步了。這就是為什麼大樹的建倉動作會在3000點以下完成,3000點以上不買,這是紀律,“買的好”是盈利的關鍵。

錢,股市,樓市

錢,股市,樓市


顯然,現在的流動性不會像2015年那樣瘋狂,所以,理應拱不出當時泡沫的高度。但這兩年市場有一根筋就是,抱團取暖,前兩年是消費,現在是科技,至於科技方向會被拱到什麼程度,沒有人知道,但總會有人去接最後一棒燙手的山芋。


這裡有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2014年,全國樓市低迷,按市場以及人性的邏輯,跌的時候是無人問津的,只有漲的時候才趨之若鶩,大家去瘋搶。所以在2014年的時候,跟這一波一樣,錢不知道去哪,所以只能衝向股市去拱。而當前,樓市的確也是不振,很多城市房價陰跌,無人問津。更特別的是這一個多月,因為那事的影響,大家更是居在家中,哪怕要消費還沒地方去,所以資金更往股市中衝也是有道理的。市場有一個聲音,叫“居家牛”,我認為是非常形象的。以上這些是微觀察的現象。


還有一個偏中觀的觀察是,央媽的確是降息了,但企業又沒復工,沒有借貸需求,錢沒地方去,所以還是會氾濫熱炒一波。


不管是中觀還是微觀,簡單點說就是流動性充裕之後——地產不給力——錢沒處去——只能去股市。


……


說完股市,再講講樓市,為什麼大樹在這個時候會建議真有需求的人逐步去看房子,並去買房子?仔細再回顧一下,上一個樓市週期,2014年底至2017年前後發生了什麼?


2014-2015年,最優秀的城市,深圳房價率先起漲(初步降息);

2015年開始,其它一線城市以及新一線城市(猛烈降息);

2016年前後,二線城市突突突的漲;

2016年下半年,三四線城市,跟瘋,瘋,瘋的漲;

一直到2017年之後。


這上面我標識的括號中,有一個關鍵節點,2014-2015年降息,這在前面的篇幅中也有講過降息與股市的關係。大家一定要有一個常識,股票、房子統統歸類於資產。市場上流通的錢多了,資產自然是漲價的,這點是跑不了。無非是先去哪裡。比如,上面講的就是2014年-2015年先去了股市,緊接著去了樓市,資金是水,是流動的,而且是帶了鼻子的水,哪裡便宜,哪裡有窪地就去哪裡。


錢在流動,聰明的錢是會去買相對便宜的資產的。在前面的篇幅,已經講過,因為股市估值便宜,大家的資金去買了A股中所謂優質的資產。而當A股不再便宜,甚至有一些局部性的泡沫時,自然有一些聰明的資金會流出去買更有潛力的資產所以,如果這一波漲上去了,大A股不再便宜,資金會去買什麼?


自然還是房子。因為錢放在手上是最沒用的,你只有資產才能保值,特別是硬資產。


我們再回顧一下上面的時間表,2015年股災之後,才開始的全國樓市的熱潮,這不正是說明這種現象?錢由股市出逃,去了樓市。


當然,慶幸的是現在上面鐵了心是“房住不炒”+“細水慢流”,所以股市瘋漲的條件稍微欠缺,但情緒是按耐不住的,情緒起來,就會有非理性的行為,有些方向就會拱出泡沫,成長科技類的泡沫會比藍籌股拱的泡沫相對可怕一些。按上面的邏輯推理,有些聰明的資金獲利之後,自然會高位套現(不信大家可以觀察,這一波漲上去,減持的公告高潮自然會來到)。


資產便不便宜,其實是相對的。咱們其實也沒有太多好資產,核心城市的房子自然就成為其中一個。而樓市,過去三年時間,絕大多數城市沒怎麼漲,沒有漲就等於跌,畢竟這其中帶了通脹的因素,跌則是等於逐步擠泡沫。


錢是最好的東西,對於樓市自然也一樣。


雖然說“房住不炒”是最高基調,但我們來看一下房貸利率的走勢就清楚了。房貸利率是有逐步下降的節奏的,雖然沒有前幾年所謂的基準利率以下打9折之類在4.9左右甚至更低的水平,但細水慢流的姿態是看出來的。

錢,股市,樓市


往後看利率還要下降,雖然不會直接流向樓市,但每次總會鬆開一個口子,總會悄悄放一點。MLF+LPR是個好工具,一年期的利率可以降,給力實體,五年期的利率我看著降,抑制樓市過快漲。當前,對樓市的態度,自然是沒有前兩年硬了,但就是比前松的姿態也是自然而然的。不然,我連五年期都不給你降,就是這樣的道理。


再說下最優秀的城市深圳,在去年底,貨幣寬鬆了些以及豪宅標準重新劃線,深圳樓市還是騷動了一把,大家看看二手房成交價就清楚了。要不是因為那事的出現,當前金3銀4的時間窗口期,深圳房價也說不定是會繼續小小的躁動,只不過現在大家暫時都不出門了,數據出現了異常。

錢,股市,樓市


說深圳的事情是主要想說的是,房貸利率由上面一刀切,而各城市還有“因城施策”的工具在手,所以他們會根據自己城市的節奏,適當調整,當然不會讓房價跌,因為跌,從人性觀察來看,大家只會認為更跌,晚點出手,所以沒有成交量。他們要做的是穩住,止跌才讓人看到希望,我覺得這應該是接下來,他們要重點做的工作了。


從另一個方向來考慮,房企這幾個月開不了工,賣不了房,資金鍊緊張,肯定會憋壞了的,而憋壞了必然會有線下促銷方式,像恆大就是個典型,自然樓市的價格也會更親民一些。


至於哪些城市房價會給力,也不用去研究了,以下是關注大樹讀者粉絲的分佈,能炒股的人,都是有錢的主,有錢的主自然分佈在經濟給力的城市,TOP20如下,按順序:


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成都、武漢、南京、蘇州、鄭州、西安、長沙、天津、佛山、福州、東莞、寧波、青島、無錫、濟南。


這些城市,沒房的青騷年,大齡騷年,特別是這波踏準了科技信息這條路的,你大可以套現,逐步考慮買房的事情了,在這裡特別強調的是剛需,剛需,剛需。買了這些城市的房子,你房子能保值未來還能穩升值的潛力。至於三四線城市的房子,這兩年多半是跌了20%-30%的,再加上通脹幾年時間總有5%吧,25%-35%的擠泡沫空間,我認為也差不多了。畢竟,接下來利率是要往下走的。剛需一樣可以買,只不過三四線確實是不要寄託有太多升值的預期了,純粹就是自己住,有錢就買著住舒服點,對自己好些,這也不是壞事,及時享樂主義。


至於,樓市投資的,有錢人會考慮自己的資產配置,樓市只是他們資產的一部分。顯然,樓市投資的暴利飛漲時代已經過去,現在只存在一些核心城市每年房價穩步上漲的規律罷了,要大面積收穫不現實,這是國家不允許的。


有人會說,大樹前面你不是看多中國未來兩年的股市行情嗎。邏輯上沒錯,但對於買房的人來說,的確有可能下半年就是一個不錯的時間窗口期,會是房價的底部,再往後房貸利率再降,買房的人會越多,有量必有價,這裡面無法吃完全部魚身再去買的。特別是對於年青沒有房的朋友,大概率是一個不錯的窗口期。就好像如果你要從2015年高位出來,很多城市房價也已經漲了一半了,市場總是提前搶跑的,股市在搶跑,樓市也會一樣,而且你看房也要花時間,少則兩三個月各個樓盤跑是要的,總有一個時間差,存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問題。所以,我認為下半年開始至明年上半年,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購房窗口期。


股市中是永遠有機會,這是大家憑本事吃飯,但有一個前提,得用閒錢。好些朋友都用著存著要用於買房的錢在炒股,其實是很焦慮的,我經常碰到這類朋友的諮詢。說說當前這個行情,股市上漲出現回調,大概率也回不到先前的低位了,相對性價比不是辣麼高了,特別是拱泡沫的方向,基本上就是藝高人膽大的人玩的。我看後面還有大量的公募基金在發各種一貼服(ETF),全是衝著熱門方向的籌集資金,真的是誰先建倉誰牛逼,誰慢建倉誰傻逼。在估值中高位水平,建倉,呵呵噠。當然,還是有局部的機會的,這一波藍籌沒有漲甚至回調,估值便宜擺在那裡,現在沒有機會,只意味著機會放在更長遠的地方,不會缺失。


講完這些,再次推薦《非理性繁榮》這本書,沒有讀過的朋友都好好讀讀。畢竟,每一次泡沫過後,都是雞飛蛋打的,你的蛋如何不被打碎,多看看書,人性是使然的,歷史總是重現的,經濟是常識,不要讓所謂高深莫測的專業術語給嚇退,多認識一些對自己有好處。人性是最複雜的東西,但也是最值得研究的。


內容有點多,最後下幾點結論:


1、股市近期上漲有點過,但短期亢奮勁還沒停下來,上面3100是壓力區域。

2、中期看會有階段性會回調等待基本面的確認,才會有新行情。調整的節點重點關注,那事拐點以及兩會開始的時間,越接近就越危險;

3、長期看,處於降息週期,流動性放在那裡,股市還是有不錯的機會。但買的好的人吃肉,3000點買的人可能是喝湯,再往後可能就性價比差了。

4、房價跌不下去了,核心城市剛需買房不錯的時機應該是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三四線已經開跌了20%-30%的,基本也跌不下去了。


寫這篇文章,大樹也是小小心擔心,冒著風險(記得關注“大樹說書”我的備用公眾號)講一下經濟學上看似高深的原理,但本質背後其實是常識與人性的內容。當然,看清楚了就好,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就是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用心的工作就夠了,積聚的力量,社會正能量足一點,中國自然會越來越強大。


今晚就到這,剩下的時間交給留言區,點“在看”,打賞,隨意。


一切還是辣麼Perfec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