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籍大學生硬核抗疫日記1:從武漢回來的,不見,明年再見


湖北籍大學生硬核抗疫日記1:從武漢回來的,不見,明年再見

襄陽東站

1月17日

2020年1月17日早起離校時,我還挺興奮,在北京讀了四年書了,終於可以坐上直達襄陽的高鐵回家。以往每次都搶不到臥鋪票,又受不了接近20個小時的硬座,我都會坐到武漢的高鐵,再中轉回襄陽。

那時,疫情好像並沒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視,出發時的北京西站也基本見不到戴口罩的人,即便是在人群密集的窗口。臨行前幾天,媽媽還打電話過來問我要不要先去武漢見舅舅,之後和他一起回家。當時只是有報道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並未放在心上。但我還是買了直達襄陽東站的高鐵,第五年了,終於可以坐高鐵回家了。


1月18日:網吧和KTV依然熱鬧

剛回家就是連續頻繁的聚會,和家裡人(包括剛從武漢回來的舅舅),還有同學(一大半都是從武漢回來的,包括同濟醫學院的)。這個時候大家談論的主題也很少提到疫情,街面上也幾乎見不到戴口罩的。

作為湖北第二大城市的襄陽,每天都有二十餘趟往返武漢的火車,甚至100元能坐黑車從家門口直達漢口火車站。在距離襄陽最近的縣級市宜城市,恰逢過年很多人都剛從武漢回家。

就像往年一樣,大家都沉浸在寒假、過年的氣氛中。縣城年輕人最主要的娛樂方式還是KTV和網吧,從中午開始網吧就滿滿當當;縣城裡網吧又不禁菸,通風環境不太好的網吧,往裡走甚至能看見飄在室內散不出去的煙霧,讓人喘不過氣。而這些年輕人們,起碼一半以上的都是在武漢上大學。


1月19日

形勢開始嚴峻了,新聞裡有關武漢肺炎的報道多了起來,疫情的嚴重性在距離武漢300公里的縣城得到了體現。街面上出現了戴口罩的人,在我的觀察裡也僅僅只是這一點。人流並沒有減少,似乎這場疫情的發生距離自己還很遙遠,大家該聚聚,該吃吃。茶餘飯後多了一個議題,提醒大家戴好口罩出門或者少出門。


1月20日:靠外賣度日,“你是從武漢回來的,不見,明年再見!”

廣州的鐘南山院士肯定了“人傳人”現象,全國各地都出現了輸入型病例。湖北省內的各地市報告病例,甚至都不如北上廣多。直到25日,襄陽才報告了首例確診。朋友圈開始刷屏武漢肺炎的消息,提醒大家少出門。我也開始在家裡待著,一日三餐靠外賣解決。爸媽在鄉下經營一個養殖場,平時就我一個人待在家裡。

樓底下的燒烤攤生意還是紅紅火火,家附近的網吧人倒是比以往少了,要說這場疫情引起了縣城人的重視,我看也只是在一個尚在萌芽的階段。人們開始有了警惕,但是絲毫不影響日常生活。朋友們也開始開玩笑,“你是從武漢回來的,不見,明年再見!”

我在老家的朋友們,大多數都在武漢上大學,包括馬上從同濟醫學院畢業的,每年寒暑假少不了很多聚會。他們在1月初學校放假時就已經從武漢返鄉,而那個時候,新聞裡極少見到武漢肺炎的有關報道,並不顯眼,大家也沒有料到會發展到這麼嚴重。於是聚會里也沒有戴著口罩,但是也開始出現了擔憂。以往過年的時候大家都要回到鄉下的老家,今年有朋友說他們一家三口都不準備回老家,老老實實在家裡做好隔離。不過有朋友還是選擇了回到天門老家,天門市距離武漢100公里。


湖北籍大學生硬核抗疫日記1:從武漢回來的,不見,明年再見

睡不著的深夜

1月21日:完蛋了,我身邊如果有一例感染者,我就逃不掉了。

宅在家裡好幾天實在無聊,我就約上了兩個朋友去家附近的咖啡店鬥地主,街面上人流倒是比前兩天少了一些,但是戴口罩的仍然是少數,基本上商家都開門了。我們一行三人在咖啡店一下午的時間,基本沒有看見戴口罩的,咖啡店裡也是滿滿當當。在我朋友圈裡看到已有不少記者前往武漢,從他們的言語中我發覺事態遠遠不止我身邊這麼簡單。刷著朋友圈看著如臨大敵的媒體們,一邊看著身邊仍然沉浸在過年氣氛的人們。大家都不怕嗎,我想是不到自己身邊,沒人會在意。

我開始刻意減少外出,儘量一直待在家裡。這個時候新聞裡都在說華南海鮮市場是傳染源,我搜索了下地圖,發現華南海鮮市場離漢口火車站不足一公里,而從我回家開始接觸到的基本都是從武漢回來的。心裡咯噔一下,完蛋了,我身邊如果有一例感染者,我就逃不掉了。同濟醫學院的朋友回來之後告訴我,他當初還從同濟醫院門診大廳拖著行李箱直接走過去,而且其他朋友都是從漢口火車站坐車的。春節前,頻繁密集的人員流動,如果有一例病毒攜帶者,那就是一顆定時炸彈。

21號的晚上我在家中,本來想吃飯後把臥室窗戶打開一點透氣,結果夜裡睡著了忘關。第二天早上睡醒之後頭疼無比,還出現了一些感冒的症狀。起床後我看著朋友圈裡刷屏的有關武漢肺炎的消息,意識到不對勁,新聞裡已經開始告訴大家過年不要走動,儘量待在家中,不要聚餐聚會。此時爸媽打電話過來一直催我趕緊去鄉下,要過除夕了一家人一起吃個飯。這個時候我已經出現了一些感冒的症狀,我在想萬一我之前被傳染了,再去鄉下和家裡人待一起,這不一家人都傳染了嗎。我就說我不想去,我就待在家裡面,這個時候疫情在武漢已經很嚴重了,鍾南山院士在電視上說武漢人不要外出,也都不要到武漢去了,我們離武漢根本不遠。可是我爸媽說,大過年的你都不過來吃個飯,除夕吃個飯怎麼了,一年到頭就見你這一次,你跟爸媽吃飯又不是出去聚會,自己家裡人吃個飯不應該嗎?

說心裡話,確實一年到頭沒有見到父母,只是除夕吃一頓飯。而且身邊之前接觸的人沒有出現發熱的現象,感冒咳嗽都很少。僥倖的心態,確實思家心切,也拗不過父母的一再電話催促,只好讓舅舅把我送到了鄉下。


湖北籍大學生硬核抗疫日記1:從武漢回來的,不見,明年再見

宜城空蕩的街道

1月22日

街面上已經沒有什麼店家開門了,似乎是一夜之間大家都不再出門了。

我們只是普通的市民,這次又恰好身處疫區,雖然不是在武漢,但襄陽和武漢的聯繫也相當的密切,人員流動頻繁。突然經歷如此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一時手足無措。所幸身邊人沒有出現疑似或者確診狀況,這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湖北籍大學生硬核抗疫日記1:從武漢回來的,不見,明年再見

鄉下父母的房間,除夕我基本都是躺著度過的

1月24日:忐忑不安的大年夜

除夕夜裡和父母簡單吃了頓年夜飯,他們還提到大年初一想去一個伯伯家裡拜年吃飯。我說現在都這個情況了,你們就待在廠裡哪兒也都別去,也不要見外人了。相比於物資儲備,父母那裡比我充足的得多了,他們常年備著口罩和簡易的防護服。而來廠裡之前,我想在城區內的藥店裡買一些口罩,這時候已經很緊缺了,我只買到了我自己夠用一兩天的。

吃飯的時候我一直頭昏昏沉沉的,我仔細在網上對比了感染初期的症狀,測了體溫也很正常,回憶我之前接觸到來往武漢親戚朋友的情況,可以初步確定就是因為睡覺忘記關窗戶導致的頭疼著涼,吃完飯早早喝了板藍根休息了。


1月25日:父母也向我保證了過年不去走動了

大年初一一起床,朋友圈直接像“爆炸”了一樣,我看的後背發涼:物資不足,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死亡40多人... ...趕緊起床和父母反覆交代不要接觸外人,你們也要帶好口罩不要接觸,現在疫情已經很嚴重了,武漢突然封城都還沒明白過來嗎。父母也向我保證了過年不去走動了,我下午簡單收拾了一下趕緊返回城區。一直待在鄉下的話,一來加重他們的負擔,二來我想實際去看看城區內的情況。

街面已經看不到行人了,除了超市也沒有店家開門,但是國道上的車很多,大多是本地的牌照,207國道連接著襄陽城區、宜城市以及下面的各個鄉鎮。國道沒有封閉,宜城市區內還有出租車和公交在運行。驟然空蕩蕩的城市,讓我詫異之外,心裡多了很多沉重感。

我又何時見過這種景象呢,只有來來往往的車輛,幾乎看不到一個行人,商家都關上門。在我離開城區的時候,甚至在街面上很少看到戴口罩的人,而這個時候武商超市門口已經貼上了未戴口罩者禁入的標識。不過我心裡想著,其實這影響也不是很大吧,畢竟在縣城裡從未見過慌亂的景象,也未聽說襄陽有確診病例,而且也不知道這種狀況要持續多久。但是在超市購物的時候,我還是買了很多的泡麵,零食。一來我不會做飯做菜,二來平常自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要麼出去吃,要麼買點泡麵零食對付。

從超市回家的路上,要經過城區最繁華的商業街,空蕩蕩的,我拎著三大袋子沉重的零食,此時還沒有意識到這次疫情對於我生活會有多大的影響。

開開心心回到家中,心裡想著無非外面商家都不開門,大家也都不出去,就過幾天肥宅的快樂生活好了,而且我的泡麵和零食也只買了一週的量。襄陽這個時候仍然沒有官方確診病例,而且我接觸過的朋友家人也都沒有異常的狀況。朋友群裡還有比我心更大的,“放心,年輕人不會得的”、“出來打牌打麻將,我要回本”。

種種景象,也讓我感覺到了幾分緊張,唉,無非是不出門了,對於我的生活也沒有多大影響吧。當時心裡還在微微嘆著氣。


湖北籍大學生硬核抗疫日記1:從武漢回來的,不見,明年再見

一週的食糧

1月26日

我打開餓了麼,竟然發現華萊士還開門了,趕緊下單點了幾份炸雞,這可比泡麵好吃多了,吃了一天泡麵也該換換口味。央視新聞裡開始報道春節假期延後,也許到春節假期結束疫情也該結束了吧。

所幸這個時候我的感冒已經好了,繼續我的宅家生活,零食、空調、WiFi,倒是過的很舒服,一日三餐換著花樣吃泡麵、炸雞。


未完待續... ...


(自述:銀鹽,心像工作室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