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籽西瓜是怎樣培育出來的?如何栽培?

農民也優雅


你好,我是一名農學大學生,我在校學過無籽西瓜技術,下面就讓我簡單通俗的給大家講一下它的原理和注意事項吧。

無籽西瓜為什麼無籽?

西瓜籽是西瓜的種子,而種子是植物受精作用產生的,無籽西瓜因為是三倍體無法順利造成受精,所以依然也無法產生種子。但這需要注意一點,無籽西瓜沒有籽,所以每一代都要培育種子,沒辦法連續種植。

無籽西瓜怎麼處理?

前提是兩個品種一樣的西瓜,把一個西瓜在開花時用秋水仙素處理(使西瓜遺傳物質加倍)我們就認為這個西瓜有了兩份遺傳物質。另一份西瓜正常處理,那這份西瓜就只有一份遺傳物質。再將兩份雜交出來的就是無籽西瓜,因為一個是一份另一個是兩份的遺傳物質,所以交叉聯會(遺傳物質混合後重新均分)會出現三份遺傳物質的西瓜,因為三份無法一分為二的均分,所以不能產生種子。

無籽西瓜種植要注意什麼?

注意種植環境,溫度要比一般西瓜稍微高一點,育種時可以認為增加光照。


青筍Jewel


無籽西瓜是怎樣培育出來的?如何栽培?

無籽西瓜是非常受消費者的歡迎的,銷售價格還可以,栽培效益比較好。


無籽西瓜是怎樣培育出來的?

無籽西瓜是三倍體西瓜,就是西瓜的細胞核內有三組染色體,是將普通二倍體西瓜用秋水仙素等引誘變成四倍體後再與二倍西瓜雜交而獲得的雜交種。

1、配製秋水仙素溶液,將秋水仙素溶於少量的酒精後,用冷水稀釋為0.2—0.4%的溶液,裝入暗色玻璃瓶並放在暗處。


2、誘發四倍體,可以用秋水仙素溶液處理種子或者幼苗。

種子處理,將種子用清水浸5—6小時後,放在0.2—0.4%的秋水仙素溶液中浸12—24小時,取出用清水沖洗乾淨後催芽播種,長成植株所結的瓜就是四倍體西瓜。

幼苗處理,在子葉平展將破心時,用0.2—0.4%的秋水仙素溶液滴生長點,每天早晨晚上各一次,每次1滴,連續2—4天,遮蔭保持溼度。在這個植株上採收的西瓜就是四倍體西瓜。


3、配製三倍體,將四倍體西瓜作為母本,二倍體西瓜作為父本,二者按4—6:1相間種植,摘除母本株(四倍體)上的雄花,讓父本(二倍體)與母本自然授粉。母株上採收的西瓜就是三倍體西瓜。三倍體西瓜高度不育,不能結種子,必須年年制種。制種要在隔離條件下進行,沒有隔離區的用人工授粉。


無籽西瓜的栽培

1、種子處理,三倍體西瓜種子的種皮比二倍體西瓜的厚、硬、胚發育不充實,發芽困難,播種前先浸種6—8小時後洗淨,擦乾,用夾鉗夾開種子尖端或者用嘴咬開(避免傷及種胚),然後在31—33℃下催芽,露白時播種。

2、播種育苗,無籽西瓜種子發芽率低,幼苗生長緩慢,抗寒力很弱,要適當提早播種,用營養袋(塊)在溫床內育苗。苗床內白天保持25—30℃的和晚上保持20℃以上的溫度,幼苗出土後放風降溫(白天25—30℃,晚上10—15℃),土壤不幹燥,一般不澆水,以免發生徒長。出現第一片真葉時間苗,每袋留1株苗,間苗後澆水,定植前10天左右逐漸加大白天的放風,減少晚上覆蓋,鍛鍊幼苗,以適應露地氣候。

在幼苗具有2—3片葉時,葉面噴施乙烯利,可以增加雌花數量。

3、配置授粉品種,無籽西瓜的花粉發育不良,對雌花的子房不能產生刺激作用,因而不能結瓜,栽培時必須同時栽培二倍體西瓜(教授平常種植的西瓜品種)作為授粉品種,配置比例為3—4:1。無籽西瓜開花期較晚,因此授粉品種要晚播5—7天,使它們的花期相遇。為提高坐瓜率,可以人工輔助授粉。

4、種植地的選擇與整地,選擇耕作層深厚的砂壤土或者砂土,土壤深耕25—30釐米。基肥以農家肥為主,配合施用過磷酸鈣(每畝20—25公斤)、硫酸鉀(每畝2.5公斤)及草木灰(每畝40—50公斤)等,作高畦。

5、定植,斷霜後定植,行距大約2米,株距0.5米,春季用地膜覆蓋畦面或者只覆蓋根部附近。


6、中耕除草等,除中耕除草、追肥和防治病蟲外,還要注意在西瓜膨大期及時灌水,但是在採西瓜前3—4天不宜灌水,雨後及時排水。

7、整枝壓蔓,整枝壓蔓能改善田間通風和光照條件。整枝方式有單蔓、雙蔓和三蔓三種。單蔓式及時只留主要=蔓,可以增加栽植株數量。雙蔓式為除主蔓外,在第3—5節內選擇一側蔓與主蔓相距大約33釐米平行引蔓生長,其餘側蔓及早摘除。三蔓式除內蔓外,選留基部兩條強壯的側蔓,其餘摘除。

壓蔓能防風害,促發不定根,一般為每隔5—6節用土塊壓蔓節(但是不能壓結瓜節的前後兩個節),側蔓不留瓜時也必須壓蔓。

8、留瓜、翻瓜與墊瓜,一般一株留一個瓜,就是選留主蔓上第二或者第三個瓜,也可以同時在側蔓上選留第一或者第二個瓜備用,等幼瓜長到雞蛋大時,選留一個果形正、發育好的定瓜。

在西瓜膨大期,輕輕翻瓜2—3次,使其全面受光而沒有陰陽面,能提高西瓜的甜味。在瓜下墊草圈等可以避免爛瓜及病蟲害。


9、採收,謝花後40天左右就可以採收,也可以根據西瓜附近幾節的卷鬚枯萎,西瓜柄上茸毛脫落、蒂部向內凹陷,條紋清晰、果粉退去、西瓜皮光亮及手指彈扣西瓜面發出濁音或者手拍西瓜皮感覺到微動等情況來鑑定成熟度。


老周說三農


無籽西瓜因其含糖量高,口感好,易貯藏等特點而倍受人們的青睞。

培育無籽西瓜是用自然的2倍體西瓜跟經過誘變產生的4倍體雜交後形成的3倍體西瓜裡的種子。普通西瓜為2倍體植物,也就是體內有2組染色體,用秋水仙素處理其幼苗,令2倍體西瓜植株細胞染色體成為4倍體,這種4倍體西瓜能正常開花結果,種子能正常萌發成長。然後用4倍體西瓜植株做母本,2倍體西瓜植株做父本進行雜交,從而得到3倍體種子,3倍體的種子發育成3倍體植株,由於減數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聯合配對極度混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在開花時,其雌蕊要用正常2倍體西瓜授粉,以刺激其子房發育成果實,由於胚珠不能發育為種子,而果實則正常發育,所以這種西瓜無子。

也就是說,無籽西瓜並非沒有種子的所有部分,只是沒有種子的胚和胚乳而已,種子的種皮還是有的。

無籽西瓜種植要做到

1.肥水管理,無籽西瓜整個生長期澆水2-3次,保證西瓜產量與品質和正常生長髮育。追肥,西瓜是喜肥作物,合理施肥是保證西瓜優質高產的重要措施。

2.整枝壓蔓,無籽西瓜一般採用雙蔓或三蔓整枝。壓蔓一般有明壓和暗壓兩種方式,明壓是指用土塊把瓜蔓固定在地面上。暗壓是用土把瓜蔓埋在地下。

3.人工授粉,為保證合適節位的雌花結果,必須進行人工授粉。

4.坐果留果,當幼瓜長至饅頭大小時,果實開始膨大,要及時選擇節位好,瓜形正的果實。

5.病蟲害防治,防治病蟲害是田間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是豐產的保證,要早防早治。

以上是我的一點愚解,望盆友指正探討分享!


孤漠861


很早之前聽到人說無籽西瓜就覺得很神奇,特別想知道無籽西瓜是怎麼來的,後來在自己學習制種的時候,才明白了它的來歷。其實無籽西瓜並不是純粹無籽,只是果實中的籽粒特別少而已,所以它又叫少籽西瓜,是用種子種出來的。聽到這,有些人可能想直接拿無籽西瓜裡面的種子種植來得到無籽西瓜,這你就錯了。這個種子是需要經過特殊處理、精心培育才能得到的。



無籽西瓜的培育需要採取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這裡我把其中的幾個專業術語解釋一下:二倍體西瓜就是我們平常吃的普通西瓜,三倍體西瓜就是最後得到的無籽西瓜,四倍體西瓜是用秋水仙素處理普通西瓜種子或者它的莖尖得到。具體培育過程是這樣的:


1、用0.2-0.4%的秋水仙素將二倍體普通西瓜的種子浸泡12小時左右,或者在每天下午6點左右用以上濃度的秋水仙素滴在普通西瓜幼苗莖尖生長點上,需要連續進行四天。

2、經過藥劑處理後的種子或幼苗用清水洗乾淨,播種或者栽植在沒有日光直接照射的環境中精心管理。避免高溫。

3、用藥劑處理過的西瓜苗作母本,用普通西瓜的花粉授粉,最後得到三倍體的西瓜種子,這就是無籽西瓜。制種的時候主要注意的就是授粉環節,需要對母本的瓜碼在開花前套袋,第二天早晨進行人工授粉並標記。


鄉村新天地


無籽西瓜是指果實中沒有種子的西瓜,也稱為三倍體無籽西瓜。

無籽西瓜的種子繁育過程:

1, 用秋水仙素處理育苗期的普通二倍體西瓜,得到四倍體西瓜。這種四倍體西瓜能正常開花結果,種子正常萌發生長。


2,用四倍體西瓜作母本(開花時去雄),二 倍體西瓜作父本,(取其花粉授四倍體雌蕊上)雜交,得到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的西瓜種子。

3,培育西瓜種子,就繁育成三倍體西瓜。



4,三倍體西瓜開花後,需授給普通二倍體西瓜的成熟花粉,刺激三倍體西瓜的子房發育為果實(即西瓜)。由於是三倍體,本身沒有繁殖能力,所以西瓜無籽。


寒吐


  • 當我們在吃西瓜時,有的西瓜籽粒繁多,而有的西瓜,除了香脆味濃的果肉外,卻鮮有種核,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它就是人們通常稱為的無籽西瓜。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無籽西瓜是怎樣培育的,又是怎麼栽培的吧!

無籽西瓜授粉情況

一、無籽西瓜的制種

  • 根據產生無籽西瓜的不同方法可將無籽西瓜分為三類:
  • 一類是應用激素產生無籽西瓜。
  • 一類是染色體易位無籽西瓜。
  • 另一類則是三倍體無籽西瓜。
  • 前兩類無籽西瓜由於存在一些不容易克服的缺陷,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在生產上利用。目前生產上大規模栽培的無籽西瓜都為三倍體無籽西瓜。
  • 三倍體無籽西瓜是以四倍體西瓜為母本、二倍體西瓜為父本雜交獲得的不同倍性水平的雜交一代西瓜,具有多倍體和雜交一代兩種優勢,加之它的無籽性,減少了大量營養物質和能量的消耗,為優質豐產和耐貯運性奠定了物質基礎。三倍體無籽西瓜具有以下特點:
  • (1)、品質優:三倍體無籽西瓜比相應的二倍體有籽西瓜含糖量高1~2個百分點。糖分均勻,瓤質脆、風味好、品質優、無種子、食用方便。
  • (2)、豐產、穩產性好:無籽西瓜由於不形成種子,既少了營養物和能量的消耗,且在坐果期果實營養中心不突出,因而能一株多果、多次結果和結大果。依品種的不同,單果重從4公斤(小型果)到15公斤(大型果)。單株結2~3果極為常見,最多者可結5果,單果重約4公斤,株產可達20公斤,一般結兩茬瓜, 栽培管理適當時可結三茬瓜,增產效益十分明顯。
  • (3)、植株生長旺盛,抗病性強:二葉期以後的無籽西瓜幼苗和植株生長旺盛,分枝力強,易管理,對各種病害有較強的抵抗力。枯萎病對二倍體西瓜是毀滅性病害,而三倍體西瓜對此病卻有相當的抗性。
  • (4)、耐溼能力強:普通二倍體西瓜對土壤溼度十分敏感,在灌溉後立即下雨和連續降雨造成土壤溼度過大的情況下,植株容易產生類似枯萎病症狀的溼害,輕者減產,重者絕收。三倍體無籽西瓜耐溼能力強,在相同條件下能獲得較好收成,這也是南方各省無籽西瓜面積大,甚至超過二倍體無籽西瓜的重要原因之一。
  • (5)、耐貯運:無籽西瓜不含種子,大大減少了果實貯藏期種子的營養消耗,貯運性遠優於有籽西瓜;且在一定的貯藏期間,由於後熟作用,多糖類物質轉化為甜度較高的單糖和雙糖,品質上升,可食率提高。
  • (6)、經濟效益好:無籽西瓜單價一般比二倍體有籽西瓜高三成乃至一倍以上,加之產量和貯運的優越性,單位面積效益更高,每畝收入超千元乃至萬元(大棚早熟和晚熟貯藏無籽西瓜)

二、選擇適宜的品種

  • 應結合當地的氣候,土壤條件,耕作制度,市場需求,選擇耐溼,耐陰、抗病、坐爪性強、瓜大、皮薄、品質好的品種,經多年種植表明翠寶3號、翠寶5號、廣西3號、廣西5號等品種在南方地區種植表現較好,適宜發展。最好採用新疆或甘肅制的種子,種子飽滿,發芽率、成活率都高。冷床育苗易成功。

無籽西瓜坐果情況

三、選用適當的方法育苗

  • 育苗是無籽西瓜栽培的關鍵技術之一,因為無籽西瓜種子的種皮厚、畸形胚率高,種胚發育不完全,所以無籽西瓜的育苗比有籽西瓜育苗難度大,要求的條件高。
  • 四川常用的是塑料小拱棚冷床育苗,加溫育苗則主要採用火炕床育苗、釀熱溫床育苗,塑料大棚(小棚)、電熱加溫營養袋育苗。
  • 採用加溫育苗,可以提前播種、定植,提前成熟採收,可以避開不利氣候因素,如暴雨、夏旱、伏旱等的影響,能及時趕栽後茬作物,獲得高產優質。

四、選地及茬口安排

  • 根據西瓜的生物學特徵和病害發生及傳播規律,選擇種植西瓜的地塊應考慮以下因素:
  • (1)、
    選擇肥沃、疏鬆、沒有種過瓜類及茄科作物的地塊。
  • (2)、瓜地水源方便,保證西瓜生長季節有足夠的用水。丘陵乾旱區應在雨季做好蓄水工作,每畝瓜地應有15立方米以上的蓄水。平原稻區種瓜應選擇在暴雨季節能迅速排水的稻田。
  • (3)、瓜地靠近公路或交通方便,以便運輸,及時銷售。
  • 西瓜苗在氣溫穩定在15℃以上就可以定植到大田。如實行雙膜 (地膜加小拱棚)覆蓋栽培,在氣溫穩定在13℃以上就可以定植。西瓜育苗期一般需25~30天,所以各地應在仔細分析氣象資料,特別是在掌握早春3~4月氣溫回升規律的基礎上,確定播種育苗期及定植採收期,合理安排西瓜與其他作物的間套,如採用冷床育苗,各地應在年均溫17℃以上的地區播種期可以安排在3月中旬,年均溫16~17℃的地區應安排在3月下旬,年均溫度16℃以下的地區宜安排在4月上旬。
  • 稻區一般採用麥、瓜、稻田間套種植形式。種小麥時,寬3.3~4米開廂,預留行寬1.3~2米,種小麥寬2米。4月下旬套種西瓜,5月中、下旬小麥收割完成,西瓜伸蔓上廂,6月底7月初收瓜後趕插一季中晚稻。
  • 丘陵旱地一般實行麥、瓜、苕間套種植方式,種小麥時3.3~4米寬開廂,預留行寬1.3~2米,種小麥寬2米。4月底5月初間套西瓜,7月初收瓜後種植紅苕。
  • 此外,無籽西瓜還可以與棉花、甘蔗間套,或在幼齡果園中間作,在河灘地種植。

五、深溝,高廂,重施底肥

  • 稻田種瓜,必須採用深溝、高廂,廂溝深30釐米,四周的圍溝深50~60釐米,田塊過大時要開深30~40釐米的腰溝,做到“三溝”相通,暴雨過後無漬水。為便於排、灌水,最好在預留行間開溝作廂。丘陵旱區種瓜宜採用深耕、低廂栽培,有利保水、抗旱。
  • 西瓜預留行深耕坑土後,在瓜路上開溝重施底肥。每畝施腐熟人畜糞2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20公斤,將土、肥混合均勻,然後在瓜路上按株距開窩,再用人畜糞1000公斤、複合肥20公斤澆窩。為防地下害蟲的危害,應噴施一次殺蟲劑如敵百蟲或撒施呋喃丹於窩中,將廂面平整後,蓋好地膜,晴天進行移栽。

六、合理密植,雙膜覆蓋

  • 採用3.3~4米寬開廂,每廂栽2行西瓜,株距60~70釐米,每畝種無籽西瓜600株左右,集中1~2廂搭配種植10%普通有籽西瓜作授粉株。栽苗應選在睛天進行。起苗前先澆一次水,以便培養土成團,帶土移栽,少傷根系,栽後澆足定根水。
  • 實踐證明採用雙膜覆蓋,能有效地提高地溫,促進幼苗早生快發;有利於保水、保肥、防澇,保持土表疏鬆,防止雜草叢生;能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增強瓜苗對早春低溫寒潮的抵抗能力,提早坐瓜,提前成熟,增產效果明顯,還為以後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但一定要加強小拱棚內溫度的管理,根據瓜苗長勢及天氣情況。及時通風排溼降溫,特別是晴天中午要避免高溫燒苗。瓜苗長滿拱棚後,可以拆除拱膜。

七、雙蔓整枝,人工輔助授粉,最佳節位留瓜

  • (1)雙蔓整枝:
    無籽西瓜主蔓長至1米時開始整枝,在主蔓基部選留一條生長良好的子蔓,去掉其餘的分枝,實行雙蔓整枝。丘陵區遇乾旱的年份,瓜苗長勢弱,應適當多留蔓,保證一定的營養面積。待西瓜果實坐穩後,不再整枝,但如藤葉過旺,仍要剪去一些分枝。整枝的同時進行理蔓、壓蔓、讓藤蔓平行生長,在全田分佈均勻。
  • (2)授粉方法:人工輔助授粉是奪取無籽西瓜優質豐產的又一技術關鍵。定植無籽西瓜時,安排10%有籽西瓜作授粉株。從無籽西瓜主蔓第2雌花開放起,每天早上待有籽西瓜的雄花開放散出花粉時,即可用來給當天開放的無籽西瓜的雌花授粉。如在雌花開放當天下午或以後才授粉,則效果很差或不能坐果。
  • 授粉時要在雌花柱頭四周塗抹均勻,動作要輕。授粉後馬上插上標籤或掛上標牌,牌上註明授粉日期,或用油漆做顏色標記,兩天為一批,每批換一種顏色,並做好記錄。授粉後38天左右就可以採收,這樣既可保證無生瓜上市,減少瓜農損失,又保持了無籽西瓜的優良品質。
  • 如花期遇到持續的陰雨天,在開花的前一天用指形帽罩住無籽西瓜的雌花及授粉株的雄花,次日授粉後再罩雌花,能防雨、保果,提高坐瓜率。
  • (3)定瓜方法:授粉後一週左右可以定瓜,一般1株只留1個瓜,選留適宜的節位留瓜,能有效地提高無籽西瓜的產量,提高品質。生產實際證明:15節以內留的瓜(根瓜)不易保留,因根瓜靠近植株根部,功能葉少,營養條件差,而且果實發育前期處於低溫、光照條件下,易出現瓜小、皮厚、著色秕籽多、白色秕籽大、果瓤幹縮、空心等現象。
  • 同樣,因氮肥過多,受陰雨、高溫等不良天氣的影響,不能按期坐果而延遲在30節以上才坐的瓜,在高溫、暴雨、病害的影響下,也不能充分發育,容易形成畸形瓜,使商品價值降低。因此無籽西瓜最佳坐瓜節位為主蔓18~25節,側蔓15節左右,有50~60片功能葉,營養好、瓜大、品質好。
  • 如瓜苗長勢過旺,在進行人工授粉時,可在該雌花的前後兩節將莖稈扭傷,防止養分向前運輸,抑制頂端優勢,促進坐瓜。

八、勤施提苗肥,狠施膨瓜肥

  • 瓜苗移栽後,倒蔓前,施30%人糞尿加0.5%尿素2~3次。促瓜苗生長,使苗齊、苗壯。瓜苗倒蔓後,控制速效氮肥,使植株生長穩健,壯而不瘋長。在坐果率達80%以上和果實雞蛋大小時,狠施膨瓜肥,促進果迅速膨大,每畝施尿素15公斤,硫酸鉀或複合肥20~30公斤,人畜糞1500公斤,並結合澆。睛天下午可以在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加0.2%的尿素,促進果實增大,提高品質。

九、護瓜,翻瓜

  • 護瓜、翻瓜:果實坐穩後要用草墊瓜,以防雨打和蟲害。待果實長至七成熟時,要翻瓜,以使果實各部分受光均勻,不起黃斑,提高外觀品質。

無籽西瓜坐瓜情況

十、病蟲害防治

  • (1)、枯萎病:南方地區受陰雨,少日照的影響,易發生病害,特別是連作地枯萎病發生嚴重,導致大幅度減產甚至無收,要採用葫蘆或其他適宜的砧木進行嫁接栽培。
  • (2)炭疽病、疫病、白粉病:對於炭疽病、疫病、白粉病,可用50%託布津10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500~8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500~800倍液,噴灑葉面。坐果後用2:1:200的波爾多液噴霧。
  • (3)、病毒病:高溫,乾旱、強光下易發生病毒病,蚜蟲是病毒病的主要傳播媒介,為此,要做好種子消毒和田間操作,防止傳染,發現少量病株立即拔除並徹底銷燬。
  • (4)、蟲害:危害西瓜的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黃守瓜等。可用20%的殺蟲咪500倍液,或三氯殺蟎醇1000倍液,或50%的氯氰菊酯2500倍液,或溴菊酯3000倍液噴霧,可消滅蚜蟲和黃守瓜。用90%的敵百蟲2000倍液灌根可消滅黃守瓜幼蟲。還可以用吡蚜酮或噻蟲嗪噴霧專殺蚜蟲。

[我是土家么妹娃,一個喜歡農業的土家農村姑娘,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加關注哈,麼麼噠!]


土家么妹娃


無籽西瓜是用種子種出來的,但這個種子不是無籽西瓜裡的種子,而是自然的二倍體西瓜跟經過誘變產生的四倍體雜交後形成的三倍體西瓜裡的種子,栽培技術有與普通西瓜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無籽西瓜的培育過程吧!

一、培育原理

無籽西瓜是採用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而得,如用秋水仙素(一種植物鹼)處理二倍體西瓜的種子或幼苗,使其在細胞分裂的中期阻礙紡錘絲和初生壁的生成,讓已經複製的染色體組不能分向兩極並在中間形成次生壁,結果就形成了染色體組加倍的細胞而得到四倍體西瓜植株。

然後與二倍體西瓜植株(作為父本)雜交,從而得到三倍體種子,三倍體植株由於減數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聯會紊亂,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細胞。再用普通西瓜二倍體的成熟花粉刺激三倍體植株花的子房而成為三倍體果實,因其胚珠不能發育成種子。

二、種子培育

1.人工誘導:

​無籽西瓜採用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用0.2~0.4%的秋水仙素(C22H26O6N)液體將二倍體普通西瓜的種子浸泡12~24小時,或在每天下午6~7點鐘用0.2~0.4%的秋水仙素液體滴在其幼苗莖尖生長點上,連續進行四天。

2.精心管理:

​處理後的種子或幼苗用清水洗乾淨,處理及緩苗期間應將植株置於散光下,以免日光直接照射致使秋水仙素分解破壞。同時亦切忌高溫,因為在高溫情況下,秋水仙素對植物的毒性增強,容易造成死苗,在成活前應給予良好的栽培條件和精心管理。

3.套袋授粉:

​用四倍體西瓜作母本授以二倍體的花粉粒結出三倍體的西瓜種子,小面積制種按照西瓜開花習性在每天下午按時套袋,第二天早晨進行人工授粉同時掛上標記,大面積制種時則需要分區隔離,按一定比例培植四倍體母本和二倍體父本的植株。

三、種子處理

1.選種浸種:

​根據品種的性狀按種子的形狀、色澤、大小及飽滿程度進行選種,挑出四倍體和二倍體西瓜種子,剔除畸形種子和雜種、劣種。然後在浸種前幾天,把種子曬上1~2天。再將三倍體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進行攪拌,然後讓水自然冷卻,浸種6~8小時。

2.人工破殼:

​無籽西瓜種子破殼的方法可分為幹籽破殼和溼籽破殼兩種,當前多以溼籽破殼為主。幹籽破殼工效高,但容易損傷種胚,且浸種時間和浸種溫度難以掌握,影響發芽率的提高。溼籽破殼容易打滑,工效低,但浸種時間長短對發芽率影響小,易於掌握,發芽率較高而穩定。

3.種子催芽:

​經過浸種和破殼的種子置於33~35℃的恆溫條件下進行催芽,需要保持一定的溼度。經24小時,90%以上有發芽能力的都可發芽,把芽長0.5裡面的挑出即可播種,餘下的繼續催芽,36小時後正常種子基本全發芽。48小時後仍不發芽的種子已喪失生活力,不必再催芽。

4.嫁接育苗:

​無籽西瓜嫁接育苗成活率低、癒合速度慢是當前生產中普遍發生的問題,制約了無籽西瓜生產的發展,並給瓜農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要提高無籽西瓜嫁接育苗成活率,培育健壯嫁接苗,就必須按照無籽西瓜的結構特性和生長特點來進行嫁接育苗。

四、田間管理

1.整地栽培:

​畝施優質農家肥3~5方、尿素20~30千克、二銨20~30千克、硫酸鉀20千克,精細整地,按行距1.7~2米做畦。高壟栽培,高壟寬60釐米、高15釐米左右,覆蓋80~90釐米寬地膜。選擇無風晴天定植,畝定植500~700株,隨栽隨澆水。實行三蔓整枝,留主蔓第3雌花坐果最好,避免低節位坐瓜。

2.肥水管理:

​無籽西瓜幼苗期(團棵前後)每畝追施尿素5千克以促進幼苗生長,開花坐果期一般不澆水、不施肥。西瓜如鴨蛋大小時瓜已基本坐穩,追施一次膨瓜肥,畝追尿素15~20千克、硫酸鉀15千克,生長後期葉面噴灑0.2%磷酸二氫鉀可提高產量和品質。

3.人工授粉:

​無籽西瓜採用人工輔助授粉,目的性強,坐果早而整齊,果實成熟較一致。早晨8點左右,用當日開放的授粉品種的雄花給無籽西瓜的雌花授粉,開花後授粉的時間越早越好,最遲不超過10點,一雄花可授3~4朵雌花,授粉要均勻,動作要輕,避免傷及柱頭。

4.合理催熟:

​無籽西瓜需提前上市時可以用乙烯利進行催熟處理,當果實的大小已長足但尚未成熟時,每公斤西瓜用200毫克的乙烯利溶液於傍晚前後沿瓜面塗抹1遍,溶液中可加少量的中性肥皂粉以增加黏著力,兩天後即可採收上市,比自然成熟的可提前3~5天供應市場。








中緬邊境傣哥


你好,我是騎螞蟻趕路,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

我們都吃過西瓜,尤其是無籽西瓜,那叫一個酸爽,要想種植無籽西瓜首先要知道無籽西瓜的原理。


通俗的來講,就是採用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如用秋水仙素(一種植物鹼)處理二倍體西瓜的種子或幼苗,使其在細胞分裂的中期,阻礙紡錘絲和初生壁的生成,使已經複製的染色體組不能分向兩極,並在中間形成次生壁。結果就形成了染色體組加倍的細胞,使普通二倍體西瓜染色體組加倍而得到四倍體西瓜植株。然後與二倍體西瓜植株 (作為父本)雜交,從而得到三倍體種子,三倍體的種子發育成的三倍體植株,由於減數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聯會紊亂,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細胞。再用普通西瓜二倍體的成熟花粉刺激三倍體植株花的子房而成為三倍體果實,因其胚珠不能發育成種子,因而稱為三倍體無籽西瓜。

下面來講講如何栽培無籽西瓜。

第一:營養土配製。育苗營養土可採用如下配方:砂、土雜肥、優質菜園土各l/3,分別過篩後混合,每立方米營養土中加入磷酸二銨300克。這樣既可保證苗期生長所需養分,又能使嫁接時取苗順利,多帶鬚根。

第二:育苗時間。由於嫁接需10天左右的癒合時間,播種要比西瓜常規育苗提前10天左右,即定植前50天前後開始育苗。

第三:浸種破殼。將精選並曬後的無籽西瓜種子用55℃的溫水浸種,不斷攪拌,水溫降至30℃時浸種6~8小時。葫蘆種皮厚,吸水慢,浸種時間為24~36小時,期間應搓洗2~3次並置換清水。由於無籽西瓜種子的種皮較厚,尤其種臍部分更厚,再加上種仁不飽滿,所以出芽困難,必須破殼才能順利發芽。最簡易的方法是“嗑子”,就是將浸泡過的種子洗淨擦乾,將臍部放在上下門齒之間,輕輕一咬,剛能聽到“卡啪”聲便可。

第四:催芽。將已破殼的無籽西瓜種子、砧木種子放在電熱毯內或恆溫箱內催芽,溫度控制在33~35℃,保溼透氣,經24~36小時,種子芽長0.3釐米時即可播種。

第五:播種。砧木和接穗播種先後取決於嫁接方法。由於無籽西瓜種子發芽勢弱,出苗慢,播種時期應別於普通二倍體西瓜。採用插接法,砧木要比接穗早3-5天播種,用靠接法接穗要比砧木早7~10天播種。靠接法砧木和接穗均密集播種;插接法砧木播種在營養缽內,接穗密集播種。播前苗床先澆透水,水滲下後把發芽種子平臥點播,間距15釐米左右。用營養缽播種時,澆水滲下後在缽中央扎1釐米深的小孔,將1~2粒發芽種子點播孔中,無籽西瓜頂土力弱,覆土不要過厚,約1釐米左右;砧木覆土2.5釐米左右。全畦播完後,在床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保溫保溼。



第六:播種後的管理。無籽西瓜從種子萌動到子葉出土要求較高溫度,掌握在白天30~35℃,夜間25℃左右。床溫低時出苗時間長,苗瘦弱發黃。砧木要求溫度稍低些,白天28~32℃,夜間20~25℃。當幼苗拱土時及時撤去地膜。出苗後通風降溫,白天22~25℃,夜間18~20℃,防止幼苗徒長,促進下胚軸健壯。


最後:無籽西瓜幼苗在出土時子葉常被種殼緊緊夾住,很難自行脫落。因此,出苗後必須立即進行人工“摘帽”。摘帽最好在第一次通風前,種殼還溼潤時進行。

這就是我的一點建議,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騎螞蟻趕路1


無籽西瓜是三倍體,由於三倍體細胞在進行減數分裂時出現聯會紊亂的情況,所以三倍體西瓜不能形成種子。其親本是二倍體西瓜和四倍體。普通西瓜為二倍體植物,即體內有2組染色體(2N=22),用秋水仙素處理其幼苗,令二倍體西瓜植株細胞染色體成為4倍體(4N=44),這種4倍體西瓜能正常開花結果,種子能正常萌發成長。

無籽西瓜是用種子種出來的,但這個種子不是無籽西瓜裡的種子,而是自然的二倍體西瓜跟經過誘變產生的四倍體雜交後形成的三倍體西瓜裡的種子。由於是三倍體,所以本身是沒有繁殖能力的,也沒有籽。

中文學名

無籽西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五椏果亞綱

染色體組成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介紹了幾種無籽果實,如無籽番茄、無籽西瓜和香蕉等。我們知道,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在子房發育成為果實的過程中,需要一定量的生長素。一般來說,果實發育所需生長素是由胚珠發育形成的幼嫩種子提供的,三倍體無籽西瓜是根據染色體變異的原理培育而來的。但是,無籽西瓜的發育仍然需要生長素,那麼沒有種子,生長素從何而來呢?

一般來說,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合成部位是葉原基、嫩葉和發育中的種子,在這些部位,存在著與生長素合成有關的酶系。在多種酶的催化作用下,植物體內的色氨酸經過氨基轉換、脫羧作用和兩個氧化步驟,最終變成生長素(吲哚乙酸)。在二倍體西瓜的花粉中,除含有少量的生長素外,同樣也含有使色氨酸轉變成生長素的酶系。當二倍體花粉萌發時,形成的花粉管伸入到三倍體植株的子房內並將自身合成生長素的酶體系轉移到其中,從而在子房內仍能合成大量的生長素,促使子房發育成無籽果實。

無籽西瓜

栽培技術

無籽西瓜的栽培技術,有與普通西瓜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栽培方式各種各樣,主要栽培技術如下:

病蟲害與防治

1、猝倒病

(1)症狀:猝倒病屬於西瓜苗期病害。此病來勢快,尤其在苗床內一旦發病折倒一片,突然死亡,屬於突發性病害。受害苗起初近地面莖部呈水漬狀病斑,隨後病部變黃褐色而乾枯收縮似線狀,子葉尚未凋萎,幼苗即成片折倒。潮溼時在病部出現白黴。有時幼苗尚未出土,胚芽和子葉已變褐,腐爛死亡。

無籽西瓜

(2)傳播途徑與發病條件:西瓜猝倒病是由腐黴菌和疫黴菌引起的,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存在最多。幼苗被侵染後,以菌絲在寄生組織內吸取營養,使組織迅速腐爛,並在病部產生孢子囊,然後直接萌發或形成遊動孢子,借雨水或灌水傳播,引起連續侵染傳播。

低溫高溼環境有利於病菌的滋生和蔓延,尤以10—15℃繁殖最快,30℃以上受到抑制。早春育苗床低溫、弱光、高溼、苗子過稠、生長細弱,造成抗病性降低是引起猝倒病發生的外因和內因條件。

(3)防治方法

①使用腐熟有機肥:苗床土要從未種過瓜類的大田中取土。不能用摻有瓜類殘株病葉所漚制的有機肥,所使用的有機肥一定要充分腐熟,防止病菌侵染。

②提高苗床溫度:早春提早育苗床要設置一定的加溫設備,一旦遇到陰雨(雪)天氣,作短時間補充加溫,使床溫能在20℃以上,苗子生長健壯,病害也不會發生或發病輕。

③加大幼苗間距:採用營養缽育苗,能拉開育苗間距,幼苗生長空間大,生長壯,抗病能力提高。

④控制苗床溼度:播種時一次澆透水,採取用覆細土保墒的方式,要儘量減少澆水次數。若需澆水,澆後及時覆土降低苗床溼度。

共3張

27.64斤的無籽西瓜

⑤藥土播種: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每平方米用藥10克,加細土10-15公斤,拌勻配成藥土,播種時將1/3藥土作為墊土,然後把種子播在墊土上,再將下餘的2/3作為蓋土,下鋪上蓋,種芽夾在藥土的保護層內。

2、枯萎病

(1)症狀:西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抽棵死。在西瓜的整個生長髮育期都可發生,但以抽蔓到結瓜中期發病最盛。發病初期,葉片白天萎蔫,早晚即能恢復,幾天後,葉片早晚都呈現萎蔫狀,莖基部縱裂,維管束變褐色並呈現膠汁粉紅色黴狀物。病菌從根部的傷口或細胞間隙侵入在導管內發育,堵塞導管,使之不能輸送水分而引起葉片枯萎。本病是老產瓜區為害最大的病害之一。

(2)傳播途徑與發病條件:西瓜枯萎病菌為尖孢鐮刀菌西瓜專化型。病菌以菌絲體、厚垣孢子、菌核在土壤、病殘體或廄肥中越冬,成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附在種子表的分生孢子也能越冬。

高溫高溼是發病的重要外部條件,植株長勢弱、品種自身抗病性差又成為發病內因。病菌在8-34℃均能生長,24-28℃為最適。土壤偏酸(pH4.5-6.0)發病快、病情重。連茬種植、偏施氮肥、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均會導致或加重枯萎病的發生。

(3)防治方法:

①嫁接防治:用西瓜嫁接專用砧木90-A、90-C,無籽西瓜作接穗進行嫁接,防病效果最為明顯,特別是連作地,嫁接是防此病的根本措施。

②實行輪作:枯萎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需進行5—7年輪作。可以和糧、棉作物輪作,南方採用水稻與西瓜輪作防病效果更好。

③種子消毒:用40%甲醛溶液對水150倍,浸種1—2小時後撈出沖洗乾淨;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浸30—40分鐘;或用10%漂白粉浸種10分鐘。浸種後需用清水沖洗乾淨。

④灌根:發病初期田間發現零星病株時,要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或50%代森銨水劑1000倍液,每株500克,均有一定防治效果。

3、炭疽病

(1)症狀:西瓜炭疽病又叫黑葉風,在西瓜的整個生長過程都能發病。幼苗期發病發生猝倒。葉片受害時開始呈現水浸狀圓點,有時出現輪紋狀,病斑擴大互相連接,葉片呈現壞死,乾燥破碎,潮溼時葉片正面常有粉紅色粘狀物。此病多發生在西瓜生長後期,造成果實腐爛。果實受害時,開始也是呈水漬狀,病斑擴大而形成褐色凹陷,著生環狀小黑點,乾燥時出現龜裂,果肉外露,潮溼時中間產生粉紅色粘狀物,嚴重時病斑連片,導致果實腐爛。

(2)傳播途徑與發病條件:病菌在土壤病殘體及種子表面越冬。其中種子帶菌可直接危害到子葉,引起苗期發病。病菌靠風吹、雨水噴濺、灌水流衝、整枝壓蔓等田間活動傳播。高溼是引起發病的主要原因,高溫低溼時也很少發病。此外,酸性土壤(pH值為5—6)、偏施氮肥、排水不暢、陰雨連綿、重茬等均易發病。採後貯藏或運輸過程中溼度過大,也可以造成果實發病腐爛。

(3)防治方法:

①種子消毒,與防治枯萎病相同。

②平整土地,防止積水,瓜壟不易太長,以利雨季排水暢通。

③與非瓜類作物輪作,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使植株長勢穩健,提高抗病性。

④通風排溼:在大棚或溫室中栽培要注意通風排溼,降低棚內溼度,減少葉面結露時間。

⑤藥劑防治:病害發生初期可用50%多菌靈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每隔7—10天噴灑一次,連續噴2—3次。

4、病毒病:又稱花葉病,是影響無籽西瓜生產的主要病害之一,發病嚴重年份會造成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

(1)症狀:病毒病的症狀表現為花葉和蕨葉兩種,花葉型表現為葉面凸凹不平,葉片上出現黃綠和深綠相間的花斑,新葉畸形,植株先端節間縮短。蕨葉型表現為新葉狹長,皺縮扭曲,花器不發育,難坐果,或形成畸形小果。

(2)傳播途徑與致病條件:西瓜病毒病是甜瓜花葉病毒或黃瓜花葉病毒侵染所致。主要靠蚜蟲傳播。植株長勢弱是感病的內部條件,高溫、乾旱、強光、蚜蟲發生和遷飛是西瓜病毒病發生的外部因素。特別是西葫蘆、甜瓜易生病毒病,發病也早,離它們近的無籽西瓜地也易感病。整枝、打杈易使病毒從傷口入侵,種子帶毒也會感病。

(3)防治方法:

①培育壯苗:培育健壯秧苗,提高自身抗病能力,這是防止病毒病發生的根本所在。

②加強田間管理:使瓜田儘可能遠離甜瓜、西葫蘆等菜地,搞好田間管理,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

③浸種:催芽前用10%磷酸三鈉浸種10分鐘,或用70℃恆溫乾熱處理72小時。

④防治田間蚜蟲,控制傳毒媒介。蟲蟎立克對蚜蟲、紅蜘蛛殺傷效果好。

⑤防止接觸傳染。整枝、授粉時不要用手指掐斷莖蔓或花梗,折斷時不使手接觸汁液。發現重病株要及時拔除。

5、疫病:疫病也是危害西瓜的一個主要病害,從苗期到結果期均可發病。一般在苗期和生長前期發生高溫多溼時發病多而較嚴重。

(1)症狀:西瓜幼苗期發病,子葉上面出現圓形水浸狀暗綠色病斑,後中部變成紅褐色,幼苗近地面縊縮,倒伏而死;成株染病,葉面初生暗綠色水浸狀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溼度大時軟腐似熱水燙過、乾燥時易破碎;莖部發病呈水浸狀病斑,然後腐爛,病部以上枯死;果實發病呈暗綠色圓形凹陷的病斑,嚴重時擴展到全果軟腐,表面產生棉毛狀紅色菌絲。

(2)傳播途徑與發病條件:疫病屬於真菌病害,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病殘體上越冬,並可長期存活。病菌靠風吹、雨濺等方式從西瓜傷口處侵入。疫病發生對溫度不嚴格,5—38℃均可發病。高溼是發病主要條件,多雨天、低窪地排水不暢,通風不良是發病的主要因素。

(3)防治方法:①高壟栽培:選擇排水良好的土質和地塊實行高壟栽培,注意雨後及時排水。合理澆水,嚴禁漫灌,每次澆水的水位線應隨植物的生長和溫度的增加而逐漸降低,使根部保持乾燥。一旦發現此病,立即停止澆水,拔除病株,蔓延停止後再澆水。要注意及時整枝,防止生長過密,通風不良。②藥劑防治:噴灑具有治病和保護雙重功效的露速淨400-600倍液,或70%霜疫清600-800倍液,均有良效。特立克為無公害特效生物殺菌劑,幾乎可殺死一切真菌病害,對疫病有特效,它是一種綠色木黴菌,利用吸收病菌營養繁殖自身或消融病菌菌絲,使病菌死亡。越是有利病害發生的條件,特立克藥效越明顯,使用濃度600—1000倍

苗床準備

育苗床應建在背風向陽,地勢較為高燥的地方,以東兩向為宜。苗床一般寬1.2,長8~10米,深10~15米,要求底平邊直。營養土用過篩後的田園肥土(未種過瓜)70%加過篩後的腐熟農家肥30%,每立方營養土加入尿素0.25~0.5千克,二銨0.15千克,多菌靈100克,允分混合均勻,用營養缽(直徑8~10釐米)或營養土塊育苗,缽間用營養土填緊,苗床要在播種前1~2天澆透底水。並扣小拱棚升溫。

浸種催芽

先將種子晾曬2~3天,用55~60℃溫水(二開一涼)浸種並不停攪拌,水溫降到室溫後溫水兼有浸種和殺菌的雙重作用。將浸過的種子撈出搓洗,洗掉種子表面粘液,以種子不打滑為宜。

將浸泡洗淨的種子像磕瓜子一樣,放在上下門齒之間,輕輕一磕,聽到“咔啪”一響即可。將磕過的種子均勻推在溫毛巾上,以種子互不相壓為宜,四邊向上疊起,從上捲起,捲成毛巾卷。把毛巾卷放在33~35℃恆溫箱內催芽。注意:毛巾要用乾淨毛巾,溼度不宜過大。以毛巾手擰乾滴水為宜,溫度一定恆溫。經24小時大部分發芽。將已出芽的挑出備播,芽長以0.2~0.3釐米為宜。將毛巾洗乾淨,將剩下的種子繼續催芽,注意餘下的種子不要用水洗。催芽48小時後仍不發芽的種子已喪失生活力,不必再催芽。

苗期管理

無籽西瓜在苗齡30天左右、幼苗具有2~3片真葉時定植為宜,因此,應在定植前的30天左右播種育苗。要選擇晴天上午播種,播種時用細棍在每個營養缽的中心扎深0.5~1釐米的小孔,將發芽的種子芽朝下伸入小孔平放,然後覆蓋1釐米厚過篩細土,播種後貼苗床表面蓋一層地膜,上扣小拱棚。

無籽西瓜

播種後出苗前要保持較高溫度,白天28℃以上,最高可達35℃,夜間22~25℃以利出苗。50%~70%露出土時及時撒掉床面地膜。2片子葉微展後適當降低溫度,白天23~25℃,夜間15~20℃,以防形成高腳苗;第一片真葉展開到定植前一週,白天28~30℃,夜間20~23℃,定植前一週開始加大通風煉苗。

無籽西瓜帶殼出土現象較多,當幼苗出土50%~70%時,在溫暖的晴天上午揭開棚膜“摘帽”,每隔1~2天摘一次,直到全部摘除。摘帽時需要注意:儘量避免在高溫和溫度低於15℃時進行。若種殼乾燥發硬,可先噴少許水,使種殼溫潤變軟後再摘。齊苗後苗床培土一次。

田間管理

畝施優質農家肥3~5方,尿素20~30千克,二銨20~30千克,硫酸鉀20千克,精細整地,按行距1.7~2米做畦,高壟栽培,高壟寬60釐米左右,高15釐米左右,覆蓋80~90釐米寬地膜,選擇無風晴天定植,畝定植500~700株,隨栽隨澆水。實行三蔓整枝,留主蔓第3雌花坐果最好,避免低節位坐瓜。

無籽西瓜採用人工輔助授粉,目的性強,坐果早而整齊,果實成熟較一致,是增產的關鍵技術之一,早晨8點左右,用當日開放的授粉品種的雄花給無籽西瓜的雌花授粉,開花後授粉的時間越早越好,最遲不超過10點,一雜一雄一花可授3~4朵雌花,授粉要均勻,動作要輕,避免傷及柱頭。

幼苗期(團棵前後)每畝追施尿素5千克,以促進幼苗生長,開花坐果期一般不澆水,不施肥;西瓜如鴨蛋大小時瓜已基本坐穩,追施一次膨瓜肥,畝追尿素15~20千克,硫酸鉀15千克,生長後期葉面噴灑0.2%磷酸二氫鉀,可提高產量和品質。

嫁接育苗

無籽西瓜嫁接育苗成活率低,癒合速度慢,是當前生產中普遍發生的問題,它制約了無籽西瓜生產的發展,並給瓜農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要提高無籽西瓜嫁接育苗成活率,培育健壯嫁接苗,就必須按照無籽西瓜的結構特性和生長特點來進行嫁接育苗。

無籽西瓜

培育

1.無籽西瓜品種和砧木選擇。無籽西瓜選用鄭抗無籽三號、鄭抗無籽四號、豐樂無籽一號、豐樂無籽二號等品種。砧木可選用葫蘆、南砧一號等,沒有在無籽西瓜生產中試驗、推廣的砧木不要使用。

2.營養土配製。育苗營養土可採用如下配方:砂、土雜肥、優質菜園土各l/3,分別過篩後混合,每立方米營養土中加入磷酸二銨300克。這樣既可保證苗期生長所需養分,又能使嫁接時取苗順利,多帶鬚根。

3.育苗時間。由於嫁接需10天左右的癒合時間,播種要比西瓜常規育苗提前10天左右,即定植前50天前後開始育苗。

4.浸種破殼。將精選並曬後的無籽西瓜種子用55℃的溫水浸種,不斷攪拌,水溫降至30℃時浸種6~8小時。葫蘆種皮厚,吸水慢,浸種時間為24~36小時,期間應搓洗2~3次並置換清水。

由於無籽西瓜種子的種皮較厚,尤其種臍部分更厚,再加上種仁不飽滿,所以出芽困難,必須破殼才能順利發芽。最簡易的方法是“嗑子”,就是將浸泡過的種子洗淨擦乾,將臍部放在上下門齒之間,輕輕一咬,剛能聽到“卡啪”聲便可。

5.催芽。將已破殼的無籽西瓜種子、砧木種子放在電熱毯內或恆溫箱內催芽,溫度控制在33~35℃,保溼透氣,經24~36小時,種子芽長0.3釐米時即可播種。

6.播種。砧木和接穗播種先後取決於嫁接方法。由於無籽西瓜種子發芽勢弱,出苗慢,播種時期應別於普通二倍體西瓜。採用插接法,砧木要比接穗早3-5天播種,用靠接法接穗要比砧木早7~10天播種。靠接法砧木和接穗均密集播種;插接法砧木播種在營養缽內,接穗密集播種。播前苗床先澆透水,水滲下後把發芽種子平臥點播,間距15釐米左右。用營養缽播種時,澆水滲下後在缽中央扎1釐米深的小孔,將1~2粒發芽種子點播孔中,無籽西瓜頂土力弱,覆土不要過厚,約1釐米左右;砧木覆土2.5釐米左右。全畦播完後,在床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保溫保溼。

7.播種後的管理。無籽西瓜從種子萌動到子葉出土要求較高溫度,掌握在白天30~35℃,夜間25℃左右。床溫低時出苗時間長,苗瘦弱發黃。砧木要求溫度稍低些,白天28~32℃,夜間20~25℃。當幼苗拱土時及時撤去地膜。出苗後通風降溫,白天22~25℃,夜間18~20℃,防止幼苗徒長,促進下胚軸健壯。

無籽西瓜幼苗在出土時子葉常被種殼緊緊夾住,很難自行脫落。因此,出苗後必須立即進行人工“摘帽”。摘帽最好在第一次通風前,種殼還溼潤時進行。

插接法當砧木真葉顯露,接穗子葉展平時為嫁接適期;靠接法當接穗第一片真葉露心(手指肚大小),砧木子葉展平,真葉顯露時為嫁接適期。

嫁接

嫁接在晴天的上午進行,便於提溫。嫁接時上部大棚要用草簾遮蔭,防止直射光照射。

嫁接工具為刀片、竹籤和嫁接夾。刀片用刮臉刀片即可;竹籤長10釐米左右,一端削成與接穗粗細相等的平面,另一端為楔形。

1.插接法。插接前一天砧木澆水,保證土壤溼度。插接時先將砧木的真葉及生長點從基部削除,然後用竹籤在砧木上方切削點與胚軸成30~45度角斜戳深0.8釐米小孔。取出接穗苗,在子葉下1釐米下胚軸往下削長0.8釐米左右的楔形面。迅速拔出砧木中的竹籤,將接穗下軸準確地斜插入砧木中,使之與砧木切口四壁剛好貼合,不過鬆過緊。在嫁接前可分批將插穗苗放入800倍70%甲基託布津溶液中2小時,以提高抗病性。隨嫁接隨蓋小拱棚,保證棚內溼度。

2.靠接法。嫁接前先將砧木苗和接穗苗放入800倍70%甲基託布津溶液中2小時。嫁接時削去砧木生長點,在砧木下胚軸距子葉0.5~1釐米處用刀片向下斜削約45度的切口,深及砧木下軸2/5~1/2,切口長約1釐米,然後將接穗從子葉下2~2.5釐米自下而上斜削1個約45度的切口,切口長度與砧木吻合,同時用刀片在接穗已形成刀口並外露的部分的另一面輕輕削去一層表皮,目的是增加接穗與砧木的接合面,提高成活率。將砧木和接穗的切口相互嵌合,用嫁接夾固定好。嫁接後立即把苗栽入營養缽內,隨即澆水。砧木和接穗胚軸基部相距1釐米左右,以便成活後切斷接穗根。接口應距地面2釐米以上,防止發生自生根。隨栽苗隨蓋好小拱棚。[1]

嫁接後的管理

1.溫度、溫度、光照管理。嫁接後密閉小拱棚,使棚內溼度達到飽和,如溼度不夠,可於蓋棚前地面灑些水。嫁接後成活期間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20~22℃。每天上午的9時至下午的4時要用草簾遮蔭,防止直射光照射,減少水分蒸騰。3天后逐步揭去遮蓋物,增加受光量,一週後可不再遮蔭。5天后嫁接苗開始成活,進行通風換氣,逐步加大通風量。掌握溫度白天最高不超過35℃,夜間不低於17℃。定植前7天對嫁接苗進行變溫鍛鍊,白天最高38℃,夜間最低15℃,提高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

2.砧木除萌芽和接穗斷根。在嫁接苗生長過程中,一部分砧木子葉節出現不定芽,且生長速度快,應及時切除,避免與西瓜接穗爭奪養分,影響接穗成活與生長。

一般插接苗12天后,靠接苗10天后,即可判斷成活與否。靠接的嫁接苗成活後,應及時從接口下切斷接穗根系,斷掉自根營養,並及時去除嫁接夾。[1]

三倍體無籽西瓜培育

原理

採用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如用秋水仙素(一種植物鹼,含有劇毒)處理二倍體西瓜的種子或幼苗,使其在細胞分裂的中期,阻礙紡錘絲和初生壁的生成,使已經複製的染色體組不能分向兩極,並在中間形成次生壁。結果就形成了染色體組加倍的細胞,使普通二倍體西瓜染色體組加倍而得到四倍體西瓜植株。然後與二倍體西瓜植株 (作為父本)雜交,從而得到三倍體種子,三倍體的種子發育成的三倍體植株,由於減數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聯會紊亂,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細胞。再用普通西瓜二倍體的成熟花粉刺激三倍體植株花的子房而成為三倍體果實,因其胚珠不能發育成種子,因而稱為三倍體無籽西瓜。

具體措施

(1)用 0.2~0.4%的秋水仙素(C22H26O6N)液體將二倍體普通西瓜的種子浸泡12~24小時,或在每天下午6~7點鐘用 0.2~0.4%的秋水仙素液體滴在其幼苗莖尖生長點上,連續進行四天。

(2)處理後的種子或幼苗,要用清水洗乾淨。處理及緩苗期間,應將植株置於散光下,以免日光直接照射,致使秋水仙素分解破壞。同時亦切忌高溫,因為在高溫情況下,秋水仙素對植物的毒性增強,容易造成死苗。因此,在成活前應給予良好的栽培條件和精心管理。

(3)多倍體的鑑定:①用秋水仙素溶液處理後,應注意觀察多倍體植株。若形成多倍體,它萌芽的肥厚度明顯增加,幼根尖端發生膨大現象;②考察植株的體型,多倍體具有體型較大的特點。如葉片較大,根莖變粗,花、果實、種子都較大,莖葉組織比較粗糙,顏色深綠,有時有皺縮現象;③四倍體葉面的氣孔較大,單位面積氣孔數目相對減少,花粉粒較二倍體的花粉粒大一倍以上;④為了鑑定的準確起見,尚須直接在顯微鏡下檢查染色體數目是否已經加倍(普通二倍體西瓜2N =22,四倍體西瓜4N= 44)。

(4)三倍體西瓜制種:用四倍體西瓜作母本,授以二倍體的花粉粒,結出三倍體的西瓜種子(存在於四倍體的子房發育成的西瓜中)。小面積制種,按照西瓜開花習性,在每天下午按時套袋(防止自由傳粉)。第二天早晨進行人工授粉,同時掛上標記。大面積制種時則需要分區隔離,按一定比例培植四倍體母本和二倍體父本的植株,且要及時為母本去雄使四倍體植株接受二倍體父本植株的花粉,以產生三倍體種子備用。

以上是第一年的工作。在第二年,將三倍體種子與二倍體種子間種,自然或用人工的方法,讓二倍體花粉刺激三倍體植株的子房發育成西瓜,即成三倍體無籽西瓜。在大田生產中三倍體種子也可以不與二倍體種子間種,而是隻種三倍體種子。在其植株開花期間,用低濃度2.4-D(2---4---二氯苯氧乙酸)噴灑在花蕾上,使子房發育成無籽西瓜果實,培育過程如圖所示:

應當注意:種子是由胚珠的各部分發育而成,果實由子房發育而成。所以第一年得到的西瓜應是四倍體西瓜,其中的種子是三倍體的。確切地說,該種子的胚是三倍體的,而種皮則是四倍體的(該種皮由四倍體的珠被髮育而成)。第二年得到的西瓜才是三倍體西瓜,其內無籽確切地說是隻有種皮(三倍體的胚珠發育而成) 而無胚(授粉不受精,不能形成受精卵,因而無胚)[1]

催芽技術

無籽西瓜

栽培無籽西瓜所需要的種子為三倍體西瓜種子。三倍體西瓜種子具有四倍體種子的厚硬種殼,木栓化程度高,尤其在喙部特別肥厚,口緊。種胚發育不完全,種胚的重量較低,胚重僅佔種子重的38.5%(二倍體種子胚重佔種子重的50%),種胚體積佔種殼內腔的60—70%,同時還有相當比例的畸形胚,如大小胚和摺疊胚。由於上述原因,三倍體種子在自然發芽狀態下,胚根不容易鑽出種殼,因此發芽率較低。為了克服上述困難,就需要採取措施促使發芽。

所需條件

1.水份

催芽必須在種子吸足水份後進行,因此需要浸種。浸種的目的是使種皮和胚吸收水分,軟化種皮,使氧氣容易透過,有助於幼胚原生質的活動,加速發芽。

2.適宜的溫度、溼度和氧氣

催芽時必須保證種子發芽所需的溫度(33~35℃),催芽設施所需溼度不宜過高,透氣性要好,避免發生爛種。

3.破殼:可減少種胚萌發出殼的阻力,促使種子發芽。

種子處理

1.選種和曬種

首先根據品種的性狀,按種子的形狀、色澤、大小及飽滿程度進行選種,挑出四倍體和二倍體西瓜種子,剔除畸形種子和雜種、劣種。然後在浸種前幾天,把種子曬上1-2天,有利於提高種子的發芽勢。

2浸種

將三倍體種子放入55℃的溫水(兩開兌一涼),進行攪拌,然後讓水自然冷卻,浸種6-8小時。55℃溫水兼有浸種和殺菌雙重作用。

3人工破殼

無籽西瓜種子破殼的方法可分為幹籽破殼和溼籽破殼兩種。幹籽破殼工效高,但容易損傷種胚,且浸種時間和浸種溫度難以掌握,影響發芽率的提高。溼籽破殼容易打滑,工效低,但浸種時間長短對發芽率影響小,易於掌握,發芽率較高而穩定。當前多以溼籽破殼為主。

溼籽破殼的具體方法是:浸種後,撈出進行多次搓洗直到種皮不滑溜為止。為了洗淨種子表面的粘液,可用草木灰、鋸末或細沙拌種子,用手搓洗後用清水沖洗2-3次,再用乾淨布擦去種子表面水分,用牙齒輕輕嗑一下種臍(和平時嗑食用瓜子一樣),使其略開一個小口,嗑種時一定要輕,只要聽到“咔嚓”一聲即可。種皮開口不要過大,以防傷及種仁。也可以用老虎鉗和指甲剪夾開。使用老虎鉗時,為了控制其夾力,可在支點後端夾一塊橡皮或橡皮管。

催芽

經過浸種和破殼的種子,置於33-35℃的恆溫條件下進行催芽,需要保持一定的溼度。經24小時,90%以上有發芽能力的都可發芽,把芽長0.5cm的挑出即可播種,餘下的繼續催芽,36小時後,正常種子基本全發芽。催出的芽不宜過長,胚根過長在播種時容易斷根。催芽48小時後仍不發芽的種子已喪失生活力,不必再催芽。為了使無籽西瓜種子更好的發芽,就需要合適的發芽床和恆溫設施。

1 發芽床

綜合各地情況,介紹幾種適合無籽西瓜發芽的發芽床。

1.1 布卷法

該法簡便易行,發芽率高。具體操作是將嗑好的種子,用一塊白布(最好用棉布)或毛巾浸溼擰乾(溼布不淋水為止,不要太溼),單層鋪開平放1-2層種子,把布的四邊疊起後,從一端開始滾捲成一個外形似花捲饃的“種子布卷”。布卷使每層種子以布或毛巾隔開,種子各層間有縫隙,增加透氣性;而且種子緊貼溼布吸溼保溼好,有利於種子發芽。

1.2 沙床法

首先準備河沙,過篩,清除有機質,蒸煮殺菌,沖洗乾淨,溼度以手握成團指縫不出水,鬆手即開為度,備用。具體是將嗑開的種子,與等體積的河沙拌均勻,盛入瓦盆,再置於33-35℃的恆溫箱中催芽。溼沙一方面繼續供給發芽所需的水分,保持胚根的溼潤,另一方面使種子間互相隔開,改善種子發芽的通氣條件。

1.3 沙盤法

無籽西瓜種子經浸種、破殼之後,選用長方形搪瓷盤或臉盆,盛裝清潔的河沙1.5cm厚,再用開水浸泡河沙進行消毒。然後將溼沙裝進紗布或其它布縫成的小袋,擠去水分(處理後溼沙的含水量約為幹沙重的24%)。將溼沙倒在盤或盆內攤平拍實後,在沙面劃出邊長為1cm的小方格,在每一個方格的交叉處插一小孔,用鑷子將種子的尖端朝下並投放小孔內。全部投放後按緊沙子,使沙與種子的間隙減小,使種子的末端與沙面齊平。最後,用溼紗布或棉布覆蓋沙面,再將盤置入恆溫箱或其他加溫設備中催芽。這是浙江金華市農科所推廣的方法。

1.4 吸水紙法

取吸水紙8張一疊,用蒸餾水或冷開水浸溼後,滴去多餘水分,墊在平底的飯盒或瓷盤內作為發芽床,將處理好的種子平擺在紙上,種子上面覆蓋溼布。然後加蓋,放上溫度計,一併放在恆溫箱中催芽。也可以在吸水紙下面放上厚約2cm的溼沙,進行保溼。

1.5 穀殼炭法

廣西採用的是穀殼炭作基質催芽。其方法是,把已燒好的穀殼炭用清水浸泡2-3小時,再用淨水沖洗1-2次,減少鹼性(若穀殼炭存放時間過長或重複使用,必須用開水浸泡消毒)。然後在催芽器底層鋪上約3cm厚、含水量400%左右的穀殼炭,然後將種子均勻地撒在穀殼炭上。播種密度以種子不重疊為好,種子上面再蓋上一層約1cm厚的溼穀殼炭。最後放入溫室或溫箱中催芽。

以上介紹的方法均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建議最好使用布卷催芽法,此法簡便省工,容易掌握,無籽西瓜種子發芽率高。

2 恆溫設施

無籽西瓜發芽適溫為33-35℃恆溫。這就需要準備符合此條件的恆溫設施。

2.1 電熱恆溫箱催芽

較大面積種植無籽西瓜,需要種子較多,用電熱恆溫箱催芽,是比較穩定可靠的方法,此法溫度可自動調控,一般24-36小時就可發芽。如果條件具備的話,提倡使用此法。

2.2 體溫催芽

這是群眾常用的一種方法,適合於少量的種子催芽。先將破殼的種子用乾淨的溼棉布(棉布浸溼後擰乾到不大淋水為止)包起來,而後裝入不必封口的塑料袋或用薄膜包住,然後系在貼身腰上或放在貼身的上衣口袋中,睡覺也不取出來,每隔8-10小時打開薄膜或塑料袋換氣。用體溫催芽,一般24-30小時即可出芽,挑出芽長0.5cm的種子,再用擰乾的溼布包起來繼續催芽。這種方法也能保證33℃左右的恆溫。

2.3 保溫瓶催芽

先在保溫瓶中放入35℃的溫水,約半瓶,而後放入用溼布包好已吸足水分的種子,種子不宜過多,用細線釣住種子包,不要接觸水面,蓋上保溫瓶,用瓶蓋壓住線頭。為了不使瓶中溫度降低,要把保溫瓶用棉被包上放在室內溫度較高的地方。十幾個小時後,調換35℃溫水繼續催芽。

2.4 火炕催芽

北方農村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將處理好的種子用溼布包好,放在火炕上進行催芽。應注意種子不要直接與火炕接觸,以防溫度過高,燙壞種子。在催芽過程中,每隔幾個小時將種子翻動1次,使種子受熱均勻。

2.5 電熱毯催芽

北方農民床上廣泛應用電熱毯,逐步代替火炕加溫,這種電熱毯用來種子催芽效果很好。其方法是將電熱毯折成兩層,中間放一些棉被,先用溫度計觀察一下溫度,當溫度在33-35℃時,將破殼的種子用棉溼布包好,上下再多包兩層溼布後用塑料薄膜包好,放入棉被中催芽。應注意的是用電熱毯催芽如果種子較多,不要將塑料薄膜包的過嚴,以防空氣不夠,造成爛種。

2.6 簡易發芽箱催芽

根據種子數量和熱源的熱量用木版或硬紙板自制一個簡易發芽箱。箱內用活動通氣隔板分為二三層,最底層安裝電燈泡(沒有電源時,可用小炭爐或油燈代替),以上各層用於種子催芽。木箱(或紙箱)四周用舊棉絮或麻袋或薄膜罩上,以利於保溫,頂部安裝溫度計。催芽前用增減電燈泡或控制火量來調節溫度,等溫度基本穩定(33-35℃)後,再放種子催芽。箱內放幾塊溼布以增加溼度。值得注意的是,種子不要離熱源太近,防止溼度不夠和溫度過高而燒壞種子。

畸形對策

優質無籽西瓜品種有時候出現不正常果實原因如下:

1.無籽西瓜屬於三倍體西瓜,坐果是單性結實,本身就容易受不良氣候的影響。

2.前期管理差,植株發育不良,果實授粉期、發育期氣溫偏低,降雨少,土壤溼度小。

3.坐果節位偏低,特別是低節位坐果,容易產生畸形果、厚皮果、空心果和著色秕子果。

4.坐果節位偏高,特別是在第4個節位以後坐的果實,容易出現皮厚三稜瓜等。

5.著色秕子果還與磷肥的施用有關。磷肥施用過多,產生著色秕子果的機會多。

6.授粉方式不當:在雌花柱頭上的雄花花粉不足或塗抹花粉不均勻,導致外瓜等畸形果。

7.使用坐瓜靈等激素時處理方法不當,導致西瓜皮厚、三稜畸形、空心、著色秕子。

8.病蟲害的危害,特別是薊馬、蚜蟲、蟎蟲、病毒病的危害嚴重,導致許多地區栽培無籽西瓜出現出現畸形、空心和著色秕子等問題。

對策:

合理安排播期,是開花坐果和果實發育處在氣候溫和溼潤的季節。

合適節位留果。一般以留主蔓第3第4雌花果,側蔓第2第3雌花果為佳。避免留過高和過低節位果。

選用合適的品種與組合。或選用果肉較硬的品種與組合,或選用中熟和中晚熟品種與組合。

採取準確的授粉方式和正確的使用坐瓜靈方法。

良好的田間管理(施肥、澆水、整枝打叉、人工授粉、選瓜留瓜、滅草及防治病蟲害等)是克服上訴弊病獲得優質無籽果實的重要保證。







走進中越邊境線


無籽西瓜以商品性好,食用方便,含糖量高,耐貯運,價格高,抗病豐產等多種優點而受到消費者與生產者的青睞,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但是,無籽西瓜存在發芽率低、出苗困難、成苗率低、畸形苗多等缺點,前期生長勢弱,生長緩慢;中後期長勢旺盛,易徒長,坐果難,需用普通二倍體西瓜的花粉人工輔助授粉才能結實等特點。栽培措施要點如下:

一、品種選擇

根據種植區域氣候條件進行選擇,我們推薦適應性較廣、普遍適宜北方種植的品種有黑密二號、黑密三號、翠寶五號、亞克西六號、亞克西一號、亞克西五號、亞克西304號等,這些品種瓜體外形美觀,產量高,含糖量高,品質佳,商品性好,耐貯運。

二、播前準備

1、選地:選擇3~5年未種過西瓜及葫蘆科作物的肥沃沙質壤土,較為適宜的前茬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棉花等;重茬地為防止枯萎病等土傳病害,必須採取嫁接種植。同時要求所選瓜田地勢開闊、平坦、排水方便;土壤通透性好,無或少病蟲害。要求土壤酸鹼度適中(pH=5~7),土壤含鹽量不超過1%。

2、施肥及開溝:無籽西瓜由於中後期長勢較強,需水需肥量較大,應採用大溝稀植栽培,一般瓜溝規格為:溝心距4米左右;溝寬0.8~1米;溝深0.4~0.6米;為了保證無籽西瓜的正常生長和產量,必須保證一定的土壤肥力,通常每畝施用農家肥1500~2000公斤,磷肥25~40公斤,鉀肥10~15公斤。

三、種子處理

1、種子“破殼”:三倍體無籽西瓜的種皮厚而堅硬,種胚發育不完全,臍部寬大,種孔突起,吸水性差,因而種子發芽率低,為了提高發芽率,必須進行“破殼”才能順利發芽,種子常規方法消毒(先用55℃溫水浸種10分鐘,然後浸在冷水中1~1.5小時,不停地攪拌,以免造成燙種)後經8~10小時浸泡,將種子表面粘質物搓洗乾淨,否則,會抑制無籽西瓜種子的發芽,擦乾洗淨的種子用牙齒或指甲刀輕嗑種臍,使其開一個佔種臍1/3的小口,不可傷及種仁。也可採用幹種子直接嗑種後直播或浸種催芽,幹種子嗑種後浸種時間通常為2~4小時。

2、催芽及播種:為了保證無籽西瓜出苗整齊可採取催芽後播種,由於三倍體無籽西瓜種子發芽要求的溫度較高,比二倍體普通西瓜種子約高3℃~4℃,因此催芽溫度以32℃~35℃為宜。通常催芽3~5天以種子露白芽長2~3毫米即可播種。露地直播時要求氣溫應穩定在18℃以上,因此幹種子嗑種直播時間要比普通西瓜露地直播要適當晚播。

四、育苗移栽

為了確保無籽西瓜苗全、苗齊可採用育苗移栽,早春播種可在日光溫室內採用營養缽育苗,配製營養土按6:4的過篩園土和腐熟羊糞的比例或7份園土、3份腐熟羊糞,每立方米土再加入200~500克的二銨或氮、磷、鉀複合肥;營養土消毒可在每立方米土加多菌靈80克或70%甲基託布津或敵克松80克,或配製成800~1000倍液的溶液噴灑,拌勻後。塑料膜蓋嚴,悶5~7天。播種應選擇天氣晴朗的上午,播種前一天將營養缽澆透水(分2~3次),將嗑好的幹種子或浸種催芽的種子每缽播1-2粒種子,為了減少和避免出現種子“戴帽”現象,播種時種子應平放,覆土1~2釐米。

為了控制好無籽西瓜的幼苗長勢和培育壯苗,育苗期溫度管理應做到出苗前高:出苗前溫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間20℃~25℃,不得低於15℃,土溫28℃~30℃;出苗後低:出苗後降溫,白天20℃~25℃,夜間15℃~20℃,土溫約25℃。待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即可移栽定植。

五、田間管理

1、適當稀植採用三蔓整枝:三倍體無籽西瓜是多倍體水平上雜交一代,中後期長勢強壯,分枝較多,為了防止植株徒長應適當稀植並採用三蔓整枝。種植密度可採用溝心距4米左右,株距0.4~0.5米,每畝保苗數600~700株為宜。

整枝 西瓜整枝方式有單蔓整枝、雙蔓整枝和三蔓整枝三種。具體應用常因品種、栽植密度、生產方式等而異。一般三蔓整枝多用於稀植,大果型品種;單蔓及雙蔓整枝法常用於中小果型品種。三種整枝方式主要區別如下:單蔓式。西瓜抽蔓後,只保留主蔓,側蔓一律摘除,每株只留一瓜。該方式適於小果型品種及密植早熟栽培。雙蔓式。每株除保留主蔓外,在主蔓基部3~8節處選留一健壯側蔓,其它側蔓及側蔓上的副側蔓全部摘除。主、側蔓相距30釐米左右,平行向前伸展。一般在主蔓上留瓜,若主蔓未能留住瓜,也可蔓上選留。當瓜坐住,瓜蔓爬滿畦面時,可適時摘心(打頂),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果實發育。但若植株長勢過弱及需選留二茬瓜時可不摘心。北方西瓜地膜覆蓋栽培及中型品種多采用該方式。三蔓式。除保留主蔓外,還在主蔓基部或主蔓第7~8節附近各選留一條生長基本一致的側蔓,其它側蔓及副蔓全部去掉。三蔓整枝葉蔓旺盛,營養面積大,坐果、選瓜機會多,果實可充分生長髮育,適於大果型品種。

倒秧和盤條 倒秧是指在西瓜幼苗團棵後,蔓長30~50釐米時,將還處於半直立生長狀態的瓜秧按預定方向放倒成匍匐生長的作業。其分大扳根和小扳根兩種。大扳根法是在瓜苗南側用瓜鏟挖一深、寬各5釐米的小溝,再鏟松根部周圍土壤,同時,一手持瓜秧根莖交接處,一手抓住主蔓頂端,輕輕扭轉瓜苗,向南壓倒於溝內,整平根際表土,並用細土封嚴地膜破口。再於瓜秧北邊根頸處封一半圓形小土堆。該法適用於長勢較強的品種及沙地西瓜;小扳根法的區別在於,將瓜秧從地下部近根處扳倒,而根莖部仍直立生長,只是其上部壓入地下1~2釐米拍實,留蔓頂端4~7釐米任其繼續自然生長,後用土封住地膜破口。此法適用於植株長勢較弱的品種及粘土地上生長的西瓜。盤條是在扳根後,瓜蔓長至40~50釐米時,將西瓜主蔓和側蔓(雙蔓整枝)分別先引向植株根際左右斜後方,並彎曲成半圓形,使瓜蔓龍頭再回轉朝向前方,將瓜蔓壓入土中。一般主蔓較長,彎的弧大些;側蔓短,則彎的弧小些,使主側蔓齊頭並進。盤條要及時進行,過晚則盤條部位葉片已長大,盤條後瓜蔓彎曲處葉片紊亂,擁擠重疊,長時間難以恢復正常,對生長和坐瓜不利。由於適當盤條可縮短西瓜的行距,宜於密植,同時能緩和植株長勢,使主側蔓整齊一致,便於管理,故廣泛應用於露地中、晚熟西瓜栽培。

壓蔓壓蔓可以固定植株,防止大風吹翻莖蔓,損傷秧蔓及幼瓜。壓入土中的莖節上可促發不定根,擴大根系吸收面積,增強吸肥水能力。同時,保證莖葉在田間分佈均勻,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從而使莖葉積聚更多的養分而變粗加厚,有效抑制徒長,使養分和水分集中供應果實生長,更好地協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間的平衡。壓蔓分明壓、暗壓、壓陰陽蔓三種方式,這三種壓蔓法除與栽培地區、種植品種、土壤特性等有關外,還與生產目的、栽植方式等關係密切。

2、配置普通二倍體西瓜作為授粉株:三倍體無籽西瓜是用四倍體西瓜做母本,二倍體西瓜做父本,雜交繁育而成,染色體組不完整,雄花沒有正常的花粉,缺乏生殖能力,表現範圍不育,所以三倍體無籽西瓜田必須間作二倍體西瓜作為授粉株,間作比例為4~5:1,可按照每隔4~5行無籽西瓜種一行有籽西瓜;若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時比例可達8~10:1。開花期藉助間作的二倍體西瓜果皮應與無籽西瓜有明顯不同,以便採收時區分。

3、水肥管理:三倍體無籽西瓜苗期生長緩慢,一般應因地制宜控制澆水追肥,適當多蹲苗,伸蔓後生長加快,到開花坐果期生長勢更旺,這時水肥要得當,特別是氮肥供應不當,很容易造成徒長,難以坐果。從幼苗“甩龍頭”到雌花開放前應控制水肥,澆水應小水暗澆,待坐果5~7天,幼果雞蛋大小時,應加大肥水供應量,肥水齊攻,促進果實快速膨大,澆水追肥次數與用量視土壤墒情及植株長勢而定,一般追肥3~4次,每次追施複合肥5~8公斤。通常無籽西瓜要比普通西瓜多澆2~3次水。

4、控制坐果節位:無籽西瓜坐果節位低時,易產生畸形果,並且秕籽多,並有著色的硬種殼;而適當坐果節位的果實較大,外形美觀,果皮較薄,秕籽少且小,不易空心,一般多在主蔓第三至第四雌花(第十八節以上)留瓜。

5、適時採收:無籽西瓜的採收比普通西瓜嚴格,一般九成至九成半採收為宜。採收過早,果皮較厚且味淡不甜,採收較晚則易空心倒瓤,風味較低,品質下降。

六、病害防治

近年來瓜田蔓枯病、疫病發生嚴重,甚至會造成絕產,應引起重視。

西瓜蔓枯病

症狀 葉部受害,初期為綠色圓形斑,中心淡褐色,直徑0.3釐米,病斑邊緣與健組織分界明顯,後期病斑可擴大至1-2釐米,病斑近圓形或互相癒合成不規則形,病斑中心淡褐色,邊緣深褐色,肌心輪紋,並有明顯的小黑點。

發生規律 高溫高溼,發病嚴重。如果種植過密,通風透光不良,或保護地通風不好,植株生長差的低窪地,發病往往也重。

防治方法 選用無病種子或種子清毒處理。處理時,先用55℃溫水浸種10分鐘,然後浸在冷水中,撈出後即可催芽播種。實行與非瓜類作物輪作,間隔年限在2年以上。及時清除病殘株,集中燒燬。發病初期,及時噴灑佳家綠和惡黴靈2~3次,每7天一次。

西瓜疫病

症狀 幼苗、成株均可發病,危害葉、莖及果實。子葉染病先呈水浸狀暗綠色圓形斑,中央逐漸變成紅褐色,近地面處縊縮或枯死,真葉染病,初生暗綠色水浸狀圓形或不規則病斑,迅速擴展,溼度大時,腐爛或像開水燙過,幹後為淡褐色,易破碎,莖基部染病,生紡錘形浸狀暗綠色凹陷斑,包圍莖部且腐爛,患部以上全部枯死。果實染病,則形成暗綠色圓形水浸狀凹陷斑,後迅速擴及全果,致果實腐爛,發出青貯氣味。

發生規律發病溫限5℃-37℃。最適溫20℃-30℃,雨季及高溫高溼發病迅速,排水不良,栽植過密,莖葉茂密或通風不良發病重。

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及時噴灑佳家綠和惡黴靈2~3次,每7天一次。

西瓜病毒病

症狀 在甜瓜植株上部葉片先表現症狀,呈深淺綠色相間的花葉斑駁,葉片變小卷曲,莖扭曲萎縮,植株矮化。瓜果變小,其上也有深淺綠色相間的斑駁。西瓜受害,葉片出現黃綠相間的花斑,葉面凹凸不平,新長出葉畸形;染病葉片狹長,皺縮扭曲,花器發育不良,不坐果或者果畸形。

發生規律 溫度高、日照強有利發病,缺肥和生長勢弱的瓜田常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及時殺滅蚜蟲,有效藥劑有輝煌封蚜6000倍液,封蚜1500倍液。嚴重時用斯米康一包一噴霧器加上威力鋅噴霧3~4次,7天一次。

西瓜白粉病

症狀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細小圓形白色斑點,以後擴大成為白色粉斑,病斑相連成片,使葉片、莖蔓上佈滿白粉。

發生規律 當田間溼度大,溫度在16℃-24℃時,發病嚴重。溫室、大棚內種植西瓜、甜瓜,常因空氣不流通,溼度大,比露地栽培的發病早,而且嚴重。

防治方法 注意田間衛生,及時摘除病葉,集中燒燬。加強栽培管理,增施磷鉀肥料,提高植株抗性。發病初期可噴農抗120-800倍液,或輝煌腈菌酮2000~2500倍液。

七、生長調節劑的使用

實際生產中,西瓜栽培早期冬春多受低溫、乾旱及移栽傷根等不良因素影響,生長較為緩慢;坐果期常遇高溫多雨天氣,植株易徒長;膨瓜期高溫乾旱或陰雨多溼,病害多,營養差,導致莖葉早衰等,直接降低產量,影響品質。西瓜生產中常採用以下生長調節劑加以調控:1、蕓薹素 採用0.05~0.1毫克/升濃度的蕓薹素在西瓜幼苗第1、2、3真葉期噴灑葉面可使葉色加濃,葉片增厚,生長健壯,坐果率提高9%,單瓜重增加15%。2、縮節安 西瓜澆膨瓜水前l~2天全株噴縮節安,每畝噴縮節安的用量為2~3克,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可使瓜蔓縮短30~35釐米,節數減少3~4節。表現為瓜蔓壯而不旺,生長穩鍵、坐果多、瓜型整齊,大小均勻,顏色一致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