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中哪些職位具有監督職能呢?

籌握財稅


這要從二方面來說:1、具有監督職能部門為:公司監事會、工會、和公司考評督查部門。2、實際在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公司的各個部門、各個崗位,都有監督關聯部門、關聯崗位的職能和職責。因為任何公司的經營管理都是一個系統,這就離不開協作,協作就需要監督或者說是為了高效工作而提出的建議和要求!在公司組織架構中的部門和其從業人員都要具有這種積極心態。因企業最大的資產就在於人!所謂“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長江171299304


監督的含義就是對一個場景或者某一種活動的過程進行督查、管理的活動。

從法律意義上講,監事會、監事、獨立董事的設置都是為監督而設計的專門機構和職位。

在一個公司內部組織中,具有強勢監督職能的莫過於財務部門和品質部門。

職能部門監督不到位的,結果非常嚴重!輕則影響公司發展,重則拖垮公司並不鮮見。

從公司運營機制的理論上講,品質、生產與技術三個部門互為鼎立,互相牽制;技術部門出標準、生產按標準執行、品質監督執行的結果。

實際工作中,在強調品質監督職能的時候,有句話"品質不是檢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很形象地說明了生產與品質之間的一種關係。沒有絕對的正確也沒有絕對的權力。雖然有時候公司規定了品質可以停線。但實際上在操作過程當中,例外的情況比比皆是,不要說民營企業、小廠,即使在大的正規的合資企業、國企也不鮮見。

記得早年有一次,我們做全車線束為北方一家大型汽車廠配套。有一批訂單本來是一個月以後才發貨的,結果突然間被催單,要急發,只有兩天時間就要到廠。後面跟單員問清楚以後,原來這批車是出口到伊拉克的,因為突然間形勢惡化要打仗,伊拉克急要這批車。幸虧我們原來儲備了一部分半成品,緊趕慢趕搞了兩百多套,連電通都沒檢測直接先送過去,又從倉庫備了30套原材料、備件,派了六個人一起到汽車廠的生產線上。吃住、上班都在一起,確保汽車能夠跑下線就成!想想都後怕!如果沒有後備措施的話,裝好汽車了,四輪跑不下線,那不是麻煩大了嗎?所以,常年的工作當中總結出來一個經驗,那就是:無論公司制定什麼制度,都不能傷害業務。民以食為天、客戶是上帝,不能把管理搞成大姑娘繡花,儘管也要精益求精。

財務部的監督職能獨一無二,如果財務部的監督職能流於形式,那這個企業想發展壯大幾乎是不可能的。30年前順著經濟大潮順勢而為,管理很爛都可以發財。訂單不缺,只要能做出單,就可以收到錢。目前的大趨下……?,……!👀

正規的框架、組織、理論先不說了,拿幾個案例的細節講來看看。

早年去通用汽車公司北京辦事處接洽商務,接待我的是一位叫阿布拉班的中東人。通過翻譯介紹知道他原來是機械和會計博士。在溝通的過程當中,進來一位漂亮的小姐,拿了一張紙條讓他簽字,那時候我大學畢業不久,英文還聽得懂一些。"To buy a check"……,她在申請買支票,用一張支票去買一本支票,那時候支票也不過兩塊錢!後來我們合資了以後才知道人家的財務管控的是多麼的嚴格。人家在國外的公司基本上都沒有現金交易,就是個人消費,要麼是信用卡,要麼是個人支票。想想我們目前的企業,幾乎是每個老闆都想要搞現金交易。老闆都想收現金少交點稅,下面有機會的誰不想搞一點外水呢?

後面到廣東的一個企業上班,有一天總經理拿著一堆報銷單據跟我講,他感覺裡面有一些問題,讓我再看看。當初這個企業市場部分了粵東、粵西、粵北三個辦事處,每個辦事處有好幾個人。翻了一遍以後感覺裡面也有些異樣。就安排文員把裡邊的長途汽車票重新做一遍表格。一個月的整理完以後,按照票號一排序結果發現不同的業務員在不同的日期有交叉。明顯是成本買的發票,分給幾個人在不同的月份來報銷。那個時候的每張票還有120的,最起碼都是七八十塊。山高皇帝遠,你也看不到他今天去了哪裡,明天去了哪裡,到月底回來的話就是一堆單據要報銷。然後又安排文員再往前補一個月的。補出來還是一個樣,最後把前面五個月的一起補,補出來的結果就很嚇人了,竟有3萬多!

你說這種漏洞嚇人不嚇人?當然這跟機制也有關係。所以後來把這個結果上報了以後,公司就研究了一下,從提成裡邊扣出來一部分,又討論不實報實銷,而是換成大包乾了。

2010年跟一個老闆在一起喝茶,他談起一件讓他心煩的事。他有一個染廠,原來一個月日常花銷5萬就可以了,但是近一年來一個月快7萬還不一定夠。我說你的產量增加了沒有嘛?增加了產量的話費用也應該會加多。他說關鍵就是產量跟前年的話沒什麼區別。然後就幫助他在財務上把數據整理了一下。結果就發現他的每個月噸耗都有很大問題,其中涉及到兩種用量比較大的材料消耗都高了好幾個點。然後就判斷材料的性能有變化了。就一起研究了一下,把材料偷偷弄出來去化驗,結果就發現濃度比降低了很多,用量就上去了,當然了,那裡的負責人到底是想幹嘛都懂的了。

經營企業的風險,外部屬於市場風險。像08年那樣的大蕭條誰也不一定預估到,作為產業鏈上的一環,可能一下子就沒有訂單。但是很多情況下屬於內部的財務風險。管理不善、內控不力,利潤就跑了。同樣的產品競爭不過同行,其實就是管理水平、成本水平問題!

有一天郴州一個冷總,打電話問我,說他每個月準備50萬的流動資金,但是往往花20多天的時候,差那麼四、五天就不夠了。問我是怎麼回事?

所以很多企業在小的時候,老闆自己算賬是算的過來的。事無鉅細,大大小小都在自己的掌控之內,跟自己的預期差不多就好了。稍為規模大點,自己靠腦袋記憶是記憶不了的。不該用的東西多用了,你又監控不到。招個小會計搞個簡單的現金收支流水賬,那準備的資金肯定有一部分都填了漏洞啦。

企業裡邊所有的漏洞造成的損失,都會通過財務教據上反映出來,財務是監督的最後一關。就是用老闆娘管也不一定管用,再說老闆娘都不一定是搞財務的。


高社職坊Bwd


工會、審計、黨支部、黨群工作部等


皖西小儲


辦公室、綜合部、審計部、財務部都監督的職能


布魯布魯卡卡魯


公司其實都可以互相監督的。這樣子才可以在工作中做得更好。監督的同時需要的是互相尊重。


歪歪社會直推


公司中有監督職能的部門我來回答一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c850001072250b73fb1\

滬漂濤哥VLOG


我認為市場部具有監督功能,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528a6a169d8941b58214905162266a5b\

山東曲三哥


工作在於自己的主動和自覺積極性,不需要去讓別人監督,就算是公司老闆他也需要公司每一個員工積極向上,自覺努力,共同進步


李天宥


工會


那些年146057818


督察部與審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