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樂器——琴


《祭孔禮樂》| 祭孔樂器——琴


琴,是我國最古老的絃樂器之一,亦名瑤琴、玉琴、素琴、綠綺、焦尾等。《樂記》中說:“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周時的制琴水平已很可觀。《詩經·定之方中》有:“椅桐梓漆,爰伐琴瑟”之句,是說制琴所用材料。椅,屬梧桐一類,青色;桐,即梧桐;梓,屬楸類;漆,漆樹。其中,桐梓在以後數千年中,一直被當做制琴的理想木材。

琴的各個部位都有稱謂,如:龍池、鳳沼、承露、弦眼、琴軫、鳳眼、護軫、琴尾、雁足、琴徽等。琴面用桐木,屬陽,琴底用梓木,屬陰,取陰陽相配之義。面圓像天,底方像地。寬六寸,象徵六合。長三尺六寸,象徵三百六十日。徽十三,應律呂象徵十二月;餘一象徵每年的閏月。弦有三種節聲:自尾至中徽為濁聲;中徽至第四徽為中聲;上至第一徽為清聲,始於黃鐘而終於應鐘。文上叫池,池即水,取平之義。琴前寬後窄,象徵尊卑。

龍池八寸,象徵八風。鳳沼四寸,象徵四氣。腰腹四寸,象徵四季。龍池,指龍潛伏在此,出則興雲雨而澤萬物,有如君主之仁。鳳沼,南方的珍禽,沐浴後歸來,自潔其身,有如群主之德。琴軫,以其急於發令,很快以成禮。軫側有鳧掌二所,有護軫之功而合制。琴底有雁足,用棗木,表其赤心。

縱觀中國琴的發展史,可以說歷代制琴名家輩出。漢有蔡邕焦尾名世,隋有趙取利,唐有雷霄、雷盛、雷威、雷班、雷文、雷迅及沈鐐、張越、李勉等。大中進士金儒、僧人三慧也以制琴名世。宋代制琴設官,長短大小均有定製,故名官琴,不合規矩的稱為野琴。宋代的制琴名手有蔡睿、宋仁濟、道士衛中正、趙仁濟、馬希先、馬希仁、金公路、金淵、陳彎道、嚴樽、馬大夫、梅四官人、龔老。元明時期有嚴古清、施溪雲、施谷雲、施牧州等。明代有成化年間的豐城之萬隆、弘治年間的錢塘人惠祥、高騰、朱致遠、祝海鶴等。這期間尤以施、朱二氏所制琴最多,今日可得見之佳琴,皆二氏所造。

琴是我國一種古老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彈絃樂器,也是我國樂器的主要代表,影響極大。因而在音樂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常常成為士大夫抒發感情的高雅樂具。

漢儒認為,琴是天人合一的體現,具有超越其他樂器的最高琴德。甚至有人說,在文化史上,琴德輻射影響是最廣的,深刻影響了文人的思想、美學、文學。圍繞琴形成了很多文字體裁,如琴賦、琴詩、琴贊、琴銘。漢晉時已有《琴賦》出現,唐宋時期有關聽琴、彈琴的詩車載斗量。琴不僅能溝通同代人的心靈,也是顯示與祖先對話的媒介和求索真理的知音。朱熹《紫陽琴銘》曰:“養君中和之正性,禁爾忿欲之邪心。乾坤無言物有則,我獨與子鉤其深。”視琴為修身養性的工具,還要與琴共探宇宙萬物奧秘和哲理。

傳說先秦時期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述“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者,子之心而與吾心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修身不操。

曲阜孔廟自明代以來,一直沿用七絃十三徽形制的古琴。在樂懸中將古琴置於特製的琴桌上。孔廟雅樂中的古琴素居“堂上樂”的席位,是演奏旋律的主要樂器之一。從遺存琴譜中可知,自明代以來,其琴調、琴序、徽位、指法等均已固定。

在祭祀雅樂中,對於古琴的奏樂,有制於演奏俗樂的要求。因為祭孔音樂是承襲古代“中和之樂”。古代中和樂派歷來以取“天地之中氣”為祭祀作樂之本。所以,為了追求所謂的“中聲自出”而定有“中徽為君”之規。如《聖門樂志》曰:“八音以絲為君,絲以琴為君,而琴以中徽為君,中徽者,第七徽也。其位黃鐘,中聲寄焉。若求其中,則寓於絲之緊慢,緊慢適中,其聲自出。是聲乃聲之元,天地之中氣,萬世作樂之根本也。”

在孔廟樂懸中配置古琴,是古代雅樂的傳統編制。在祭祀孔子的禮樂中有古琴和竹管樂器以及陶壎等相諧輝映,發揮了它的獨特性能,使莊重古樸的祭祀樂舞增添了肅穆和雅的音樂色彩。因此,孔廟樂懸鐘的古琴數量,歷來處於“領銜”地位,可謂古代雅頌樂舞表演中不可或缺的樂器。

古琴在古代祭祀儀式中的作用,不單是為了追求其音樂的古典風格和民族色彩,還有古代音樂美學觀念方面的因素。我國古代音樂美學觀點認為,禮樂之振興,既得教化之功效。而且,認為古琴之聲既通天靈,感格於神,又達人心,教化於民。唐人薛易簡在其《琴訣》中,對於古琴的音樂功能曾有“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八可”之說。明代琴師楊表正也曾宣傳過古琴樂曲神妙:“琴者,禁邪歸正,以和人心。是故聖人之制,將以詔身,育其情性,和矣!抑乎淫蕩,去乎奢侈,以抱聖人之樂。”這就使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古琴會在雅樂中佔有重要席位了。


選自濟寧歷史文化叢書《祭孔禮樂》:孔德平 彭慶濤 孟繼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