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江小白在短短几年迅速崛起?

大頭品酒


2012年,江小白在業內人士眼中,只不過是每年都會出現的n個新品之一,這種小瓶裝的酒,還是處在中國白酒的核心區域的重慶。當時白酒行業的共識是:年輕人不懂白酒,江小白活不過一年。

時隔八年,江小白不僅活著,而且活得很好,銷售額達20億。為何江小白能在白酒行業成功突圍,一直是很多“老酒友”無法理解的問題。江小白到底有什麼魔力?為何賣得好?

找準市場裂縫,插位而出

在江小白出世之前,國內酒類市場被講歷史故事、注重醇厚口味的傳統酒企一統江湖,年輕一代不想喝白酒的趨勢初現端倪,相比於白酒,青春時尚的洋酒更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對此,各大酒企自然嗅到了這個苗頭,曾開發新品迎合他們,卻未有好的效果,那時的他們很有信心地認為,年輕人喝白酒早晚的事兒,長大了就自然會喝白酒,因而對這一塊並沒有太多重視。

江小白創始團隊看到了白酒年輕市場的裂縫,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勇敢擠入年輕市場。以80後、90後的消費主體為原型,擬人化的打造了一個青春且大眾化的卡通形象,從品牌、包裝、酒體、營銷等全方位圍繞年輕消費者發力。可以說,在當時白酒市場中,江小白是唯一全力主攻年輕群體的白酒品牌。

江小白的誕生正巧趕上第三次行業調整,限制“三公消費”、“塑化劑”等事件讓酒業大受創傷,各大傳統酒企已經自顧不暇,尤其是名酒企業,中高端消費市場競爭激烈,名酒也不得不降價擠壓市場,“降維”打擊籠罩整個行業,大酒企想著如何保證營收,小酒企則是想著如何生存,哪還有時間精力去顧及一個初出茅廬的小酒。不得不說,這次行業調整的確給了江小白“猥瑣發育”的時間,少了外界的圍剿,可以有精力專注做自己的品牌和市場。

找準戰略基點,定位精準

定位是一個品牌立足於市場的關鍵和前提。傳統酒水的市場定位往往在侷限於兩類:一種定位於歷史悠久的“雅”文化,一種則定位於江湖市井的“俗”文化,前者高端酒,後者中低端,長期以來以厚重、土氣的形象示人。

江小白在最初定位時便有意避開傳統白酒的競爭紅海,專注開發年輕人的藍海市場,定位為青春小酒,以年輕、時尚的姿態問世,喊出“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的slogan。瞄準年輕人小聚、小飲、小時刻、小心情的等飲用場景,根據年輕人簡單純粹的飲酒需求,在酒體上也進行了創新,口感偏向於輕口味,還創造了很多混飲的喝法;在包裝上採用磨砂瓶,主打藍白色調的簡單包裝,契合年輕一代追求簡約的生活理念和審美偏好。表達瓶上的個性語錄更是直擊年輕消費者內心,讓年輕消費者找到情感共鳴,喜歡也願意主動分享到社交媒體,一舉火爆全國,不管你是否喝過江小白,江小白的表達瓶你肯定聽過見過。

精準定位也在無形之中為品牌建立了一道護城河,讓對手無法跟隨。例如可口可樂定位經典可樂,百事可樂定位時尚可樂,基於戰略基點的不同,二者無法相互模仿。江小白定位青春小酒,其他酒企已有成熟的產品體系,品牌也在大眾心中有了一定的認知,“船大掉頭難”。

找準消費群體,佔位心智

營銷的競爭是一場關於心智的競爭,營銷競爭的終極戰場不是工廠也不是市場,而是心智,心智決定市場,也決定營銷的成敗。

白酒的消費受眾主要在35-50歲,江小白則是瞄準20-35歲的年輕消費者,全方位精準化營銷。只要和年輕人相關的,江小白無處不在。線上《奇葩說》、《這就是街舞》《拜託了冰箱》等火爆的綜藝節目、電視劇;線下玩音樂節,出動漫,出單曲,搞街舞、塗鴉大賽,開街頭快閃店…甚至極其小眾的紀錄片中也能見到它的身影。江小白想盡辦法和年輕人拉近關係,與青春、市場捆綁在一起。

在傳播理念中,往往第一個提出者會佔據消費者的第一心智。最先提出小酒概念並鋪天蓋地宣傳的江小白,成功的在年輕消費群體中建立起足夠高的知名度,也成功佔位消費者心中“青春小酒”的位置,只要想要青春小酒,就會想到江小白。就像消費者提到“汽車安全”往往會首先想起沃爾沃一樣。

找準流量方向,搶位入口

隨著江小白的走紅,也出現大眾評價兩極化的局面。年輕人紛紛購買的同時,很多成熟的白酒消費者認為它的口感不好,甚至不能稱得上白酒,還有很多人表示持續不看好。難道江小白僅是憑藉營銷賣到20億?

當然不止營銷那麼簡單。江小白的創始團隊是酒水行業資深從業者,深諳酒水行業的打法。在高調做品牌營銷,頻繁刷屏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體明修棧道的同時,也在低調佈局渠道及全產業鏈,一步一步的暗渡陳倉。從高粱種植到釀酒分裝、倉儲物流和市場銷售延伸等全產業鏈佈局。

在渠道上,成長早期紮實的做川渝區域市場,川渝地區是北上廣深之外年輕人聚集最多的區域,年輕創新在互聯網是時代一種強大的生產力,緊追潮流的年輕人足以引導輿論進而影響市場。2017年,已經積累了不小名氣的江小白髮力全國市場,全國範圍渠道鋪貨,哪怕是十八線小縣城的拉麵館裡也有陳列,消費者看到它的同時便可即時購買。

筆者認為,江小白之所以能賣得好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搶位,尤其是心智上的搶位。年輕人開始喝白酒,很少會選擇成熟的白酒品牌,一是調性不符,二是錢包不厚,往往會先從江小白入手,小瓶便宜,就算不好喝也不算多大損失。暫且不談留存率,若是長期沒有替代品,已搶佔年輕流量入口的江小白哪怕只是收割第一代白酒消費者,也能賺得盆滿缽滿,畢竟“沒有人永遠20歲,但永遠有人20歲”。

最後,江小白真的不好喝嗎?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再怎麼說,它也是高粱釀造,由國家級釀酒師、品酒師操刀而成,品質很不錯。

(作者張燕,系酒水行業研究者、《中國酒業》智庫專家歐陽千里助理)


歐陽千里


超人強石甲熊🐻告訴你江小白為什麼最近這麼火?


優秀的品牌形象讓你賺大錢。2011年,重慶一款叫“江小白”白酒品牌的出現讓不少同行老闆驚呆了。一改高端大氣上檔次,經典厚重有歷史的風格,一出來就推出一個“江小白”的人物形象:聊青春,畫漫畫,寫段子,喜形於色且毫無歷史包袱的簡單boy,很快,它就在業內打響了名聲,後起跟風者無數。


江小白是如何命名的?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氣候特徵,滋養了重慶悠久的釀酒文化。公元前300多年,“巴鄉清”就曾被進貢給秦昭襄王。傳承重慶巴渝傳統精釀高粱酒工藝,長江江邊釀好酒,“江邊釀造,小曲白酒”,江小白以此得名。“小白”原本是菜鳥、新手的意思,現已成為江小白所提倡的一種價值觀,寓意追求簡單、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的都市年輕人,也是當代新青年群體嚮往簡單生活,做人做事追求純粹,標榜“我就是我”,自信自謙的一種表現。




江小白秉承傳統工藝以現代科技為指導用自家獨有的釀造工藝生產的濃香型江小白白酒酒具有入口綿甜窖香濃郁回味悠長飲後口不幹,頭不痛等特點

“做良心酒,做放心酒”是亳釀人的追求,更是亳釀人的責任;奉行“質量如同生命、誠信重於泰山、服務勝似廣告、人品打造酒品”的經營理念。江小白為什麼在市場上這麼火?江小白酒開啟並引領了“蓋內抽獎”的潮流,這種促銷方式到現在仍然非常受消費者歡迎,瓶蓋內設有紙條,最普通的獎品是打火機,其他還包括電動自行車、彩電、冰箱、電飯鍋、電餅檔等日用品。




江小白為什麼那麼火?江小白白酒又以可愛的卡通頭像和時尚簡單的品牌訴求在年輕消費群體中迅速引爆現在已經成為成渝兩地暢銷白酒,迅速打開了酒水品牌代理市場。江小白是每一個熱愛生活的文藝青年的代表。根據這群人的思想特徵,陶石泉提出了“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的品牌理念。


它是江小白追求的生活態度,也是肆意青春、真我性情的一種表達。江小白白酒加盟為什麼在市場上這麼火?切合了當今時代所倡導的綠色、低碳、環保等生活理念,又提出了一種以真心換真心,不矯揉造作的待人處事方法。



江小白為什麼那麼火?優秀的品牌形象讓你賺大錢。江小白是對傳統白酒的一次重大顛覆它打破了傳統觀念中白酒就是商務酒宴會酒的刻板形象它的消費人群定位在當下80後90後的年輕人年輕人時尚活躍不拘束的生活態度與江小白的形象定位一拍即合這既是江小白能在短時間迅速得到認知的關鍵。有了良好的品牌營銷策略後,響亮的知名度配合上過硬的質量,自然能夠吸引大量的消費者。



創業大咖超人強


提到江小白,最讓人反感的評價莫過於說他起家於文案!

許多剖析江小白的文章,大概都是營銷公司或者策劃公司為了誇大自己在產業鏈裡面的作用,故意大談文案。但我自己作為一個文案工作者看來:江小白的文案只是他眾多能力的其中一項,但絕不是他在市場競爭中決勝的一項!


江小白火了之後,國內許多老牌酒廠都出過小包裝白酒,誰賣過了江小白?每次看到郎酒和習酒這些的小包裝酒,都給人一種東施效顰的滑稽感。

那些老牌酒廠的營銷總監難道真的不知道?江小白的紅,並不是改小了包裝!!!



那些把江小白的文案理解為無厘頭俏皮話的廠商,是比仿製小包裝更蹩腳的東施效顰。大家不妨去市場上找點此類酒產品來看,文案噁心程度之嚴重,不足以與江小白相提並論。

陶石泉這個人的成功,是其兼具了商人的理性和文青的感性,這種兩面性的操盤手真心不多。

大家只看到江小白的攻城拔寨,卻有幾個人願意去了解當初他們在成都周邊市場挨家挨戶上小餐館推上架的艱辛!

大家以為那些文案只是找幾家廣告公司開開腦洞就能搞定的,殊不知沒有甲方對自己產品和品牌的精準定位,乙方也沒法搞定。乙方的美,還得甲方懂得欣賞,甲方要是是個土鱉,乙方的美他或許覺得是妖怪!

在我看來,江小白的成功不可複製,因為他是贏在了調調上!



這個調調兒,越是大企業越學不來!大企業的高管們早就被僵化的思維所左右,就是做個文青都是偽文青,不是陶老闆那種真文青!

陶老闆在玩轉文青梗的同時,還懂低端白酒市場,好歹人家操盤了金六福。低端白酒市場並不是他20我18這種玩法。至少江小白定義了新的玩法,就是輕消費。是不是真輕不好說,但起碼他的目標客群是這麼理解的。


千機辨


品牌營銷的魅力,江小白是個典型的年輕型白酒,也就是年輕所喜歡的,但其實就酒品本身也不是特別有特色,或者說應該不會火得一塌糊塗,但的確江小白算是互聯網時代營銷的典型案例。

一、先說定位

小瓶白酒的市場一直都在,20年前就已經凸顯,但小瓶白酒始終未出現特大品牌,直到歪嘴郎的出現,郎歪的風靡取決於其產品品質,郎酒的確口感不錯,2兩裝也剛好能保證一個人的攝入量。其實小瓶二鍋頭的流行時遭遇郎歪的,至於後面開始模仿的五歪等其他小酒品牌個人覺得差異化都不明顯,白酒的消費人群大多定位於30歲以上,對於這部分人群,品牌很重要。江小白將定位人群鎖定30歲以下,所以他所涉及的包裝、營銷等,年輕人更容易接受。

二、再說產品

濃香型一直是中國白酒的主力,小瓶白酒市場也是如此,二鍋頭、五歪、郎歪無一例外都是如此,並且酒精度大多鎖定於52度上下,小瓶酒中還有一品牌為勁酒,主打養生牌,也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江小白聰明地選取大眾最廣泛地接受的濃香,度數略低,這樣市場的接受程度更好。

三、廣告

流行、時尚、叛逆的廣告語,吸引了年輕人的眼球,使得你為了這廣告也想嚐嚐酒到底如何,江小白的確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值得研究和學習。


美食理想


有關江小白的爭論一直不斷。有人看多、有人看空,各種的觀點。

近期有關爭論又比較多了起來:有人把江小白與老村長做對比,也有人把企業內部管理存在的問題翻出來說事,有人說酒不好喝,也有人懷疑這種場景化的新營銷模式有沒有未來。

其實一切的爭論都是很正常的。特別是對於一個創新模式、對一個正當時的網紅品牌,大家關注多一點,評論多一點都可以理解。

我的觀點:依據我對行業的觀察,講江小白是一個典型的營銷創新案例一點不為過。並且在目前行業轉型的特殊時期,江小白的案例對快消品企業的轉型實踐所帶來的示範價值是非常重大的。

有三個方面:

如何切入分層化、小眾化市場:我的分析當前眾多快消品企業所出現的問題,主要是其面對大眾化市場的產品體系以及營銷手段,在當前小眾化的市場面前,嚴重不適應,嚴重“束手無策”。

當前看任何的企業創新,首先要看清市場環境發生的本質變化。沒有看清市場環境發生的變化,就沒法討論創新模式。因為一些先知先覺的企業已經看清了市場發生的本質變化,在率先行動,用創新在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的變化。如果你還是用以與以往的理念做分析,肯定兩邊不在一個頻道上。

當前的消費市場已經發生重大變化。我的觀察分析,當前的消費市場已經呈現五大特點:市場的分層化、需求的小眾化、消費的個性化、購買的便利化、影響的社群化。

這些新的市場特點表明,整體的市場結構已經發生深度變化。顯著特點就是由大眾化市場變成了小眾化市場。所以,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任何的產品準確切入小眾市場,是產品適應當前市場特點的關鍵。能夠準確切入細分小眾市場,可能就會獲得相應的市場空間。

白酒市場當前已經是競爭非常激烈的紅海市場。在這樣的市場,江小白用準確細分市場策略,切出了一個細分小眾市場。這本身就是非常值得借鑑,非常值得學習的。

如何轉場景化營銷:我的分析:場景化營銷是當前快消品營銷模式轉換的重要方向。

為什麼要轉換場景化?也是由於快消品的市場結構發生的深度變化所導致的。

當前的整體快消品市場呈現產品極大豐富的市場特點。由於這些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整體快消品行業已經呈現高度繁榮。僅京東自營就達到了550萬SKU。可以說是整體的市場呈現極度供應充足。

在這樣的極度供給充足的市場環境下,任何產品單靠產品本身的功能屬性已經很難有效打動消費者,必須要靠產品功能以外的其他屬性,才能打動目標消費者。

譬如白酒市場,只靠醬香、清香、芝麻香等一些基本的產品屬性,很難有效影響目標消費者。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江小白用其他的場景化手段,朔造了新的產品特點,成為影響目標消費者的重要營銷點。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打造產品新的場景化的屬性,對有效影響目標消費者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也可以說是非常有價值的產品創新、營銷創新。這種創新的方向、創新的理念非常值得學習。

傳統營銷如何與新營銷融合:當前企業都在探討轉換營銷模式。但是傳統的營銷手段與轉換新營銷並不是對立的,需要以傳統的做營銷基本功,加上轉換新的營銷理念、營銷模式、營銷手段。

江小白是用轉換了的新的產品理念、新的場景化傳播營銷手段,緊密結合了傳統的營銷基本功。江小白整體的市場推廣、市場覆蓋是非常到位的。這種依靠新的理念+傳統的做市場的基本功,使品牌獲得了快速拓展。

轉換新營銷模式,並不是徹底拋棄以往的營銷手段。新的營銷模式依然需要以往紮實的營銷基本功。只是需要轉換新的營銷理念、模式,轉換新的手段。

最近也考察了消時樂、泰山啤酒兩家目前轉換新營銷模式創新企業。感覺他們的團隊主要是依靠以往做市場的紮實基本功,加上轉換了新的營銷理念、營銷模式。

當然作為一個創新模式,肯定需要不斷迭代、不斷完善。但是,目前看江小白的創新方向、創新理念值得關注、值得學習。並且目前看整體的市場表現,基本達到了模式的創新目標。

當前是行業轉換的關鍵時期,在這個特殊時期,特別需要推動行業的創新:

----如何看待創新企業、如何看待創新模式:我認為在當前的特殊時期,行業應該鼓勵創新、支持創新。不應該否定創新、懷疑創新。這種否定與懷疑毫無價值。用一句經典的話講:你可以不做,但不要否定別人做的價值。

特別是像江小白這樣的創新,彷彿是在傳統行業吹進來的一縷清風,確實是應該關注與學習的。

----到底是繼續做大眾化市場還是轉換小眾化市場模式:轉換小眾化市場是當前企業特別需要看清的。市場結構已經發生深度變革,整體的市場已經變成小眾化市場。

小眾化市場與大眾化市場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需要徹底轉換面對小眾化市場的營銷手段、營銷模式。

小眾化市場必須要清晰定義目標消費者、精準定義產品的需求場景。

在當前的環境下,小眾化市場的營銷邏輯是需要轉換:找到顧客、建立鏈接、產生影響、打造終身價值的新營銷模式。

----白酒好喝嗎?有人講江小白酒不好喝。其實這個爭論更完全沒有必要。白酒好喝嗎?茅臺好喝嗎?關於白酒好喝不好喝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答案嗎?

我非常贊同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的觀點:我只關心江小白的目標消費者對產品的評價,只要他們不離不棄,不在乎其他非目標人群的判斷。

----如何正確看待企業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關於企業管理更是沒有一個可以衡量的統一標準。有效的企業管理就是企業的決策者按照他對企業的洞察,以他自己認為可以有效掌控的模式去實施管理企業。企業管理沒有統一標準模式可以衡量。只要是最終能夠解決企業的效率、質量、成本問題就是成功的模式。

對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沒有必要過度解讀。是不是問題尚難定論。

其實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企業存在問題是正常的,不存在問題可能是不正常了。

----安徽市場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就代表模式錯誤了嗎?這個觀點肯定更不能成立。絕不能因為一個市場、一個時期存在問題就否定模式的先進性。即便是再成熟的品牌也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更不要說是一個新品牌,一個創新模式。

總之,當前是行業轉換的特殊時期。企業要關注模式創新,行業需要更多的江小白去創新、引領更多的新模式。


零售老闆內參


江小白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在2017年的糖酒會上,其創始人也談到了自己的發家過程,讓我們一起看下。

也歡迎大家關注我,消費預言家,關注消費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本季糖酒會的主辦城市重慶,最常見的白酒品牌便是在出租車燈牌的江小白了。

讓來重慶參加糖酒會的廠家們一下子就感受到「重慶是江小白的主場」。

這個起步山城的白酒品牌是怎麼在短時間內風靡全國的呢?

11月7日,2017全國光瓶酒領袖大會上,江記酒莊董事長陶石泉就分享了自己的發展之路。

江小白的初步成功是營銷,持續發展則是背靠“營銷”、“品質”兩座大山。

定位營銷,抓住年輕人白酒的巨大市場

對於江小白,大家最可能想到也許是他們鋪天蓋地的文案營銷,甚至可以和杜蕾斯的文案營銷一拼。

不過,這只是表面文章,對於江小白的成功更大的是因為對年輕人市場的精準定位。

中國白酒消費者年齡分佈調研2013年數據顯示:中國白酒消費70後佔40%,80後、90後佔26%,50後佔34%,白酒主要消費群體平均年齡39歲。

更要緊的是,62%的消費人群對於酒類產品具有抗拒心理,或者根本不喜歡飲用酒類產品,而在剩餘的喜歡飲酒或者有飲酒習慣的38%的人群中,86%的年輕人的第一選擇不會是白酒,而是啤酒、葡萄酒、洋酒等等。

不過,江小白卻獨闢蹊徑,將自己和年輕人的孤獨與焦慮結合起來,找到了現在都市年輕人排洩情緒的出口,更是找到了「年輕人聚會」這個消費場景。

看到有意思,打動自己心靈的文案包裝,年輕人會毫不猶豫地分享到社交媒體上,無論是微博還是朋友圈,都可以拿來發一發,這有利於江小白的傳播,同時也是用戶的參與感。

這也是江小白病毒式傳播成功的關鍵。正因為如此,5年的時間裡,江小白完成了自身的逆襲,從0到10億的銷售成績,這可以說是白酒業的神話。

注重品質,每一分錢都用來提高質量

在2017全國光瓶酒領袖大會上,江小白明星單品表達瓶(Se100)獲“年度十大冠軍產品”。

不過在隨後的交流階段,江小白創始人,江記酒莊董事長陶石泉卻口出驚人之語。

不管未來市場規模是1000億還是2000億,其實與我們關係不大。因為總的來說,短期之內我們不太想看到江小白特別大規模的增長。

原來,江小白在目前更像做一個小眾的品牌,把精力放到品質提升上,“為了提升20%的質量,願意付出200%的成本”,這樣的決心甚至不惜放棄空間廣闊的市場。

陶石泉說,我們企業是集中精力只一款小瓶酒產品,認認真真把他做好。經常有人問“江小白”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其實“小白”是一種簡單純粹的精神,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就跟今天年輕人一樣,它會努力持續的改善、提升,這就是精品化。

關注並轉發本文,更多精彩文章推薦給你。


消費預言家


一個品牌要想在市場上走得遠,一靠質量,二靠文案。江小白的酒,說實話,我沒喝過,但是他的文案卻總是吸引著我的視線。的確,它的廣告比產品出名,它的文案堪稱“酒界杜蕾斯”,也有人說它是“賣酒界文藝扛把子”。

江小白為什麼火?

一開始的定位,就吸引了不少青年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在一部分人感嘆“年輕人不懂白酒文化”時,江小白則認為,“白酒不懂年輕人”。於是乎,它讓白酒不再是一種圓桌文化,階層文化,它在不斷走向年輕化、個性化。最吸引年輕人的是什麼?當然要說,不僅走心,更是扎心的文案了。

今天單說它的文案吧,前段時間推出了 #簡單生活#,早知道。相信喜歡江小白的,也都很瞭解了。

#我有一瓶酒有話對你說#,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這次江小白又出“表達瓶”,下面我們就簡單感受一下江小白文案故事,看看是如何來虐你的小心心的!

不難發現,它的文案,總是離不開愛情的歡喜,青春的遺憾與美好,世俗的悲嘆與感傷等等。每一個文字背後,都能講述一個故事,引起消費者的共鳴,又充分調動了大眾的情緒,讓消費者成為了產品的傳播者。不得不說,確實值得學習。


蒙兔說事兒


前幾天參加一個90後的聚會,大家喝的都是這種酒,人手一瓶。

說實話,以往習慣了高度酒,突然喝這種酒還真有點適應不了。

但是,90後們喝的挺嗨的,尤其是一些女生也樂意嘗試這種白酒。

江小白是突然出現在白酒業復甦過程中的小型酒。自從它出現後,國內很多酒廠開始複製它的小酒模式。

但是,這些酒廠,從來只是模仿,暫時還沒有超越江小白的酒出現。

最讓人覺得江小白能在市場上勝出的是它的文案營銷。

其實,這並不是在白酒市場決勝的關鍵,它的精髓在於營銷緊密貼合了受眾群眾的需求,可以微醺,但不能醉,又能好玩兒,適合於各種消費場景,會玩兒、能玩兒才是90後群體的普遍特徵。

白酒好不好喝不重要,白酒只是一個介質,一個紐帶,一箇中心產品,圍繞這個中心產品,引導年輕人群去消費才是最關鍵的。

現在00後都開始學著微醺了,不知道過幾年又會有怎麼樣的白酒產品出現。


斑馬消費


論白酒市場的激烈程度,一個新銳品牌沒有白酒品牌主打的文化底蘊,悠久歷史等核心優勢的前提下,以20元的小酒包裝對抗動輒成百上千的精品包裝,又是如何做到一石激起千層浪,連續保持100%增長,實現3億銷售額,成為白酒業的一匹黑馬?

江小白的文案,確實牛叉,不用自己絞盡腦子寫,有廣大人民群眾啊,免費的,江小白每一期都會獎勵寫的好的網友,送酒,一箱一箱的送,而且真是大手筆的送啊。你擔心賣不出去,他是擔心送不出。難道他不怕送虧了嗎?真不會哦,比起廣大人民群眾那智慧,走心的文案,他真不虧!所以,他願意送,大眾也更願意寫。

文案的成功只是江小白成功背後的冰山一角,我們需要看看這個市場!

市場狀況

1、傳統白酒市場存在多年,格局已定,國酒茅臺地位不可撼動,劍南春,洋河大麴,五糧液等等靠著各種無堅不摧的營銷戰術攻佔了各個山頭,從高端到低端,各大品牌是無孔不入。

2、度數基本上在53度左右,屬烈性高度數酒。

3、酒桌階層文化明顯,大多是商務、公務消費,人群等級明顯劃分

4、包裝非常嚴肅,死板;

市場空白需求

80、90後成長為社會主力軍,但是沒有屬於他們文化的白酒消費品,低度數,可以用來小聚放鬆的,包裝文藝有互聯網氣質的,有個性的白酒。

8090後主力軍特點

這一代崇尚自由,喜歡互聯網,帶有文藝風,追求自我與個性。對父輩的要求敢說不,並不認可父輩的一些消費習慣,比如他們對白酒嚴肅的包裝、辛辣高度數的酒、酒桌階層文化並感冒,甚至是有些牴觸的。

江小白青春小酒的定位

1、8090後的年輕人,面向新青年群體,主張簡單、純粹的生活態度。

2、調低白酒度數,口味輕一些,口感淡一些。

3、包裝上,運用動漫設計有個性的年輕形象。

4、結合互聯網大勢做文章。

5、每瓶在20元左右一瓶。

而當時的市場上並沒有這樣的產品供年輕人選擇,於是江小白就決定做一款產品來填補市場的空白。

說白了,江小白的成功,最終是找到了消費者需求的點,消費者需要什麼,我就賣什麼,對比傳統白酒常見那種“端著勁”的文化路線,這種簡單直接恰恰更打動年輕受眾的心。


賴師傅說酒


江小白,讓人記憶猶新,一下子就再也忘不掉了。

我記住江小白,一直關注江小白,不僅因為它的廣告文案溫情,指戳我的淚點,感覺就像熟悉的朋友一起聊天一樣,更因為它的一句“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我就被圈粉了。

無論任何人,生活有多麼豐富,但是還得希望有一份簡單的生活,簡單就好,也很幸福(^o^)o。

我是動漫宅趣,生活很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