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掷弹筒打一发就能炸掉一个机枪阵地,为什么太平洋战争没用?

日本在二战时的装备属于世界超高级别,无论是坦克、枪械、飞机都碾压中国军队,他们以此装备优势以少胜多攻占了我国大片领土。特别是日军的掷弹筒每射一炮就能销毁敌一个机枪阵地,很多时候我国机枪手们遇到掷弹筒袭击都避之不及,从而死伤惨重。

既然如此厉害,为什么日军在太平洋战争的时候不把掷弹筒用起来呢?

日本掷弹筒打一发就能炸掉一个机枪阵地,为什么太平洋战争没用?


从晚清时期开始,日本就接受了西方技术,而且是亚洲最早进入工业革命的国家。那时的中国才刚刚推翻封建主义统治,迎来民国诞生,此时百业待兴,国内军阀又肆乱,想要快速发展起工业简直难上加难。

然而日本那边早就制造出步枪、机枪、掷弹筒等较为先进的武器。等到二战爆发,日本就用这些武器肆虐中国国军。据说当时的日军掷弹筒最令人害怕,这种专门以发射小款炮弹的装备,射击准度高,波及范围大,通常被用来轰炸机枪手阵地。

日本掷弹筒打一发就能炸掉一个机枪阵地,为什么太平洋战争没用?


当时机枪手是战场中不可缺少的重型兵器,遇到操作风骚的机枪手还能秒杀一大片敌军,但由于机枪太沉重不方便移动射击,就需要一个固定机枪阵地,以便用来阻截敌人冲锋。日本的掷弹筒就专门用来针对我国军队的机枪阵地,当时一个机枪阵地暴露后,日军的一发掷弹筒炮弹就能炸毁该阵地。

日本掷弹筒打一发就能炸掉一个机枪阵地,为什么太平洋战争没用?


后来连我方军队挖的战壕都抵挡不住日本掷弹筒的狂轰滥炸,使得国军变得十分被动,在接连撤退的同时还造成了大量伤亡。不过幸得八路军战士擅长游击战,他们以小队方式经常出没日军后方进行骚扰,对日本人的运输队、根据地、弹药库等施行偷袭、烧毁。

由于八路军装备简单,很少有机枪跟队,使得队伍人员能够快攻快退,就算日军搬出掷弹筒也对其没有办法。不过在正面交锋的时候,无论是国军还是八路军都吃了日军掷弹筒的不少苦头,有的人甚至看到掷弹筒就气的咬牙切齿。

日本掷弹筒打一发就能炸掉一个机枪阵地,为什么太平洋战争没用?


既然日本在二战时采用掷弹筒能够纵横亚洲战场,为什么跟美国打太平洋战争的时候不顺便把掷弹筒搬到海战上使用呢?

其原因很扎心,海战不同于陆地战,掷弹筒在陆地战所射出的炮弹能砸在地面或者岩石上,接着造成巨大的爆炸威力,该冲击波杀伤范围广,能把躲在战壕、机枪阵地的士兵一窝炸端掉。

但是掷弹筒搬到海战就不行,如果真要勉强发射,大部分只能打中海面,这时顶多炸出一个升天水花,造不成多大伤害。事实也证明,掷弹筒射中的海面的几率比射中敌人船舰要高。

日本掷弹筒打一发就能炸掉一个机枪阵地,为什么太平洋战争没用?


另外美国舰队在当时已是世界最强的海上舰队,日本用掷弹筒跟人家的钢铁战舰对抗明显不靠谱,不说掷弹筒威力,射程都很吃亏,因为掷弹筒只有100米左右射程,需要靠得比较近才炸得到,此时美方只要一发导弹就能把整个日军掷弹筒团队炸毁。

根据留存下来的二战日本掷弹筒发现,该武器被称为八九式掷弹筒,炮口约为50毫米,总重量不到2.5公斤,射击范围仅有一百二十多米,所以日军只在120米范围内开炮,根据一个参战老兵表述,日式掷弹筒每分钟投掷25余发炮弹,装弹速度快捷,能造成频繁的火力轰炸。

唯一的缺点就是距离太近,有时候还会遭到敌军绕后突袭。特别是在战争晚期,我方远征军获得了美国M2迫击炮支援,其威力巨大,射程多达600米,可以说是日本掷弹筒的克星,因此从那一刻起日军的掷弹筒就成为了鸡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