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的琴》:灰色基調與歡快氣氛碰撞出來荒誕且卑微的夢

《鋼的琴》是由張猛導演王千源主演的喜劇,而且豆瓣評分高達8.4分,電影上映至今已經長達了10年的時間,但每次觀看都有不同的感受。

影片一開始就以離婚為開場本以為會像《萬箭穿心》一樣以灰色的基調開場會營造出一種悲劇的氛圍,沒想到的是在西洋樂器和紅白喜事的碰撞基調中還暗藏著歡快的氣氛,在這種悲喜極強的反差中呈現出一種荒誕感。由此可見導演張猛是一個很注重個性且敢於突破自己的導演,如果你認為張猛導演只會切換自由的運用悲和喜給觀眾營造不同的感受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除此之外他對於顏色的把控也是行業中的佼佼者,在這些基礎上他還善於利用光和影。

《鋼的琴》:灰色基調與歡快氣氛碰撞出來荒誕且卑微的夢

西洋樂與喪事

而且張猛導演還憑藉自編自導的喜劇片《鋼的琴》入圍第28屆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第4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雖然比起其他以鋼琴為題材的電影《海上鋼琴師》、《調音師》還有一段距離,但是張猛導演以悲喜兩大情感的相互融合可以說是非常的完美了。

在影片中導演大量運用灰暗的天空,廢棄工業舊廠房中暗沉的廢墟,昏黃的燈光以及黑褐色的土地和皚皚的白雪,灰暗的冷色調象徵著一個時代的遠去,是對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中那些被遺忘的時代記憶的緬懷。同時也是一種映射輝煌時代之後人們的迷惘和現實的殘酷。一個階級的倒下,工廠之子的輓歌,比想象更荒誕的是他們那個卑微的夢。

《鋼的琴》:灰色基調與歡快氣氛碰撞出來荒誕且卑微的夢

工業廢區

其中的主演王千源也因為《鋼的琴》榮獲第2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自那以後王千源這三個字也逐漸被觀眾熟知。如果說這只是王千源給觀眾遞的一張名片,那麼他與包貝爾合作由五百導演的《“大”人物》可以說是一鳴驚人大紅大紫的狀態,這也是導演運用孫大聖這個不向權利、地位低頭的小警察,將最真實的中國警察擺在觀眾的眼前。

無論是《“大”人物》裡的孫大聖還是《鋼的琴》裡的陳桂林他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一個是為了學區房與妻子發生了爭吵,而另一個是離婚後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喋喋不休。最後陳桂林就沒有孫大聖的運氣那麼好了,陳桂林與妻子離婚這也意味著她們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女兒的撫養權問題,一邊是家徒四壁的一無所有的陳桂林,另一邊是跟賣假藥人跑了的妻子,很顯然其中的貧富差距。但是陳桂林沒有死心與妻子開始了誰給女兒鋼琴她就跟誰的協議,這也是為什麼後面陳桂林借錢四處碰壁,找下崗工人造鋼鐵之琴的原因。

《鋼的琴》:灰色基調與歡快氣氛碰撞出來荒誕且卑微的夢

女兒彈鋼琴

影片中除了傾盡所有在為女兒造琴這個感人的故事外,還有導演對光影把控。張猛導演關於運用廣角鏡頭與光影的融合已經出神入化,還適量的運用了空鏡頭充分表達出電影的抒情環節以及敘事環節所要傳遞給觀眾的情感。首先是陳桂林和淑嫻漫步在昏黃的燈光下然後結合廣角的鏡頭給觀眾展現出了一副暖色調而且還夾雜著的“愛”的畫面。其次,是陳桂林歸還學校的鋼琴時在一束聚光燈下彈奏,或許這就是照亮他夢想的那道光吧!

《鋼的琴》:灰色基調與歡快氣氛碰撞出來荒誕且卑微的夢

聚光燈下彈奏的陳桂林

而且導演在女主的服飾上也大量運用紅色,而紅色本意上就是希望、鬥志的象徵。可是陳桂林的鋼琴夢在女兒身上也因為貧窮所受限制,其實影片中一個畫面就已經知道這場爭奪撫養權的勝敗,陳桂林站的地方相對應是破敗的而他的妻子則相對完好。

《鋼的琴》:灰色基調與歡快氣氛碰撞出來荒誕且卑微的夢

淑嫻跳舞


《鋼的琴》:灰色基調與歡快氣氛碰撞出來荒誕且卑微的夢

雖然陳桂林明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允許培養鋼琴家,但是他還是拼盡一切在努力著或許這就是他唯一能做的。因為他深刻的意識到“只要下定決心去做就會有成功的機會,而什麼事都不做就必定不會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