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V字反轉,成交額連續5日破萬億達1.4萬億

新京報訊(記者 張思源)2月25日,滬深指數上演V字反轉,受歐美股市影響低開後上演V字反轉,創業板漲超1%創階段新高。午後券商、5G板塊走強,熱點題材口罩概念股領漲,兩市140餘個股漲停。交易額連續5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達到1.4萬億元。北向資金持續流出。

截至收盤,滬指跌0.6%報3013.05點,深成指漲0.71%報11856.08點,創業板指漲1.03%報2287.31點。滬深股通淨流出17.59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19.37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78億元。

亞太股市收盤多數下跌;韓國綜合指數則上漲1.18%,報2103.61點,該指數昨日跌近4%,創逾16個月最大跌幅;日經225指數收盤跌3.34%,創16個月最大跌幅,報22605.41點,盤中跌幅一度達到4.5%;澳大利亞ASX200指數跌1.60%,報6866.60點;新西蘭NZX50指數跌1.18%,報11719.23點。

板塊上,午後券商股發力,帶動上證指數跌幅縮窄至1%以內。

汽車股午後上攻,江淮汽車率先封板,板塊內申華控股、眾泰汽車、京威股份、力帆股份、浙江世寶、雙林股份、凌雲股份、華陽集團、銀輪股份、中通客車、奧特佳、均勝電子、亞太股份、聯明股份、威帝股份等十餘隻個股跟隨漲停。

消息面上,為進一步完善銀行業保險業從業人員金融違法犯罪預防工作機制,防控銀行保險機構案件風險,促進銀行業保險業健康發展,在前期徵求意見的基礎上,近日銀保監會制定了《關於預防銀行業保險業從業人員金融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著重強調:緊盯和管住“錢和人”,強化關鍵崗位監督,強調健全長效體制與短期重點懲治並重;用好“問責利器”,強化監督威懾力,強調內部管控、行業自律與外部監管三管齊下;消除短板盲區,強化制度防火牆建設。

民航局表示,協助航空公司申請保留境外航權時刻,督促有關國家按照國際公約和雙邊協定依法保障我航班正常執行,儘可能確保我國與各國間航班通達;密切關注國際疫情發展變化,防控“疫情迴流”風險。

國家衛健委稱,對湖北省繼續採取最嚴格的防控措施。國家衛健委發佈關於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對疫情特別嚴重的湖北省繼續採取最嚴格的防控措施,已實施交通管控的武漢市和湖北省其他地市,嚴控人員輸出;未實施交通管控的地市,人員抵達目的地後一律集中隔離14天。

德國2019年第四季度未季調GDP同比終值增0.3%,預期增0.3%,初值增0.3%;季環比終值持平,預期持平,初值持平;工作日調整後GDP同比終值增0.4%,預期增0.4%,初值增0.4%。德國2019年全年GDP增速終值0.6%,與初值一致。

納斯達克首席經濟學家認為,2020年低利率可能會成為“新常態”。生產率與人口增長速度的下降也會讓低利率的時期進一步延長。而這也會為當前的市場估值提供支撐,即便應收增長的速度正在放緩。在市場估值強勁的時期,IPO市場也會相對活躍。很多私人投資者希望將自己的早期投資清算變現,把更多的“獨角獸企業”帶到股市中來。

國盛證券表示,雖然漲幅已較大,但科技成長的大邏輯大趨勢並未被破壞:1)增量資金仍將不斷湧入。最近3個月待審核及已審核未發行的偏股類基金分別有206只和38只,後續仍將為市場帶來千億級別增量。2)寬貨幣環境持續。3)再融資放鬆週期來臨,科技成長最為受益。4)從基本面來看,科技成長同樣具備較強支撐和景氣優勢。

富達國際亞太區首席投資官Paras Anand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拖累股市,建議逢低買入亞洲及新興市場。隨著流動性推高資產價格的戲碼重複上演,估值也明顯升至過高水平,在這個情況下市場出現調整也是可以預期的。他指出,這是一個逢低買入的好機會,尤其是在亞洲及新興市場。然而,投資者也應留意,這次市場回調可能代表著以往行之有效的劇本已經開始失效。

景順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則表示,投資者易於陷入恐慌,但值得注意,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完全取決於病毒蔓延的持續時間。 當前的市場環境帶來了一些投資機會。總體而言,股市已經上漲數月並且沒有出現重大回調,而這次的事件對這一姍姍來遲的調整而言算是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當前市場出現的拋售可能是健康的,並提供了買入機會,尤其是在有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由於中國的形勢正開始好轉,中國股票以及那些在中國收入佔比較重的全球股票可能是一個特別有吸引力的買入機會。

新京報記者 張思源 編輯 嶽彩周 陳莉 校對 李項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