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山人海”的景區商場餐館,該如何應對消費反彈?

“消費反彈”是必然,不必棒殺,但前提是人們注意好風險防範,服務設施做好配套的安全風控。

“人山人海”的景区商场餐馆,该如何应对消费反弹?

隨著部分秩序的恢復,許多“想和春天有個約會”的人,已經按捺不住要“放飛自我”了。

在杭州,某商場開業,5小時售出1100萬;在江西,大量遊客聚集武功山,迫使景區緊急發佈限流通知;在鄭州,早餐店恢復營業,大量顧客排隊購買胡辣湯。對此不少專家呼籲:“零新增”並不是“零風險”,拐點未至,不要因為一時鬆懈而前功盡棄。

事實上,商場完全可在做好防控的基礎上,擁抱安全的“消費回溫”。對於平穩地開張營業、顧客理性選購生活所需,只要防疫意識隨時“在線”,那就沒必要一味排斥。這其中,有兩點值得明確:商場要擺脫“流量指標”,不要為了吸引客流而大肆宣傳促銷,而要以提供產品服務為核心;同時做好每個細節處的風險防範,確保每位顧客的健康和安全。

廣大消費者也不妨對自己發出“靈魂三問”:確實需要嗎?網購能解決嗎?工資還夠嗎?理性對待消費慾望,合理安排出行購物,堅持“非必要不逛街”的理念,忍一忍待疫情過去,再去擁抱“新款”不遲。

“人山人海”的景区商场餐馆,该如何应对消费反弹?

如今,仍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這些扎堆聚集的現象的確讓人不免“心驚膽戰”。病毒無影無形,卻異常狡猾,一些人“報復性出門”,就可能引來病毒的“報復性反擊”。

正如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所言,現在還沒有到“為所欲為”的地步。接下來,我們會進入相對平靜的一段時間,但還是不能放鬆。萬一有一個人進來,可能會傳染好幾個人,一波聚集性發病就會出來。但與此同時,對這些“出門需求”也不必一棍子打死,彷彿出一趟門就是“與世界為敵”。對這些人進行道德譴責很容易,可具體到每個人,或許都有自己秘而不宣的考量。

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但每個人都希望也有權利逐漸迴歸常態。“跑步黨”希望踏上真正的跑道;“吃貨”在深夜想念美食難以入睡;“精緻女孩”對託尼老師念念不忘;還有一些老人,遛彎就是他們的生命動力所在……只要他們能夠保證自己的健康、做好防護措施、避免扎堆,也不妨對他們抱之以理解。

“防控疫情”與“迴歸生活”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正如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一樣。

對於景區、商場、餐飲等場所,關鍵在於追溯每個環節、做好細節防控,盡最大可能減少人員聚集和接觸感染,然後根據形勢變化去調整策略,循序漸進地恢復常態。

“有序開放”,“有序”該是“開放”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