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痛心!又一巨星隕落

中國工程院院士、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沙慶林,因病於2020年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痛心!又一巨星隕落

沙慶林,1930年5月出生,江蘇宜興人。1952年畢業於交通大學,1957年於莫斯科公路學院獲副博士學位。他曾在同濟大學任教,後曾在亞非六國從事援外公路工程設計施工和科研。1980年後,先後主持“六五”“七五” 和“八五”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各項成果應用已形成我國高等級公路修建模式。1993年,他的“高等級公路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抗滑表層成套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8年,他成功研究出國際領先的粗集料斷級配設計與檢驗方法及新施工工藝,為我國長壽命路面奠定技術基礎。沙慶林把一生奉獻給我國公路,只要是他設計的公路,他都要親自走一遍,檢查路面質量。夏天的瀝青路吸熱,地面溫度能達到60℃以上,他穿著四五斤重的特製厚底鞋,一走就是十幾公里,一年要磨壞好幾雙鞋。他曾說:“我覺得為國奉獻永遠是我的天職,路永遠走下去,讓它在我的腳下不斷地伸延,伸延。”


新聞多看點

這兩日,三名院士逝世


23日、2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同惠、中國工程院院士蔣亦元、中國工程院院士沙慶林逝世。


據統計,2020年以來,至少已有9位院士逝世,包括蔣洪德、池志強、方守賢、李方華、孫儒泳、段正澄、沙慶林、周同惠、蔣亦元。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同惠逝世,享年95歲

2月2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周同惠,因病於2020年2月23日在北京友誼醫院逝世,享年95歲。

根據中科院網站資料,周同惠為分析化學家。1924年11月8日生於北京,籍貫廣西桂林。194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1952年獲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公開資料顯示,周同惠主要從事藥物分析與中草藥活性成分分析的基礎研究,開展藥物代謝及代謝產物的鑑定與分析方法的研究。領導研究建立了運動員禁用的五大類100種藥物的分析及確證方法,籌建了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開拓了興奮劑檢測工作領域,填補了中國在該行業的空白。代表作有《紙色譜和薄層色譜》、《中草藥現代研究》等。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


農業工程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蔣亦元逝世,享年92歲

2月24日,記者從東北農業大學獲悉,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農業工程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農業大學教授蔣亦元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2月24日16時18分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2歲。當晚,蔣亦元的名字已在中國工程院“已故院士名單”中出現。

公開資料顯示,蔣亦元1928年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1950年畢業於金陵大學農業工程專業,同年10月到東北農學院(今東北農業大學)任教,歷任東北農業大學農機系(工程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1959年在蘇聯列寧格勒農學院進修,1982年-1983年在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訪問深造,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外,蔣亦元還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農業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副組長,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與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副理事長。

據東北農業大學發佈的訃告,蔣亦元院士始終強調農機農藝融合自主創新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既探索機理、攻克技術又創制機器,敢闖難關、勇開先河、成果豐碩。他曾帶領團隊於20世紀80年代突破國際公認難題,創造出水稻割前脫粒收穫機器系統,解決了“落粒損失大”和“不能收穫嚴重倒伏水稻”的難題,實現了國際首例摘脫籽粒同時將青綠稻草作青貯飼料收穫技術突破,被國內外同行專家評價為“為水稻種植者造福的一項重大發展”,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工程領域內首個最高獎項)。

訃告還稱,遵從蔣亦元院士喪事從簡的生前遺願和家屬意願,將不舉辦遺體告別儀式。學校將在校園網開設悼念專題網頁,接受社會各界唁電、唁函,並向蔣亦元院士家屬轉達慰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