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直擊隨州:嚴控時期,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如何?

2月16日,隨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了《關於升級小區(村)疫情防控風險管控的通告》,明確要求“所有商超、藥店等只接待代購人員或自行組織配送上門,不得零售”。

直擊隨州:嚴控時期,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如何?

在實施更嚴管控措施後,網上訂購集中配送、線下代買成為主要的方式。目前,各電商平臺、大型商超物資供應情況如何?本地菜如何走上市民的餐桌?怎樣進行採購和配送?2月23日、24日,記者前往白沙洲物流園、博裕豬小黑電商配貨點、萬達永輝超市等地實地走訪,查看有關情況。白沙洲物流園:物資儲備充足,每天銷售蔬果糧油500噸左右白沙洲物流園是我市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的“總開關”,也是“晴雨表”。全市大部分商超和電商平臺都要在這裡採購物資。24日上午10點,來到白沙洲物流園,少了平日的喧鬧,進入車輛人員經過測量體溫、消毒、登記,憑通行證和採購證明方能進入園區內。物流園內,各類外地蔬菜、本地蔬菜和水果、米麵油等物資儲備豐富。在各個分散的攤點前,蔬菜整齊碼放,商戶們正在忙著打包,提前做好準備。不少電商、商超、團購人員正在現場配貨。

在園區內添程菜園電商的打包處看到,上百包打包好的蔬菜包正在陸續裝車。當天除了蘇州青、土豆、胡蘿蔔、西藍花、青茄子等蔬菜品種以外,還有紅薯、豆腐、千張。有蔬菜套餐,也可以單獨點單,套餐菜品每三天更換一次,儘量滿足市民不同需求,每天可向城區供應近2000單。

直擊隨州:嚴控時期,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如何?

物流園總經理胡峰亮介紹,近期園區每天大約銷售300噸蔬菜水果、200噸糧油。市商務局副局長黃家榮介紹,自2月初以來,我市基本打通了南北、東西兩條物流渠道,保障了白沙洲蔬菜採購的市外通道,每日按需滾動補充,隨時可以從武漢白沙洲市場、四季美市場和河南、山東、四川、吉林等蔬菜重要產地輸送。目前,外採蔬菜數量大概佔比七成。近期,我市又打通了本地蔬菜供應通道,與安居、厲山、萬店、淅河等大型蔬菜種植合作社進行對接,每天有不低於400噸的日常儲備,供應有餘。

23日,全市城區蔬菜銷售293.2噸,截止2月24日中午12時,蔬菜庫存1514.9噸,其中白沙洲市場蔬菜庫存1363噸。廣水市23日蔬菜銷售106.7噸,截止24日中午12時,蔬菜庫存111.1噸。隨縣23日蔬菜銷售26.5噸,截止24日中午12時,蔬菜庫存60.6噸。

博裕豬小黑:菜果肉魚禽蛋樣樣皆有,多種價位套餐選擇豐富,15臺車日配送1100餘單23日早晨9點,走進博裕豬小黑的物資調運中心,上十名工人身著防護服、戴著帽子、口罩和手套,“全副武裝”分揀貨品、分割鮮豬肉。一袋袋已經打包好的蔬菜、水果、肉類、生活用品套餐整齊擺放,等待配送。

從2月5日我市第一家本土電商平臺開展生活必需品配送以來,在市商務部門的大力號召下,全市陸續有14家本土電商平臺加入到特殊時期的物資供應中來。2月6日,博裕豬小黑上線後,銷售品種最初只有蔬菜、水果、豬肉,為了不斷滿足市民需求,又陸續增加了隨州本土時令蔬菜、三黃雞、水庫鯽魚、香腸臘肉、雞蛋、紙巾調味料等日用品,共有十幾個品類。

現場看到,分割好的鮮肉分類裝在盒子或者袋子裡,三黃雞也已去毛洗淨。博裕公司董事長黃文博說,“豬肉、雞肉每天現殺,豬肉都來自長信屠宰廠,確保產品優質新鮮。”據瞭解,作為隨州定點屠宰廠,長信每天根據前一天全市各商超和電商平臺統計的數量進行屠宰,確保當天屠宰當天銷售完,目前每天約向隨州市場供應400頭的新鮮豬肉。

黃文博介紹,最初由於配貨比較難,人手少,設置的套餐種類少,現在根據不同需求設置了不同價位的套餐,比如有40元的水果套餐、99元的蔬菜套餐、99元的水果套餐,還有豬肉套餐、日用品套餐、魚類套餐等,也可以個性化下單,滿足市民的多樣化選擇。“每天早晨六點多,工人們開始對之前沒有消化完或前一天新增的訂單進行分揀,8點開始第一批配送,最晚要配送到晚上12點。”黃文博介紹,公司15輛配送車全天候免費為市民配送,每天發貨1100餘單。

萬達永輝超市:貨品充足,憑代購證入內購物,每天配送約150單23日上午10點,在門口測量體溫後,走進萬達廣場,來到永輝超市入口,再次測量體溫和消毒後,持有代購證的人員方能進入超市賣場。賣場內,各個貨架上物品充足,超市員工和代購產品的志願者分散在超市各處,正在按照居民的訂單需求選擇物資。據瞭解,實行集中代購和配送制度後,我市將市區配送區域進行了網格化劃分,每個片區相對固定超市和電商進行配送,實現配送區域全覆蓋。作為市區指定保障物資供應的5家大型商超之一,永輝超市主要負責高新區7個小區和曾都經濟開發區的物資配送。

“超市只接受社群下單、員工代購、持有代購證的志願者代購或單位工作人員團購。”永輝超市經理夏禮勇介紹,社區下單的由超市自己配送,每天配送能力150單左右,當天接單,第二天配送完畢,訂單數量太大的時候配送時間會相應延遲。“超市不僅配送片區內的,片區外的居民只要下單,我們都會盡力更早地送到他們手中。”

“黃瓜、蒜薹、藕各三斤,冷酸靈牙膏一盒,麵粉有就帶,海帶兩片......”隨州技師學院物業的志願者王超正在超市為學校的黃老師選購物品。說話間,黃老師打電話過來詢問東西是否買好。王超回答“馬上就回來的。”這已經是王超今天跑的第二趟了。

王超負責整個學校內部的110戶居民的生活物資代購任務,由於很多老師年紀大了,不少人患有糖尿病、心腦血管、咽喉等疾病,王超每天還有代購藥品和口罩等防護用品的任務,跑完超市再去藥店。“一天要為20多戶居民代購,昨天三輛電動車的電都跑完了。”王超笑著說,從早晨超市上班到下午超市下班,只要居民有需求,他就一直在代購的路上。黃家榮表示,商務部門將在現有基礎上,積極協調爭取,不斷拓展商品種類,加大各類副食、休閒食品、新鮮水果、冷凍


食品、半成品食品、嬰幼兒食品等民生商品的供應和配送能力,儘量滿足居民個性化需求。全力保障養老院、福利院、看守所等弱勢和特殊群體的生活物資供應到位。加大對各商超、電商平臺的配送情況的督辦力度,與防控指揮部物資保障組其他部門共同努力,全力做好市場保供穩價工作,更好滿足居民生活必需品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